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218章苏俄的邀请
    十一月底,北宁地区的大鹅集中屠宰,罐头厂开足马力生产鹅肉罐头,北绒厂全力生产鹅绒服。



    大量的现金流进了各个养殖单位和老百姓的手里。



    北宁城里的几大百货商店销售额直线上升。



    王德江这几天一直抽冷气。



    第一百货每天的销售额都在百万以上。



    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进一步刺激老百姓养殖的积极性。



    市面上大白鹅的鹅蛋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从当初的一块一个,已经涨到了三块一个,还供不应求。



    北绒厂已经生产了几万件,大包装箱,准备从大连出海,运往欧洲。



    为了展示北绒的时尚产品,王瑶在第一百货设立了陈列货柜。



    产品穿在模特身上,封闭在玻璃柜子里。



    由于北绒的产品时尚,款式新颖,颜色多样,每天陈列柜前都围满了人。



    还有人拍照取经。



    对于这种现象,王瑶和卢昌华商量怎么处理。



    “别管,让他们拍。”



    “很可能是其他厂家来偷款式的。”



    “不怕,山寨嘛,让他们搞,这样才能替咱们宣传。”



    开始的时候,商店营业员还来阻止。



    根据他们的经验,这些人大部分就是私人小厂来偷艺的,一般他们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能拍照。



    谁知道,北绒厂这么大方,顺便拍。还在玻璃柜边上立一开牌子,“请使用照片时,注明出处。北绒厂产品,1989年。”



    而这块牌子竖的隔路,你要拍全景就得把它也拍进去。



    除非你只拍局部。



    搞得很多“间谍”没法,只得把这块牌子也拍了进去。



    这样的玻璃柜一字排开,有十个之多,还有射灯打在上面。



    中间的柜子上,摆放着一台大彩电,循环播放巴黎时装周发布会现场录像。



    每天都有几十个时尚男女跑来围观,还问商店为啥不卖。



    “不是不想卖,是出口产品,我们也没货啊!”



    营业员苦着脸,被问烦了,就不再搭理。



    这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王德江就给闺女打电话。



    “闺女啊,能不能弄个几件来卖卖,试试呗?每天来问的人太多,营业员都被问烦了,到我这诉苦。都说,不卖摆着干哈?没事找事!”



    “爸,这是出口产品,摆在您那儿就是个展示窗口,没想着卖。”



    “知道你们是给外国人做的,可咱们国家这几年有钱人也多了,应该能卖。”



    在老爸面前,王瑶还是动摇了。



    她让吴玥挑出十几套鹅绒服送去,价格要高了卖。



    吴玥接到指示,带着衣服就去了。



    王德江乐呵呵的把吴玥迎进来。



    问道:“闺女啊,这衣服卖多少钱?”



    “八百。”



    “啊?!”



    王德江差点摔一个跟斗。



    这价格也太吓人了。



    现在的衣服,上一百的都算是高档服装了,你卖八百?



    “没弄错吧?八百?”



    “对,就是八百,这还是优惠价。”



    吴玥笑着说道:“我们出口产品,一件就是几百美元呢。”



    “呃,好吧,咱就试试吧。”



    王德江这回是真心虚了。



    这价?



    北宁估计一个买的没有!



    产品刚整理摆上。



    就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围观者。



    除了拍照围观之外,就询问价格。



    营业员往上面一指,“自己看。”



    “我擦,八百?”



    很多人都抽凉气。



    “让开,让开!我要了!”



    一个满脑袋是卷,带着蛤蟆镜的小青年,拉着一个妖艳女子挤了进来。



    “能试穿一下吗?”



    “呃,试吧。”



    这年头,你要是试穿了不买,那就等着吵架吧。



    鹅绒服一上身,姑娘就喜欢的不得了。



    颜色鲜艳,还很显身材。



    “就它了。”



    小伙让营业员开票付款了。



    那姑娘喜滋滋的穿着新衣服,挎着小伙一扭一扭的走了。



    这把其他人刺激的,眼睛都红了。



    “我要一件。”



    “我也来一件!”



    这十几件衣服,上架一小时,销售一空!



    这把王德江惊住了。



    他是真没想到,在89年的北宁小城,就有这么多有钱人!



    不光是他没想到,王瑶也没想到。



    吴玥刚回来就多长时间,王德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闺女啊,嘿嘿,咱北宁有钱人还真不少,衣服卖光了,再送点来?!”



    “啊?刚回来就卖光了?”



    王瑶张着嘴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吴玥在边上听着呢,见王瑶这么说,也惊得够呛。



    “可不是嘛,我也没想到啊!”



    “好,我再送一些过去。”



    这回,王瑶和吴玥一起,又送来了二十件鹅绒服。



    刚摆上,就有人来买,这些衣服陆陆续续的销售,到了下午下班,就剩三件了。



    一连三天,北绒鹅绒服销售出去了五十多件。



    销售额四万多块。



    王瑶回家把这事跟卢昌华一说。



    连他都有些意外。



    按照他的想法,老百姓真正宽裕是千禧年之后。



    八十年代有钱人凤毛麟角,九十年代暴发户多了起来,主要是个体经济发展壮大了。



    他没想到在89年就有这么多人购买八百块的鹅绒服了!



    原本他还想着进入了九十年代再说国内市场的事,现在看,要提前规划了。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试试水吧。”



    “我也是这个意思。秋林商场那边,我爸有关系。我想在那儿设个展示柜。”



    “行,大胆的干。”



    得到了丈夫的支持,王瑶马上安排吴玥去哈市秋林商场联系,在商场里设立展示柜。



    有王德江在中间穿针引线,一切都好说。



    吴玥带着哈市销售组的人,快马加鞭的赶到。



    跟商场对接之后,就开始安装玻璃柜。



    样式跟北宁的一样。



    当现场的电视里,循环播放着巴黎时装周发布会录像的时候,围观的时尚男女越来越多。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www.yeguoyuedu.com 安装最新版。】



    别的柜台没几个人,这边围满了人。



    有看录像的,有看服装的,还有人看吴玥的。



    这次运来了五款,一百件。



    刚一摆上,就被一抢而空。



    当时,秋林商场服装组的柜长都看傻了。



    她在秋林干了二十几年了,从没见过这么火爆的场面。



    吴玥兴奋的不行。



    赶紧给北宁去电话。



    王瑶一听一百件半个小时就没了,当时电话差点掉地上。



    “好,你等着,我马上给你送货。”



    她紧急调运了五款一千件鹅绒服,急送哈市。



    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了秋林商场。



    这下货算充足了。



    谁知道刚上架,就被人疯抢。



    现场那叫一个火爆啊!



    很快哈市街面上就开始流行北绒鹅绒服了。



    这是在国外大卖的品牌,占着洋气!



    这消息就像是一股飓风,瞬间传遍了东三高官春、沉阳的大商场纷纷找到了秋林,要求进货。



    秋林也很为难。



    他们哪儿有货啊?



    干脆,你们直接找厂家吧。



    这些人就在哈市跟吴玥谈起了生意。



    王瑶和卢昌华商量之后,亲自去了哈市。



    跟他们商谈租赁柜台和场地的事。



    这些家伙都是人精,租柜台?



    没门。



    场地免费,你们销售额的20%归我。



    “15%,答应他,不行就换一家。”



    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吴玥又带队去了长春和沉阳。



    在当地的百货大楼里,开设了陈列柜。



    这样的销售形式很新颖,一下就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哈市、长春、沉阳三地,每月销售都在千件以上。



    很快,吴玥就升迁了。



    成为北绒销售公司总经理。



    销售公司设在哈市。



    看着王瑶这些娘子军们,跌跌撞撞的踢打开了,卢昌华很欣慰。



    果然,女人天生对服装敏感,当初让王瑶来管理就是对了。



    时间就在忙碌中快速的流过。



    几天后就是九零年元旦了。



    北绒厂不仅按照合约向欧洲美洲出口了服装,还意外的提前布局了国内市场。



    这算是北绒鹅绒服首次在国内试水。



    没想到相当成功。



    就在卢昌华和王瑶准备跟家人过一个元旦跨年的时候,黑河的三舅火急火燎的跑来了。



    “瑶啊,你是咋回事啊?啊?这么好的生意,你不想着点三舅啊?!”



    “三舅,您慢点说?咋回事啊?”



    “还咋回事呢!你们的鹅绒服在东三省都火了,我现在才知道。过分了啊!”



    “呵呵,三舅啊?你进出口公司还要鹅绒服啊?”



    “哎呀,不是我想要鹅绒服,是老毛子!主动找上我,指名道姓要你们的鹅绒服,你说咋办吧?!”



    “我这鹅绒服是出口欧美的,价格很贵,他们有钱吗?”



    “没钱有东西啊,你怕啥?”



    “可我要那么多东西干啥?”



    “哎呀,你不懂,把姑爷找来,我跟他说。”



    在三舅看来,女人不当家,还得找姑爷。



    “好,我让他来跟你说。”



    王瑶无奈的摇摇头,要去找卢昌华来。



    “瑶啊,你别生气,你看看这是啥?”



    说着话,周树德从怀里掏出一个卡片来。



    “这是啥啊?”



    上面都是不认识的外国字。



    “这是苏俄边疆省外贸公司的邀请函,要邀请你们去苏俄一趟,他们要和你们面谈!”



    “啊?去苏俄啊?”



    “是啊。”



    “可电视新闻里不是说,他们那儿很乱吗?”



    “那是在西边,咱们是在远东,离那边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