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155章收野味
    今年二月十六号是除夕。



    这半个月的时间,卢昌华的主要任务就是采购礼品送礼。



    这几年他们卢家在农场和县城发展,很多贵人都伸过援手,现在自己发展起来了,连伏尔加都开上了,咋能像没事人似的,不表示一下呢?



    常言说的好,礼轻情意重。



    那些在城里的贵人,按说大鱼大肉都见过吃过,人家也不稀罕你的烟酒糖茶。



    卢昌华琢磨,也就是山里的野味啥的,他们吃的少。



    当年,卢昌中送礼的时候,曾经去过两次林场。



    这次,卢昌华开着伏尔加亲自去了一趟。



    今年雪大,按说去林场的路积雪太厚,伏尔加根本过不去。



    可卢昌华知道,前一阵子,他派人去林场买柴火,拉回来几十车,早把这条路轧平了。



    黑色伏尔加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偶尔底盘还剐蹭着路面的积雪,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



    绕过几道山湾,林场出现在眼前。



    他一进入家属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



    他们哪见过这种高级轿车啊。



    卢昌华摇下车窗,探头问道:“师傅,谁家有野味啥的?”



    “哟,你想买点野味啊?”



    “嗯,快过年了,送送礼呗。”



    见卢昌华是收野味的,就有人上来搭讪。



    “我家有几只兔子。”



    “我打了几只野鸡没舍得吃呢,要吗?”



    “狍子要不要?张老三家有几只狍子。”



    二龙山林场,不归二龙山农场管,而是属于沾河林业局,管理着几百平方公里的山林。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些林场职工冬闲之后,就会进山打些野物,采些山货。



    二龙山林区主要就是野鸡野鸭,野兔狍子,还有野猪和熊瞎子。狼也有,一般没人去打这玩意儿,它的肉不好吃。



    至于东北虎啥的,没见过。



    “我家有几只獾子,要不要?”



    “要,要,只要是野味都要。”



    卢昌华原本是要去林场办公室打听情况的,谁知道现在就有人向他兜售了。



    很快有人从家里拿来了野味。



    大部分都是拎着编织袋来的。



    “你的是啥?”



    卢昌华站在车旁问道。



    “野鸡,有五只。”



    打开一看,有三只是公鸡,毛色靓丽鲜艳,红红的鸡冠子挺立着,几根尾翎高挑,脚爪尖锐如刀。



    两只母鸡,肥肥胖胖。



    毛色一看就不是家养的鸡。



    “不错,我要了。”



    他从包里点出五张大团结递到那人手里。



    “呵呵,谢谢啊。”



    那人兴高采烈,连编织袋都不要了,直接送给了卢昌华。



    其他人见状都跟着往跟前凑,纷纷打开自己的编织袋,让他挑选。



    “你的不错,我要了。”



    “你这个鸭子不像是野鸭子啊?”



    “咋不是呢!绝对野鸭子!”



    “你这兔子是野兔吗?”



    “咋不是呢。你看脖子上还有钢丝套呢!”



    很快,卢昌华的后备箱里就塞满了野味。



    光是野鸡就收了二十五只,野鸭子十二只,野兔十八只。



    现在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这些职工也没有啥保护的意识,打野味成了他们的业余收入,有时候比他们的工资收入都高。



    这些野味虽然量不多,可总比没有强。



    卢昌华发动了轿车,刚要起步,后面就有人拍打车屁股,一个劲儿的喊等一下。



    他赶紧一脚刹车站住,探出脑袋问道:“轻点,你干啥?”



    “老板,我还有点野味。”



    “你的是啥啊?野鸡野兔啥的就不要了,太多了。”



    “飞龙,飞龙要吗?”



    卢昌华一听是飞龙,眼睛就是一亮。



    “有多少?”



    “有八只。”



    “这么多?”



    “在哪呢?”



    “搁家呢。”



    “上车带路。”



    飞龙是花尾榛鸡,很稀有,以后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现在还在人们的狩猎范围。



    都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这龙肉,有人说指的就是这个飞龙。



    前世,卢昌华对飞龙的名气如雷贯耳,经常听到有人吹牛逼,说自己跟谁谁谁一起,吃了一只飞龙。



    他可没吃过。



    今天听说人家里有八只飞龙,这样的机会不能放过。



    很快,伏尔加就停到了这户人家的门前。



    红砖瓦房,木板障子。



    打开院门,卢昌华跟着走了进去。



    院子里铺着红砖,积雪都扫到了障子边上,院里很干净。



    那人从仓房里拿出两个编织袋来。



    打开一看。



    豁,一个袋子里四只飞龙,每只差不多一斤左右。



    “好,你说吧,多少钱?”



    “呵呵,这个你也知道,飞龙价格不便宜。”



    “没事,你说个价,我听听。”



    “五十一只。”



    “高了,真高了。”



    卢昌华啧啧有声。



    这价格是真不便宜啊。



    “老板哪,这是飞龙啊,本来就珍贵,我是急着用钱才卖的。”



    那人生怕卢昌华跑了。



    马上要过年了,谁家不想着置办点年货啊。



    “这样吧,我知道飞龙价不便宜,可你也不能一口价啊?便宜点,四十吧。”



    “老板真不行,最多便宜五块,四十五。”



    卢昌华想了想。



    “行,你也不容易,就四十五。”



    他付了钱,拎着两个袋子上了车。



    “老板,老板,我找你半天了,我家有两只獾子,太大我也拿不动,去我家看看?”



    “行。”



    两人来到了这户人家。



    这两只一看就是狗獾。



    鼻子就像狗鼻子。



    脑袋上黑白条纹,身子是灰色的,肚子黑色。



    一只獾子有十几公斤的样子。



    一个袋子里装了一只,冻得邦邦硬。



    “装车装车。”



    卢昌华花了二百块买走这两头狗獾。



    为啥他要买这对獾子?



    因为前世,他就吃过獾子肉。



    他曾被油烫伤过,人家给他抹过獾子油,烫伤竟然痊愈了。



    所以他对獾子油印象深刻。



    獾子会打洞,一般很难抓到,獾子油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这次让卢昌华遇到了,他没理由不买下来。



    这会,他的伏尔加后备箱和后座上都装满了野味。



    这次收获不错,至于收购狍子的事他也不再想了。



    他一脚油门就出了林场,拐上了返回三分场的路。



    刚开出去一段距离,前面的山湾处冒出一股股的黑烟,有突突突的机动车轰鸣传了过来。



    



    路面较窄,卢昌华停下车,下去用脚趟了趟路边的积雪,又在地上使劲的踩了踩,确认是实成的路面,这才把车挪到了路边等着。



    远处突突突的驶来了一辆胶轮车,后面牵引着挂车。



    积雪被碾压的嘎吱吱作响。



    胶轮车来到了近前,见路边有辆轿车,也减缓了车速,车里的人还歪着头盯着伏尔加看。



    待胶轮车驶过,卢昌华才拐上道路,往三分场驶去。



    路滑不好走,再加上车里拉的东西太多,底盘也低了很多,一路上没少剐蹭。



    他的车速自然不快。



    后面突然想起了滴滴的喇叭声。



    卢昌华从后视镜里看见一辆胶轮车追了上来。



    看后车开的挺勐,有意外往路边靠了靠。



    谁知那辆胶轮车超过伏尔加却一脚刹车停下了。



    卢昌华也赶紧停车。



    胶轮车里跳下来两人。



    卢昌华心里一紧,怎么个茬儿?截道啊?!



    他可没敢下车,而是把脚放在油门踏板上,要是一个不对,就一脚油门窜了!



    “师傅,你是收野味的吗?”



    “啊?”



    卢昌华一听,哦,不是截道啊。



    他摇下车窗,说道:“是啊,你们有也野味啊?”



    “狍子要吗?”



    “狍子,要啊,你有多少?”



    “有几十只吧。”



    “这么多?”



    “呵呵,刚才我们车里拉的就是狍子,回到家知道你是来收野味的,就追来了。”



    “哦。刚才过去的车就是你们啊?”



    “是啊。都说一辆黑色轿车来收野味,我们一想就是你啊。”



    “狍子现在什么价啊?”



    “这两年狍子也不好打了,这次是我们运气好,堵住一大窝。”



    “打绝种了?”



    “也没有,跑了不少呢。”



    “一百一只咋样?”



    那人问道。



    “不能便宜点?我包圆了,你说多少钱吧?”



    “真能包圆?”



    “我还能跟你开玩笑?”



    “这次打了四十六只,我们自己留下一只,给你四十五只吧,八十一只,不能再少。”



    卢昌华一算,划算。



    “行,你得送到我家。”



    “送到哪儿?”



    “长水农场三分场。”



    “没问题。”



    好在卢昌华随身带的现金够多,不然还真抓瞎。



    他调转车头,跟着胶轮车往林场去了。



    就在林场的路口,遇到了他们扔在这儿的挂车。



    还有个人在这儿守着呢。



    卢昌华爬上车厢看了看,一车厢都是狍子,已经冻硬了。



    猎人也爬上来,跟着一起点了点数,拿下去一只,这才挂上胶轮车。



    卢昌华把钱点给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