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109章卢家的大鲤子不一样
    就在暖池工程大干快上的时候,卢昌华已经开始给老爸送鱼了。



    七月中旬了。



    北边水库里的鱼已经泛滥了。



    卢昌华划着铁皮船在水面上一走一过,就有鱼跃出水面往船上蹦。



    当他使用捕捞技能后,草鱼鲢鱼噼里啪啦的装了一船。



    他这才明白,根本不是他的技能垃圾,而是要在大鱼群的边上,人家这个技能是卡时间的,只要在时间之内,有多少鱼都能捞上来。



    这一船鱼,少说也得千把斤。



    听说水库出鱼了,分场很多人都来买。



    当然也有来要鱼的。



    人就是这样,要习惯了,你不给他就记恨你。



    胡大贵说鱼已经卖没了,这些已经有人预定了。



    卢昌华让老潘给他做了一个品字形的水桶,直接挂在了摩托后座上。



    里面装满了鱼。



    他骑着摩托就往北宁跑。



    就他这摩托连五分之一都没拉下。



    剩下的就直接养在水缸里。



    值班室外面的大水缸就有十几个。



    待他跑到了六道街,天色已经黑了。



    老卢见儿子送鱼来了,很是惊讶。



    把这些草鱼鲢鱼放进鱼缸里,老爸问道,你这跑一趟成本也太高了。



    不划算啊。



    现在店里一天能销售六七十条鱼。



    市场上的鱼比卢昌华的鱼贵了好几毛,跑一趟能省二十多块。可天天送货太耽误时间。



    



    老卢觉得儿子应该把时间用在其他大事上。



    卢昌华一琢磨也是这么回事。



    像他这种水库养鱼就是要大进大出才行,小打小闹成本太高。



    既然这样,我干脆找水产公司吧,都卖了得了。



    张胖子对卢昌华的到来很欢迎。



    一听是让他们去收鱼。



    他就乐了。



    “没问题。”



    当即就安排张帆带队再次去卢昌华的水库捕捞。



    这次不是大鲤子,而是草鱼和鲢鱼,价格就不高了。



    这个时间段,很多水库里的鱼还不能上市,所以鱼价也不便宜。



    卢昌华的鱼一上市,整个北宁的鱼价就降了下来。



    连带着老卢也买到了卢昌华的鱼了。



    北边水库里的鱼出了百吨,五毛一斤的收购价,卢昌华收入了十万块。



    这些鱼捕捞之后,北侧的水域一下就空了出来。



    那些小鲤鱼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从八月初开始,卢昌华每周给他爸送一次大鲤子。



    每条大鲤子都重达五斤,个别的六七斤。



    送草鱼、鲢鱼不划算,可是大鲤子又有不同。



    在东北,大鲤子是高档鱼,价格自然不菲。



    市面上也很紧俏。



    这样送一次还是很划算的。



    老卢尝试着推出了沸腾大鲤子。



    结果火爆的不得了。



    顾客反映,鱼肉鲜嫩有弹性,与众不同,口感独特。



    老卢和卢昌华也尝了一盆,果然好吃。



    他的鲤鱼没有土腥味,口感真的不一样。



    他们还进行了对比。



    同样是鲤鱼,肉质就有明显的不同。



    卢昌华送来的鲤鱼,肉质细腻有弹性,有鱼肉的鲜香。而其他鲤鱼肉质较粗,没有弹性,还有土味。



    两厢一对比,原来如此。



    那咱家的大鲤子就专供沸腾鱼庄了。



    因为好评如潮,老卢不得不增加沸腾大鲤子的量。



    每天下午,卢昌华都会往县城里送一趟鱼。



    从一开始的十条,到后来每天二十条。



    这还是因为大鲤子价格贵,很多人吃不起。



    可是后来,卢昌华不得不加大了送货量。



    本来草鱼做的沸腾鱼就名声远播了,结果最近鱼庄推出了沸腾大鲤子,更是让这鱼名声大震。



    其他饭店当然有不服的。



    咱也做,价格也便宜,就是跟沸腾鱼庄对着干!



    结果,招牌砸了。



    这些吃货嘴都很叼,一吃就吃出了不同来。



    这鱼不行啊!



    吃货们又转头回到了沸腾鱼庄。



    为啥?



    就因为他家的鱼好吃呗!



    卢昌华骑着摩托送了一个多月的大鲤子,这送货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



    九月金秋。



    马上就要就要秋收了。



    今年挺好,没怎么下雨,农场是个丰收年。



    卢昌华现在还顾不上秋收的事,他正跟王瑶和吴霞说着要买吉普车的事呢。



    “卢昌华,你真要买吉普吗?挺贵的。”



    “我买个旧的呗,只要能开就行,我给店里送货。”



    “咱们单位不是有一辆么,倒是可以卖给他。”



    吴霞说道。



    “那太好了。”



    两人这次带着卢昌华进了办公大楼。



    后勤处处长他也认识,还见过几次。



    王瑶把卢昌华的来意说了。



    “哦?小卢要买车?”



    “是啊,钱处长,听说咱们单位有一辆要处理?”



    “是有一辆,不过,根据政策,暂时不能给你过户,车你可以拿去开,牌照还是我们的,行吗?”



    “行,只要能开就行。”



    “车没问题,一直保养的很好,一点毛病没有,就是快到限了。”



    “咱是自己人,就按内部价处理吧。”



    说是内部价,可依然不便宜。



    卢昌华交钱之后,警用物资公司开出了一张收据。



    而后把钥匙交给了他。



    这是一辆212京城吉普。



    挂着北宁市局的牌照。



    军绿色的车身,看着还很新。



    打开行车证,车辆的所有人是北宁市局。



    当卢昌华拉着王瑶和吴霞来到鱼庄的时候,冯婷婷以为是市局的人来了。



    她刚迎过去,却见车里下来是卢昌华。



    她就乐了。



    “卢哥啊,我还以为是大人物来了呢。”



    “咋,我就不能开这车了。”



    “嘻嘻,看我说的。”



    她掩口轻笑。



    见车上又下来两人,这才收敛了,为他们撩开了门帘子。



    王瑶看了一眼这个外国妹,没有说话。



    吴霞却说道:“哟,卢昌华走哪都有美女陪着啊。”



    “嘿嘿,我可没那本事。”



    三人进了包房,卢昌华请她俩吃了大鲤子。



    这大鲤子一吃上,再吃其他的鱼可就吃不出香来了。



    “不行,卢昌华,这大鲤鱼你最起码得请我吃五,哦不,十顿。”



    “吴霞啊,你要减肥了,再吃就看不见下巴了。”



    王瑶调侃她。



    “我不管,就是没下巴我也要吃。太香了。”



    王瑶也舔舔嘴唇,意犹未尽的说道:“真好吃。”



    “以后有时间你们就经常来,不收你们的钱。”



    “那不行,总吃免费的不像话。”



    卢昌华开着吉普往回走。



    这会儿的吉普车还没有转向助力,方向盘沉的很。



    转个弯要使出全身的力气。



    为啥说这会儿女司机少呢,这也是个原因,方向盘都打不动。



    好在卢昌华是开拖拉机出身,手上有劲儿。



    可就是这样,开到家也累出一身汗来。



    到家天就黑了。



    他把车停进了值班室的院子,还按了两下喇叭。



    胡大贵就跑了出来。



    熊宝哥仨也跟着跑出来。



    见车上下来的是卢昌华,它们立马就起腻了。



    “昌华,你怎么开了个吉普啊?”



    “以后拿这车送鱼。”



    “啊?这车可是场长才能坐的,你拿来送鱼?”



    “咋?不行啊?”



    “嘿嘿,还是你牛逼。”



    第二天一大早,卢昌华就把吉普开到了老潘的钳工房。



    这会儿老潘才刚来。



    正要卷他的蛤蟆头旱烟,见一辆吉普停在了门前,他就是一愣。



    “潘师傅,潘师傅。”



    见是卢昌华从车上下来,老潘就乐了。



    “咋的,鸟枪换炮了?”



    “送货用的。”



    “你可真行,这可是大场长才能坐的车。”



    “管它呢,帮我改造一下。”



    “咋改?”



    说着话,两人就走了出来。



    卢昌华指着吉普车的屁股,“这后面加一个大水箱,可以装鱼的。”



    “哦,这个简单,交给我了。”



    为了增加送鱼的数量,车辆的后座椅都拆掉了,还把后尾箱也拆除了,直接在后面加装了大水箱。



    要说老潘是大神级的钳工呢,就没他不会干的活,几天就装完了。



    北宁六道街沸腾鱼庄加大了鲤鱼的供应量,草鱼慢慢退出了市场。



    沸腾鱼庄成了专做大鲤鱼的鱼庄。



    一时风头无两。



    所有做鱼的饭店不再争做沸腾鱼了。



    倒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消费者不买账。



    不仅本地人吃沸腾鱼要来六道街,就是外地人,也必来六道街。



    而卢家的沸腾鱼庄就把着六道街口,一眼就能看见。



    还标志明显,谁也不瞎啊!



    看见没?皇冠那家,皇冠上还蹦着一条大鲤子,看见没?



    你瞎啊?!就在对面啊!



    生意好不好,你就看停车场里停的车就知道了。



    鱼庄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一下成为了北宁的特色饭店。



    需求太大了,就这几张桌子,哪儿够啊?!



    搞得老卢没招了,只得把剩下的库房都打开。



    先利用起来再说。



    拢共十八间库房,装辣椒用了一间,老卢一间,男女宿舍各一间。



    还有十二间。



    邢文斌把库房粉刷一新,安装了电灯,砌上墙,安装了门窗,这就成了十二间包房了。



    里面依然有沙发茶几,有彩电,有餐边柜和酒柜。



    看着就是高档。



    服务员又增加了十二个,拢共有二十个服务员。



    这些人中,有些是第一百货职工家的待业青年。



    算是帮助单位解决了就业问题。



    同时也规避了个体户雇佣人数的限制。



    厨房里也增加五个帮厨。



    老卢别的活都不干了。



    他只干一样,就是晚上熬炼秘制红油。



    其实这个沸腾鱼最大的秘密不在其他,就在这红油的熬制上。



    好吃不好吃就看油了。



    再加上卢家独特的大鲤鱼,谁吃了还能去别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