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美利坚财富之路 >第220章:硝烟弥漫的资本战场
    泰勒三兄弟,最终还是同意了亚伯的报价。



    在2001年的现在,亚伯的报价可以说已经是最有诚意的报价了。



    哪怕在有意桑普拉能源的诸多买家之中,他这个报价也是最有吸引力的人。



    最终便是亚伯,以78美元一股,购买泰勒家族手上5964万股的桑普拉能源原始股。



    这一消息,在当天便被桑普拉能源董事长齐修·马丁得知。



    “法克泰勒!法克泰勒!法克!法克!



    ”



    年约六十岁左右,合并成桑普拉能源的公司之一,Enova公司的创始人。



    合并后的桑普拉能源公司董事长齐修·马丁,气的差点在办公室里砸起东西来。



    “BOSS,愤怒无济于事。”总经理德来文劝说道。



    “我明白,我明白...”齐修·马丁也知道这一点。



    “BOSS。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史密斯进入董事会的情况下,怎么维持住我们对公司的控制。”总经理说。



    这一点齐修·马丁非常有把握。



    “虽然我们直接持有的股份,只有31.1%左右。”齐修·马丁自信的说:



    “但股东们都愿意信任我们,最起码有30%的投票权是站在我们这边的!董事会中,我们并不怕史密斯的21%!”



    总经理也笑着点点头。



    齐修·马丁毕竟已经经营了桑普拉能源两年。



    在他的领导下,公司业绩很好。



    每年的分红派息,也都让人满意。



    更重要的是他就是公司创始人之一。



    对公司的掌控,还有对公司股东们的笼络,都是非常成功的。



    “铃~铃~铃”



    齐修·马丁办公室的电话响起,董事长拿了起来。



    “董事长先生,马约先生的电话,是否转过去?”



    “转过来。”



    马约是桑普拉能源的一个小股东。



    同时也是齐修·马丁的朋友。



    也是他在股东大会上的支持者之一。



    “嗨~马约,早上好。”齐修·马丁声音开朗地道:



    “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一起打高尔夫球了?上个月,哦,不,是去年十月份才打了一次。什么时候再约?老朋友,我有点想你了。”



    “抱歉。马丁,接下来我可能很忙...”



    对面传来了股东马约的声音,他在电话里说:



    “另外打这个电话,是想告诉你,马丁。我持有的9.09%的桑普拉能源股份,刚刚已经卖掉了。”



    “马约!”



    齐修·马丁的声音忍不住大了起来。



    “抱歉。我不想这么做,但是马丁,对方给的价格实在太好了。”



    “马约·琼斯,你这是背叛,赤裸裸的背叛。”齐修·马丁嘶声叫道。



    “呵呵..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齐修·马丁,再见。”小股东挂断了电话。



    “啪!”



    齐修·马丁用力的把电话挂上。



    没隔两秒,电话又响了起来。



    “ Hello?”齐修·马丁忍着怒气。



    电话里面还是秘书的声音,秘书仿佛听出了老板的怒气。



    她犹犹豫豫的小声说:“BOSS,又是马约先生的电话。”



    “接听。”



    齐修·马丁沉声说道。



    很快电话里面又传来了小股东的声音:



    “看在过去我们相处的比较不错的份上。马丁先生,最后我再告诉你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这个消息就是...事实上早在两三个月前,史密斯资本那边就有人在联系我们了。”



    “我们?”



    “没错。就是我们。”马约在电话那边说:



    “跟我一样的,持股比例不多不少,桑普拉能源的小股东们。我们都得到了他们的报价。”



    齐修·马丁心里已经急了起来,他努力让自己看上去比较冷静。



    他继续说:“不可能的。真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应该早和我说了。”



    “没有人会和自己的利益过不去。没有人。”小股东马约说:



    “你应该明白这一点的,马丁。希望你接下来能好好的,再见。”



    齐修·马丁连一句再见也不肯说,直接就挂断了电话。



    挂断电话以后,他马上开始命令总经理德来文。



    “德来文,马上联系股东们。尤其是那些小股东,马上!”



    齐修·马丁大声说。



    在旁边全程旁听的总经理德来文,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马上答应。



    然后桑普拉能源的董事长与总经理行动了起来。



    但在中午前,他们收获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



    两人分头联系的十余位小股东,都告知了两人。



    就在这两天,一家名为阿来斯能源的公司,买了他们的股份。



    “15%了。”德来文有些惶恐的说:“加上泰勒家族的21%,超过36%了!”



    齐修·马丁冷着脸,刚想开口,秘书就走了进来。



    接着桑普拉能源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听到了他们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马丁先生,来克斯来先生。就在刚才,一家德克萨斯的能源公司,宣布总共持有我们公司36.3%的股份。”



    “并且面向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对我们发起了全面要约收购!”



    六十多岁的齐修·马丁,只觉得眼前一黑。



    当天晚上,一些关注财经的电视台,就把这条新闻刊登了上来。



    例如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新闻频道。



    它有一个特色的节目。



    福克斯新闻台,会在每天晚上新闻播放结束以后。



    制作一个一小时的特别节目,来分析当天美国国内发生的重要新闻。



    这个节目里,长相姣好的年轻女主持,就特别说了阿来斯能源,全面要约收购桑普拉能源的事情。



    【自去年开始,德克萨斯州的阿来斯瓦斯与电力公司,就不断买入桑普拉的股票。】



    【至今年3月中旬开始,控股比例已经达到了6.26%。】



    【前日阿来斯能源特别顾问艾伦·贝克、阿来斯能源公司董事长亚伯·史密斯,与桑普拉能源公司大股东泰勒家族达成交易。】



    【阿来斯能源以现金形式,收购泰勒家族持有的21.07%桑普拉能源股份。



    【阿来斯能源公司持有的总股本,马上上升至27%以上。】



    【但史密斯先生不满足于只当桑普拉能源的第二大股东。】



    【阿来斯能源私下里与众多桑普拉能源公司股东接触,在昨日与今日,一口气购入桑普拉能源9.5%股份】



    【日前阿来斯能源的持股线,已超过36%的要约线。】



    【阿来斯能源,遂于今日,对桑普拉能源发起了全面要约收购。】



    【桑普拉能源是一家市值166亿美元的西海岸能源巨头,提供了加州许多地区接近三分之一的电力与四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气,客户超过两千万人】



    【...毫无疑问,今年股票市场最激烈的第一场战役即将打响。】



    在福克斯主持人的妙口莲花之下。



    许多本来不关注这种事情的普通美国人。



    因为收购者之一是亚伯·史密斯,又经过主持人这么一番说辞。



    让很多普通的美国人,都开始关注起这条新闻来。



    关注的人多了,其他的报纸与电视台媒体。



    为了争夺销量和收视率,为了争夺眼球。



    他们自然也赶紧跟着进入。



    第二天,之前主动发起过第二波“史密斯风暴”的美国第一大报纸,《华尔街日报》也下场了。



    《华尔街日报》站在更专业的金融角度,以华尔街的角度来分析这次交易事件。



    这家日报的记者在文章中认为。



    桑普拉能源是一家很低调的公司。



    它在今年之前,从未制造过任何新闻。



    始终不显山不漏水,因为业绩常年稳定,规模不衰退也不发展,没有证券分析师关注,备受冷落,也引不起投资人的兴趣。



    但是从去年十一月开始,股价一路上涨。



    原本市值在130亿美元上下浮动。



    短短四个月内,股价已经暴涨38%,即将冲破170亿大关。



    显然在那时候,应该就是亚伯·史密斯开始提前布置的时候了。



    《华尔街日报》都下场了。



    各大媒体的财经专家们,自然也纷纷按耐不住。



    他们开始全面研究这间企业。



    这让他们赫然发现,即使股价上涨这么多。



    桑普拉现有的市值,距离净资产仍有一定差距。



    比如桑普拉能源在加州的市场份额,和另一家加州太平洋电气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是加州太平洋电气的市值,却高达250亿美元。



    并且桑普拉能源,持有着大量海洋石油勘探权。



    这些海洋勘探权,要是没找到石油还好说。



    要是找到石油的话,170亿美元绝对不会桑普拉能源的真正价值。



    除此以外,桑普拉能源还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尤其是在南美,已经和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巴西等国家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售卖合同。



    另外,桑普拉能源还与毛熊那边的几家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平价天然气合同。



    是两年前签的。



    两年前刚好是毛熊汇率崩塌,主权外债违约,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候。



    那时候也是全球天然价较低的时候。



    这让桑普拉能源在当时签的合同,天然气价格非常低。



    天然气价格低,对一家提供电力的公司来说,也就意味着成本比别人要低一点。



    这样一家低调与不被重视的上市公司,于今年突然被“金融摩西”盯上。



    还是亚伯·史密斯,第一个宣布发起全面收购要约的公司。



    这意味着他非常看重这家公司。



    意味着桑普拉能源,现在的市值根本不符合它真正的价值。



    对此加州当地最有权威的报纸,《洛杉矶时报》也做出了评价:



    【阿来斯能源董事长亚伯·史密斯,已在3月28日抵达加州。】



    【随着他的到来,势必针对桑普拉能源,采取更具威胁的行动。】



    【他能否将桑普拉能源收入旗下,西海岸本地的金融界权威人士俱都给出肯定的判断。】



    《纽约时报》也在关注,他们甚至派人采访了与桑普拉能源相关的头面人物。



    【桑普拉能源董事会董事长齐修·马丁先生称,不惧怕任何恶意收购,现已联络各大银行,时刻准备反击阿来斯能源的‘入侵’。】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



    【本报也专访了桑普拉能源另一个创始家族。】



    【据泰勒慈善基金理事会会长马斯克·泰勒先生称,齐修·马丁毁诺在先,泰勒家族出售股份不算背叛!】



    各大报纸都出场了。



    财经类杂志当然也不会不下场。



    《财富》杂志作为美国精英阶层的媒体,同样参与了桑普拉能源新闻的报道。



    但《财富》杂志对亚伯收购桑普拉能源,就只是提了一嘴。



    后面的内容,作为头版头条,他们居然不再提最近比较热的桑普拉能源收购战一事。



    而是把亚伯·史密斯,沃伦·巴菲特两个人。



    与美国运通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尼思·切诺特。



    把三个人的照片,以三角形挂在头条上,还画出了三方博弈的箭头。



    【史密斯与巴菲特是一致行动人?】



    “一致行动人”,是商业交易、收购,尤其是股市上的一个术语。



    一般是指根据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与默契,秘密展开合作,通过任何一方达到收购某间上市公司的几个人。



    全世界所有股票交易所,针对某家上市公司的收购,都在这种严防一致行动人。



    各国的证监会,在处理这种官司时,甚至都不调查书面的协议。



    只要认定一致行动的事实,就会否决收购行为。



    一致行动都是秘密行动。



    两方或者多方,盯上了一间上市公司。



    为了出其不意拿下控股权。



    他们会推出一位明面的收购人,与上市公司光明正大决斗。



    其余合伙者秘密作战,等他们完成绝对控股,再突然向上市公司发难。



    这种发难已经奠定胜局,上市公司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正是因为危害性太大,所有证监会针对‘一致行动人’的约束也极严格,只看事实,不看协议。



    《财富》猜测亚伯与巴菲特是一致行动人,并非空穴来风,他们分析道:



    【众所周知,沃伦一直都非常看好美国运通银行。因为美国运通银行,是道琼斯工业数据组成股里,唯一的一家服务性公司。】



    【从很早以前,巴菲特就一直在增持美国运通银行股份。】



    【但在近期,我们注意到史密斯资本与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了实际性的运通银行第一大股东】



    【这之后,沃伦·巴菲特也忽然开始增持美国运通银行股份】



    【在本报发出本条新闻之前,双方已经持有美国运通36%的股份】



    【不管是谁把股票卖给另一个人,那么对方必定能控制美国运通,这与“一致行动的人”的标准非常的相似】



    【因此本报...】



    《财富》的这种料是在捅窟窿。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财富》自己也陷入危局里。



    那可是巴菲特与史密斯,两人再加一个索罗斯。



    三个人已经被渲染成华尔街三大寡头。



    冒着得罪三大寡头之中的两个,《财富》杂志背后的时代华纳,仍旧准许刊登。



    它一个传媒巨头掺和这种事做什么?



    两个原因。



    一个是亚伯也是个传媒巨头,还是美国传媒业中的鲶鱼,弄得整个美国传媒业惶恐不安。



    已经是竞争对手了。



    对竞争对手当然没什么好说的。



    另外就是美国运通银行的管理层,已经发现了过去很支持他们的巴菲特,在态度上的变化。



    他们担心巴菲特真的与史密斯联合,那么他们这群高层就真的要完蛋。



    其他美国运通的股东,也不希望这家优质公司被别人独占。



    因此在某些股东的帮助下,美国运通的CEO肯尼思·切诺特,亲自出面拜托《财富》发出来。



    当前这种时刻,美国运通的境况非常危险。



    它并不具备同时对抗巴菲特与史密斯的力量。



    它必须要造势,它必须使用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



    不然美国运通一定会易手。



    当然了。



    《财富》也不敢真的完全作死。



    一个亚伯·史密斯,就有办法在资本市场上搞时代华纳。



    现在又多了个沃伦·巴菲特。



    《财富》也不敢牵连太深,末尾使用加黑字体补充一句话:



    【观点来自金融业权威专家某某某,与本报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爆料发出来以后,史密斯资本的反应非常迅速。



    当天早上八点钟举办新闻发布会,并在AMC电视台做了直播。



    新鲜上任的史密斯资本首席执行官,大卫·梅隆亲自担任发言人,严厉指责《财富》歪曲性的不良言论。



    大卫睁着眼睛说瞎话:



    “本公司在此之前,从未与巴菲特先生进行过“一致行动人”的决定。”



    “《财富》的无端猜测造成本集团声誉的恶劣影响,我们已经发出律师函,《财富》必须公开道歉。”



    “至于那位金融人士,我们会直接通过诉讼的途径解决。”



    伯克希尔公司紧随史密斯资本之后。



    巴菲特的心腹爱将芒格,大肆抨击《财富》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污蔑。



    别看两人都骂的欢,态度非常坚决。



    但这种事情,其实就和美国在国大的会议上干的事情一样。



    【我说你有洗衣粉你真的最好有洗衣粉·JPG】



    刚好巴菲特与亚伯,真的就有“洗衣服”。



    那《财富》还敢说,就是在得罪两人了。



    两人的头号马仔,都出来这样表态。



    以至于《财富》,最后都不得不登报道歉了。



    那个“某某专家”,最后还因此事,在曼哈顿地区,被公正无私的大检察官罗伯特以“栽赃污蔑”罪名公诉,被判了三个月的刑。



    2001年三月底,美国财经媒体硝烟弥漫,也惊心动魄。



    在这种骂战与舆论风潮之中,桑普拉能源的股价也一路狂涨。



    从一开始时的166亿美元,短短几天就涨到了265亿美元。



    已经超过了另一家同行,也就是同样在加州地区与西海岸地区,有着巨大市场的太平洋电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