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嬴政梦天机,立我为嫡 >第78章 灾情严峻
    翌日清晨。



    嬴玉第一次穿上朝堂官服登堂入室。



    头戴高山冠帽,穿玄黑金丝朝服,手持玉制笏板,腰间缠着金印紫绶,大气华美,霸气侧漏。



    今日议事主题便是救灾。



    几日不见,扶苏居然黑瘦憔悴了些许,但双眼充满血丝却如烛火般明亮。



    昨夜又是星夜返回便紧急召集幕僚商讨了半宿,几日来连觉的都未睡,大脑轰鸣般作响,一次次警示令其休息,人却亢奋无比,即便躺下也难以入眠。



    当听说九弟除了打猎发掘野菜,做了一场震惊朝堂的饕餮盛宴,关于救灾事宜,置若罔闻。



    心中不禁松了口气。



    治国,那是轻飘飘的几个大策,能挽救百姓于水火?连实际灾情都不知晓,能救灾?渔猎便能救灾?



    滑天下之大稽。



    ……



    “你们两个,谁先来?”高台上嬴政澹然问道。



    “九弟经韬纬略,智计百出,还是九弟先请?”扶苏潇洒的挥手示意。



    “长幼有序,这些日子大兄星夜兼程,风餐露宿,还是大兄先请!”嬴玉温文儒雅还礼。



    众臣见此,表情极为丰富,有惊讶,有鄙夷,但看着二人都是云澹风轻,似乎都成竹在胸,更多是充满好奇。



    如果不是太子位之争,还真当兄弟俩温良恭谦让。



    “那,大兄问你,你可知道韩赵两地,哪些郡、哪些县受灾严重吗?可知受灾程度?”



    “不知!”嬴玉理直气壮。



    众臣震惊的看向嬴玉如此光棍。部分大臣昨日在甘泉宫大吃大喝,一顿难忘的美食,甚至可以对外吹一辈子,而且走时嬴玉极为讲究的给来宾送了回礼。



    一坛酒、一罐香辣酱、一坛精盐,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啊。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哪怕心有好感,但救灾如同救命啊?



    岂能儿戏?



    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此时如果喝彩,那不是喝倒彩嘛?!



    “你可知受灾人数有多少?有多少现在已开不了锅?有多少灾民即将断粮?”



    “不知!”嬴玉毫无愧色。



    除了几位巨擘,大部分朝臣不忍直视嬴玉第一轮的败相。



    “九弟,你可知韩赵两地混入了多少余孽扇风点火,给我大秦扣屎盆子,在引导灾民趁机民变?”



    “想到过,却不知程度如何!”嬴玉表情严肃。



    “我深知九弟往往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手,昨日的饕餮盛宴让朝臣大开眼界,甚至你府上的庖厨,可买千金,九弟是发财了,可知再去水深火热?”



    昨日宴席结束,首先李诗诗软硬兼施,甚至小女儿作态撒娇发嗲,硬从甘泉宫买走几位下人。



    有了庖厨,自己府上岂不是日日夜夜饕餮盛宴?!



    开了个头,便收不住,众多大臣开始买厨子,千金难求啊!



    “秦律规定:春二月,母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扶苏继续忧虑道,“就算开禁,渔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能解决三成灾民已然不错。”



    “所有呢?韩赵合计有多少灾民?用何种赈灾方式呢?”嬴玉反问道。



    “父皇!形势相当严峻。韩赵两地合计灾民上百万。”



    说话间,扶苏一挥袖,几位壮实的甲卫抬入几个大箱子,里面都是密密匝匝的竹简,详细的记载这受灾区域,人数以及受灾档桉。



    群臣震撼,包含嬴玉,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啊!



    扶苏,真乃毅力之人,干实事的人。



    “父皇,由于时间紧促,登记不全,估计还有二到三成尚未统计。但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



    “扶苏不错,事情做的扎实透彻,辛苦了。”嬴政颔首,随即一脸严肃,“可有救灾良策?”



    “父皇,儿臣深知朝堂之艰危,除了军粮,并无余粮赈灾。百万人,正常时日每月需一百五十万石。哪怕挤压,每月也需一百万。



    九弟所提渔猎之策,再缓解三成,尚有七十万的缺口,儿臣号召朝臣及大户,也不过募捐而来十万石,依然还有六十万的缺口。



    所以,儿臣提议,由朝廷下令,让举国再次征粮,共赴国难。”



    大殿顿时空谷般幽静。



    “陛下,臣有奏!”李斯上前举笏道。



    “讲!”



    “扶苏公子深入、扎实、细致的作风,老臣深感为是。



    老臣之忧虑在于,每月60万石赈灾粮,需要赈灾多久?



    秦川谚云:救急不救贫。



    如果只需60万石救急转圜,臣可以想办法。次月呢?今夏呢?



    如果不解决天旱耕种问题,岂非要对这百万人赈灾一年,甚至两年?这可是千万石巨大缺口啊!”



    李斯的话,如同晴天霹雳。



    山呼海啸的压力顿时倾轧而来。



    时下的灾民,并非断了口粮给口吃的便能续命,天灾,一直都无粮啊!这又是一个无底洞。



    ”秦川谚云:治灾苦,食果腹;赈灾谄,受活散。



    面对天灾,主要有三种办法来治灾:一是依法自救;二是以工代赈,三是借粮缓税。



    而秦国传统不赈灾,而是鼓励灾民自救,或是以工代赈。”



    李斯继续道,“只是,举国才刚刚颁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哪怕以工代赈都暂不可行。”



    此前,除了灾前备粮、灾中开荒以外,秦国还有很多工程开展,以此养活受灾百姓。



    比如修建都江堰、郑国渠时,很多百姓都可以去工地上劳动,由国家提供口粮,劳动者一日三餐必饱。



    那些不劳动的人想乞讨都不行,他们会被官兵押解到工地或者荒山,强制劳动与生产。



    造谣生事者,办事不力的官吏,都会遭到法律的严惩,轻者将会四肢五官不全,重者则必然性命不保。



    如果没有工程可做,灾民可以给军队运输粮草、修整营房、制造衣甲等等,帮助秦军做事,则按军中劳役发放军粮度日。



    秦国治灾的一个原则就是让老百姓有事做,有饭吃,既要防止老百姓终日饱食而无所事事,又要防止老百姓饥寒而死。



    



    古人云,无事生非,人一旦没事做,就会生出很多是非,谣言说法会四起,各种蝇营狗苟孕育而生。



    “只怕又要举国重税,恢复土木建设,方能渡过此次危机。”扶苏满脸沉重和无奈。



    “大兄的方法,简直是剜疮补肉!”嬴玉撇嘴道,“只是,大秦才刚做下缩减7成土木建设的决定,岂能出尔反尔?



    况且灾民之中,妇孺儿童占了大半以上,如何去服徭役?”



    “九弟说说如何赈灾?总不能把灾民都饿死吧?!”扶苏气郁道。



    “当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两个。”嬴玉环视诸人道,“一是当下灾民便有饭吃,哪怕吃个半饱。二是恢复春耕,黔首有了收成的期望,便会咬紧牙关渡过难关!”



    “这两个问题,谁人不知?



    大部分灾民都在不足一月便会断粮,救命如救火,续命的粮从何而来?”



    淳于越上前道,“恢复春耕,更是天大的笑话。自古以来,靠天吃饭。天不降雨,如何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