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伐北伐 >第一百一十六 金蝉脱壳
    一

    趁城门口混乱之机,蒋舒手下一名小喽啰,冲出了城门,向攻城的魏军挥动着白旗。

    胡渊领着敢死队,与城门近在咫尺。一见蜀军城门大开,又见有人打出了白旗。他抓住了这大好时机,不管不顾,首当其冲的带着敢死队,像漫堤的洪水,一下涌进了城门。

    当傅佥发现魏军攻进了城门,马上率人冲了过来,可是已经晚了。

    魏军越来越多,很过占据了绝对优势。

    傅佥奋力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死在了乱枪之下。

    阳平关被魏军占领了。

    叛徒蒋舒为蜀国的灭亡,打开了第一扇大门。

    二

    胡烈不但占领了阳平关,还得到大量的粮草,他火速派人给钟会报信。

    钟会得到报告喜出望外,随即下达命令,对黄金城、汉城和乐城,各留一万人围困起来,防止城中的蜀兵杀出城来。钟会带刘钦、卫瓘,开进了阳平关。

    三

    钟会的东路军侥幸夺得了阳平关,那中路军和西路军的情况怎样呢?

    西路军的邓艾,任务就是钳制、拖垮姜维,使蜀军的主力不能加入东线战场作战,为东路钟会大军的进攻赢得时间并创造有利战机。

    邓艾十分清楚,钟会的东路虽是重点,但姜维的主力却在他这一边。能否完成对姜维的钳制,是整个战役成败的关键。而姜维的计谋和手中的兵力,邓艾是万万不敢小觑的。

    邓艾曾与姜维前后有五次交手,没有吃过亏,那是因为邓艾是在魏国的地盘上,打的是防守战。而这次不一样。这次是他是在蜀国的地盘上打进攻战。

    邓艾与姜维的五次交手,虽占了上风,但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更没对姜维造成致命的打击。在蜀国家门口与姜维作战,邓艾却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

    另一方面,魏国的军队也缺乏与蜀军主动进攻的作战经验,而且对蜀国境内地形和地貌非常陌生,多数人都对山地作战有一定程度的怯战情绪。这也是军中的大忌啊!

    还有一点就是,魏军进入蜀地作战,如同蜀国的多次北伐一样,遇到的都是后勤补给的问题。一旦出现两军僵持,就可能断粮,断粮的后果有可能使战局瞬间翻转,招致巨大失败。

    狡猾诡诈的邓艾从来不会贸然行事,为求稳妥,邓艾采取了"粘网"战术。撤下大网,不攻也不撤,把姜维粘在网中,既完成了战略目的,又保证不陷入困境。

    为此,邓艾亲率关中兵团主力,以陇西市长牵弘,领五千兵马为先锋,从正面直接进逼沓中;

    命令天水旅长王颀率领五千人马从东面向沓中合围;

    命令金城旅长杨欣率五千兵人马从西面向沓中合围。

    他要形成一个包围圈,将姜维牢牢地圈在沓中一带。

    四

    在沓中的姜维,得知成都的刘禅已经按他的提议,派出廖化、张翼、董厥前往增援,他的心中有底了。

    虽然目前姜维还不能准确的判断魏军的主攻方向,但按他所设计的《敛兵聚谷防御方案》,防御布局已经形成,现在就看事态如何发展,再采取下一步应对措施。

    很过,姜维得到了情报,邓艾率三万人马,从北、东、西三个方向朝沓中杀来。

    姜维憋足了劲,早想真刀真枪的和邓艾干上一场,没想到邓艾竟送上门来了。

    姜维判断,邓艾一定在北面主攻沓中。

    姜维派出一万人向东移动,对付天水市长王颀;一万人向西移动,对付金城市长杨欣;二万人暗中在沓中的北面布下了埋伏;他亲率二万兵马,向北直接迎敌,他要把邓艾引入他设下的包围圈,要苍鹰啄老牛——大干一场

    五

    姜维率兵马向北,很快与邓艾的先锋,陇西市长牵弘接上了火。

    还没开战,魏军就向后退。姜维紧追不舍,追到岷县,姜维和邓艾的主力相遇了。

    邓艾早有准备,他把自己的人马放进城,就关上了城门,利用岷县的原有的防御工事,闭门固守,不与姜维交战。

    邓艾既然是进攻来的,为什么面对姜维,却闭门不战呢?

    这就是邓艾的高明之处,他的任务主要是缠住姜维。他认为姜维一定会和他死嗑。

    因为姜维总想和魏国大军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现在魏国军队来了,姜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再说,凭姜维的军事智慧,他既然敢把主力屯在沓中,就证明他已安排好了汉中防线。汉中防线不会丢,他也不会轻易的让出沓中。

    邓艾就是想利用姜维求战心切,只要姜维不离开沓中,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他没必要冒险。

    姜维不能增援汉中,钟会的胜算就会大;钟会达到了目地,他邓艾也是大功一件。

    不用拚杀拖住姜维,这“不赔干赚”的买卖,邓艾还是会做的。

    五、六天过去了,不管姜维如何骂阵,邓艾就是闭门不出。

    姜维攻城,邓艾就放箭阻击,姜维派人骂阵,邓艾就装听不见,始终按兵不动。

    姜维有些“蒙圈”了。他心中琢磨不透邓艾老儿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邓艾长途跋涉前来进攻,到这里却只守不战,他哪来的这么大的定力?他又能支持多久呢?

    六

    这时,姜维的几路侦察人马纷纷赶来,向姜维汇报情况。

    汉中方向的情报说:“魏军十几万人马,分三路齐头并进,在汉中前线集结,正在攻打汉中所有的关城”。

    祁山方向的情报说:“雍州省长诸葛绪,率三万雍州地方军,从祁山道一路杀来,直逼阴平,想分隔沓中与汉中之间的通道。”

    姜维听完各路的报告后,恍然大悟。

    邓艾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这里给我玩了一出“蘑茹泡”,等诸葛绪占领了阴平桥头,切断沓中与汉中的通道,好掩护魏军主力进攻汉中。

    姜维心想,邓艾你这老东西,我没工夫和你玩,量你在沓中一带也玩不出什么名堂。

    现在我要赶去汉中增援,等击退了魏国主力,我就在汉中等你。是英雄还是狗熊,我们到时再见分晓。

    想到此,姜维果断的改变了战术。他派人向东、西两面的蜀军传达命令:要在对手包围圈尚未形成之际,摆脱邓艾各部的纠缠,抢在诸葛绪隔断沓中与汉中通道之前,离开沓中,增援汉中。

    七

    姜维一开始撤兵,邓艾知道姜维要跑,邓艾突然由一支挑衅的赖皮狗变成了一条疯狂地恶狼。

    他立刻派人给其他两路人马下达了死命令:“三路人马快速向中间集结,缩小包围圈,决不能让姜维突出去!”

    随后,邓艾率队,以王颀为先锋,一路尾追姜维,等他的三路人马合围之后,一齐向姜维开战。

    先期赶到沓中西面的金城市长杨欣,被姜维派去的一万兵挡在了甘松城。由于杨欣没接到进攻的指令,所以并没有开战,两方只是互相对峙着。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双方同时都接到了新的指令。杨欣接到了进攻的命令;蜀军接到了撤军的指令。

    蜀军开始向东转移,杨欣岂肯让蜀军就这样白白的跑掉,他是紧追不放,一步不落。

    八

    很快,姜维的四路人马,在强川口会合了。

    由于邓艾的东、北二路人马行动稍微迟缓了一些,被姜维甩掉了。只有金城市长王欣的一路人马,是王八咬指头——叼住不撒嘴,死死的缠着姜维的主力。

    时间紧迫,必须尽快通过阴平桥头,如果让诸葛绪的雍州地方军提前堵住了去路,蜀军主力就会被拖在沓中,那汉中就危险了。

    可是,如果不甩掉杨欣的一路人马,蜀军有可能陷入两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这时,一直跟随姜维的警卫团长赵广,主动请战说:“大将军,您速率主力快速通过阴平桥,这里由我带人阻击杨欣,保证主力无后顾之忧!”

    姜维一看到赵广,就让他想起了赵云老将军。

    因为赵广是赵云的儿子,见赵广主动请战,姜维心中有些犹豫。

    九

    赵云老将军有两个儿子。

    赵云去世后,长子赵统继承了赵云的爵位,封为永昌亭侯,在中央卫戍区当警卫团长,前不久,因病去逝了。

    老二就是这位赵广。赵云死时,赵广只有几岁,他的长相和脾气秉性极像赵云。

    等赵广长大后,一心想和他父亲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冲锋陷阵的大将军。

    刘禅本想把赵广和赵统,都留在自己身边,可赵广一心想上前线。

    刘禅拗不过赵广,只好把他交给了姜维。千叮咛万嘱咐,让姜维一定要保障赵广的安全。

    所以,姜维安排赵广当了他的警卫团长。这样,赵广在姜维身边,相对来说危险要小一些。

    现在,赵广主动要求为大部队断后,这让姜维实实的下不了决心。

    可是赵广的犟脾气犯了,他咬破了手指,从自己内衬衫上撕下了一块布,用流血的手指写下了“视死如归”四个大字,单膝跪地,双手捧着血书递到了姜维面前。

    姜维一见,眼泪夺眶而出。他忙上前接过了血书,并搀起了赵广,用手拍了拍赵广的肩头,嘴唇颤抖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是赵广快人快语,说:“就这么决定了吧!你们快快的冲过阴平桥,不然就要耽误大事了。”

    时间紧迫,姜维也不想多耽搁了,他给赵广留下了五千精锐的骑兵,并一再嘱咐赵广说:“你只要拖延到傍晚,目的就达到了。不要恋战,找机会尽快脱身,我在汉中等着你。”

    十

    姜维率主力刚走,王欣带人就赶到了强川口。

    只听赵广大声一吼:“兄弟们,迎过去,给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