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伐北伐 >第六十二章 阳溪亮剑
    一

    郭淮知道,现在陇右地区是极度空虚,他把所有的机动部队全带出来了,没想到蜀军却抄了他的后院。

    他不敢大意,守住自己的地盘才是他的第一要务。他根本不去管费曜同不同意,竟大手一挥,带着他的两万人马调头回去了。

    陇右是我的地盘。

    我的地盘我做主。

    二

    郭淮心急如焚的往回赶着,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走了一路,想了一路:“我郭淮从跟随曹操征讨汉中开始,到现在也有十五个年头了,可算是“老边疆”了。”

    “从汉中到关中,从一个小小的先锋团长,一直干到雍州省长,虽然军衔只是一个少将,但也算是一员封疆大吏。在关中这一带,拒刘备,平羌乱,抚百姓,固边垂,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可这两年,碰上了一个诸葛亮,命运一下变啦。就像是一匹拴着鼻绳的老牛——是人都能牵着溜两圈。

    先是诸葛亮出祁山,把我从上邽牵到陈仓,又从陈仓牵回上邽;

    廖化、陈式攻武都,又让人家牵到在建威,还差点掉入诸葛亮设的陷阱里,又从建威跑回了上邽。

    这一回,本想借大兵入侵蜀国之机,也打一回冲锋,立个大功小功什么的。谁曾想,又让这魏延给搅和了,刚出来还没到建威,又要回援南安。

    郭淮越想越生气,他这次是憋足了劲,回到南安后要和魏延大干一场。

    三

    费曜虽说是西路军的总指挥,但他和郭淮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郭淮不听他的命令,只能事后去曹真那里告刁状,当下他真的没办法,眼看着郭淮领兵扬长而去。

    郭淮走了,费曜只能硬着头皮率关中兵团的一万人马继续向汉中方向前进。可是,他的心中却不断地敲着小鼓, 提心吊胆的 。

    越怕黑,偏遇鬼。

    费曜的一万人马刚走到建威的地界,就听到尘埃四起的荒山野岭上号鼓齐鸣,杀声震天。

    随后就是一阵铺天盖地的箭雨,费曜的人马倒下了一片。

    吴懿这是在敲山震虎。

    百名吹鼓手又是吹打,又是呐喊。

    百名骑兵,马尾上捆上树枝,在阵地上狂奔,弄的尘埃四起。

    弓箭手一字排开,一批接一批的冷箭从尘埃中射向魏军。

    对面的魏军根本就摸不清蜀国到底有多少人马。

    魏军阵营一下乱了。

    四

    士气可鼓不可泄。

    进攻蜀国的这西路军,出来时三万人马,开始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谁想走到半路,郭淮带着二万人又回去了。

    这动静太大了,瞒不住任何人。

    可士兵们不知真正的原因,无形中影响了军中的士气。

    都认为蜀军在武都,可谁知离武都还有百十里地,在建威就遇到了阻击,阵势还不小。

    这出乎意料的遭遇,对魏军的士气又是一次打击。

    军队没有了士气,那肯定没了战斗力。所以,战斗还没开始,魏军先乱了阵角。

    五

    费曜也是久经杀场的人物,发现蜀军阻击后,立刻下令击鼓应战,并率先跃马挺枪冲在前头。

    这时,吴懿在前,廖化在左,陈式在右,一起杀了出来,和费曜战在了一起。

    以逸待劳的蜀国士兵也蜂拥而出,杀向魏军。

    乱了阵角的魏军,形不成战斗力。

    费曜被吴懿等三员武将围在中间,也腾不出时间归拢人马。

    魏军让蜀军一个冲锋打蒙了,一个个像没头的蝇苍,四处乱窜。很快,被蜀军杀的人仰马翻,纷纷开始往回跑。

    兵败如山倒。

    费曜见势不妙,也虚晃一枪,冲出包围,向北逃窜。

    吴懿大手一挥,命令士兵:“追!”

    六

    魏延领兵从阴平进入了羌中地区了。

    他让马岱带着大批礼品去拜会羌族首领,谈判借道前往陇右地区。

    羌人还是给马岱面子的,同意借道给蜀军通过。

    魏延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用军粮换一些羌人烧篝火照明用的野猪油。羌人也没驳面子,答应给一些。

    魏延也不吝啬,用几大车的军粮换了几十篓野猪油,高高兴兴的辞别了羌王,赶往南安城。

    七

    魏延的人马来到南安城外,他让士兵又是擂鼓呐喊,又是向城上放箭,折腾的场面很大。

    守城的将领知道郭淮领兵去进攻汉中,祁山地区兵力空虚,心中没底,一面组织兵马登城抵抗攻城,一面派出人员火速去给郭淮送信,请求增援。

    魏延在南安城城外,只打雷,不下雨,动静弄的好大,就是不玩真的。

    折腾了一天,戏演足了,魏延估计城中给郭淮报信的人也派出去了,他立马带着人离开了南安城,向东进了阳溪谷道。他要早早赶到埋伏点,好有充足的时间给郭淮准备大礼。

    八

    魏延两年前随诸葛亮攻打陇右,就是由祁山一路向北,走的阳溪谷道。

    阳溪谷道地形复杂,弯弯曲曲,又窄又长,高低不平,两旁是陡峭的山坡,灌木丛生。

    魏延发现这里是一个打埋伏的好地方,如果在谷道中间,被前后一堵,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他警惕的提醒部队:“一字排开,拉大距离,小心埋伏,快速通过。”

    魏延有惊无险的通过了阳溪谷道,但他记住了这个地方。有朝一日,他一定要在这里打一个伏击战。

    机会都是提供给有准备人的。

    没想到,魏延当时脑中一闪念的想法,两年后变成了现实。

    九

    魏延从北口进了谷道,走到中间一段最窄的地方,他命令马岱率五千士兵带上他从羌王那里弄到的几十篓野猪油, 爬山绕到谷道的南口,在山上多准备树桩、干柴。浇上野猪油,等魏军进入谷道后,点燃浇上野猪油的树桩、干柴,从山上推下来,用火堵住谷道。

    马岱带人马走后,魏延又派人在谷道上密密麻麻的撒了一里多地的扎马钉,用来挡住骑兵的出路。然后,他带人埋伏在道路两旁,等前堵后截完成之后,杀将出来,来一场步兵砍马腿,杀郭淮一个片甲不归。

    十

    扎马钉是蜀国的秘密武器,由诸葛亮发明出来专门对付骑兵的。当年,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时,刘备的步兵和曹操的骑兵对阵,骑兵的优势远远胜于步兵。诸葛亮就设计了这种扎马钉,让曹操的骑兵吃过大亏。

    扎马钉是仿照蒺藜四面带刺的原理,用铁浇铸成十分锋利的四个尖爪,四个尖爪朝向四面,尖爪与尖爪之间都是130度,最大的特点就是: 随意的把扎马钉扔在地上,你会发现,其中三个尖爪撑着地面,一个尖爪直立向上。

    不管把这个扎马钉怎样踢来踢去,总会有一个尖爪直立向上,这就是力学和数学原理相结合的怪物。只要马蹄踏上去,就会深深扎入蹄中,不但甩不掉,反而越挣扎,扎的越深,直到马匹倒地。

    这可以说是地雷的老祖宗了。

    魏延一切准备就绪,单等郭淮闪亮登场了。

    十一

    郭淮气势汹汹的进了阳溪谷。

    郭淮根本没把蜀军放在眼里,他认为蜀军就是趁火打劫,想在兵马空虚的陇右地区捞点小便宜,只要大军一到,准会脚底板抹油——溜之乎也。

    可他万万没想到,魏延竟敢在他的地盘上打他的埋伏。

    所以,他横冲直闯,没有任何防备。

    当郭淮的人马全部进了山谷之后,就听身后 “噼噼啪啪”一阵乱响。从山上落下来一根根带火的树桩,瞬问将谷道堵上了一道火墙,

    “有埋伏!”郭淮大叫一声,意识到自己太大意了,竟中了蜀军的埋伏。

    山上还在接连不断的往下滚着带火的树桩,引燃了道边茂密的树丛。郭淮只有命令部队快速前进,争取尽快冲出阳溪谷道。

    这时前方又传来了更坏的消息,先头部队踏上了扎马钉,倒地的马匹也把前进的路堵死了。

    这时,蜀军的伏兵也从两旁的山坡上杀了过来。

    十二

    在狭小的谷道里,这么多骑兵聚在一起,跑又跑不起来,回转又相当费力,根本发挥不出优势。而蜀军的步兵,一手举盾牌,一手挥大刀,闪转腾挪,左攻右砍,机动灵活。

    郭淮的骑兵成了老虎逮耗子——有劲没处使。

    郭淮一看,这仗没法打下去了。

    对前方的敌人,没办法展开进攻。身后的火势又不容他耽搁太多的时间,耽搁太久,就真会被大火烤成烧鸡。

    郭淮果断命令:“后队变前队,向回突围。”

    求生的欲望,鼓舞着这一群困兽般的士兵,一个个像打了鸡血,在烟熏火撩中,丢下了几千条士兵和战马的尸体,硬是把火墙撕开了一条逃生之路。

    等魏延带人,踏着魏军士兵和战马的尸体,追出阳溪谷时,那些被火烧的各个像秃了毛的火鸡,早已跑的不见了踪影。

    魏延不敢迟疑,忙归整队伍,向祁山方向撤退。他知道,这是在敌人的地盘。魏军一旦缓过神来,重整旗鼓,他就成了瓮中之鳖。

    因为撤的块,等郭淮整顿人马重新追出来时,魏延已经退到了祁山道口,和前来接应的吴懿汇合了。

    吴懿让过魏延的部队,自己带队断后。

    郭淮见魏延已退入祁山道,吴懿也赶来增援,知道再追也没什么意义了,一咬牙剁脚,憋着一肚子气,带兵各回各城了。

    十三

    不在主战场,又不是主力的魏延、吴懿一路,由阻击变成进攻,一不小心,还打了一个大胜仗。

    而又是主战场,又是主力的诸葛亮、李严,除兴势山进行了一个小小的阻击,把夏候霸打的退回了傥骆道,其余都是兵不血刃。

    可是,魏军的几路大兵却退了回去。

    难到是上天显灵,帮蜀国渡过了一次劫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