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在下就要毁剧情 >第十四章 风起云又涌
    “神威大将军”的到来就像一声闷雷,把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的朝堂直接从床上丢进大海。

    兵部的人都来了,他们一边磕着柠檬一边看着海里的这个庞然大物—这tm也叫船?难道不是某人恶作剧把一座要塞插到海里了?

    船表面直接铺了一层钢板,这让那些火箭、鸟、喷筒直接变成了笑话,船上满满当当的两排火炮,船尾还有一个可以旋转的炮塔,有心人数了数大修火炮一共81门—要知道大沽口一共只有40门火炮,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然后他们惊恐的发现至少在水面上,这玩意就是无敌的—大沽口所有军舰倾巢而出都不是这一艘船的对手,因为除了钢板和火炮以外这家伙的速度也快的没有几艘船能够追上!

    要不是这艘船纯属友军,现在京师就该戒严了,兵部侍郎给皇帝的上书中称,唯一能阻止这艘船炮轰京城的办法就是把海河截断,然后不计伤亡的用西山大营精锐部队过去填人命,死上两三万把这船的所有弹药耗干净…如果要是来上第二艘这样的船或者配合上几千精锐兵马,皇帝就该考虑西狩了…

    看着内阁送来的《海权论》,当今圣上并没有慌张,有关这些船的一切资料其实早在半个月前他就看过了,南边送来的这一些书里这只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设计,比这更加丧心病狂的比比皆是。造这船的消耗、话费的银两、日常运营的成本…现在皇上比谁都门清。如何应对书里面也给出了答案,一个非常有操作性与可行性的答案。

    身为帝王开疆拓土肯定是人生的最大梦想,只可惜一个朝代,只有前两代甚至一代帝王才能圆梦,后面无论多出色的帝王也只能做个守成之君,原因是各方面的—地理条件的限制,朝廷体制的转型,人心的转变,谨慎的战略国策…有的时候不是不想打,不是不想扩,而是不敢。害怕战略失误导致国家崩溃,害怕突发事件导致功亏一篑,但在这本书里头却给国家出了许多真正有用的建议,甚至非常温馨体贴的连消耗的账目和语基损伤都估算好了,写这些书的人不是绝世天才就是千古疯子,但是—

    皇上也想疯一把!

    没错,他是被书里头的几张示意图给刺激到了,神州的周边那些危险的家伙越来越近,如果现在什么都不做的话,用不了几十年那些强盗就会结伴杀上门,作为国家财政之本的江南就会犹如一个毫无防备的小姑娘一样惨遭蹂躏,原本固若金汤的京师也会战火连天…

    圣上合上书,自言自语道:“庞青云…好像跟林爱卿是同窗,若不是之前太耿直得罪了人,现在他都能当个湖广总督了…”

    然后起身,看着窗外开始变得阴沉沉的天,圣上终于下定了决心—“庞鹿山,若是你能替本朝解决掉这个隐患,朕赏你一个国公又何妨!”

    十月底的时候,京城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一些驻守边疆大吏奉旨入京述职,朝廷也开始了一轮巨大的人事变动。

    几位岁数大的官员致仕了,其实早在年初的时候这些官员已经上书致仕,只是今年江南的盐政亏空案风波需要有人坐镇,才压了大半年压到了年底,现在政局稳定了他们也可以放心放下担子,皇上体恤这些为国效力几十年的老臣,重赏厚封,甚至吧一直空缺的三保名头都封了出去,现场一片的君臣和谐。

    人走了就会空出位置,正好皇上也可以把自己的得力人手安排上来。在江南盐政亏空案中立下大功的林如海直接被提拔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上,让人眼红不已又理所当然—换个人放到之前的江南格局里,不是被银子迷花了眼就是被刀子吓破了胆,能够跟整个江南官场周旋十多年,而且笑到最后,这个侍郎的位置算是委屈了,再考虑到户部尚书的年纪,以及内阁几位阁老的身体,只要林如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犯大错,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入阁了。

    不过让人感到疑惑的是盐政亏空案的另一位大功臣王子腾,他不是说没有升官,而是有种…被发配的感觉—升职刑部尚书。

    (ps:在封建朝代吏部掌官户部掌财,是六部之中最位高权重的部门。礼部最清高,名声最响亮;兵部虽然给人老大粗的感觉,可权力却是实打实的;工部虽然日子看上去很苦,但只要有工程灰色收入还是让人眼馋心动。真正得罪人不讨好的就是刑部,跟他们打交道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犯人,还有可能是朝廷的其他大佬,尤其碰上一些背景复杂的案子,不管怎么做都是得罪人,就算自己想圆滑一把还要冒着被御史台监察的风险,而刑部的权利还被御史台和大理寺分走了一大块—赫赫有名的三堂会审就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三位一把手,刑部尚书要跟名义上比自己低半级的下属同等…有的时候都可以说的上是一种侮辱了)

    这代表着简在帝心还是失宠放弃了?

    这一个骚操作让朝堂真的看不明白了,明明兵部侍郎的位置也空了出来(原先的那个兵部侍郎已经提拔到了兵部尚书),王子腾要想回中央的话最适合的位置就是兵部侍郎,要是不想回来的话九省都检点也很适合他,这一把不光是弃武从文,以前的老关系老班底都废了,去的还是吃力不讨好的刑部,这算赏还是罚呢?

    截胡的是一名叫做庞青云的家伙,不少人记着这人曾经是前科进士,与新任户部侍郎林如海同届,他是以岭南水师提督身份平调进来的,这人之所以选择投笔从戎是因为一起莫名其妙的坑,一些官场老人还记着这位外放岭南的时候走的那叫一个凄凉,除了同样外放的林如海(但人家是去江南)没人送行。结果风水轮流转,被调到武官体系又被下放水师里的庞青云不声不吭的成为了岭南水师提督,然后借着“献礼”的机会得到了圣上的青眼,回到了中央。

    但是没有人嫉妒他—圣上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年之内整顿好大沽口防御体系,至少能扛住多艘“装甲舰”的冲击。如果验收合格的话下面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建设吴淞口防御体系,保护江南。钱不是问题,户部工部全力配合,但必须看出成效来。

    换一个人的话可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到现在京城的饭馆茶楼里还没有个可靠的方法阻挡“装甲舰”,倒是有不少不怕事大的发挥想象围绕“装甲舰”涉及了一些缺德的战术,如果让御史台知道了可能就会被请去喝茶。

    但庞青云是谁?岭南水师提督,神州三大水师提督,就他一个一直在一线奋战。说个不好听的,让一只手都可以吊打另外两支废物。神威大将军号虽然看上去震慑十足,怎么也吓不倒他,再加上大侄女的奇思妙想,大沽口的防御体系很快就出来了,只要户部敢拨款,工部敢派人,用不了明年开春就可见成效。

    这件事让龙颜大悦,就说嘛鹿山怎么可能是养贼自重?至少整个朝堂气氛安静了下来,这一次大沽口防御体系要是能通过验收的话,吴淞口防御体系立马上马,这样江南就安全了。

    朝堂上的人事变动还在继续,至少有三成要害位置发生的变动,这一次主要变动的是文官体系,太上皇的老班底已经逐步退出舞台,当今皇上的位置愈发稳定,这让原本就老实下来的勋贵阶层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要不是他们早早的举旗认输,可能这一次被收拾的是他们。

    贾府置身风暴外,之前的乡试刺激到了那些涉世不深的孩子,知道了功名好处和家族保证的他们第一次觉得人生有盼头,尤其是他们在考生中看见了那个矮小又熟悉的身影—环三爷,那个成功变成邻居家孩子的传说,更是让他们受到了刺激。

    卢先生说过了,如果说童生见官不拜的权力对这些孩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那么举人的资格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可以免除一大家子所有的徭役税务,如果不想继续走下去可以考虑直接进官场。虽然前途看上去很一般,但仔细算算实际待遇比家族里面的奉养优厚多了,有是现在还可以背靠贾府,这个举人快赶上普通人的同进士了!

    开榜的那天卢先生又是选择性的给大家放了一天假,让大家看看中举的风光,看看那些拼搏一辈子的童生中举后是怎样的疯狂。

    环三爷,京兆府亚元,第十名。

    这个消息再次刺激震撼了所有人,亚元倒不是太稀有,三年一科,一科一府九个人,像这次是恩科,凭空又多出来九个人。但是十三不到的亚元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而且这里还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京兆府,有着国子监在一边榜着,这个亚元完全不逊于一些地方的解元了!

    贾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沉吟了半天,最后还是命令作为族兄的琏二爷准备了一份厚礼送去国子监,除了一些用来人情往来的金银粿子以外再就是比较名贵的笔墨纸砚和老国公珍藏的古籍字画,算是弥补关系的努力了。

    焦大听了没做太多的评论,这一切的是是非非,谁说的清楚呢?要是环三爷还留在贾府的话说不定还跟小说里那样一事无成,每天跟嫡亲兄长勾心斗角,时不时的被嫡母拉出去立规矩,自己不学无术,也不敢有出息,最后变成小说里的那个猥琐人…离开了贾府的牢笼,反倒是扶摇直上九万里…不过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没看宝二爷和贾兰都准备考取童生资格了吗?要是麻利一点的话说不定下一科还能赶上试试。

    放榜以后就该忙着准备春闱(会试),政老爷在外面彻底进入007模式,他很清楚这个捡漏的学政位置是贾府翻身仗,至少要忙活到放榜为止,如果能够出色表现的话他就可以顺利升职,从之前的冷衙门换到一个有实权的部门,其实贾府都清楚这一点,贾母甚至递话给东府,千万不要在天子眼皮底下做什么小动作,贾府严格意义是戴罪立功,要是二进宫的话就真的完了。

    族长贾珍绝对顺从本心,没必要绝不出门,就算外头有人请他也称病不出。不过他现在有的忙了—他快做爷爷了。

    秦可卿有了,三个月,重阳节那天发现的。

    这个消息让焦大头上冒了冷汗,可别是小说里的那种…

    还好不是,只能说蓉哥这小色批玩的真野,自家媳妇刚怀上的那段日子身体还没好利索…反正是西府的人也过来了,贾母一遍对这个侄孙媳妇嘘寒问暖,一边数落自己的那个急色的侄孙,据小厮们回忆,蓉哥当时一边挨数落一边傻笑,跟条狗似的…

    纵观曹包衣的-《石头记》,贾府从头到尾没有正式的添丁过,就算怀孩子也会流产,倒是每年都有子弟因为种种原因一命呜呼,上下笼罩的气氛更像是鬼宅。要是这一次孩子真的能生下来,那么有关贾府的衰败算不算是被破局了?

    不要忘记了秦可卿身上的几个标签—宗家嫡长孙媳(宗妇),皇室公主(疑似),神女转世(真),按照原有的命运现在早该挂了,然后把整个宁国府拉下水。不过考虑小说主角团命运全都发生了改变,她也可以享受一个不同的人生。

    说到主角团了,焦大爷到现在只看到了痛改前非的凤凰蛋宝二爷,原著中三角恋的另外两位根本没见到人影。雨带桃花的潇湘仙子听说跟着父亲上京了,但她现在是户部侍郎的嫡长女,不是原著中的那个父母双亡的孤女,估计只有她让别人流泪,没人敢让她流泪。那个心机代名词的薛家大小姐曾经把自己包装成了圣女,带领着薛家重振雄风,结果被人爆出跟弥勒教有钩联,直接满门抄斩,遇赦不赦的那种,焦大爷也是在对方死翘翘后才知道这个消息(后悔没有去刑场看一眼,那个被尊为杨贵妃在世的薛大小姐究竟是不是银盆大脸让焦大爷纠结了好久…)。

    史家大姑娘没来,至少直到现在都没来,贾家与史家为了自保,现在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关系,既不疏远也不亲密,他们之间的关系都要看圣上的眼色,这也算是勋贵家族的为生之道。

    看来宝二爷人生大事有了不一样的选择,原作中的两个半候选者已经全部出局,那么谁会成为已经褪色的宝二奶奶呢?

    焦大突然好奇了起来,对于原本注定在女人中厮混半辈子的宝二爷现在过的比君子还君子,倒是跟原著中的甄宝玉一样了(这孩子前段日子已经人头落地,没有以后了),甄贾宝玉也是小说里一个著名的彩蛋,两人最初就想照镜子一样神交已久,可由于命运路线的不同和个人性格都不一样,最后这面镜子成了哈哈镜,再次相见的时候两看两相厌,都活成了对方最讨厌的样子。有不少人在考证这两个宝玉其实都是作者的写照,一个悟了,然后化茧成蝶为真宝玉,象征着作者的理想人生;一个冥顽不悟,享受了半辈子荣华富贵后跌入烂泥中,变成了又臭又硬的臭石头假宝玉,像这种作者实际人生。本该真宝玉的甄宝玉成了新场上人头落地的臭石头,本该假宝玉的贾宝玉却打磨出了真正的光彩,以后也许会成为光明夺目的传世之宝?

    ~~~~太虚幻境~~~~

    警幻仙子现在头痛不已,强烈的反噬让她痛苦不堪。

    不就是准备跟狼吃肉吗?贾府不是注定要衰败吗?那个下去不学无术的浪荡子不是注定要家破人亡吗?还有那一大堆提前安排进去的孽鬼,不就是想借助这个机会多捞一点好处吗?

    怎么都变了?说好的家破人亡怎么不来了?

    地府又传来了消息,本该榨干贾府最后气运的那个心机女直接人头落地早早报道了,她这辈子就跟贾府没有一文钱关系,之前的投资全都打水漂了。

    而且自己派到人间的那两个借尸还魂的鬼差也为人间的城隍府押送回来,原本在是他们身上的功德被兵煞之气给冲没影了,之前干的所有没p眼的事终于盖不住了—火烧葫芦寺、拐带凡人、欺诈历劫仙人…无数的受害者组团把状子告到了阎罗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俩要把18层地狱挨个享受一遍…

    她也跑不了!自己挣钱与宁荣二府先祖英灵的勾当被曝光了,曝光者就是二位先人英灵,很快,自己就被拿办下去…不就是想贪下补天石吗?大家都是一样的乌鸦,凭什么说我黑?

    警幻仙子越想越气,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活下去!

    她绝对下凡,要把一切拉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