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唐仇录 >第二十二章 和尚的具觉悟
    今天的夜还真的是很漆黑啊。

    天上连一点亮星儿都没有,听得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却什么也看不清。

    “少主,难民们已经被安全转移了。”

    “啊!你,你……你吓我一跳。”一直站在飞檐楼上往南边的黑暗里眺望,丝毫没注意到麻雀的出现。

    “你吼什么,事情办完当然回来了。我有轻功不用,你让我爬楼梯啊。”

    麻雀跟在江竹身边多年,这次风苔到长安来,他不放心就悄悄在后面跟来了。

    虽然住在外面,但是随叫随到。

    “好吧好吧,记得天快亮的时候再放火烧收容所。”

    这飞檐楼的顶阁可真是观看整个长安的最佳位置。

    天蒙蒙亮的时候,城墙边燃起的火光映红了长安。

    随着第一声“着火了”的提醒,被麻雀提醒转移到旁边的难民也都装作刚从收容所跑出来的样子,这里人聚得越来越多,大家就近从护城河里引了水,一人一桶的接力将火浇熄。

    收容所也按照预期化成一堆灰烬,捎带着这边的城墙也都烤得乌漆抹黑的。

    休息了一下,麻雀一副难民扮相混在人群里带领着他们按之前商量好的起哄:“都是昨天来的那俩王爷,放下狠话说不会放过我们,没想到是用这么丧心病狂的方式,这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啊。”

    “是啊,怎么能这样?”

    “太没有王法了。”

    那两个王爷上完早朝刚回到王府,就又立刻坐上马车着急忙慌地往皇宫里赶。

    早朝的时候,放火的事情还没发生,翰林院的人就已经参了他们一本,说他们游手好闲,不体恤百姓。

    现在刚回来又听到下人禀报说他们派的人已经把收容所烧了个精光,一脚把那奴才踹飞,什么时候派人放火了?

    百姓们都在议论皇帝会不会袒护他们,趁着皇帝有可能还没接到参本,赶紧去皇宫把这事澄清。

    可是一切都在少主的控制之中,怎么能让你们先赶到呢?

    两个王爷是太后的两个弟弟,持虎符在皇宫里一路畅通,到了御书房门口才被拦下,但被侍卫告知皇上正在里面跟大臣议事。

    一直等到中午才见到皇帝的面,可是却没看见什么大臣跟出来。而皇帝也没有允许他们辩解,直接坐上皇撵回寝宫了。

    二人在琢磨难道有人在他们前面告了状,可是没等想明白就被侍卫拖走,到了天牢里没有等到宣罪的圣旨,等到的是太后。

    以为是太后为他们求了情,打开牢门却被打了两巴掌。

    太后怨他们忤逆犯上,觊觎他们亲外甥的皇位,亏得皇帝还给他们封了王爷。

    李炎虽然已经登基多年,但还是在每个王爷身边都安排了人,只是为了掌握操控先机。

    却没想到最不可能的人背叛了自己,早上议事的大臣其实就是来禀告他们的图谋不轨,招兵买马的证据,私会外史的证据……

    最近清虚道长未供上丹药,一下子脱离飘飘欲仙的感觉,皇帝觉得恍惚不安。

    又得密探报上此事,他尽量压制愤怒,却看到他们还为了澄清那些难民的事情而不知自己暴露,念及情分选择去跟太后打声招呼。

    太后也知皇帝认定的事情她再帮那俩弟弟争辩只会起反作用,就以母亲身份恳求皇帝为他们留一条命。

    三十年前跟皇帝争位的人在乌溪死于非命,而这两个人则会留着命在监禁下苟延残喘。

    百姓们都赶到城北来看,那两个王爷被抄家了,府里上下流放边疆。

    对于难民,赐姓福,许以长安本地人的身份,可三世在此驻居。

    这让大家很惊讶,本来以为会偏袒,可是现在这种处理未免也......

    自古以来在大唐能抢到皇位的人,都是最心狠手辣的人,却也是最鲁莽的人,他们有鬼力之源的庇佑,从不在乎百姓,而李炎却深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道,以爱民形象征服天下是李炎区别于他们的第一点。

    所以,皇帝不管多愤怒,最终还是选择了隐瞒真相。

    而这次,皇帝不是胜者。

    因为不管是少主还是难民,都看得清清楚楚。

    皇帝利用别人成了习惯,就别怪他们也利用皇帝的习惯为自己找寻生机。

    不知是不是受刺激,老太后突然驾鹤西去了。

    此为国丧,天下同哀,一年内全国上下禁止歌舞等所有娱乐。

    因为住在长安,大家都不敢在外面露出笑脸,生怕被人告了去。

    虽然人们被强制着为死去的太后悲伤,但是还是能一眼看得出来少主是真的伤感。

    在家里关起门来说话,大家就少了很多忌惮,风绒说整个长安的人都不如他装得像,对他的演技赞不绝口,还凑到少主耳边悄声开玩笑说有可能他的亲生父母是开戏班的。

    吃过晚饭,大家各自回房。

    少主情绪低落地回到房间,关上门,关上所有窗户。

    打开柜子,把里面的棉被都抱到了床上,然后钻进去。

    终于,可以哭一场。

    柜子里面,很黑,很狭小,却让他觉得莫名地安全。

    按照素生的提示,要想保护难民,就要彻底扳倒那两个王爷,要想帮助难民,就要让皇上给他们安排地方。

    看似笼统的提示对少主来说就是一套完整的方案。

    翰林组织里能用的关系太多了,扳倒皇帝的亲舅舅,以忤逆之名。

    这个,找到皇帝仍然认为是自己眼线的翰林成员就解决了。

    难民能在长安光明正大地安家落户都是他的功劳。

    可是,少主心里的压抑一直到老太后死才全面爆发。

    只是想惩治那两个王爷,可是牵连了两家无辜的人被流放;只是想利用皇帝,可是老太后却死了。

    虽然流放的命令是皇帝下的,虽然他们说老太后是因为年事已高而死的,但少主总说服不了自己心安。

    这条路,为了帮一些人怎么就不小心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

    他想不通,如果以后还会这样,该怎么让自己走下去。

    越想越觉得克服不了这种矛盾,他不想伤害别人的,在这个空间里忍了这么久的眼泪都一齐涌了出来。

    “喂,还没哭完啊。”素生早就看出少主情绪不对,就提前到他房间准备好好聊一聊,结果就看到他一回来就搬被子、钻柜子,之前怎么不知道高冷范的人都有这么多怪癖。

    少主被吓了个半死,躲起来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看透自己,也不想承认自己的脆弱。

    在柜子里哭这种事怎么能让别人知道,这下完了,素生这个人......

    就是他给自己出的这主意,陷自己于不义。

    终于给自己找到了可依托的理由,可以解除自我检讨的替罪羊,一掌推柜而出,看清敌人的方位,准备先揪住衣服,再来一记重拳。

    没想到啊,一个错误犯了一次就会犯三次。

    一个没站稳朝地面扑下去,尴尬飞扬。

    为什么总在同一个人面前出糗?

    素生伸出一只手,做出拉他一把的姿势,可是并没有弯腰,所有证据都表明他在赤裸裸地嘲笑。

    这种愤怒真是积攒到了顶峰,少主爬起来就把素生摁倒在地,一顿猛揍。

    打累了才装模作样地问:“你怎么不还手?”

    素生坐起来,扯了扯衣服,这破洞......

    “能不能像男人一样打架,撕我衣服干嘛,还得麻烦沐荷娘亲缝补。”

    “你把它扔了不就得了。”

    居然还理直气壮的,这家伙嚣张起来可真的是有够讨厌。

    不过,素生明白,少主把无法控制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这些天才会一直消沉。

    “已经到这一步,别想放弃了。”

    “我没有,我只是......”

    “这次扳倒的只是小老虎,你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角色,以后会遇到更多的事情。正恶都是相对而言的,帮了一部分人就已经是一次成功的历练了。”

    “就是不一样,和尚的觉悟。”

    一顿乱揍之后,两人狼狈地坐在地上,风苔的心结解了,素生的担心也清除了。

    有人能懂你,打一架这种粗暴的方式也许可以胜过千言万语。

    “对了,下个月欧阳山庄有一场武林盛会,各路豪侠都会前往,欲决出武林至强,你跟我一起去吧。”

    素生讪笑:“我才跟着常爹爹学了几招,剑还拿不稳,我……”

    少主突然一掌劈去,素生凭反应反手接住,虽然这掌力瞬间震到了胸口,但竟将少主的手持留在面前,让他进退不得。

    只是素生憋了一会儿便咳嗽不止。少主一把拽起素生,端起茶碗给他灌了一口水,虽呛得他又咳了两声,倒也很快停住了。

    “学了几招就有内功了?虽然跟我比起来还是很逊。”

    少主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又是一通羡慕,这种资质得天独爱,这辈子是无法比拟了。

    素生也惊奇,只是跟常之行学了些出剑的招式,竟知晓运功于掌间,拿手把刚才的情况比划了一下,却也不记得具体如何行掌了。

    “别研究了,来,拜我为师,磕三个响头,我立刻教你运功之道。”

    听这言,素生拍了拍屁股,准备走人。

    少主赶紧拉住:“若你不愿做我徒弟,就随我去欧阳山庄,寻些顺眼的师父学些武艺如何?”

    素生双眸一闪,答了声“好”,便推门离去。

    少主也不拦他,对着门外喊:“这就对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再耗在剑术上二十年也无法超越我!”

    看到素生走到庭院中央愤怒地回头作鄙视状,正准备附以一串大声坏笑,却发现沐荷端着针线筐朝素生走来,立马收起奸人像迎上去,“娘亲还没睡啊?”

    “我想起素生这些天勤学剑法,便拿针线来帮他把积攒的新画招式订成册子。”

    “哦,爹爹剑术无双,教得又好,不出多少时日素生一定能超过我的。”少主丝毫不觉害臊,当着素生之面,虔诚地看着沐荷的眼睛说完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