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执掌风云 >第0113章 民意
    崖上村提水工程胜利竣工。

    三级提水,能越冬的保温管道,一百吨的水塔,耸立在村中央。

    如果安装自来水管道,可以自流到每家每户。

    所有在家的留守村民激动的流出泪花,长达千年的缺水,终于成为历史。

    林沐风趁机宣布:在一年之内,让全村都用上自来水。

    激动的村民奔走相告,所有的村民,不约而同的决定:轮番宴请林沐风。

    尽管林沐风一再表示不需要,村民生拉硬拽,一定要林沐风去家里吃饭,林沐风感受到了民心的力量。

    在只有三个人的村委会上,李沐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元博,树根叔,是不是以村委的名义,让全村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

    赵元博早就有这个想法,赵树根还是有顾虑。

    “林副镇,让他们回来,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他们回来干什么?赚不到钱,他们还会出去打工!”

    林沐风这些日子,对崖上山进行了细致的勘察。

    发现崖上山表层是被风化的砂石层,深挖进去两三米却是火成岩,也就是俗称的花岗岩。

    林沐风只挖了两三米,发现都是独立的花岗岩顽石,都不大。

    林沐风估计,继续深挖下去,估计会有巨大的花岗岩石块。

    林沐风采集了十几块样本,去省城地质学院,找专家分析,得到了一个让林沐风兴奋的信息:在山的腹部,极大可能是花岗岩巨石分布。

    林沐风从省城回来的路上,顺便问了一下花岗岩板材的价格,让林沐风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山取石。

    按照目前的花岗岩板材的价格,崖上村这座山,就是座金矿。

    林沐风见赵树根担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树根叔,元博,只要外出打工的都回来,咱们成立花岗岩板材加工厂,不但工作不是问题,还可以入股分红,不出两年,我们崖上村就变成富裕村!”

    赵树根又提出了另一个难题:“林福镇,你一说,我也觉得不错,可镇里,县上让咱们开山吗?古时候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实,现在也一样!”

    林沐风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一旦被刘清明知道,他肯定会想办法阻止,林沐风自信,会有巧妙的办法,让刘清明无话可说。

    “树根叔,会的,现在全国都在发展经济,我相信,县里会同意!”

    赵树根看看赵元博:“元博,既然林福镇这么肯定,要不试试?”

    赵元博知道,别看赵树根平时不怎么说话,在村里威信极高,只要他出面,八九成的外出打工的会回来。

    赵元博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资金问题。

    修建提水工程,林沐风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开山取石,这可是个巨大的工程,可不是几万几十万能做到的。

    “林福镇,虽然外出打工的,也都存有一点钱,他们就算入股,也是杯水车薪,巨大的资金缺口,怎么办?”

    林沐风虽然暂时没有想出办法,但没觉得资金是个大问题。

    几个乡镇的工作经验,林沐风总结出了经验:资本是逐利的,只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吸引资金绝对不是问题。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能把乡亲们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伟人说绝了: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元博,资金的问题你别愁,有我在就不愁资金,只要你把外出打工的村民动员回来,剩下的问题,我来解决!”

    赵元博、赵树根,从林沐风给村里解决吃水问题上,看到了林沐风的人品,更看到了林沐风的能力,对林沐风投出了赞成票。

    村里的这两个干部,开始行动起来。

    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九成多,剩下的几个说,一时半会不能辞职,但也会回来。

    这些人回来之后,林沐风趁热打铁,召开了村民大会,动员村民成立石材加工公司,鼓励村民入股。

    一个在深川打工,据说最有钱的村民,赵元丽,提出了疑问。

    “林福镇,石材加工,真的能赚钱吗?”

    林沐风信心十足:“你是赵元丽吧?听说你在深川做小吃,赚了几十万?我保证,今后崖上村的石材加工,让你的本金,会翻上几番!”

    “林福镇,吹牛谁不会?若是这么赚钱,你自己入多少?”

    林沐风一愣:“我是国家干部,是不允许做生意的,我不入股!”

    赵元丽嘿嘿一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劝大家入股,你别忘了,这都是我们在外地辛辛苦苦赚来的,万一亏损,你对的起我们吗?除非你也入股,我们才相信!”

    赵元丽一说,很多村民也提出了疑议。

    “是啊,你是国家干部,万一亏了,你抬腿就走,吃亏的是我们!”

    林沐风沉思了一下,觉得自己不入股,还真说不过去。

    叶若云一再告诫自己,不要自己再出资,否则就后患无穷;除非自己不想进步,不想走的更远。

    但现实很残酷,形势容不得自己,只好先投了再说。

    林沐风估算了一下,自己去青石公司,拿出一百万是不成问题的,只好再次用妹妹的名字入股了。

    “乡亲们,这样:只要你们入股,你们入股多少,我就筹集多少资金入股,股份只要35%,行了吧?”

    赵元丽一愣:“林福镇,你吹牛,你说你入股几万我相信,现在那个当官的没几万块钱,你哪来的这么多钱?难道你的钱来路不正?那我们更不敢入股了!”

    林沐风苦笑,这些外出打工的,懂的还真不少。

    “青石镇,你们知道吧?哪里有个徐家庄,跟你们村差不多,我就是在哪里成立了个加工公司,我妹妹有些股份,赚了不少钱,不信,你们去打听一下!”

    不到万不得已,林沐风是不喜欢说出妹妹的股份的。

    如今形势逼人,不得不说了。

    赵元丽一听,信了:“我虽然在深川打工,家里的事情知道一些,你说的那个徐家庄卖长石的事,我知道;那就没问题了!我投20万!”

    赵元丽这么一投,村民的积极性,都带动起来。

    外出打工的一共有220人,回来的210个;钱最多的是赵元丽,最少的一个叫赵今麦,刚出去不久,也投了5000元。

    林沐风没想到,一下子募集了300多万,自己到是犯难了。

    自己牛逼吹出去了,村民拿出多少,自己拿出多少。

    若是拿出一百万问题不大,一下子拿出300万,还真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