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执掌风云 >第0018章 设局
    林沐风暂时搞定了刘清明,心里明白,刘清白不会放过自己。

    刘清白操纵刘家庙村委十几年,不说别的,只是村财务这一关,黑了不少钱,就过不了审查这一关。

    刘清白放火烧毁了砖瓦厂的所有账目,村委的账目,却被林沐风控制起来。

    这是刘清白的心病,也是对林沐风恨之入骨的主要原因。

    林沐风在改组村委之前,就以强势的手段,把村财务所有的项目封存起来。

    新村委成立之后,有不少的村民,村干部要求对刘清白查账清算,都被林沐风劝阻下来。

    原因很简单:还不到时机。

    林沐风给刘清明做秘书三年,对于刘清明的背景,知根知底。

    他不但有上面的关系,在县里也有庞大的关系网。

    此时动刘清白,刘清明必然出手相救林沐风不用猜都明白,顶多就是对刘清白拘留几天。

    甚至就拘留都不会。

    证据一旦公开,就会被刘清白销毁,再也不能恢复。

    林沐风跟村委干部商议,暂时封存刘家庙村委账目,并存在了银行保险柜中,没有村委的集体出面,任何人不能擅自取出。

    林沐风要的是,一个能够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环境。

    林沐风也向村委干部承诺,一定带领刘家庙村民发家致富!刘清白的问题,合适的机会,会给村民一个交代。

    村里砖瓦厂,最怕的就是土管局和环保局。

    土管局没事了,环保局也就没事了,砖瓦厂采用新式煤炭燃烧技术,除尘技术,环保局也找不出毛病。

    村砖瓦厂开始正常运转,刘家庙的村民,特别是村干部,开始信服林沐风。

    林沐风在刘家庙的威信与日俱增,刘清白家族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林沐风让村主任刘根书,重点抓砖瓦厂,村干部们也要盯上。

    砖瓦厂是刘家庙村民的希望,也是今后发展,积累第一桶金的起点。

    林沐风自己,腾出时间来,开始对副业组进行调研。

    刘家庙副业组,起源于解放初期,曾有过辉煌的成绩。

    地瓜下蛋技术,脱毒土豆繁殖技术,玉米杂交技术,都有很多技术积累。

    现在的副业组,由于动荡的那些年,只剩了一个庞大的果园,占地120亩;还有一个育种基地八十多亩。

    果树品种不但过时,也进入了老龄化,产量堪忧。

    果园里的空闲地面,全是地爬秧的黄瓜品种,能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尽管如此,副业组的200多亩地,收入还是不少的。

    在林沐风挂职之前,全都落入刘清白一伙人的腰包。

    刘家庙的村民,敢怒不敢言。

    尽管举报信不少,因为刘副县的原因,没有那个部门,会认真追查,大都是不了了之。

    刘根田是新村委选举任命的,副业组组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

    对于副业组,也想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因为村砖瓦厂的事情没有解决,林沐风被搞的焦头烂额,一直没有时间。

    见林沐风来了,赶紧提出了询问。

    “林支书,副业组怎么改革?”

    “根田,果树全部进行品种更换,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是红富士,乔纳金,只要进行树冠嫁接即可;八十多亩良种基地,全部培育玉米新品种,不求卖钱,供应本村村民,就是赚钱了!”

    刘根田没有意见,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林支书,您说的没错,可这都需要启动资金,村里的积累,都被刘清白搜刮走了,怎么办?”

    林沐风想拿出自己那十万块钱,但不敢明着拿出来。

    自己那点工资,不吃不喝存三年,也不够十万,一旦拿出来,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根田,钱的事情,我去解决,五万够了吧!”

    随后,林沐风拿出了自己的五万块钱,给了刘根田。

    只是让打了一个收到白条,盖上了副业组的公章。

    林沐风压根就没有想要回这笔钱,反正这笔钱来路不怎么光彩。

    刘根田三天之后,兴高采烈的来找林沐风。

    “林支书,真是时来运转,我去县种子公司询问玉米良种,他们告诉我,可以合作培育良种,价格好商量,还无偿的补贴化肥农药!”

    林沐风一听,很是感兴趣。

    “根田,看来县里对于扶贫的力度加大了,我们要搭上这个便车!”

    林沐风算了一下季节天数,感觉今年还来得及培育一茬良种,赶紧和刘根田,来到了县良种公司。

    洽谈,合作,签合同,一切顺利。

    林沐风忽然觉得,天上掉馅饼了。

    但林沐风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按照这份合同,能给刘家庙村民,每亩地创收1500块。

    就是种植经济作物,都没有这样的好收益,林沐风感觉不可思议。

    反复细看了合同,没有丝毫的纰漏,只是看到,在合同中间,有一条不起眼的违约责任:每亩的最低产量,不能低于100公斤。

    林沐风是农村孩子,对于玉米配种是了解的。

    正常的玉米产量,不会低于800斤,春玉米只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料,亩产500公斤,不是难事。

    良种培育,产量低一些,也不会低于400斤,除非遭到不可抗拒的天灾。

    合同上多了这个违约责任,按照正常的年景,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林沐风还是小心翼翼的询问了良种公司,良种公司很开明,直接把违约产量,改为50公斤。

    负责人笑着调侃林沐风:“林支书,你要是连50公斤产量都达不到,你这合同别签了!”

    林沐风一想也是,良种公司也是追求经济效益的,低于150公斤,就不合算了,何况是50公斤?

    签订完合同,林沐风派人把培育种子拉回村里,还有相应的化肥农药。

    看起来,良种公司做到了仁至义尽,的确是在为老百姓服务。

    按照合同,这些种子需要200亩耕地,刘家庙副业组就有80多亩,再发动五十户村民,就能解决培育种子的土地问题。

    林沐风明白,培育玉米的耕地,需要有隔离带,至少有50米的距离,才能符合配种要求,玉米是风媒授粉,容易串种,一旦串种,这个责任就大了。

    副业组的培育基地,本身就跟村民的耕地隔离,不是问题。

    五十户村民,必须连片才行。

    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开始播种的时候,林沐风为了保险,做了最后一次检查,果然,查出了问题。

    还是副业组的老成员,刘根标的一句话,引起了林沐风的怀疑。

    “林支书,良种公司分配的种子,就是好啊,颗粒饱满,比我们自己的培育的良种强多了!”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

    林沐风赶紧询问:“咱们村里,以往培育的种子是什么样?”

    刘根标带着林沐风来到副业组的仓库,打开了封存的自育玉米种子。

    林沐风一比较,果然看出了问题。

    “老刘,怎么差别这么大?”

    刘根标是副业组的老技术,看着两种种子,说了一句。

    “林支书,我怎么看着,这些种子像邻村种的进口种子一样?”

    林沐风一听,脑袋“嗡”的一声,一下子想起来了。

    “这是转基因玉米种子,我们种下去,若是不配种,产量绝对不会低,但进行培育留种,将会颗粒无收!他娘的,他们太阴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