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第186章 决策
    胡长安闻言,并没有像朱元璋预料的一样继续驳斥他的观点,反倒是大大方方的赞同了朱元璋的话。



    “陛下这话说的没错,无论如何,把歪脑筋动到百姓头上总是不对的。”



    “但是臣建议,在处罚上也要讲究刚柔并济。”



    “对那些没有卷入贪腐的官员,自然是要大肆褒奖。”



    “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就应该得到奖励。”



    “只有经常对这些坚持道义的官员作出奖励,其他人才能有样学样,也坚持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同时,这也是对那些坚持道义的官员们的鼓励。”



    “在不断的鼓励中,他们会更加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的正确性,从而一直坚定的走下去。”



    “而对于那些家中实在是贫困,也贪污的并不是很多的官员,臣还是建议陛下尽量网开一面。”



    “毕竟那些大臣们的窘境,陛下刚刚也是听到了。”



    “在逆境中,人的头脑可能会一时糊涂,也是正常的。”



    “俗话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不能对一些尚且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定下过高的道德要求。”



    “然而对那些明明家中富裕,却依然贪腐的人,臣建议陛下处以极刑。”



    “这种人是真的贪心不足蛇吞象,哪怕陛下俸禄定的再高,这些人都是会起来贪污的。”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种人,再多的银子都填不满他们心中的窟窿。”



    其实作为升斗小民,胡长安也很痛恨官员贪腐。



    前世每次在报纸上看到有官员贪污几千亿上百亿的新闻时,胡长安都会义愤填膺。



    毕竟这些官员们贪污的可都是老百姓一分一分攒下来的血汗钱啊!



    作为一个贫民老百姓,胡长安并不能接受自己的钱被贪官大肆挥霍。



    但是作为上位者,不能只是站在一方的角度看问题,而是要站在全局思考问题。



    朱元璋杀尽贪官的想法的确很好,但是这样一来也会对官员们造成过大的威慑力。



    这样一来,这些官员们一个个都吓得噤若寒蝉,连意见都不敢提了。



    长此以往,这对整个国家而言,未必是一桩幸事。



    在历史上,朱元璋直接把所有涉事的大臣杀的片甲不留。



    六部之中,几乎十室九空。



    那些剩下来的官员们,自然是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战战兢兢一句话都不敢说。



    在这之后,甚至流行官员装疯卖傻保平安。



    毕竟在古代,官员们是不能辞职的。



    既然辞职不能,也只有假装疯癫,提前告老还乡这一条路了。



    据说有人曾经只是为了朱元璋一句无心之言,而战战兢兢夜不能寐,开始装疯卖傻。



    毕竟在古代,没有精神鉴定机构,只要足够豁得出去,绝对能够装疯成功。



    这样的一个案例,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据说洪武年间的官员,甚至每天早晨都会郑重的朝家人告别。



    因为他们怕自己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而每天下朝后,这些官员们就会齐聚家中,欢庆自己又多活了一天。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下,朝廷的运转效率,可想而知。



    就算贪腐没了,但是朝廷的工作效率,也没了。



    大家就算心中有好意见,都不敢提出来。



    朝廷宛如一潭死水,只是机械的运转着。



    这种情况,胡长安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就算胡长安本人也对贪污一事深恶痛绝,他也绝不希望朱元璋像历史上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所有人都杀光。



    朱元璋闻言,也不禁陷入了思考。



    的确,在听完刚刚那些官员们的诉苦后,朱元璋也不禁对那些清贫的官员升起了一丝同情之心。



    一个月只吃两顿肉,这的确是有些超乎朱元璋的想象了。



    要是他也处在这个位置上,他怕是也很难抑制住内心的冲动。



    把这些可怜的官员们全部杀光,也的确是不太妥当。



    不过,朱元璋心中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胡爱卿,你这样说的确是有道理,但是这口子一旦开了,万一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仗着自己家里穷去贪污,那又该如何呢?”



    闻言,胡长安也是正了正神色道:“回陛下的话,这种宽宥,当然只有唯一的一次。”



    “等日后适当抬高了俸禄标准,那些官员们还贪污,那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要是他们真的家里穷,可以选择做其他活计补贴家用。”



    “甚至臣斗胆建议,太贫穷的人就不应该当官。”



    “去当个商人,绝对比当官赚钱多。”



    “既然他们当了这官,那他们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闻言,朱元璋心里的气终于是渐渐的消下去了。



    胡长安这番话,无论怎么说,看着都很在理。



    胡长安的这套做法,绝对比他乱杀一气要强得多。



    其实朱元璋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他只是太痛恨贪污了而已。



    既然有更好的刚柔并济的方法制止贪污,朱元璋也不是不能不接受。



    看着朱元璋陷入深思的脸庞,胡长安又适时的建议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培训一批锦衣卫,专门去六部和各个州县查账,防止贪腐事件的再次发生。”



    “锦衣卫是陛下的亲卫队,向来对陛下忠心耿耿,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诱惑。”



    “臣以为,锦衣卫的忠诚度,很有保障。”



    “但是如今的锦衣卫只是武职,对查账之类的文职不一定在行。”



    “臣以为可以将锦衣卫交由臣培训一番,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查账技巧。”



    “这次大案件,就刚好可以交由锦衣卫们练练手。”



    “等锦衣卫上手后,就可以去中央或是地方查账了。”



    “一旦发现贪腐事件,绝不姑息!”



    “这查账的时间和周期,除了陛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这样的秘密不定期查账,绝对可以极好的震慑中央和地方的大臣们,让他们不敢升起贪腐的心思!”



    胡长安这建议,其实也是参考了现代的抽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