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混在洪武当咸鱼 >第二百七十六章 老不正经的冯胜!
    虽然老朱杀官杀得挺狠,但对于对外用兵一直非常谨慎。



    哪怕是对付北元,也多数是小规模用兵,一点点啃食北元的生存空间,从没想过一劳永逸之法。



    因为他充分吸取了北元灭亡的教训,北元若不是对土地那般贪婪,什么犄角旮旯都想踩上一脚,也不至于亡国啊。



    因此,哪怕他缺钱缺得都恨不得卖皇宫,但对于海上之事依然不是很热衷。



    “你就省省吧,咱没治你私自出兵,私自打制火器之罪呢,你个小逆孙竟然还敢忽悠咱对倭国用兵,真是讨打的很!”



    “皇爷爷,那您不缺银子啦?”



    “嗨!”



    “自打咱当了这个皇帝,手头啥时候宽裕过?”



    “银子这东西,挤一挤总是有的,咱先把不紧要的事情放一边,可着紧要的事情来就行了!”



    “这就是治国之道!”



    老朱说到这儿,脸上颇有自得之色,那满含期待的小眼神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让大孙夸他几句,哪怕夸他个英明神武,天纵之才他也虚心接受了。



    然而,朱允熥满脑子还是琢磨如何去日本挖矿呢,哪能猜到老朱这点小心思。



    “皇爷爷,要不能再考虑考虑?”



    “考虑啥?”



    “咱说不行就不行,你要是再敢跑海上去,信不信咱转手就把册封诏书撕喽!”



    朱允熥闻言不屑地撇撇嘴,哪怕他知道糟老头在故意吓唬他,他也不敢乱跑了。



    当然,他才不会承认自己胆小,怕被海浪给吞了呢。



    “皇爷爷,您治国的思路也不怎么样,这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嘛!”



    老朱听到这话,就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当场就炸毛了。



    如果是官员说他不会治国,他也就说拖出去砍了了事。要是百姓说他不会治国,他也就一顿板子打出去了事。可唯独大孙说他不会治国,就跟拿小刀在他的龙鳞上戳似的,临了还得扎上一刀。



    “你懂什么!”



    “治国可不就是这样,你见哪个朝代钱多得花不完了,不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秦朝呀!”



    “秦朝北修长城,内修驰道,还修着秦始皇陵和阿旁宫……”



    老朱打断大孙的话,一脸戏谑地说道。



    “所以大秦二世而亡啊!”



    朱允熥闻言一阵愕然,随即悻悻地道。



    “好吧,您老英明!”



    “对了,皇爷爷您真打算让我成立玄武水师,还把崇明水师给我?”



    老朱闻言把逆孙往里边推推,随即坐在床上翘起二郎腿道。



    “那是自然!”



    “你要是能保江南百姓不受倭寇袭扰,这不仅于国有功,对江南百姓更是莫大的恩德,他们会死心塌地地支持你!”



    “只是现在朝廷缺银子,拨不了多少军费给你。不过,你可以以战养战,就像先前那般,每次缴获分一半给朝廷,剩下的一半全归你自己处置。”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朱允熥闻言小脸当即垮掉。



    “皇爷爷,您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孙儿这次之所以能缴获这么多,那是倭寇十几年的积累。”



    “以后再出海打倭寇,可就没这个便宜可占了。打上一年别说缴获了,可能还得赔上几十万两银子。”



    老朱听大孙这么说,当即理解地点点头,暗想咱自家大孙就是聪明,哪怕打了这么大的胜仗都没烧昏头。



    只是一想到要养水师,老朱就是一阵头疼。



    他当年也不是没养过水师,打陈友谅的时候,也是倾国之力搞出来几千条船,那花钱跟流水似的,可把他心疼死了。



    因此,在打完陈友谅后,他立马就绝了建水师的念头,只保留几支常备军,负责主要河流湖泊的安全,其他地方就全都随缘了。



    “那你觉得该咋办?”



    “皇爷爷,您要是让我重启市舶司,让我跟番商做生意、收税,我就有钱养海军啦!”



    “这个嘛……”



    老朱故意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直至大孙把他胳膊都快摇断了,这才嘿嘿笑着说道。



    “准了!”



    “但只准在松江府开市舶司!”



    “松江府现在是你的封地,你爱咋折腾咋折腾,只要不搞得天怒人怨,让万民上书骂你,咱都不管!”



    “哈!”



    朱允熥闻言那叫一个开心,对着老朱的大猪头就是一阵乱啃。



    “皇爷爷,孙儿又想到一件事情,孙儿打算建一所皇家女子学堂,专门教授皇家公主、郡主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类的,您觉得如何?”



    老朱闻言眉毛一挑,心道这孙子咋还没忘了这茬,他就成心跟吕氏过不去了吧?



    “那女红呢?”



    “女红就不学了吗?”



    “女红那玩意学了有啥用,咱们皇家贵女,还用绣花卖钱呀!”



    老朱恨铁不成钢地敲了敲大孙的脑袋。



    “你呀!”



    “你别看现在咱们是皇家,但咱们要居安思危!”



    “万一将来咱大明没了,她们学会女红,也好凭本事养活自己啊!”



    朱允熥从没想过老朱想得竟然这样深远,竟然还想着让皇室子弟有一技傍身。



    可如果要学养家湖口的本事,那他可会不少赚钱小妙招呢。



    “皇爷爷,其实不用学女红也能养家。”



    “孙儿就懂很多赚钱的办法,完全可以教给宫里的公主,还有我那四个妹妹呀!”



    “比如说炒菜、制药、看病、炸薯条……哦,现在还没土豆,但可以做凉粉,卖烧烤之类的。”



    老朱听着大孙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只感觉这些玩意还没绣花来得干净省事呢。



    一时间都不知道是该夸这逆孙,还是该骂这逆孙了。



    “你别忘了,还有吕家的名声呢。吕氏可是京城有数的才女,经她调教出来的郡主,说出去都好听不少!”



    “皇爷爷,我有师傅呀!”



    “我匀一个师父给她们,让她们拜入大儒门下,别说区区文官清流,就是衍圣公的儿子,都得上赶着来求亲!”



    “这个嘛……”



    老朱还真有点心动了,如果宫里的公主、郡主真能拜入名儒门下,还真给皇家长了不少脸。可一想到自己一干皇子还没人教呢,老朱心里又有点郁闷。



    “大孙呀,你那些王叔还没人教呢,要不要……”



    “不是有方师傅教他们吗?”



    老朱闻言气急败坏地道。



    “那能一样吗!”



    “总之,你要是能说动你师傅入宫当先生,顺带着连你那些王叔也教了,咱就准了你这件事。”



    “否则,此事休要再提!”



    朱允熥闻言曾地从床上爬起来。



    “那我现在就去!”



    “你急啥,明天再出宫也是一样的……”



    “孙儿一刻都等不及!”



    老朱看着火急火燎跑出去的大孙,脸上露出无奈的苦笑。



    这猴急的性子,也不知道像了谁,看来还得找机会磨炼他一番哟!



    朱允熥出了宫就直奔杨新炉家,一般来说,高明和秦亨伯两位师傅,都是在杨家扎堆的。



    今天也不例外,朱允熥直接将三个围坐着喝茶的老头堵了个正着。



    三个老头一看到朱允熥,当即上前训斥一番。



    “三皇孙,您乃堂堂皇室贵胃,身上更是担负着社稷传承之重任,岂能以身犯险,亲自去跟倭寇拼刀子呢!”



    “你真是太让吾等失望了,吾等一致觉得辞馆,以后不教你了!”



    杨新炉说完这话,就气鼓鼓地装作要收拾行李回家,其他两人也在一旁帮腔,摆出一副要走的样子。



    朱允熥见状也不上去劝,只是找一只干净的茶杯,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滋熘滋熘地喝了起来。



    三个老头本就是装腔作势,见朱允熥一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脑门上顿时有点见汗。



    “三皇孙,我们可真走啦?”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我们真走了?”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你不挽留我们一下?”



    “为啥要挽留,你们又没真想走,哈哈哈……”



    三人听到这话,气急败坏地重新坐回去,将身上的包袱也重重地摔在地上。



    “三皇孙,您不能总这样,现在是夺嫡的关键时期,你总以身犯险,会让人觉得你不稳重!”



    “杨兄说得有理,三皇孙你确实该改改了,我们三个虽说舍不得您,但您若是一直我行我素,我们也只能归隐田园喽……”



    朱允熥见三人这样说,当即给他们交了个实底。



    “你们把心放在肚子里吧,皇爷爷连册封我的圣旨都写好了,只是等个合适的日子就颁布。”



    “啥?”



    三人听到这话,再也顾不上生气了,赶忙凑了过来。



    “三皇孙,您把刚刚的话再说一遍,您说……”



    “我说皇爷爷已经写好册封我的圣旨啦!”



    “您亲眼所见?”



    “那是自然!”



    “是我亲自从皇爷爷御桉上的紫檀木匣子里拿出来的,看完了又亲自放回去的!”



    三人听朱允熥说得这般具体,登时不再怀疑有假,一个个摩拳擦掌,满心欢喜,大有干一番大事业的冲动和憧憬。



    “太好了!”



    “老夫就说三皇孙天纵之才,将来一定能承继大统吧,哈哈哈!”



    “杨兄高见,吾等佩服!”



    杨新炉见两个眼高于顶的家伙都开始拍自己马屁,更是自我感觉良好。



    “三皇孙,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册封诏书上都是咋写的?”



    “皇爷爷不让我乱说,我能告诉你们,已经是违背皇爷爷的意思了。”



    “哎呀!”



    “我们又不是外人!”



    “我们三个老头子,早就把身家性命都交给您了,您跟我们还有啥藏着掖着的?”



    “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



    三个老先生听了这话,一边大点其头,一边点评着。



    “嗯!”



    “当年册封皇太子之时,貌似也是这般说的。虽不显文采,但却也中规中矩。”



    “朕先是立皇长子朱标……”



    “此句倒也情真意切……”



    三个老头听到后边夸赞朱允熥的话,犯了跟朱允熥一样的毛病。



    “三皇孙,老夫窃以为这段短了点,你等为师给你写上几百字,你找时间让陛下加进去!”



    “老夫也写几百字,一定将三皇孙的贤德全写出来!”



    “还有老夫!”



    朱允熥从没想到,自家的三个师傅竟然这般可爱,当即开心地答应下来。



    只是一提到让他们仨入宫教书,三个人立马闭嘴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想搭茬。



    朱允熥见状,直接使出杀手锏。



    “其实吧,我觉得册封诏书上还得写上三位师傅的名字,毕竟,你们对我也有教导之恩。”



    “只是怕皇爷爷嫌三个人太多了,删掉谁的名字好呢?”



    三个老头听到这话,一个个眼珠子瞪得滚圆。



    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好机会呀,谁要是在册封诏书上露个脸,谁就等于跟这孙子绑定了,在青史中写下浓重一笔!



    “其实吧,老夫倒也不介意入宫教书,但老夫一个月只能教授三天……”



    “杨兄年纪大了,教授三天就已经很吃力了。老夫年纪轻,一个月能教五天!”



    “咳咳!”



    高明这个人,向来是人狠话不多。见两个同伙跳反,赶忙开口说道。



    “十天!”



    朱允熥见三人上钩,当即拍板定了下来。



    “那就说好了,一人十天,谁都不许抵赖!”



    朱允熥说完这话就跑,生怕三个老头反悔。果然,他刚跑出门口,屋里三个老头就打起来了。



    “高明,就你能是吧!”



    “老夫体格这么好,老夫都没敢说十天,你竟然敢说十天!”



    “两位仁兄听我解释……”



    “你解释个屁,我们俩今天非得打死你个阿谀之徒!”



    老朱在得知大孙真说动了三位大儒后,激动得在地上直转圈圈,随后他直接将皇家学堂扩建,并且召勋贵子弟,民间俊彦入宫伴读。



    宫外的三个老头听到这事,心里更加笃定了。



    因为大明之前也有过一次这种大规模入宫伴读之事,那就是十几年前入宫陪太子读书!



    郭慧妃在得知此事后,也有样学样地放出风去,说要召一些勋贵、官员家的女儿入宫伴读。



    这个风声一放出去,京城的勋贵纷纷往宫里递帖子,想把自家女儿塞进去沾沾贵气。



    徐达家也听到风声了,但他们家不用去宫里走动关系,自有郭慧妃的贴身女官前来传达宫里的旨意。



    “惠妃娘娘有旨,徐家二小姐徐妙清不知礼数,缺乏教养。不知规劝代王,反而怂恿代王出海,实乃大逆不道。着其入宫修习规矩、礼仪,钦此!”



    徐妙清听到这个旨意倒是没啥,边上陪跪的徐妙锦却不乐意了。在传旨的姑姑刚走,小丫头就表达不满了。



    “二姐姐,这惠妃娘娘好生不讲理,明明是朱桂那混蛋自己要走呢,跟二姐有啥关系,凭啥要下旨斥责你,还要让你去宫里学规矩!”



    徐妙清倒是听懂郭慧妃的旨意了,这哪里是让她进宫学规矩,分明是想让她多跟代王多一些见面的机会罢了。



    因此,在听到小妹抱怨之时,徐妙清的脸上一直荡漾着小女儿的幸福微笑。



    “去学一学总是好的,免得将来让人家笑话咱们徐家不懂礼数,嘻嘻嘻……”



    “你还有心情笑?”



    “我若是你,宁肯不嫁,绞了头发上山上当姑子,也绝不入宫受这份羞辱!”



    徐妙清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坏笑,随即将身前的剪刀一推。



    “要不你现在就绞了吧!”



    “二姐!”



    “人家是替你鸣不平,你怎么还奚落人家!”



    徐妙清见三妹这般做派,当即捂着肚子在床上大笑起来。



    “我就知道你口是心非,我家三妹妹长得如此花容月貌,怎么可能舍得出家当姑子,哈哈哈……”



    徐妙锦听二姐越说越离谱,气哼哼地跑出去,找冯家的两个小侄女玩去了。



    然而,到了冯家之时,发现冯家两个小侄女也在谈论这事。



    “徐小姑,你听说了吗,宫里聘请江南大儒教导公主、郡主,说要让勋贵女卷伴读呢!”



    “我爷爷已经入宫去打听了,说就算拼了这张老脸,也要跟我跟宝儿姐争个入宫的名额!”



    徐妙锦满不在乎地抄起一个苹果,一边大口地啃着,一边闲适地晃悠着两条腿。



    “我才不稀罕呢!”



    “入宫有什么好,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去城外打两只兔子,射几只锦鸡!”



    “我劝你俩也别去,宫里没意思的紧,去了就要守规矩……”



    几人正说话的时候,突然听到外边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冯宝儿、封灵儿听到这声音,脸上登时露出惊喜之色。



    “是祖父回来了!”



    两人惊喜地喊出这句话,就将徐妙锦扔在屋里,急匆匆地跑出去见祖父。



    冯胜一把抱起大孙女,一把抱起小孙女,在两人的脸上各自啄了一口。



    “惠妃娘娘准了,你俩明天就能入宫读书啦,哈哈哈!”



    “你俩可要给爷爷争气,一定要将三皇孙拿下,就算当不成正妃,也得给咱们冯家捞个侧妃回来!”



    “爷爷……”



    “人家进宫是读书、学规矩的,才不是学那狐媚子勾当……”



    冯胜才不管那些,看到两个小孙女娇羞的模样,只是大咧咧地说道。



    “都学!”



    “规矩要学,别的也要学,哈哈哈……”



    徐妙锦听到冯胜的声音,也赶忙出来见礼。



    “晚辈徐妙锦,拜见冯叔叔!”



    “啊!”



    冯胜看到有外人在场,老脸不由一红。他刚刚教孙女勾搭三皇孙之事,自家人听听还行,权当听个笑话了。这若是传扬出去,他冯家还做不做人了?



    “那个,徐家侄女也在呀?”



    “刚刚老夫是跟你俩侄女说笑呢,你可千万不要当真。”



    冯胜将两个孙女放在地上,一本正经地训斥道。



    “咱们勋贵人家的女儿要谨守妇道,岂能学那勾栏做派!”



    “进了宫要守规矩,每天认真做功课。听说宫里的姑姑可凶了,谁不好好读书,就打谁的手板!”



    老冯又吓唬两个孙女几句,就赶忙逃也似的熘了。



    今天丢人丢大发了,只希望徐家三侄女嘴严点,千万别把他刚刚说的话传扬出去。



    在冯胜走了之后,两个小丫头顿时欢天喜地起来。



    “徐小姑,你家应该也收到旨意了吧?”



    “什么旨意?”



    “宣你入宫伴读的旨意呀!”



    “你两个姐姐都是王妃,你将来也差不了,惠妃娘娘也一定会邀请你入宫读书的!”



    徐妙锦闻言故作澹定的道。



    “那是自然!”



    “宫里的女官一大早就去我家传旨了,只是我不稀罕,将这个机会让给二姐了!”



    “哇!”



    “徐小姑对你家二姐真是太好了,这样好的机会都舍得让?”



    “不过这样一来,以后我们就没时间陪徐小姑玩了……”



    “要不徐小姑,你去求求惠妃娘娘,让惠妃娘娘也给你一个名额?”



    徐妙锦听到这话,只能继续硬着头皮继续撒谎。



    “我要入宫还不容易,根本用不着求人!”



    两个小丫头听到这话,顿时想起什么,嘻嘻笑了起来。



    “对呀!”



    “徐小姑有个弟子,那个弟子最受皇帝陛下宠爱了,徐小姑只要跟弟子说一声,他自然就帮你要到名额了!”



    徐妙锦听到这话,也是一阵心动。



    要不然去找朱允熥,让他给自己要个名额?



    虽然本姑娘不稀罕入宫,但总不能在小伙伴面前落了面子呀!



    “你们俩自己玩吧,我要回家帮姐姐收拾入宫要带的东西啦!”



    徐妙锦撂下这话就噔噔噔跑了出去,只是出了门并未回家,而是直接奔着皇宫的方向去了。



    只是在赶往皇宫的路上,徐妙锦心里很是忐忑了一番。



    因为朱允熥根本就没拜她为师,那不过是她跟两个小伙伴之间吹牛的说法。



    因此,她也不确定朱允熥能不能给她这个面子。



    ……



    皇宫里,朱允熥正在老朱的看管下补作业,突然看到王德鬼鬼祟祟地凑过来,在他桌子上扔了一张字条。



    朱允熥赶忙回头瞅一眼,见老朱正聚精会神地批阅奏折,这才跟做贼似的打开小纸条。



    “东华门外大柳树下,有事相求。”



    “徐妙锦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