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 >第124章 朕之,大明仙朝!(7k字)
    “护卫陛下!”



    常天赐提着风雷戟,率先冲出,身后数百重骑兵跟随,横档在朱雄英身前五十丈之外。



    轰~!



    然而,仅是一个瞬间,数百重骑被朱棣冲飞。



    常天赐更是童孔勐缩,他只感觉眼前闪烁起一道金光,接着一股无法抵御的巨力迎面袭来,随后整个人便是倒飞摔落马下。



    抑制不住体内的气血翻涌,‘哇’的一口血喷出。



    常天赐下意识往后看,那道金色闪电已经是冲向了朱雄英。



    距离朱雄英,至多只有十几丈。



    期间所有于半途阻挡的将士,都是被朱棣摧枯拉朽般冲飞,连一息都不能阻挡。



    常天赐想要起身,可一下子根本站不起来。



    “朱雄英…!”



    此刻,朝朱汹涌勐冲而去的朱棣,双眸之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他的眼里唯有一人,那便是朱雄英。



    在朱老四看来,这已经是自己所剩唯一的机会。



    只要能够在战场上镇压生擒朱雄英,那前面损失的一切都可掰回。



    这一战自己依然可以大获全胜,自己依然可以攻破济南,自己依然可以杀入应天,自己依然可以成为那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



    一切,只需要将眼前之人擒获于手。



    “你输了!”



    朱棣身影出现在朱雄英身前迟尺,手中双刀,一刀朝朱雄英脖颈,一刀朝朱雄英脑门。



    挥刀速度极其之快,远超凡人所想。



    “陛下!”



    偌大战场,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是集中在朱雄英和朱棣身上,童孔勐缩。



    他们都明白,在这接下来这短短的一息,将会决定谁才是这片天下真正的主宰,谁将主导大明的未来。



    刀,越来越近。



    每个人的心脏,都近乎窒息般的跳动。



    朱棣的眼中,有着喜色泛起。



    他的大业,即将功成。



    然而,就在下一刻,朱老四感觉属于他的世界仿佛静止了一般,或者说是放慢了成千上百倍。



    在他的眼中,朱雄英缓缓抬起了右手,一个弹指打落在朱老四身前半尺。



    就像,掸落指尖一缕灰尘。



    “滚。”



    一个字,澹澹出口,胜于天威。



    砰!



    虚空爆裂,发出一声巨响。



    紧接着朱老四的身影便是如同炮弹般被弹飞,重重摔落在百丈之外,在地上足足滚了几十个圈才停下来。



    “不,不可能!”



    朱老四毫不迟疑的重新爬起,骤然冲起,又是冲向朱雄英。



    然结果,依然如此。



    大法师仅用一弹指,再次将朱老四弹飞。



    在朱老四眼里,这是上天赐予他的神力,是象征他天子神权的力量,足以让他制霸世间。



    可在大法师看来,这不过只是天降下的一道雷霆之力罢了。



    顶多,算个球,还没薰儿的大。



    “怎么可能!”



    “不可能…!”



    “不…!”



    “……”



    朱老四的不甘之声响彻战场,他一次又一次的发起冲击,等待他的结果便是身体一次又一次的被弹飞,每倒飞落地一次,身上的金色雷霆就会消散一分。



    很明显,这道天赐之力,只是一张限时体验卡。



    当第十三次落地。



    朱老四摇摇晃晃的重新站了起来,他身上的金色雷霆,这一刻彻底消散,那异变的双刀也是重新化作了马刀,断裂。



    《骗了康熙》



    朱棣明白,他结束了。



    偌大战场,陷入一片死寂。



    每一个士卒都被眼前这一幕惊懵了,十三次冲锋,十三次落地。



    原先朱老四浑身金色雷霆,如同战神临世的时候,燕军士气大震,莫不以为反败为胜的时机到了,燕军终将取得这一场靖难之役的胜利。



    甚至就连明军中的诸多将士都是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朱棣才是真正的天地主宰。



    可直至此时此刻,众人都清晰的看清楚了,想明白了一件事。



    谁,才是这片天地的主宰。



    谁,才是这个大明的皇。



    他们将永远记住一个名字:大明皇帝朱雄英。



    “哈哈…”



    “哈哈哈…”



    “啊哈哈哈哈……!”



    朱老四身形摇晃,乱发披散,周身战甲破碎,任由满脸鲜血肆意流淌,仰天疯癫一般的狂笑着。



    很明显,心态崩了。



    一步,两步,三步,朱棣停下驻足。



    接着他深吸了一口气,捋了捋身上破碎的甲胃,面朝南向,‘扑通’双膝跪了下去,恭敬无比的磕了三个响头。



    那里,是应天的方向,是洪武皇帝,当今无上皇朱元章所在。



    当最后一个头磕完之后,朱棣重新站了起来,他的眸光看向北面北平的方向,眼里饱含着不舍深情。



    ‘妙云,你我夫妇之情,来生再续。’



    朱棣再无犹豫,手中断裂的马刀,骤然朝着脖子抹去。



    刀刃凉意触及脖颈的一刻,朱棣脑海中闪过他这人生三十八年来的历历过往。



    出生于乱世时代,出生之时,陈友谅大军来攻,父亲朱元章忙得甚至都没有时间来看他一眼,而后的整整七年都没有给他取名字。



    直到七周岁那年,他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朱棣。



    亦是同年,七岁便是开始接受军事训练,混迹于军营之中,十岁受封燕王,十六岁娶一生挚爱为妻,二十岁就藩戍边,北征招降乃儿不花,军威愈盛,屡次出征北漠……



    大丈夫提枪纵马,沙场点兵,酒肉穿肠,美人入怀。



    这一生,足够了。



    朱棣脸上扬起一抹笑意。



    刀刃,勐的一拉,刃刚破皮。



    “朕准你死了?”



    一道声音,在朱棣脑海中炸裂,更是感觉手中的断刃怎么都使不出劲。



    他骤然睁开眼,看向眼前半丈之地。



    此时朱雄英正平静的看着他。



    若不是刚才朱老四朝应天磕了三个头,朱雄英不会阻止他自裁。



    对于朱老四,朱雄英印象并不差,甚至受二十一世纪诸多电视剧和小说影响,他对朱老四还很感兴趣。



    综合来说,这朱老四除却野心强盛之外,能力绝对是站在大明顶峰的存在。



    “朱雄英,既已胜,何须再辱本王?”



    朱棣冷脸暴怒喝道。



    在他看来,成王败寇。



    既然输了,那一死便是,让他做俘虏,如历朝藩王那般被软禁之死,他朱棣忍不了。



    “如果让你来坐这个大明皇帝,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朱雄英没有理会朱棣的问话,而是问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朱老四一愣,他也没想到朱雄英会突然这般问道,沉默片刻,开口道。



    “外平诸夷,内安民生,开一朝之盛世。”



    朱棣这一句话,丝毫没有吹牛的意思,他也确实能够做到。



    而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他也的确做到了。



    在原有历史轨迹之中,朱棣登基之后,勤政励治,开创永乐盛世,明朝达到鼎盛,后世更是尊其为永乐大帝。



    但对于朱雄英来说。



    那,只是个基础。



    “那你可知,朕欲何为。”



    朱雄英冰冷的眸子看向朱棣。



    朱棣一愣,不知朱雄英是什么意思。



    “朕要让这日月所照之地,皆为我大明之土,江河流淌之至,皆为我大明之域。”



    “朕要让这大明百姓再不为食禄奔波,不为人祸所害,不为天灾所扰。”



    “朕要权宰苍天,要让这不仁之天地,再不得将万民视作刍狗。”



    “朕要让这大明万千子民,成为这方世界真正的主人。”



    “朕要,取天而代之。”



    “朕之,大明仙朝。”



    朱雄英的声音,很平静。



    这些话,一字一句的清晰落入朱棣耳中,这让朱棣一时发蒙,觉得自己那点治国追求在朱雄英面前,微如尘埃。



    声音,同样也落入战场每一位兵士耳中。



    战场,寂寞无声。



    但任谁都能够感知到,那一枚汹汹燃烧的火种,正于每一个生于大明之人的心中生根。



    他们为生于大明而荣,为追随吾皇而傲!



    常天赐更是脸色涨红,神情激动,提着风雷戟扬起大吼。



    “大明威武!”



    “陛下万岁!”



    一语出。



    其他兵士都是扯开嗓子大吼,仿佛是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一个比一个吼得用力。



    “大明威武!”



    “陛下万岁!”



    “大明威武!”



    “陛下万岁!”



    “………!”



    就连城楼之上的铁铉,这时候都是跟着大吼了起来,眼眶激动的通红。



    燕军一时间都是慌了,不知所措,他们心绪同样为朱雄英方才那番话所点燃。



    “大明威武!陛下万岁!”



    突然一道声音,自燕军之中响起。



    纪纲领着上百亲军扬刀大吼,这一声,瞬间感染了周围其他燕军,这些燕军也都是不再压抑心中的心绪,厉声大吼。



    朱棣勐的看了眼身后纪纲,接着便是意识到了什么,如果还猜不到纪纲是谍子,那他朱棣就是个傻子。



    沉默站在原地,他注目看着朱雄英。



    方才朱雄英的那番话,一遍又一遍的在他心间回荡。



    “大明仙朝。”



    朱棣喃喃自语,随后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他承认,自己做不到朱雄英那般。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之土。



    敝弃上天,苍生为主,权宰天地乾坤。



    这是何等的气壮豪迈。



    他朱棣,自愧不如。



    朱棣也明白朱雄英跟他说这番话的意义,是为了让他真意臣服。



    心中释然,再无犹豫。



    朱棣单膝朝朱雄英跪了下去,伏首叩拜。



    “罪臣朱棣,叩拜吾皇。”



    这一跪,代表着臣服。



    这一跪,代表着他那磅礴的野心就此寂灭。



    这一跪,代表着世间从此以后只有臣子朱棣,再无乱臣燕逆。



    朱棣想通了,他也从心里服气了。



    其实当看到朱雄英与天争锋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朱雄英的对手,只是之前的他不愿意正视这个事实罢了。



    而在刚才得到苍天赐予之力,他能够感觉到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拥有何等强大的力量,他甚至有一种要征伐世界的冲动。



    可即便如此,依旧在朱雄英跟前如蝼蚁般存在。



    这一刻,他才终于认清楚了。



    他也看明白了一件事,大明只有在朱雄英的手上,才能够成为旷古绝今的不灭王朝,成为朱雄英方才所说之大明仙朝!



    朱棣一跪,其他燕军将领再无半点犹豫,纷纷是跟着跪了下去。



    “叩拜吾皇!”



    这一跪,便是宣布了此战终局。



    ………………



    济南府上空。



    数只飞鹰盘旋,朝着不同方向急速飞去。



    奉皇帝陛下圣喻,昭告北境之地,叛乱已平,布告安民。



    朱棣臣服的消息,如风一般席卷整个北地,北地各处城关纷纷是更换旗帜,那些原先向朱棣投诚的各地主官,纷纷是上书朝廷表达一万个忠于朝廷之意。



    原本还在东昌府负隅顽抗的张辅,当听到燕王臣服的消息之时,压根不信,可当他接到朱棣手书以及得知父亲张玉还活着的那一刻,再没有犹豫开城归降。



    其余逃窜各处的燕军残兵,在看到各地贴出的招抚告示之后,也是纷纷归军。



    自此,靖难之役,平定。



    大明内乱,就此息宁。



    蓬来海域。



    朱雄英解决完济南府之事后,顺带来蓬来看了看战场情况,背水一战,退无可退。



    这一战之中,谭渊的确是战死了,据目击者称,谭渊在冲锋的时候被一枚惊天雷砸中了脑门,蘑孤雷一炸,整个人原地变刑天。



    不过丘福还活着,并不像朱老四得到的消息那般战死,只是被流箭穿了右边肩膀,腿上挨了一刀,伤不致命。



    至于丘福率领的十万燕军,三万血洒蓬来城之外,七万归降。



    指挥蓬来一战的徐辉祖如济南府中的常茂一般,正在忙于整编这些归降的燕军。



    对于这些燕军的安排,朱雄英还没有想好,包括对朱棣的处置,他打算回应天和老朱讨论一下再做决定。



    此刻朱雄英的目光,放向了海域对岸。



    没记错的话,先前有一道情报,说的便是统一倭国南北朝的‘足利义满’正在召集各村‘忍者’,准备征伐大明。



    真是一群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国鬼子。



    先前朱雄英就决定了,平定内乱之后,在跛子帖木儿到来之前,先把这帮鬼子给宰了,免得上蹿下跳的惹人眼烦。



    所以朱雄英也没打算把京营大军撤回应天,准备修整几天后直接杀入岛国,毕竟山东与岛国的直线距离也就在两千余公里,折算一下也就是四千余里,完全在大法师的一次性大挪移打击范围之内。



    而且朱雄英最近发现大挪移距离又增长了,已经可以做到一次性挪移六千里。



    红灯京都,东京泡泡浴。



    曰式服务。



    受二十一世纪的文化熏陶,对于岛国的顶级特产,大法师多少都抱有一些神往。



    ………………



    晚阳垂暮。



    帝京,应天府。



    紫禁城中,乾清宫暖阁。



    自从正式禅位之后,老朱顿感神清气爽,腰不疼腿不酸,脑子更是比先前要清楚多了,这人就仿佛一下子开了窍一般,就连中午吃饭都多吃了半碗,甚至老朱还动了晚上召个妃子侍寝的念头。



    毕竟病了这么久,枪都快生锈了,再不磨一磨真就废了。



    “算的如何。”



    老朱看向跟前坐地上拨弄龟壳的刘日新。



    他特意召刘日新前来,是为了让刘日新卜算一下前方战场的战况如何。



    虽然他很放心大孙子,但老朱一生操劳惯了,心中难免有几分担忧。



    “无上皇宽心,此战陛下必胜。”



    刘日新笑着说道。



    ‘真是奇怪。’



    刘日新心头却是极为疑惑。



    他算了一波,赫然发现,原本应该降在燕王身上的天命,竟然消失了。



    天命岂是儿戏?!



    这玩意也能说出现就出现,说消失就消失?



    这样搞,算命的还要不要混饭吃了?



    着实把小老头给狠狠大吃一斤。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



    既然燕王身上的天命消失了,那当下天命又去谁身上了?



    毕竟天命这玩意,总得有人担着。



    刘日新心头迫不及待,他很想回家仔细算一算,但是老朱并没有打算放他走的意思。



    “咱听说皇帝命你监造掌天监,你给咱说说,这掌天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老朱因为脑子活络了不少,就想了解一下。



    他去找人来问了问近日朝堂之变动,发现朝中多了不少新式衙门。



    比如青天司,广寒司,乾坤监,掌天监之类。



    这些新设立的衙门他以往听都没听过。



    而这些衙门的功能,更是让老朱感到诧异。



    广寒司掌管天下舆论,可‘舆论’是个神马玩意?



    老朱从来也没听过这玩意,为此老朱特地把翰林院的几个翰林叫过来问询了一遍。



    这些翰林都是无言摇头,被老朱骂了一顿废物,各打十个大板回去翻书去了。



    青天司,这衙门性质老朱能搞明白,而且老朱也很支持,为民伸冤。



    但是为什么这个青天司能够发现那么多冤桉?而且都是来自于平民百姓?通过什么渠道?



    这一点老朱却是搞不懂,他问了宋忠,宋忠表示也很疑惑,锦衣卫都查不到。



    至于乾坤监是个什么衙门,老朱勉强能够搞明白,大致意思就是把人在不同地方传送来传送去,这一点老朱颇为认可,至少以后自己去老家凤阳吃烧饼就是件很简单的事了。



    还有工部之内,又另外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天工监,虽在工部序列之下,却不受工部管辖,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且主政天工监的还是个女子。



    女子任衙门主政官,这别说在大明是头一遭,古往今来,除了武周时期,还从没出现过。



    老朱叫了个工部侍郎来问了问天工监是干什么的,得到的回答是天工监正在发动数万劳力铺造‘铁轨’,还在造‘内燃火车’以及‘内燃汽车’,各地的手工制造业也都引进内燃机,准备搞什么工业化流水线制作。



    ‘工业化’。



    老朱想了想,这个词倒是从大孙子口中听过。



    虽然老朱不是很理解,但听起来应该挺厉害的样子,就是发动数万民力,这一点让老朱颇为皱眉,他素来怜惜民力。



    而‘流水线’,老朱皱起眉头,流水就流水,成线有什么用?



    为什么每一个字拆开都能看懂,合在一起就理解不了?



    再就是户部的变化,假户部尚书事的夏原吉正在大举推行工商改革,这其实让老朱心里很是有一些意见,毕竟他开国之时定的国策就是‘重农抑商’,商人在老朱的眼里就是最为低贱的存在。



    但这条户部新政是大孙子亲手批准的,老朱也不好去横加干涉,更何况他已经退位隐于幕后,为了大孙子的权威,更是不好发声。



    在这一点上,老朱的觉悟比原有历史中后世的乾隆要高出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不过老朱还是打算等朱雄英班师回朝,把朱雄英叫来问一问,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明朝可不能败在这帮利益熏心的奸商手里。



    “这个…”



    刘日新有点犹豫。



    掌天监和广寒司青天司等衙门不同,这几个衙门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找块地就能干活。



    而掌天监,内分布云司、行雨司、雷司、雪司等等等…



    且不论是布云行雨还是其他,都需要很大的场地和人力来布阵。



    因为刘日新目前又在工部兼职,所以就顺便就亲自监制掌天监衙门,毕竟未来他可是掌天监第一任监正,算了七八遍才在内城选了一块占地极广的风水宝地。



    “无上皇恕罪,这也是陛下与老臣讲的,所谓掌天监…”



    刘日新把朱雄英之前与他讲过的关于掌天监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和老朱复述了一遍。



    刚开始老朱还不以为然,可随着慢慢深入,老朱开始频频点头,神色也是变得越来越正肃,以至于到最后都正襟危坐。



    老朱做了这么三十一年皇帝,深受天灾侵扰,尤其是洪武十五年之后,更是一月一小灾,一季一大灾,就连江浙富庶之地都能干旱频发。



    现在听到大孙子竟然要设立衙门来操纵天地清明,颇有一种农奴翻身把歌唱的舒爽。



    狗老天,咱老朱拿你没办法,咱大孙子可不惯着你。



    虽说老朱平日里也是一口一个天子的叫着,但老朱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天低一等,只是实力摆在那,不得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等到刘日新说完之后,老朱没有说话,而是在默默消化这些信息。



    老朱不发话,刘日新自然也不敢走,乖乖的在原地站着。



    他还在心里猜测,这天命既然已经不在朱老四身上,那究竟是在谁身上?



    ………………



    北平府。



    朱大胖并不知道自个好大爹已经臣服大明皇帝朱雄英的消息。



    因为现在连一只蚊子都没办法飞进北平城,更别说鸽子飞鹰之类,估计半路上就被朱权的人射下来烧烤或是炖汤了。



    突然,北平府上空。



    黑云集结,整个北平府,温度更是骤降。



    人常言一夜入冬,北平府这是一秒入冬。



    城墙之上,朱大胖冻得一身肥肉打摆子,气不打一处来。



    妈的,感情老二出去打仗的时候就是天助,我大胖出场的时候就是天残?!



    凭什么区别对待?



    就因为我朱高炽肉多吗?!



    朱大胖心里极其不爽,但是转而想了想,眼珠子滴熘熘一转,他又是心头一喜,当真是天助我也。



    “传我命令,往城头浇水!快!”



    朱大胖感触着这飞速骤降的温度,连声朝着城墙上的军士大吼。



    军士们也不知道要倒水做什么,既然大殿下这么说了,便是纷纷提桶就上,有些更是干脆,直接脱裤子放水。



    不得不说,朱大胖虽然长得胖,但脑瓜子绝对是朱棣三个儿子中最灵光的一个。



    在原有历史中,朱高炽以一万兵士阻挡李景隆五十万攻城大军,一举成名。



    顷刻间,大批军士将水倒至城墙之上。



    随着温度的骤降变化,这城墙赫然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做冰墙,远远望去,北平城瞬息成为了冰凋一般,下方原本已经攀登到一半的宁王兵士,一个个都开始m的骂起了老天。



    宁王朱权看着一个个因为太滑而熘下墙的将士,更是仰头看了看天。



    “狗老天,你他娘的故意和本王过不去了?”



    轰轰轰…!



    天际轰鸣,老天如果可以说话,一定会指着宁王朱权的鼻子和这些兵士破楼大骂,大声喊道:‘老子要是再帮你,就Tmd的是一条舔狗!’。



    ………………



    乾清宫,暖阁之外。



    老太监刚把刘日新送走。



    突然,眼前一晃,有着两道身影出现。



    胆敢在乾清宫之地鬼鬼祟祟,不想活了?!



    老太监下意识想呵斥,可是当一抬头,看到那张熟悉的脸,惊的扑通跪了下去。



    “太,太…”



    一想,不对啊,老皇帝都已经禅位了。



    “老奴拜见陛下!”



    老太监一阵庆幸,他要是喊错了称呼,按罪拉出去砍了都是轻的。



    朱雄英‘嗯’了一声。



    接着抬步从老太监身边走过,直接进入暖阁之内。



    身侧,还跟着一人。



    老太监偷偷瞥了眼这第二人,这个背影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



    突然一怔。



    这不是燕王朱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