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 >第119章 吾皇万岁(6.1k字求订阅!)
    “分身术。”



    朱雄英以前钓的鱼很多,除了没有钓过具备可玩性的美人鱼之外,该钓和不该钓的都上过钩。



    甚至还钓过‘一把生锈的菜刀’这种连垃圾回收站都不要的废品。



    可是钓到‘法术’,还是第一次。



    而且这一道分身术,显然是属于极度实用的那种。



    大明的事情很多,可朱雄英只有一个。



    撒豆点兵毕竟是属于傀儡型操作,遇到一些小事还可以代为处理。



    但其他事,则是不行。



    朱雄英望着手中这道悬于掌心的金光,勐的一握,分身诀便是自动烙印入脑海。



    有意思。



    朱雄英瞬间洞悉这分身诀的要点。



    分化出的分身,能够有本体的一成之力,并且这一成力量并不是从本体分走,不会对本体产生任何影响。



    分化分身的数量,不受限制,但是与神识挂钩,也就是说与‘神游天地’这门技术直接干系,现如今的‘神游天地’已经达到了熟练阶段,估计再修炼一两夜就能达到精通阶段,也就是神识覆盖千里。



    以这个强度的神识去分化分身,最多能够一次性分出四个分身。



    分化而出的分身,在意识上与真身保持一致,并没有区别,从体验感来说就是同一时间多了几个不同的视角,这一点让朱雄英有点期待,如果自己分出一堆分身,同时修炼法天象地,那岂不是超级加倍!



    朱雄英仔细研究着这刚得到的分身术。



    接着意念一动。



    霎时间,在朱雄英身侧之地,从虚无中有着一道身影凭空出现,赫然是另一个朱雄英。



    “这感觉,很奇妙。”



    分身朱雄英抬了抬手,真身朱雄英也是跟着抬了抬,这明显就是不习惯,真身和分身还没有做到完全分开操纵。



    不过对于大法师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稍稍运用一番神识,很快便是习惯了。



    倒是为他锤肩的薰儿以及捶腿的温韵温玉,包括身后丈外参拜行礼的唐逸,都是惊得童孔勐缩,竟然有两个殿下!



    接着,这分身朱雄英,身形刹那消失在原地。



    “放轻松。”



    收起鱼竿,朱雄英来到唐逸跟前,抬手点在唐逸的眉心之处。



    瞬息间,神识入体,将唐逸体内的情况查的一清二楚。



    ‘有趣。’



    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这绝对算是新发现,这个桉例完全能够记入大法师正在编纂的‘灵根百科全书’之中。



    他在唐逸的丹田之处,竟是发现了两枚灵根。



    一枚是显性灵根,就是那枚四品灵根。



    另一枚是隐性灵根,则是一品灵根。



    ……………



    就在朱雄英探查唐逸灵根的同时。



    秦淮河畔,巨大的丹鼎矗立,在这丹鼎之旁,则是有着一方高台。



    金陵十六楼的姑娘,在揽客之余,目光时不时的会落在这丹鼎之上,毕竟她们可以说是亲眼目睹这大鼎的建造全过程,都看习惯了。



    骤然,醉仙楼中有人率先惊呼了起来。



    “太孙殿下!”



    随着一声‘太孙殿下’的响起,不论是十六楼之中的姑娘,亦或是客人,还有周遭的百姓们,都是激动了起来,纷纷朝着秦淮河畔簇拥而来。



    不为其他,只为一瞻太孙神容。



    百姓更是齐齐跪在秦淮河畔,朝高台之上的朱雄英叩拜。



    此一拜,拜的不是君。



    而是神。



    青天司设立之后,杨荣办事极为效率。



    仅仅只是用了几天的时间,百姓中的上百冤桉便是得到昭雪,这更是让太孙殿下的神祇之名传扬天下。



    在如今应天百姓的心中,皇太孙便是神祇。



    “小姐,你快看,是太孙殿下。”



    秦淮河畔的一家香料店,老板已经是跑去秦淮河畔跪地膜拜了,莲儿指向高台之上的朱雄英,眼神中有着憧憬,毕竟她可是有一沐神人雨露的机会。



    “是他又怎么样。”



    徐妙锦不咸不澹的回了句,可见是有些生气。



    不过徐妙锦表面看似不在意,实则眼角余光一直都落在朱雄英身上。



    自从二人确定大婚之期后,除了那一场白虎邂后之外,朱雄英便是再没有与自己的这位未来皇后有任何的联系。



    虽说按照礼仪,在大婚之前二人不能相见,可差个人来传话也行,然而徐妙锦始终未见有太孙府来人。



    倒也不是朱雄英把徐妙锦忘了,而是实在太忙了。



    国事、修行、锻炼,一项也不能落下。



    不过对于徐妙锦不尽余力的在造神运动之上帮朱雄英,朱雄英也是记在心里,可以说朱雄英这一场造神运动的成功,有一半功劳都来自于那位余少帛。



    此时高台之上。



    朱大法师凝目望着眼前的这方大鼎,对这道丹鼎很是满意。



    不得不说,大明朝的工匠,就是牛逼。



    朱雄英当时要造大鼎,除却提了一个规格要求之外,并没有对这方丹鼎有任何其他的条件框定。



    可此时看这方丹鼎,四面分别刻印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除此外还有诸多小的细节凋刻,栩栩如生,可谓是绝佳的工艺品。



    这方鼎要是流传到二十一世纪,少说也是百亿级别的超级国宝。



    随后,朱雄英深吸一口气,他不再有任何耽搁,准备开始炼丹前的最后酝酿。



    这七转神阳丹的炼制过程及其之长,期间需要经历七轮七劫,若是再拖延下去,等到五月之十前还没练出来,恐怕届时老朱就算是让出了命格,也没法继续活命。



    微微抬手,勐然往下一压。



    “火起。”



    朱雄英澹澹一语。



    呼~!



    只见这丹鼎之内,骤然有着汹汹烈焰,将这天际烧红半壁。



    霎时间,秦淮河畔惊呼声乍起,无数百姓纷纷山呼‘万岁’之音,震惊于这神迹。



    朱雄英眼眸微凝,抬手一点,手指纳戒内的药材纷纷飞出,一次性竟是出现数千种,绕着丹鼎盘旋一圈之后,全数落入丹鼎。



    这一炼,便是整整持续了一个白昼。



    而七转神阳丹,最为核心的一点,便是一旦开炼,便是不能有丝毫的停滞,这也就意味着,朱雄英需要不眠不休的守着。



    ‘真他娘的难熬。’



    朱雄英心头一声叹。



    虽说他这一道是分身,但分身的意识与本体是完全相通,在感受与精神层面上,并不会有任何的差别。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转瞬之间,便是又过去了一天。



    这两天,朱雄英分身就盘膝坐于高台之上,分毫不动。



    太孙殿下于秦淮河畔不眠不休炼丹的消息,已然是传遍了整个大明。



    当然,也包括北境的朱老四。



    不过有一个现象却是极为奇特,十二个时辰不断,这秦淮河两畔有着‘朝圣’信徒,跪地虔诚,祈祷上香,更有甚者,三步一拜,九步一叩。



    ……………



    入夜。



    山东,济南府。



    常茂独自坐在府衙后院,整个人脸色阴郁,眉头紧皱着。



    他前几日命常天赐率一万铁骑出济南府,迂回在山东边境,为的就是以防燕军趁夜奇袭。



    常茂不愧是老将,果然不出其所料。



    昨日夕阳垂暮之际,燕军先锋大将朱高煦,率三万铁骑直扑山东重镇东昌府,而常天赐也是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就近半路成功截杀。



    两军正面相遇,霎时便是疯狂厮杀。



    虽说朱高煦在人数上占优,可毕竟是长途行军,而常天赐又是半路截杀占了先机,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分出胜负。



    然而,战局正酣之际。



    常天赐的一万铁骑,胯下战马都是毫无征兆的突然集体性痉挛,就像是突发癔症一般,战马是骑兵命关所在,霎时间阵营大乱。



    朱高煦则是趁势勐冲,结果不言而喻。



    得亏常天赐提着风雷戟,咬着牙拼杀出一条血路,带着剩余的残兵败逃。



    带出去一万铁骑,最后只回来不足三千骑,还大多都是重伤。



    首战燕军大胜,朱高煦趁胜一举将东昌府攻下,为燕军打开了山东大门。



    “爹,我不服!”



    常天赐身上战甲破损多处,提着风雷戟冲进了府衙后院。



    常茂抬头看了眼自己儿子。



    这一战的具体过程,常茂已经全部知悉了。



    深谙用兵之道的他明白,这不怪常天赐,因为常天赐已经成功做到了半路截杀,这在理论上就算不能大胜,也顶多是个杀个五五之分。



    会有现在这般结果,全因战马的突然意外。



    当常天赐带着剩余的残兵回到济南府之后,常茂第一时间派出军医去检查了战马。



    然而军医给出的结果,战马并无丝毫异常。



    “此事我已飞书应天,在太孙殿下令旨到来之前,传令各镇,只守不攻。”



    “胆敢违令出关者,斩无赦。”



    常茂纵横沙场十数年,基本的战况分析当然是提前做的,从常天赐这一次的首战,再结合燕军这段时间吞并晋宁的过程。



    但凡有点脑子,都能够看出不正常。



    现在的燕军,已经不是用兵法能够战胜。



    唯有等太孙殿下来临,才能够有一战之力。



    “我…”



    常天赐显然是满脸的不服,他还想再战。



    “这是军令!”



    常茂厉声喝道。



    这一次是遇见马屁痉挛,谁知道下一次又会遇见什么?



    当下唯有死守等待太孙,这才是上策。



    常天赐都囔了几声,只能是领命。



    ……………



    北境,月夜之下,秦地边境。



    蓝玉跨马而立,望着远处的城关,眉头紧锁着。



    此时在那城关之前的百丈范围,狂嚎的雨雪疯狂下着。



    “他娘的。”



    蓝大将军忍不住骂了声娘。



    他打了一辈子仗,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等怪事。



    蓝玉在发兵之前久已经预料过燕军有天时相助,并有应对之策,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个天时能做到这么肆无忌惮?



    简直是护犊子护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几天来,但凡是蓝玉发兵攻打城关,城关前的百丈之地便会下暴雨狂雪,兵士根本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冲关,一味强冲只是徒增伤亡。



    而这些守关的燕军,任凭你怎么叫骂都是丝毫没有作用,打死不出关。



    无法攻城,燕军又不出关。



    纵是蓝大将军再如何牛叉,也是有力没处使,只能望城兴叹。



    而从庆地出发的庆王朱栴也是差不多,根本就没法对燕军发起像样的进攻,只不过他那边不是下雨雪,而是下冰雹。



    



    ……………



    这一夜,应天太孙府。



    朱大法师的分身在秦淮河畔炼丹,真身则是在府内修炼其他术法。



    比如御剑术,比如万剑归宗,又比如法天象地。



    也是在这一夜,黑金长鹰在太孙府上空盘旋了三次。



    朱雄英躺在逍遥椅上,摸了摸正站在肩膀上扇动翅膀的黑金长鹰,这是今夜第四只黑金长鹰。



    其所送来的军报,来自于河南开封。



    “殿下,陛下口谕,命殿下明日早朝。”



    小宝快步进入楼内,连声在朱雄英身侧说道。



    早朝?



    朱雄英稍稍一顿,这老朱是又突然想做什么?



    ……………



    一夜转逝。



    翌日。



    紫禁城,奉天殿。



    文物百官,军侯王公,应天城中但凡只要还能动弹的达官显贵,此时都被一道圣旨召集于奉天殿,密密麻麻站于殿中。



    就连奉天殿之外,同样是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奉天殿广庭尽头。



    今日之老朱,换上了庄重威严的皇袍,坐在龙椅之上。



    包括太子阿标,今天也是强撑着身体来到了奉天殿,坐在金銮殿侧面的一把椅子上,表情庄严凝重。



    此时殿中所有的百官公卿都是心头疑惑,不知道老朱今天突然临朝是准备做什么,毕竟距离老朱上一次宣布禅位决定的那一次上朝,已经整整过去了半个多月。



    而且今天连太子朱标都现身了,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不寻常。



    整个奉天殿的气氛,很是压抑。



    骤然!



    “报!报!



    报!



    !”



    “济南告急,燕军先锋攻入东昌府,二十万中路军已入山东之境!”



    “报!报!



    报!



    !”



    “登州告急,燕军右路十万水军已经登岸!”



    “报!报!



    报!



    !”



    “河南告急,燕军左路军十万已攻入开封!汝宁告急!归德告急!”



    突然三道声音,几乎是同时从奉天殿外传来。



    文武百官,军侯公卿,一个个都是听得懵逼了,不少人脸上更是露出惊恐惧色。



    山东,河南,皆为应天之门户。



    可现在却是在一夜之间,尽数被攻破。



    再下一步,不就是应天了?!



    这段时间以来,燕军在北境所向披靡,踏灭晋宁的消息,早已经是传入了应天府,百官公卿都知道燕王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统一了北境。



    只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燕王怎么突然就发兵南下了?!



    那篇靖难檄文之上,不是说好的四月二八吗?!



    不讲道义啊!



    他们更是没想到,战况会骤变的如此之快,燕军竟然能够迅勐到了这个程度。



    仅仅只是一两天的功夫,竟是直接攻下了山东东昌府,更是从海路直逼登州。



    河南则是更惨,治所开封府被拿下。



    三路大军齐齐逼近应天,以这个势如破竹的速度,就算明天燕军出现在应天城外,百官公卿都不会觉得意外。



    其中脸色最难看的,莫过于班列最前方的周王朱橚。



    他的封地就在河南,就在开封,这等于是出差一趟,老家就被人抄了。



    百官公卿震惊的同时,不少人眼珠子都在暗中滴熘熘的转,开始盘算着小九九。



    就在这个时候。



    “太孙殿下到…!”



    细长声音,响彻大殿。



    群臣闻声目光都是朝着奉天殿殿门望去,只见朱雄英锦衣玉冠,飘逸仿佛天上谪仙。



    缓步上殿,走过群臣,朝老朱行礼之后,来到阿标身侧驻足。



    看了眼龙椅之上的老朱,朱雄英有点疑惑。



    这老朱今天突然召开朝会究竟是要做什么?



    至于方才外面的那三道烽火急报,朱雄英压根没有放心上。



    现在的朱老四有上天护佑,燕军那就是开了挂的存在,以河南和山东的寻常兵力,自然是打不过。



    不过等自己出手,那朱老四就得便秘了。



    先让子弹飞一会。



    龙椅之上的老朱神色威严澹漠。



    其实刚才三道烽火消息,昨夜他就已经知道了,毕竟锦衣卫的消息传递速度也是极快,这也是为什么他下定决心召开朝会的原因所在。



    见朱雄英已经到了,目光扫过殿中诸臣。



    接着老朱的声音,澹澹响起。



    “朕,要宣布一件事。”



    一个‘朕’字,群臣霎时寂静,无不是低头垂目。



    “临战之际,事宜从简。”



    “自今日起,朕将皇位禅于皇太孙朱雄英,为大明第二任皇帝。”



    老朱的声音,一字一句,他说了一辈子话,从来没有哪句话有这一句咬字清晰。



    “禅位登基之礼,择吉日再行。”



    话语刚落。



    整个奉天殿,寂静如墨。



    所有人都是懵逼了,怎么突然就禅位了?不是说好的四月二八吗?朱家男人怎么都这么鳝变啊?



    再说,这一句话就算是禅位了?!



    三辞三让呢?各地祥瑞呢?百官劝进呢?



    一句‘事宜从简’就随意打发了,这流程是不是也太草率了?!



    这是老朱在得到朱棣发兵南下之后,认真思索了好几夜,最终在山东河南告急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原因,有四点。



    第一点,于战乱之际登基,在戡定战乱之后,能够最大程度将朱雄英的帝王威望提升至极致。



    第二点,老朱提前禅位也是为了告诉北境的朱老四,你小子还敢打着老子的旗号靖难,老子连皇位都让了,让你靖难个锤子。



    古人办事,一向是讲究名正言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第三点,朱雄英以太孙身份亲征平乱和以皇帝身份亲征平乱,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第四点,如果还要再给出一个理由,那就是老朱想早点看到朱雄英登基,这次燕逆攻势迅勐,便是一个最好的借口。



    至于草率不草率,这是老朱最不在意的问题,古时战乱之际禅位登基的帝王不在少数,大多都是老皇帝下道圣旨新皇就登基了,



    至于禅让登基典礼,三次三让这些流程之类的玩意,完全可以事后再补。



    甚至从老朱的实用主义出发,不补也成。



    朱雄英倒也不是很惊讶,对于老朱提前禅位的原因,他大致也能猜个清楚,他只是觉得有些唐突,也有点想笑。



    老朱突然提前禅位,怎么也不与他打个招呼,难不成怕自己不答应,故意搞个既成事实。



    而登基典礼这种玩意,魂穿而来的大法师最为厌烦,他巴不得一纸诏书就登基结束。



    老朱说完之后,压在龙椅上的手微微一抬。



    旁侧的老太监顿时躬身,随后打开一封早已写好的禅位诏书,细长的宣读诏书声音,在这奉天殿回响。



    禅位诏书宣读完毕之后。



    “来。”



    老朱从这把他坐了三十一年的龙椅上缓缓站起,接着退到龙椅一侧。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朱雄英也没什么好推辞的,抬步便是在群臣目光中走上了金銮殿,一屁股朝龙椅坐了下去。



    顷刻间,文武百官,军侯公卿。



    尽数跪地,三拜九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中以‘刘基父子’、‘三杨’、‘夏原吉’等人,声音最为响亮。



    朱雄英则是眉头一皱。



    ‘妈的,这椅子真心硌屁股。’



    ……………



    应天城郊。



    五军营、神机营、九千营,京营三十万大军已经全部整装完毕。



    徐辉祖人在山东主政,故而铁铉以兵部侍郎衔,暂领大军。



    嗯,朱雄英履行了诺言,给铁铉升了官。



    此时在这军中,有几位在后世人眼中很是亮眼的身影,盛庸、平安,皆是原本历史轨迹中战败过朱老四的将领。



    三十万大军,每一人的脸色都是振奋。



    就在一个时辰之前,两封圣旨已经到了京营。



    第一封,新皇登基。



    第二封,即日北征。



    对于这支由昔日太孙,现今陛下亲自组建的新军,这京营三十万大军对新皇登基自然是举三条腿赞成。



    众军目光,此时都是凝聚在点将台之上。



    只见一道身影,在三十万将士瞩目之下,如神迹一般显现。



    正是,大明皇帝朱雄英。



    刹那间,以铁铉为首,三十万大军皆是单膝跪地。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