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堡宗别闹 >第四百七十六章 燕山军事大学!
    堡宗别闹为国谋者第四百七十六章燕山军事大学!清华大学?鞨

    什么来头?

    众臣一片懵逼,京畿这边也没有个叫清华的地方,莫名其妙的建立这么个大学——不对,这不是重点,感情在陛下眼中,一个北京大学不够,还要弄个清华大学来装科举进士?

    那得多少进士……

    去年的科举取士,足足两千多人。

    以往那些科举一甲中第的天子骄子,本该有大好的仕途前程,结果被一股脑的丢进了北京大学,名曰。

    对于那些本该科举中第便入人间青云的天子骄子而言,何其不公。

    两千多名啊……鞨

    全部混杂在北京大学里。

    这当中除了一二甲和同进士,还有将近两千人只是过了科举那一关,连殿试都没有参加的资格,结果却一二甲和同进士们一起在北京大学里深造。

    据说……

    据说要深造一年,要今年秋闱之后,才会被陛下安排。

    可两千多人,一二甲进士和同进士们固然出仕的希望更大,但那两千多人陛下怎么安排,大明的官场也没办法一下消化这么多人。

    何况今年还要扩大科举规模。

    关键是这样一来,士族世家在科举上的天然优势大不如前,毕竟取士这么多,意味着世家士族出身的进士遇到的竞争更多,鬼知道有多少人才。鞨

    不是考得好,在仕途上就能走得更远。

    比如大宋朝,文化最繁冗之时,能做到同中书平章书或者参知政事的人,一甲出身的反而少,二甲居多。

    做官和考试,差距很大。

    因此朱见济这么一说,立即便有不少重臣出列,引经论典的说科举如此取士大为不妥,易使科举沦为下里巴人的境地。

    朱见济冷笑一声,

    杭敏肯定是支持朱见济的啊!

    闻言立即出列诉苦,鞨

    朱见济又问林聪,

    林聪愣了下,出列后老老实实的答道:

    朱见济嗯了声,道:

    杂交水稻这个,需要的技术目前大明无法掌控。

    但可以笨鸟先飞。

    用大量的实验来培养出杂交水稻的种子——这个事必须提上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和医疗改革之后,人口肯定会暴涨。

    如果解决不了粮食问题,暴涨的人口能把朝廷拖死!鞨

    林聪闻言退了下去。

    朱见济道:「海南那边的杂交水稻基地,也需要大量人才,不止于此,登州造船厂、各地的医院、纺织行业、海贸行业,都需要大量读书人,甚至于大明银行目前的规模也不够,还需要在全国乃至于各外邦境内建立分行,亦需要大量人才,再者,如今交趾重回我大明疆域之中,

    而为了确保我大明发展,需要在交趾那边大肆开采矿山、设立炼钢厂,难道不需要读过书的人才?朕就问一下诸位卿家,就靠每年那么两三百人的取士,何日才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其实一个北大和清华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建立相关专业的大学,比如为了提高大明航海水平,可以在沿海建立海事大学之类的,在京畿附近建立土木建筑类的大学之类的,一句话,大明要尽可能的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科举,不仅仅是取士入仕,还应成为各项专业人才的培养、选举的手段!」

    群臣默然不语。

    广安帝的壮志雄心大家都知道,只是没曾想陛下竟然不畏惧冗官,要如此疯狂的扩大官府机构,朝廷国库的负荷将无比沉重。

    陈循出列,

    朱见济摇头,

    掠夺。鞨

    既要把资源留给后人,又要保证大明的生态环境,那就只有一个道路。

    殖民掠夺海外。

    说到这里,朱见济缓缓的道:

    弄个黄埔军校?

    嗯……

    北京没黄埔,那就在燕山附近建立一个军校,取名燕山军事大学,但凡武举出身、甚至科举考中的进士,如果愿意从军的,都可以去燕山军事大学进行学习深造。

    不过还是要稳住这些读书人。鞨

    朱见济缓缓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