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佛系谋士,被曹操偷看书信 >第一百章:文伯会怎么想?
    当年董卓火烧洛阳,天子被迫远走长安。

    随着董太师被孝子刺死,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先是李傕突然发难,在一次军议中刺死樊稠,而后郭汜自危,带着手下兵马与李傕血拼。

    期间,蜀中刘焉妄图掺和,结果死了两个儿子,剩下不成器的三子刘瑁,四子刘焉。

    太师继续血拼,留下一地鸡毛,整个关中被祸祸完,以致于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遗樍,臭秽满路。

    天子派人调停,结果没人搭理,李傕扣了天子,郭汜绑了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尚书王隆、光禄勋刘渊、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等一大票汉臣高官。

    大家都有人质,公平了,继续对打。

    直至将关中粮草彻底祸害一空,将大汉所剩不多钱财挥霍一空,羌胡雇佣兵不干了。

    恰逢此时,贾导再次闪亮登场,一顿饭几杯酒劝走羌胡,推动了整个剧情往东走。

    关中实在无粮,所有人就要饿死之际,西北诸派系达成共识。便选了个黄道吉日,天子正式开拔,各方势力各怀鬼胎护送天子车架东归。

    然而,这一路依旧不太平。

    首先,郭汜部将夏育、高硕突然发难,打算劫天子回长安,被杨奉、杨定奋力击败,天子开始逃亡。

    而后抵达华阴,杨奉、董承等人打算袭击驻扎于此的段煨,混乱之际,李傕也反悔,前嫌尽释同逃回来的郭汜一起追击天子。

    双方于弘农东涧大战一场,杨奉等人不敌,被抢走大量汉臣,天子露宿于荒野。

    而后杨奉等人佯装投降,暗中联系黄巾余孽白波军同南匈奴偷袭,阻断李傕等人追击之后方才继续向东。

    可是还没走出多久,天子一行再度被李傕等人追上,在不偷袭,对方有闪的情况下,白波军远非西北匪兵的对手,再次大败,天子被迫度过黄河,来到白波军占据的山头。

    好景不长,白波军再度内乱,天子被迫再度东逃。

    兴平二年冬,天子一路跌跌转转才终于回到洛阳,杨奉出屯梁县护卫洛阳,白波军韩暹和董承则留在了京中守卫皇宫。

    房子破归破,总算不要荒野求生了。

    或许,这还要感谢曹操,若不是荀潇八百里追击袁术,致其四处求援,引开了不少黑山山贼和黄巾余孽,天子的流浪之旅还要更久些。

    待到洛阳之时,天子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如野人一般,哪里还有大汉天子的威严?

    荀彧虽不知具体细节,但也知其中艰辛。

    关键是,天子初到洛阳的落魄,被人看见了!

    他得到的消息,便有证实!

    “文若的意思是,待文伯凯旋,向汉天子表二千石?”

    曹操想了想,试问道。

    荀彧无奈哼了口气,叹道:“不是。”

    你老是想他干什么?

    况且现在还没打赢呢!

    虽然都是我荀家子弟,但也不可因为我,偏爱于他啊!

    曹操点头,沉思片刻后,问道:“那文若是何意?”

    荀彧不答反问道:“天子落魄,天下人如何看之?”

    “人心动荡,狼子野心之人势必有所动!”

    曹操想明白此处,也不禁皱紧了眉头。

    三百余年大汉,实在太久,天下势必早已早已习惯天命。

    天命,上天之命也!

    然而,如今天子如同路边乞丐,还有何天命可言?

    就像扯掉遮羞布的花魁,顿时变得庸俗。

    汉家天子失去了威仪和震慑力,天命便未尝不可取而代之!

    曹操念及心底深处的大汉征西大将军之梦,愈发担忧。

    “不错,君不君,臣将不臣,天下势必大乱。”

    荀彧紧捏着通红的手,愤愤道。

    甚至因为太过用力,露出一块一块的苍白。

    黄巾之乱也好,董卓之乱也罢,天子终究还在。

    世家大族或许早就看到了天下形势变幻,然小士族还是对大汉有念想,黎民百姓还不知天命旁落。

    天子若是蒙难,便会放出最后一个魔鬼。

    将时,天下大乱。

    “文若的意思是......”

    曹操这段时间只是被信件牵扯去了精力,经由荀彧一点,很快想明白其中关键。

    “奉主上以从民望!”

    荀彧掷地有声道。

    如果荀潇在此的话,定然会有些惊讶,因为与后世所传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些许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大汉本位,后者,则是曹操本位。

    荀彧是大汉忠臣。

    一直是大汉忠臣!

    曹操深吸一口气,身形微微后仰,心中受到极大震动,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其实,前些年他便听过类似的话。

    那时实力弱小,不曾考虑。

    如今手握三州,贤才无数,恰逢此时,倒是个好时候。

    只是,还有必要?

    扶汉,或是覆汉?

    曹操一时犹豫了。

    如果是多年以前,他定然毫不犹豫,征西大将军便当进京勤王,讨逆!

    然而如今的他,已经看透了这世道。

    十八路联军讨董,唯我曹孟德真出兵!

    天下诸侯数十家,竟无一人是汉臣!

    既然无人能承载我大汉征西大将军的理想,那就变成最大的拳头。

    如果是文伯的话,他怎么想?

    曹操忽然想到,有些懊恼地一拍大腿。

    信寄早了!

    早知道还有这回事,就在信中提一句好了。

    文伯每每有惊人决断,事后证明往往是对的,他能参考一二就好了!

    “主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昔年晋文公迎周襄王大驾,高祖为楚怀王发丧,终是赢得天下归心!”

    “天子蒙难受苦,但想必也能理解主公,先前徐州有陶谦作乱,主公忙于征战才无暇顾及,天子定然知晓主公的拳拳忠心。”

    “奉天子乃大顺、大略、大德、大明之事,不可轻断。”

    “如今天下纷争,诸侯并起,如若他人得先,于主公极为不利!”

    荀彧见曹操还在犹豫,却不知道他想着荀潇,连忙又劝。

    说事实,讲道理,荀彧不可谓不尽心。

    曹操心动了,但又没完全动。

    主要是荀彧最后说的那句有些吓唬人,如果其余人奉迎了天子,那我岂不是成了反贼?

    袁绍会不会动心?

    曹操沉吟半晌,最后化作一声叹息:“还是等文伯凯旋再议吧。”

    说完,自己都不禁笑了笑。

    不知从何时起,竟将文伯与荀彧相提并论了?

    要知道,荀彧可是被他称作“吾之子房”的人。

    “文伯?”

    荀彧也愣神片刻,随即笑道:“文伯确有才能,即便在士族中也可谓英才,只是年纪尚轻,怕是不懂天下大势。”

    曹操顿时也哈哈大笑。

    他是不懂,但是在桃儿面前吹牛的时候,一定懂!

    信中的他,方才是惊才艳艳!

    其中缘由,曹操自然不会解释给荀彧听。

    这事情就没法解释!

    荀彧等人或许知道文伯的才能,却不知道他的才能到底有多少。

    但是我知道啊!

    曹操心中莫名有些暗爽,脸上笑意更浓了。

    荀彧哪里知道他在笑什么,随后又劝了几句,依旧无果。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先下了马车,从长计议。

    不同以往,逢迎天子一定得让主公做才行!

    如果去了别处,难保不会是才出狼群,又入虎口。

    荀彧立于冰雪之中,看着远处孤零零又洁白的山峰,也觉得有些孤单。

    他想到了天子。

    他此时便像拿白雪皑皑的孤峰吧?

    “文若,主公如何说?”

    正当荀彧感慨之际,后方有一骏马提速赶来。

    是荀攸。

    荀彧索性也懒得回马车,找了匹马翻身骑上,伴在大军一侧随行。

    二人并驾齐驱,一路商讨。

    “逢迎天子百利无一弊,你说主公为何犹豫?”

    听完大致情况,荀攸不解问道。

    “我也不知,主公只说待文伯回来再做决断。”

    荀彧想了想,还是没想到此事跟荀潇有何关联,只好作罢。

    “文伯?”

    荀攸同样一脸黑人问号:“那主公可有问起我?”

    “没有。”

    “哦。”

    荀攸搓了搓冻僵的手,突然停住,感觉心更冷。

    主公何时对文伯如此看重了?

    主公怕是也喜欢吃点心!

    他心中暗忖。

    二人皆是低头沉思,走过沉闷的一段路。

    “洛阳离兖州倒是有不短距离,西有李傕等人,北走袁绍虎视眈眈,你说主公会不会担心有征战,迎不回天子?”

    荀攸突然又想起,问道。

    要说文伯之才,最大的便是能打了。

    当年追袁术,说出去都没人信,也就他们寥寥几人知道一点。

    若有战,说不定就等他回来打。

    荀彧摇头道:“主公要是惬战,就不是主公了。”

    “况且曹营从来不缺征战猛将,子孝将军,妙才将军,元让将军,皆是不世出良将,况且还有刚降的张辽等人。”

    要他征战的才能?

    不可能。

    之前从未有人知道荀潇能打,曹操一样打下偌大地盘。

    “或许主公只是不想张扬,引得各方争抢。”

    荀彧也猜测道。

    荀攸附和道:“有道理。”

    做好迎接天子准备之前,确实不该声张。

    只是,文伯现在如何了,他又会如何想呢?

    荀攸此前没想过,现在却有点好奇。

    ......

    颍川境内,一队骑兵自是威风凛凛,带起雪水泥泞一路。

    自徐州出征后,便是快马加鞭,一路疾行。

    荀潇自然不是为了兵贵神速,不然他也不会直接奔赴许县,而应当自陈国或是经过沛国便往南,直奔豫州而去。

    他只是觉得曹纯很吵。

    果然如同众人所料,曹纯就貂蝉之事,问了一路。

    只要停军修整之际,便会趁机暗示。

    荀潇明白曹公为何命他出征了,真的是无孔不入。

    甚至,演变成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荀潇承认。

    还变成了精神追求,让人无话可说。

    “子和,你若是不姓曹,我真怀疑你能否在这乱世活下去。”

    距离许县不远处,荀潇刻意停军驻扎于此,曹纯果然又凑了过来套近乎,于是荀潇如是说道。

    “可惜我不姓曹。”

    王二兀自叹息。

    出征的时候,他为了表忠心,也跟来了。

    有个人应付曹纯,倒是给荀潇省心不少。

    “文伯,其实这一路行来,我已经知道答案。”

    曹纯露出一个大聪明的眼神,挑了挑眉毛。

    荀潇无语了:“那你还问?”

    曹纯扫了扫地上的雪,坐在地上找了个杂草随意叼在嘴里,叹道:“我只是想不通,既然都知道事实,为何没人说真话。”

    荀潇愣了愣,又点了点头:“也许真相有时候并不重要。”

    “但是总得有人说真话!”曹纯露出一个不知是狡黠还是憨厚的神情。

    荀潇更是坚定了心中猜测,这家伙英年早逝真有道理的。

    只是,不论曹纯是否知道真相,荀潇都不会说。

    天下人有猜测是猜测,但要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便全然不同,到时候怕让曹公也下不来台。

    真要说了,曹纯这大嘴巴没几天就会弄得天下皆知。

    “你确实适合统率虎豹骑!”

    “为何?”

    荀潇没再答他,翻身上了马,准备进城。

    王二悠悠道:“先生的意思是,子和将军和虎豹一样,勇猛有余,智慧不足?”

    曹纯顿时停步,指着荀潇愤愤道:“文伯,你怎么骂人呢!”

    王二摇了摇头,叹道:“恐怕先生实在骂虎豹,毕竟它们还是有些智慧的。”

    ......

    荀潇留下队伍,独自进了城。

    期间曹纯担心,跟了过来,最后还是被他忽悠了回去。

    此番特意在许县停留,是为了去看一看貂蝉。

    嗯......还有些事情要做。

    怎么能让曹纯知道?

    此时的许县并不大,只是颍川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方便,人口不少。

    此时进城城门的人群熙熙攘攘,看来张邈陈宫之乱,并没有对百姓影响太大,主要的动荡还是在士族。

    荀潇翻身下马,像个寻常百姓般接受驻守士兵盘查,便牵着马缓步向城内走去。

    街道不算宽敞,房屋也还简朴,还不出日后许都的繁华。

    荀潇也不知道哪些宅院是自己的,让曹纯买了大宅院不算,还让他替自己也买了不少。

    日后这里变成许都,便会坐地起价。

    反正京城的房价,从来没有便宜过。

    “现在,我也算个有钱人了?”

    荀潇在穿越之初便想过生意,没想到会这么简单。

    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房地产,果然暴利啊!

    就是不知道曹营那些文武到自己手里来买宅院,会是如何精彩的神情。

    也许不会,因为黑锅全让曹纯背了......

    荀潇穿过人群,听着百姓议论纷纷,似有大事发生。

    他停下脚步,认真听了会。

    原来,谈论的是天子东归洛阳以及天子落魄的场景。

    “怎么提前了少许?”

    他记得,史书上记载献帝回洛阳的时间点,应该是明年七月左右。

    此时他还不知道,一切都还得从他追击袁术说起......

    很快,他又加紧了步伐。

    奉迎天子是大事,但是他没有兴趣。

    如果是桃儿在洛阳,那还见什么貂蝉,早就率领虎豹骑杀过去了。

    天子?

    真不熟。

    要是曹操和荀攸等人知道他此时想法,定是要郁闷到吐血。

    满腔期待都化作滔滔江水,向东流了......

    穿过几条街道,荀潇按心中测算,来到一家小店铺门口。

    只是这家店铺,不卖东西也不是当铺。

    看着门前挂着的招聘佃农的木牌,荀潇知道自己没有找错地方,曹纯也没有骗自己。

    在行军路上,荀潇很轻易就打听到了貂蝉所在之地。

    忽悠曹纯,真没任何难度。

    店铺比较空旷,除了排队的人群,只有中间一个柜子,上面放了些竹简和笔墨。

    柜子上趴着一个约摸三十多的妇人,面容还算清秀,但不是貂蝉。

    “诶?哪家汉子怎么不排队?”

    “大家都是讨口饭,没必要吧。”

    吆喝声传来,荀潇才突然发觉,那夜走的匆忙,貂蝉和自己好像并没有留下暗语。

    不然进门就是一声天王盖地虎。

    妇人一句别驾托XX,然后带去后院。

    可谓极其威风又装逼。

    此时,却有点尴尬。

    妇人此时也发现店里来了个怪人,盯着荀潇看了半晌,才试探问道:“可是别驾来访?”

    荀潇大喜:“正是。”

    心中更是夸赞连连,貂蝉真聪慧,世上第二聪慧。

    第一是桃儿。

    妇人见此,紧忙放下手中笔,上前行礼。

    然后对身旁另外一妇人交代了几句,便带着荀潇自东门出城去了。

    走了约摸数里地,城外田地深处,缓缓现出一间小屋。

    荀潇,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