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我为天庭操碎了心 >042、姓许名仙
    兜兜转转,李阳明带着薛丁山来到了长安城。



    雁塔寺香火鼎盛,背剑的男子取了三炷清香,便朝大雄宝殿而去。



    李阳明见状亦是跟了上去,薛丁山则是代师尊取了香烛。



    背剑的男子持香三拜如来佛祖,如来却是低首不愿见他。



    大雄宝殿中的其他神像亦是如此,满大殿的佛陀菩萨尽是避之不及。



    薛丁山见状诧异无比,就是不知这背剑的男子乃是何方神圣。



    菩萨低首倒也正常,但佛祖不见却是有些骇人听闻了。



    殿中的信众、沙弥皆俯身叩拜,不知佛陀菩萨这是怎了。



    李阳明走上前去,自男子的手中接过了三炷清香,而后便是躬身三拜。



    如来佛祖这才抬起了头,而后李阳明又对薛丁山说道。



    “拜一拜诸位菩萨,一拜即可。”



    薛丁山虽然十分疑惑但还是持香拜了拜菩萨,菩萨这才抬头。



    “见过真君。”吕岩手掐道指行了一礼。



    李阳明回礼。“现如今却是不知该如何称呼你了。”



    “我本全真客,真君随意便是。”



    李阳明点了点头。“真人来此作甚?”



    “贫道想见见传闻中的三藏法师。”



    恰在此时,寺庙中的主持朝他们走了过来。



    “法师有请。”



    吕岩、李阳明与薛丁山登上了雁塔寺的圣地——大雁塔。



    唐三藏坐在满是经书的禅房之中,檀香寥寥,令人心旷神怡。



    李阳明与吕岩在三藏法师的对面坐下,薛丁山则跪坐一旁奉茶。



    见师父与另外两位只是闭目不言,薛丁山很是不解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金箍棒不知从何而来,李阳明与吕岩倒是也知晓孙悟空的意思,大打出手是不可能了。



    金箍棒弯曲,一颗金灿灿的舍利子正好掉落到薛丁山的手中。



    薛丁山手捧舍利子不解的看向了李阳明,见李阳明笑着点了点头方才收起了舍利子,而后又对金箍棒拱手作揖。



    李阳明的朋友许多,薛丁山也不是什么事情都知晓的,他在北极府也没待多长时间,且大多时候都在接受紫阳真人他们的教导。



    李阳明也只是遇到一件事方才会与他简单说下。



    唐三藏翻开面前的经书。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于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



    吕岩看向了薛丁山,薛丁山心领神会的将怀中的《悟真篇》放到了吕岩的手上。



    “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舟最的端。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本因戌己为媒娉,遂使夫妻镇合欢。只候功成朝玉阙,九霞光里驾祥蓥。”



    刹那间,禅房之中天花乱坠,禅音阵阵不绝于耳。



    薛丁山先是神清气爽,但片刻之后便又觉得禅音如同魔音贯耳一般,让他心魔丛生。



    YY小说



    禅师与真人同时诵经,此中的交锋已是佛道之争。



    李阳明见状取出撼帝钟悬在了薛丁山的头顶,薛丁山这才不受影响。



    他很是后怕的看向唐三藏与吕岩,而后又看了眼师父。



    只见李阳明似有金乌啼鸣之象,眉心一点薪火在禅音中有壮大之迹。



    原来这并非李阳明的本体下界而来,而是他成就金仙道行之后将金乌遗蜕重新炼化成了身外化身。



    而他的本体却是在星斗之中修行,享大日与朱雀之精淬炼。



    吕岩与唐三藏诵经三日,李阳明亦是听了三日的经书,眉心的那点薪火也确实比之前壮大了一丝。



    吕岩起身一礼,唐三藏见状亦是回了一礼,并送上一本佛经。



    至此,吕岩离了雁塔寺,未曾与唐三藏寒暄一句。



    薛丁山云里雾里的随师父与吕岩同行,却是不知这三日诵经的一出乃是为了什么。



    李阳明开口问道。“佛法如何?”



    “佛法无边。”



    李阳明再问。“道法如何?”



    “道法无量。”吕岩又继续说道。“大乘有错也无错。”



    李阳明笑着点了点头。“大乘自有无上法,然过之不及。”



    吕岩也是点了点头。“正是此中的道理,我辈也当谨记才是。”



    “全真?”李阳明不解的问道。



    “全真可兴,但不可大兴。”



    “真人是担心全真重蹈覆辙?”



    吕岩颔首。“此乃必然。”



    李阳明却是疑惑的看向了吕岩,在他看来全真有大兴的可能,金丹之道亦有兴盛之机,但吕岩这位传道者好似并没有这般心思。



    吕岩颇为傲气的说道。“我玄都紫府无需人间气运。”



    李阳明点了点头,太清天尊的确对这些争夺不太感兴趣。



    且李阳明也自吕岩的话中确定了吕岩玄都紫府出身的猜测。



    不过他是如杨戬一般还是属于其他情形,李阳明便不得而知了。



    “真君寻我做何?”吕岩开口问道。



    “有一事相求。”



    吕岩点了点头直截了当的说道。“说来便是。”



    吕岩与李阳明有一份缘法,此前李阳明曾指点吕岩去风云宗修行。



    这便如同李阳明在无能胜会与须菩提尊者相见一般。



    唐三藏请求李阳明放了常仪尊者便是主动了结了这份缘法。



    李阳明今日主动来寻吕岩,那他们之间的缘法便也就了结了。



    “想请真人点化一人。”



    “何人?”



    “太阴星君。”



    原以为吕岩会多说什么,但他却是未做丝毫犹豫的便点了点头。



    “可。”



    李阳明拱了拱手。“多谢了。”



    还未等薛丁山反应过来便见到吕岩手中的量天尺青光一闪,眼前的景色变幻,他们却是又来到了西湖之上。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细雨蒙蒙,一身形瘦削的素衣男子独自在断桥上眺望风景。



    又见得金山寺的法海踏水而来,白衣胜雪,又有不威自怒之相。



    法海登上断桥,素衣公子双手合十一礼。



    “见过法师。”



    而后便从怀中取出一本佛经,佛经被油纸包裹。



    “谢法师赠书之恩。”



    法海接过佛经。“可有所得?”



    “偶有所感。”



    法海问。“心中没有悔憾之念,口中常常宣说柔软之语。”



    素衣男子答到。“诸佛常软语,为众故说粗。粗语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者,归依于世尊。”



    法海笑着点了点头。“善。言慧根者,于法观达,目之为慧,根同前释。”



    素衣男子又是双手合十,法海则是自怀中取出一本经书交给了素衣男子。而后又踏水离开。



    素衣男子得了经书便准备回家细细研读,李阳明却是于此时踏上了断桥。



    虽是细雨朦胧,但李阳明却是滴雨不沾身。



    素衣男子不解的看向了李阳明。“今时有雨,为何不遮?”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会主动与李阳明说话,他只是觉得眼前的这位怪人好似见过,但又记不起来。



    观察少许便又发现雨水不落他身,于是他便拱手一礼。



    “小生见过真人。”



    李阳明点了点头,伸手接了几滴雨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素衣男子答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李阳明又是点了点头,吕岩适时出现在李阳明的身边,素衣男子见状又是躬身一礼。



    吕岩手指一点,一滴雨珠停留在素衣男子的面前。



    而后雨珠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纠葛,源源不断。



    素衣男子却是已经看的痴了,这玄之又玄的一幕好似在诠释何为道。



    最后阴阳二气纠葛化做一尾金鱼,吕岩挥了挥手便将它送入了水中。



    “此乃何法?”素衣男子满是不解的问道。



    “此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素衣男子拱手。“受教了。”



    李阳明招了招手,薛丁山跑到了他的跟前。



    “将《悟真篇》拿来。”



    李阳明将《悟真篇》交给了素衣男子。“若得空闲可观一二。”



    “谢真人。”



    “你姓是名谁?”



    “姓许名仙。”



    薛丁山拉了拉李阳明的衣袖,几人都随着薛丁山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素娘、青娘泣不成声,素衣男子轻点一下眼角,低头一看手指上竟有泪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