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在末世有座城 >第二百一十四章 陈教授的废土生活
    陈友平这几天都活在不真实的感觉之中。



    站在龙山山顶眺望,眼前这的确是一片自己从未踏足过的土地!



    陈友平仔细研究过土壤成分,是宋子瑜第一次给自己检测的那种核辐射衰变土。



    自己终于来了到一直好奇的地方。



    远眺这个世界,荒芜一片,宛如戈壁滩。



    龙山聚居地的大部分人都是皮毛骨头的瘦弱,这种饥荒带来的记忆,陈老也仅仅在自然灾害的那几年里才深刻体会过。



    这里穷是真的穷啊!



    穷得一塌糊涂!



    穷的叮当作响。



    穷得吃饭都成大问题。



    不过和其他人不一样,面对这样的困境,陈友平满脸红光!



    ……



    “好啊,这才是大展拳脚的地方。”看着正在荒原上开荒耕种的龙山饥民们,陈老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其中了。



    “慢着,陈老,我带你去看看你的工作场所和办公室。”宋子瑜拦住了陈友平,准备给陈老熟悉一下工作环境。



    “我不需要办公室,这里就挺好。”



    陈友平拒绝道:“农人就该在田间陇亩,坐办公室哪能行?那些在试验田里铺红地毯的家伙,都是一群废物。”



    但宋子瑜劝道:“有些东西你一定要亲自看看,才能彻底了解这里的情况。”



    宋子瑜带着陈老来到了位于山腹的避难所植物园。



    看着植物园里的植被和植株,陈老的脸上流出了惊讶无比的神色。



    “这些植物……”陈老沉溺其中研究起来。



    宋子瑜继续说道:“这里的很多植物看起来都和我们蓝星的文明世界的植物大相径庭,有些似是而非,我一度怀疑这个地方并不在蓝星上。”



    陈老点点头又摇摇头,指着一株果树说道:“这些植物身上有很不协调的人共杂交、改造、嫁接的迹象,我怀疑这些都是为了适应灾难后世界而进行的一系列尝试!”



    陈老果然是农业的专家,看待问题的深刻程度远非宋子瑜可比。



    一言点出了问题所在。



    宋子瑜知道术业有专攻,论及农业方面的专业性,自己给陈老提鞋都不配。



    所以自己只需要配合陈老的工作便可。



    “陈老,我给您调集一批人手,然他们听你的指挥,以后聚居地农业发展的工作就靠您了。”宋子瑜说道:“眼下下最急迫的就是把开荒的事情做好,我打算一次性开荒十万亩地……”陈友平大手一挥说道:“这么穷的地方,十万亩地的粮食哪里够?这一季起码也要开荒二十万亩地!”



    “这……”



    看着意气风发的陈老,宋子瑜傻眼了。



    没想到陈老步子比自己迈开还要大。



    “种子的事情你放心,我自有办法!”陈友平直接交代了位于科研所附近的一处仓库,那里储藏的种子足够开荒二十万亩地支用。



    “我怕人手不够啊!”宋子瑜道。



    陈老一脸鄙视的说道:“小宋,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人力开荒是多么低效率的事情啊,你这地方的地形适合大机械化耕作……直接上拖拉机吧。”



    听到这话,宋子瑜眼前一亮。



    对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可是哪里去搞这么多的机械呢?



    这也是个问题。



    陈老继续说道:“拖拉机不够,畜牧力也是可以的,你别告诉我这个世界连牛马都没有!”



    宋子瑜恍然大悟。



    “我这就想办法……”



    宋子瑜就要走。



    “别慌,你顺便帮我采购一批器材,我打算把这个地方改造一下,争取下个季度能实现蔬菜水果的自由。”



    说着,陈老掏出一支笔,在纸上稀里哗啦的写起来。



    不消五分钟,一张清单就被陈老拉了出来。



    “能买的你都买,不能买的……我再自己想办法制作吧。”



    陈老叮嘱道。



    宋子瑜拿起清单看了看,上面东西很多,大部分都是农用品,数量还不少。



    2kxiaoshuo.com



    “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全部搞定。”



    宋子瑜说道。



    “走,我们去看看外面开荒的进度。”陈老兴致勃勃,完全是工作狂人的状态,走起路来都带风。



    天知道如他这个年纪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精力。



    两人走出避难所,恰巧遇到正在拉接电缆线的高仲平一行人。



    城市建设这一块,宋子瑜把活儿都交给了高仲平负责,此时高仲平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



    大概是因为能量转化的问题,无法计算出合格的输出功率,应该采用怎样的电阻器才能保证电压的供给稳定。



    包括马小龙和公孙婉儿在内的一众人,都围绕在高仲平旁边,看着高仲平在地上写写画画,进行着复杂的演算。



    宋子瑜看了一眼,发现这已经涉及相当高深的电能转换问题了,内容过于艰深,宋子瑜感觉头疼。



    也就是老高这个怪才,才能写出这么大几组方程式,算得满头大汗。



    ……



    “不用这么吹毛求疵吧?多加一个电阻器就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算得这么精准呢?”陈友平看了一会儿出言提醒。



    老高头也不抬道:“说得轻巧,电阻越大电压就越大,这么多的电缆,电压器稳不住一下就烧了,到时候火灾怎么办?”



    陈友平道:“这有什么好怕的,用高阻断的保险丝啊,电压不稳定就把保险丝加粗,活人不能给尿憋死啊。”



    高仲平抬起头看向陈友平:“嘿,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宋子瑜见到自己身边两大技术骨干首次碰面,于是赶紧介绍。



    “陈老,这位高仲平,机械师,诸多领域皆有涉猎。”



    “老高,这位陈教授,农业学家,德高望重!”



    高仲平闻言眼神一挑:“农业学家?幸会幸会,好多年没有听说过这个职业了。”



    “你是机械师吗?正好我有几个东西需要改装一下,我把图纸给你?”陈友平简单寒暄便开始在纸上用笔画图。



    这一手直接属于是炫技了!



    只见陈友平用笔在A4纸上简单勾勒,一套机械畜力两用的犁地机器就被画了出来。



    东西看起来并不怎么先进,但陈老这一手构图的水平却是展现无疑!



    仿佛是用水平尺比划好的般,图纸画得工工整整,堪称手绘巅峰!



    这一手,就算是外行人都知道了不起!



    公孙婉儿妙目挣得老大,仿佛是见了外星人。



    如此过硬的绘图手段没有几十年的艰苦锤炼,根本不可能做到信手拈来。



    别的不说,就算是工具备好,公孙婉儿也不认为自己可以画得这么好。



    “这一手构图有学问啊。”高仲平拿着手绘图纸反复欣赏,忍不住赞叹。



    老高看向陈友平的眼神也变了,至少是将陈友平放在了自己一个水准上来平视。



    陈友平淡淡说道:“当年野外考察,没有照相机这些设备,遇到了需要记载的样本,全靠自己手绘。样本如果画不好,研究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必须画得逼真!这都是逼出来的……当年我们那一批人,各个都有这种构图水平,完全不值一提。”



    陈老说得如此云淡风轻,更显高深莫测。



    (调整时差,明天开始早上工作下午改稿,晚上发文,不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