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人在秦时,风后奇门 >203.我们万众一心
    人在秦时,风后奇门正文卷203.我们万众一心强攻,等降。

    李信琢磨着这句话,什么意思,都强攻了还要等对面投降?

    难不成相邦大人在赵国还有人?

    李信看了一眼身旁的白弈,沉声说道:

    有人吗?

    白弈摇摇头,赵国如今被重用的就几个个,哪来他的人。

    不过没有不代表不能等降。

    出发之前,他已经把郭开放了出来。

    给了块地,给了虚职,只不过并没有放走,好吃好喝的养在了秦国咸阳。

    郭开为何上位,他懂上面人的心思,知道怎么才能讨好上司。

    他为了讨好白弈,肯定会给赵国的官员写信、劝降。

    郭开作为赵国前任相邦,手下的狗腿子自然不会少,到时候强攻之下,带着人来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说不定还有其他效果,内心本就动摇、畏惧死亡的人,自会随大流,投降于秦。

    心中立场不坚定的人太多,很容易被带跑偏,这也是为什么要摸黑白弈,摸黑秦国的原因。

    看了一眼李信,白弈鼓励一般说道。

    李信抬手抱拳再一次保证,他现在也压力颇大,赵国,蒙武打了那么久都没有拿下,如今他接手……

    李信的确自大,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能超越蒙武,蒙武虽说没有什么大的战绩。

    但那可是在齐国最巅峰的时候,在五国伐齐之前,夺了齐国九城,光是这一点就要比他强的很多。

    自大不代表没有自知,和谁比,比谁强,李信心里还是知道的。

    何况经过那次大败,李信已经没了多少自傲,学会了如何正视自己。

    ……

    赵国面对秦国的讨伐,并没有坐以待毙,代王嘉亲自下场招兵,前前后后招了两万民兵,多大事青壮年。

    如今真正的平民只剩下了八万,八万养活三万前线士兵,放在科技发达的时候可以,并不困难。

    但这里……

    不行,就算墨家在牛逼也不行。

    代王嘉并没有考虑后援问题,这并不怪他,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如此,赵国也时长不管后援,只管前线打仗。

    能打过就打,打不过也得出去硬刚。

    赵国一些有眼力见的官员连连叹息,代王嘉是个不错的君王,也尝试和之前的君王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依然没什么改变。

    不把经济当回事,迟早会出弊端。

    他们尝试让代王嘉改变想法,和秦国谈和,撤离中原,去匈奴地界养精蓄锐。

    但代王嘉没有犹豫,依然选择和秦国打。

    得到这个结果,他们生出了换个王的想法。

    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他们无奈,也无可奈何。

    这是他们自己选的王,而且赵国大部分百姓很喜欢代王嘉永远反抗的精神,他有很多追随者。

    四个官员聚在一起,商讨着如何最大程度的保住百姓,有人忍不住骂了一句。

    另外一个官员摇摇头,叹息一身,语气充满了无奈。

    又一人

    苦笑着说道,他眼中含着泪花,声音都有些颤抖。

    自己国家的王,还是自己推选出来的,现在却给自己扣上了反贼的帽子,他们能不难受吗?

    如何保住更多的百姓,这是个问题。

    他们四人作为赵国老人,知道秦国并不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恶魔。

    他们现在担心的是,赵国极力反抗秦国,谁知道白弈会不会以此立威,威胁燕,楚,齐三国。

    商量了半天,四人也没有一个结果,话题又回到了代王嘉身上。

    叹息声此起彼伏,他们比谁都想保住赵国,但年纪大了,权力不够,无能为力。

    三人骂了足足一刻钟,坐在角落的从来没有发言的中年男子忽然抬起头,轻声说道:

    三人愣了一下,相互看了看,眼神中泛起了一丝希望,不过很快就被淹没,只是不停的念叨着:

    他们也希望赵国能挺过这次难关,他们也知道希望极其渺茫。

    中年男子站了起来,声音极其严肃:

    中年人语气激动,压制着内心的愤怒。

    或许吧。

    三个老者对视一眼,默默点了点头,或许这是一个空口号,但终究是可以激励人心的。

    三人站了起来,依次向外走去,留下中年人一个待在屋内,远远的,声音传入耳中:

    苍老的笑声传入耳中,中年人脸上出现一丝澹笑,也缓步来到门外,仰头看了看天。

    今日的天气不太好,黑云遍布,遮住了太阳,看不到一丝光明,时不时有雷声响起,一声声雷吼,似乎寓意着将来到来的灾难。

    中年人眼睛眯了眯,低声滴咕了一句。

    ……

    秦军驻扎在距离赵国的六里远的地方,赵国城墙上清晰可见的几个士兵在威严肃穆的站着,手上的长枪泛着一丝寒光。

    白弈看着赵国,轻声感叹。

    身后,蒙武的笑声传入耳中,紧接着他来到白弈身旁站下,看了看天边的云朵,点点头:

    看了一眼蒙武,白弈轻声道。

    不是好词?这么有画面感的句子,居然不是好词?

    蒙武看了看白弈,有些不相信。

    白弈又悠悠补充了一句。」

    白弈想看看赵国的人全部反抗的壮观,却又希望这些人直接投降。

    不是怕打不过,只是觉得到时候下不去手就尴尬了。

    一个很难抉择。

    白弈摇摇头,没有多想,收回了目光。

    身后李信快步跑了过来:

    ……

    强攻,三万秦锐士的进攻下,赵国死伤惨重,仅仅一日的时间就损失了三千人。

    而秦国不到三百,整整十倍的差距,让代王嘉一时间不敢相信。

    秦赵两国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代王嘉并不敢相信,自己群里组织下的民兵,居然如同草芥一样,没有给秦国造成了一丝威胁。

    这是什么!?

    代王嘉有些崩溃,明明自己努力过了,还是打不过秦国。

    一定是军队出了问题。

    代王嘉依然没有考虑到秦赵两国本质上的差距,将目光锁定在了军队内的将军上。

    情况紧急,并没有选择去核实,代王嘉立刻下令罢免大将军,自己亲自率军迎战秦国。

    有了代王嘉的加入,赵国也振奋了一次军心,反击起的力度也大了不少,但依旧难以与秦国对抗。

    这一天,秦国突然停下了攻击,代王嘉心中正疑惑之时,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

    六个中级官员居然带着四百多个百姓,投降了?

    城墙之上的代王嘉,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脚下,不知怎么出城的百姓。

    投降!

    代王嘉很快反应过来,眼睛中伸出了怒气与杀意。

    你们怎么敢的!

    没有给他过多思考的时间,代王嘉连忙下令杀了下面的官员与百姓。

    他绝对不能看着自己人成为敌人,给赵国带来更多的威胁,还不如直接杀了。

    心疼归心疼,但现在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

    代王嘉下令了许久,也没有箭射出,他看了看,周围的士兵低着头,并没有要进攻的意思。

    质问的话戛然而止,代王嘉似乎明白了什么,摇摇头,叹了口气,没有逼他们做决定。

    对自己家人动手……

    代王嘉怒视着不远处的秦军,心中想要直接出门迎战的心思都有了。

    白弈接纳了这些投降者,一视同仁,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是好吃好喝的养了起来。

    有了第一批投降者,还受到这么好的待遇,上面的士兵都有些羡慕。

    更羡慕的则是一些已经完全认为赵国会败的,随时想着逃跑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官员。

    带走四百人就有这么好的待遇,要是我发挥一下自己的口才,多带点人过去,会不会再混个官当当?

    这些官员第一次感觉,自己平时眼中的垃圾,居然还有这种作用。

    作为一个官员,三寸不烂之舌是基本,说动一些没有什么知识水平的平民并不困难。

    所以他们蠢蠢欲动,准备偷偷摸摸的大干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