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随身博物馆 >第三百二十八章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张俊平让刀疤脸建大型混凝土搅拌站,也是有意加快国内机械化施工的进程。



    第一座混凝土搅拌站建好之后,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事例。



    中国从来不缺少聪明人,也不缺少跟风的人。



    混凝土搅拌站技术并不复杂,想要建混凝土搅拌站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机械厂愿意研究生产这东西。



    接下来,张俊平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服。



    白天上班,搞创作,晚上搂着媳妇香喷喷软绵绵的身子睡觉。



    隔三差五的唱唱京韵大鼓或者西河大鼓。



    随着邱文燕的身子越来越重,张俊平自然不敢让邱文燕天天唱西曲。



    公司集资建房报名的事情也不用他操心。



    李文娟就直接办妥了。



    中国老百姓对房子的追求,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一套一百平方的楼房,需要大约三四万块钱。



    具体多少钱,张俊平不知道,他是根据办公大楼的价格推算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才七九年,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上哪弄这么多钱去?



    那你真是小看了中国老百姓对房子的追求。



    艺术品公司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报了名。



    有人甚至找到办公室打听能不能参与集资两套房子。



    不仅是艺术品公司的人,就连新闻出版局那边,也认购了一百多套。



    新闻出版局其他的下属单位,也认购三百多套房子。



    加起来,差不多有八百多套集资房。



    当然了,现在只是一个意向,最终多少套,还要等都交了钱,才算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刀疤脸那边效率很高。



    去香江待了两天,就带着几个洋鬼子返回了BJ。



    这几个洋鬼子是工程机械公司的业务员。



    这小子,一通忽悠,把几个工程机械公司的业务员给忽悠到了BJ来。



    这也是刀疤脸的精明之处。



    到了香江一打听,卖混凝土搅拌站,还有混凝土搅拌车,泵车的有好几家。



    有德国的公司,有瑞典的公司,美国的公司,还有小本子和棒子国的公司。



    刀疤脸不知道买哪一家的好,刚才一通忽悠,往大了吹,让几家公司都感觉这是一个大单,拿下这个订单,今年全年的销售任务都不用愁了。



    自然纷纷跟着刀疤脸来到BJ。



    刀疤脸还有点愤青的思想,没有搭理小本子的公司,只把德国、瑞典、美国的公司带到了BJ。



    张俊平只好亲自接待了三家公司的人。



    把自己的需求告诉对方,然后要求对方明天下班之前,把价格以及最快投产时间点写成文字的报价单,报给他。



    然后把三个打发走。



    张俊平全程用流利的英语、德语和对方交流,把三个人唬得不轻。



    “你小子,怎么不把小本子的人叫来?”



    “叫小本子干什么?那群狗日的,我看见就想揍他们。”刀疤脸的愤青很严重。



    “叫小本子来搅局啊!你不知道,小本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搅局。



    四家公司报价,最后一点是小本子的最低,咱们可以不用他的,但是可以借小本子的手,来压价。



    都是大老板了,做事情可不能意气用事。



    要多动动脑子,你说咱们借小本子的手压下价格来,回头再不经意的告诉他们小本子的报价。



    你说,他们三家公司会不会对小本子产生排斥?不比你直接把小本子排除在外,更爽?”张俊平笑着教训着刀疤脸。



    愤青,不带小本子玩,这对张俊平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也只是借机教训一下刀疤脸而已。



    第二天,经过一番对比,和第二次竞争性谈判之后,张俊平确定了选用瑞典的沃尔沃,价格稍微贵一点,但是速度快。



    香江这边就有现货,回去立马发货,一周之内就能抵达BJ。



    并且沃尔沃公司还会派出技术人员帮着建站,做技术培训等等。



    敲定了混凝土搅拌站,张俊平把剩下的事情,交给刀疤脸去负责,自己再次担任甩手掌柜。



    至于和政府部门洽谈投资修建大型混凝土搅拌站的事情。



    这些根本不用张俊平出面,刀疤脸直接找许少民就行。



    张俊平悠闲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九月中旬。



    第一届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报名截止,开始进行初选赛的评审。



    直到这个时候,艺术品公司还没有对外公布评审委员是谁。



    陆昭德和楼新英问了几次,张俊平都是笑着说不着急。



    这次陆昭德和楼新英着急了,联袂来到张俊平的办公室,“经理,这报名截止了,您看这评委怎么定?”



    “呵呵,这是初赛评委的名单,你们按照名单去请人吧!”张俊平这才笑着拿出一份名单,交给陆昭德和楼新英。



    “经理,这,我们冒然去请人家来当评委,是不是有些唐突啊?”



    “不唐突,我之前都和他们打过招呼了,只是没有明确是担任初赛评委,还是复赛、决赛评委。



    你们去的时候,拿点礼品去,姿态放低一点,应该没有问题的。”张俊平笑道。



    张俊平拿出来的名单,都是上次出国参加巡回展的老艺术家,老手艺人。



    在国外的时候,张俊平就曾经隐晦的对他们发出过担任评委的邀请。



    这些人都是欣然同意过的。



    “好吧!那我和楼总分开去邀请。”陆昭德看了一眼名单,好在初赛的评委都是BJ和周边的,倒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用。



    “你们找几个年轻的艺术家,先做一下海选,把那些乱七八糟,没有艺术性的参赛作品剔除出去,再让评委来评审。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www.yeguoyuedu.com 安装最新版。】



    还有,晚上我在知味斋定了个桌,你们两个代表我请评委们吃顿饭。”张俊平又提醒了一句。



    “知道了经理。”陆昭德和楼新英离开,分头去邀请评委。



    张俊平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评审,但是全程都在关注着。



    就是希望第一届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能够公平,公正一点,打响名头。



    这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一共收到五万多件参赛作品,刨除那些乱七八糟的作品之外,还剩下三万多件。



    按照十比一的比例,挑选出三千多件参加复赛的作品,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筛选,评定,最终确定了参加复赛的三千多件手工艺品。



    通过复赛之后,会给对方寄出通知书,并且会给予一定的奖金。



    奖金是根据参赛作品的种类来支付的,贵重的参赛作品奖金自然就高一些。



    基本上保证,只要通过初赛,进入到复赛,就不会亏钱。



    复赛,依然是十比一的筛选比例。



    复赛的评审自然要轻松许多。



    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筛选出参加决赛的三百六十件作品。



    这个时候,就正式多了。



    不仅会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刊登通过复赛,参加决赛者的名单,以及他们的作品也会陆续刊登在《中国印象》杂志上。



    参加决赛的作者,会被邀请到BJ。



    参加决赛作品展。



    第一届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的决赛展出,在大会堂就行的。



    本身这次大赛的宗旨就是为祖国献礼。



    自然要在大会堂的展厅里举办。



    为期一周。



    决赛评委也正式了许多,全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书画艺术家和传统手艺人。



    大家齐聚BJ,参与评判。



    除了评委还有观众评委。



    所有来参观的游客,在门口都会发放一张卡片,认为那件作品好,就把卡片投给那件作品。



    每件作品的前面都有一个小箱子,就是用来投卡片用的。



    这样的形式,在后世一点都不新鲜,可是在这个年代,却是激起了游客极大的兴趣。



    一种参与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观看参赛作品的时候,更加认真。



    不断的比较,那件作品更好。



    最终评委的评分,加上游客的投票,综合起来评判出一二三等奖。



    也是这个年代,没有多少娱乐活动,艺术品公司举办的这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居然引起了央视的兴趣。



    全程录制拍摄了展出和投票的全过程,剪辑之后向全国播放。



    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方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就连上面的大大领导,都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展出,并且兴致勃勃的身边的工作人员讨论了一番作品的艺术性。



    这个场面又被央视播放了出去,引起更大的轰动。



    各地纷纷致函,询问下一届大赛什么时候举办。



    很多人都后悔没有参加这次的大赛。



    要是参加了,说不定就被大大领导看到。



    热热闹闹的第一届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在十月七号落下帷幕。



    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公布了获奖名单,以及现场发放奖励的录像和照片。



    艺术品公司也不吃亏,通过这次的大赛,不仅打响了《中国印象》和《BJ画店》两本杂志的名气,连带着艺术品公司也签下了许多有潜质的传统手工艺人。



    这边大赛刚刚结束,张俊平秉承着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信念,又开始酝酿着搞事情。



    “明年春天,我们要组织一次亚洲春季巡回展。



    这次展出的总负责人是陈丽君陈经理,邵谦邵部长作为副总负责人,协助陈经理做好这次的春季巡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