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随身博物馆 >第二百二十六章有钱没钱都要过年
    “大哥,我和安子就不要了吧?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赵玉芝看到张俊平看她,赶紧开口说道。



    “酒楼是我送给咱爸妈的!



    咱爸妈的东西,自然我们兄妹三个都有份。



    这个你们就不要再谦让了。



    只要你们好好孝顺父母,这点身为之物,大哥真的不在乎。”张俊平笑道。



    “行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谁也别再谦让了。”张父开口终止了这个话题。



    “平子,燕子上次来说,你可能要离开物资局?”张母关心起另外一个问题。



    “嗯,结了婚,我老丈人肯定不希望我继续待在物资局。



    物资局虽然不错,来钱也多。



    可是一年出差最少也得半年以上。”张俊平笑着说道。



    “那燕子他爸,说好让你去什么地方了吗?”



    “因为我字写的好,画画也不错。所以,打算让我去BJ画店当店长。不过,现在好像还没定下来。”张俊平笑着回答道。



    “BJ画店,那地方好,工作轻松,这样你就有时间多陪陪燕子。



    你们结了婚,抓紧时间要个孩子,趁我现在还年轻,还能给你们带孩子。”张母笑道。



    说完,又看着赵玉芝,“玉芝啊,你别怪妈偏心,给你大哥看孩子,不给你看孩子。



    咱们走到哪说哪儿的话。



    以前,咱们在养猪场上班,你也知道那活累。



    所以,妈才让你自己在家带孩子。



    现在情况好了,你要是和安子再要一个,妈也给你们看孩子。”



    “妈,我又不是不知道好赖的人。我知道,您不给我看孩子,那是心疼我,不舍得我去养殖场受累,您对我比对红还好。”赵玉芝拉着张母的手娇声说道。



    张俊平陪着父母吃完饭,就回到城里,来到广安门外的仓库。



    自己空间里还有数千吨的大米,上万吨的小麦,以及数百吨的牛肉。



    双头鹰整个远东地区,数十万人的生活物资,主要就是通过鸟市这个港口来运输。



    双头鹰一直都是粮食,轻工业产品的进口大国。



    远东地区的食物,更是主要依赖于进口。



    所以,鸟市港口上堆积的货物,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空间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有很多,只是好多都不方便拿出来。



    或者说,暂时不方便拿出来。



    不过,化整为零的拿出一部分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张俊平直接用麻袋装了一百多袋大米,放到仓库里。



    小麦没办法拿出来。



    又拿出二百多坨冷冻带鱼。



    带鱼这东西,出水就死所以远洋捕捞的渔船,都是在捞上来之后,直接把带鱼冷冻起来。



    所以,张俊平从渔港码头弄到的鱼获中,带鱼都是冻成一坨一坨的。



    倒也方便拿出来。



    想了想,张俊平又从空间里拿出几百匹棉布。



    这些棉布,还都是中国制造的。



    有人可能会质疑,中国和双头鹰交恶,那还有贸易往来啊。



    要到八十年代以后,两国才有贸易往来的。



    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即便是交恶最严重的六八、六九年,两国依然有贸易往来。



    进入到七十年代以后,中国和双头鹰约定用瑞士法郎进行交易,每年的交易额开始急剧扩大。



    所以,鸟市港口上有中国制造的棉布,这很正常。



    不止有棉布,还大量的有毛呢纺织产品。



    那个,张俊平没有拿出来。



    把东西放出来之后,张俊平就离开了仓库,来到轻工局。



    因为工作原因,张俊平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接邱文燕下班了。



    开着嘎斯吉普,停在轻工局门口,绝对是最靓的仔。



    不少认识张俊平的,都纷纷凑过来,和他打招呼。



    都知道张俊平大气,只要靠过来,搭句话,最次都能混支烟抽。



    张俊平也乐的有人陪自己聊天,天南地北,中华上下五千年,一通神侃。



    BJ老爷们就是能聊,中华五千年,海子里都秘闻,国内国外大事件,没有不能聊的,没有他们不知道的。



    不一会,邱文燕骑着自行车出了轻工局大门,一眼就看到鹤立鸡群的张俊平。



    车把一拐,来到吉普车跟前,“你今个儿怎么开车来了?”



    “我今天回家了一趟,回来之后,看看时间,怕来不及接你,也就没再回局里还车。”张俊平笑着把邱文燕的自行车挂到吉普车后面,然后殷勤的拉开车门。



    邱文燕高兴的坐上副驾驶座。



    “想吃什么?”张俊平上了车之后,抓住邱文燕的手问道。



    “随便,吃什么都行!”



    “哎呀,这可麻烦了!”张俊平惊叫一声。



    “怎么了?什么麻烦了?”邱文燕紧张的问道。



    “那个,自从建国之后,咱们国家就不允许卖随便了。



    你说,这不是麻烦了?”张俊平挤眉弄眼的冲邱文燕笑道。



    “德行!”邱文燕这才明白,张俊平是在调侃自己,气的锤了张俊平一拳。



    这一拳,捶的张俊平浑身酥麻。



    “那就去杨老太那里吃炸酱面吧!”邱文燕想了想说道。



    “行,你说了算!”张俊平笑道。



    他也有日子没有去杨老太的面馆吃面了。



    “杨老太,杨老太!两碗面,多加卤子,再加两个鸡蛋。”张俊平还像往常一样,一进门就大声嚷嚷道。



    只是,这次杨老太没有出来骂他。



    “你谁啊!嚷嚷什么?”一个年轻女人从里面出来,冲张俊平训斥道。



    张俊平皱了皱眉头,没理她。



    这时,又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走出来,看到张俊平笑着说道:“张科长来了?您稍等啊,您的面马上就好!”



    这个女人他认识,街道安排在面馆管账的。



    “杨老太呢?”张俊平皱了皱眉头问道。



    “那个,杨老太退休了,以后这个面馆交给我负责了。”妇女笑着说道。



    “退休?”张俊平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冷声问道:“杨老太现在人呢?”



    张俊平的气势能够压的翁兴庆那样的老江湖,不敢动弹,乖乖服软。



    更何况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女人。



    “那个,那个…”妇女吞吞吐吐的说不出话来。



    “说!”张俊平冷声喝道。



    邱文燕不知道张俊平为什么发火,只能站在张俊平身边,紧紧握着他的手。



    “街道觉得杨老太一直住在面馆也不好,就给她安排了一间房子,她搬到那边去了。”妇女赶紧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安排的房子在哪儿?”张俊平继续追问道。



    “在……在…”



    “你带我过去!”张俊平冷声道。



    “我……好!”妇女本来想说自己还要看店,可是看到张俊平吓人的目光,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直接带着张俊平来到杨老太的新家。



    这里也是一个四合院,和张俊平的四合院隔着一条胡同。



    分给杨老太的是四合院里的一间耳房。



    “行了!你可以走了!”张俊平低声对妇女说了一句。



    妇女赶紧转身跑出四合院。



    “杨老太,我来看你了!”张俊平深吸一口气,换上一个笑脸,推开房门,大声的抱怨道:“我说你这人,可是不够意思啊!



    搬家都和我言语一声,怕我过来蹭饭啊?”



    “平子来了?”杨老太看着张俊平,笑呵呵的说道。



    “是啊!要不是去面馆吃面,都不知道你老太退休了。



    我说,你这早不退,晚不退的,怎么偏偏这个时候退休啊?”



    “唉!这不是,街道那边找我,做工作,说要把岗位让给年轻人。”



    “所以,您就听话退休了?”张俊平笑着问道。



    “是啊!街道还说了,等孙子长大了,就给他安排工作。这不,还给安排了一间房子。”杨老太倒是看的开,乐呵呵的说道。



    “杨老太,这事吧,没那么简单。



    你要是相信我,这事交给我来办。”张俊平没有多解释,只是笑着说了一句。



    “平子,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算了吧!现在挺好,我退休了,每个月还能拿三十多块钱的工资。



    够我们娘俩花了!”杨老太握着张俊平的手笑着说道。



    “老太太,你不为你自己考虑,总得为你孙子考虑考虑吧?



    就这么一间房子,以后怎么说媳妇?



    这事你听我的。



    现在形势变了,你的面馆,街道得还给你,而不是让你退休。”



    “面馆还给我?”



    “对!国家有政策,像你这种情况,面馆包括那个院子,都得还给你。



    你自己想想,有了面馆,有了院子,将来你孙子还用担心没有工作?还用担心娶了媳妇没地方住?”



    孙子现在就是杨老太的命门,只要是为了孙子好,杨老太什么都能干。



    街道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做通杨老太的工作,让她退休的。



    街道考虑的不能说不对,杨老太年龄大了,她退休,可以安享晚年。



    而且腾出来的岗位,还能安排街道上的待业青年就业。



    一举多得的好事。



    可是,街道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面馆不是街道的产业,包括那个小院子,都是人家杨老太的产业。



    现在,张俊平也在用杨老太的孙子来劝她,果然杨老太不再反对。



    “那好,那我就听你的!”杨老太笑着点点头。



    张俊平又陪着杨老太说了一会话,才告辞离开。



    出了杨老太的家,两个人没有再去面馆,没有杨老太的面馆,面里也就没有了爱情的味道。



    两个人挽着手,随便找了一家饺子馆,吃了一碗羊肉水饺。



    然后,张俊平开车拉着邱文燕来到大栅栏四合院,继续打家具。



    第二天,一上班,张俊平就接到了李开河的电话,告诉他车皮安排好了。



    有告诉他一个人名和电话。



    说是把货运到雪城之后,和这个人联系就行。



    张俊平又给八五六农场的张场长打过去,把人名电话告诉他。



    打完电话,张俊平把需要他签字的文件签上字,交给刘姐。



    然后拿了一份报纸,开车来到什刹海街道办事处。



    找到街道办事处的刘主任。



    “哟张科长,你可是稀客啊!今个儿怎么有空来我这里?”看到张俊平,刘主任很热情。



    刘主任很会办事,辖区内有头有脸的人,他都认识,甚至都很熟悉。



    张俊平也和刘主任打过交道,给他搞过物资。



    “刘主任,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我来是为了杨老太的面馆的事。”张俊平开门见山的说道。



    “杨老太的面馆?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刘主任有些摸不清张俊平的目的。



    “杨老太退休了,这事你刘主任总该知道吧?”



    “我知道啊!她退休还是我签的字,老同志就是有觉悟,把岗位让出…………”刘主任笑着说道。



    “打住,刘主任,咱俩就别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了。



    你看看这个文件!你这里应该有正式的红头文件吧。”张俊平直接打断了刘主任的话,把报纸放到刘主任办公桌上,指着其中一篇文章说道。



    fqxsw.org



    “这个,你什么意思?”刘主任皱着眉头问道。



    “刘主任,那个面馆是杨老太的祖产,包括后面的院子,都是杨老太的祖产。



    你说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这件事,又和你有什么关系?”



    “为了爱情!”张俊平直接说道。



    “刘主任,现在杨老太把事委托给我了,你看什么时候给个说法。



    你要是办不了,那我就去区里找能办的人去办。”张俊平也没有和刘主任多墨迹。



    绕圈子,他真绕不过刘主任,所以干脆直来直去。



    “张科长,这件事不是不办,你总得给我们时间去核实。”



    “可以啊!你尽管去核实。



    住在什刹海的人,谁没吃过杨老太的炸酱面?



    那些老人,谁不知道杨老太的事?



    那些年轻人,哪个不是听着杨老太的爱情故事长大的?”



    “我知道!我调来街道办事处,听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杨老太面馆的故事,吃的第一顿饭,也是杨老太的炸酱面。



    这件事你放心,我一定尽快落实。”刘主任陪着笑脸说道。



    “那行,我就等刘主任的好消息了!”张俊平说完起身就要走。



    “唉,等等!张科长,先别着急走啊。”刘主任忙拦住张俊平。



    好不容易逮到人了,还能让他跑了?



    “刘主任有事?”



    “对!这不是年底了吗!张科长你关系广,帮忙给街道上弄点福利啊!”



    “刘主任,咱们街道那么多工厂,还能缺了福利?”张俊平笑道。



    “缺,现在那个单位不缺啊?到了年底更缺。



    街道上虽然工厂不少,可那些都是小工厂,本身也没多少物资。



    我不能全都拿来发福利啊!”刘主任笑着叫苦道。



    “行吧,我从东北调了一批物资,过几天就到。



    到时候,匀给你几千斤大米,够了吧?”张俊平想着,杨老太的事,还得麻烦对方。



    就算是找到区里,最后还得让街道来办。



    所以,很干脆的答应下来。



    “那个,张科长,肉鱼之类的,你也给匀一点。过年总不能广发几斤大米吧?”



    “那行吧!我回头再让人给你送几千斤带鱼过来,这样可以了吧?”



    “谢谢张科长!只是,这大米和带鱼能不能多给匀点。



    这过年了,咱们街道上的孤寡老人,也得给他们送点温暖不是?”刘主任讪笑着说道。



    “行!就冲你刘主任这句话,我匀给你一万斤大米,一万斤面粉一万斤带鱼。”张俊平爽快的说道。



    这个年代的干部,还是很纯粹的,心里能够想着老百姓。



    “够了,够了!我代街道的同志们谢谢张科长!”刘主任大喜道。



    “刘主任,谢就不用了!杨老太的事,你多费心。”张俊平提醒道。



    “你放心,我这就安排去落实这件事。



    其实,这件事也很好落实,毕竟杨老太可是咱们这一片的名人。”刘主任笑着保证道。



    离开街道办事处,张俊平又去了一趟杨老太家,叮嘱他,不管别人说什么,全都推到他身上,让他们来找自己谈。



    交代完杨老太,张俊平这才回到局里。



    老老实实的,留在科室里办公。



    主要是现在物资没到,年底了,张俊平出去拜访关系户,总不能空着手吧。



    所以,只能等着物资到了再说。



    晚上,接上邱文燕继续去大栅栏打家具。



    刀疤脸赶到四合院,向他汇报招工的情况。



    “张爷,人员按照您的要求,都找齐了。”



    “我让你找的BJ饭店的人找了吗?”



    “找好了,只是人家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抽出时间来帮咱们培训。”



    “晚上就晚上,反正那些服务员也都是附近的。



    晚上培训完,你们辛苦一点,把人安全送回家就是了。”



    “知道了!”刀疤脸答应一声,准备离开。



    “仓库里有一批物资,你去处理一下。



    年底买东西的多,卖古董文物的也多了不少吧?



    让兄弟们都留意着点,遇到好东西,直接拿下来。



    如果把我不准,就给我打电话。”张俊平叮嘱道。



    “张爷,您放心,只要是出现在鸽子市上的古董文物,绝对跑不了。”刀疤脸笑着保证道。



    “嗯!”张俊平点点头。



    他知道,这几个月,刀疤脸没少淘换古董文物。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去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