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 >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生迈入新阶段
    “哎幼,可就盼着你回来呢。”



    “是吗,那您总算把我给盼来了,自家做的点心,您带回去尝尝。”



    假期结束第三天,杨利民回到街道办事处,还给主任带了任务。



    对方打眼一瞧,是“正明斋”的东西,宫廷点心,一般人都拿不到的。



    “这怎么好意思?”



    “不打紧,一点心意,值不了几个钱。”



    杨利民强塞到主任手里,她不好不收,装作为难的数落几句,其实心里十分开心。



    其他人当然也有份,不过是档次比较低,但白嫖嘛,他们倒也欢喜。



    眼下关上门,屋里就两人,主任让他坐下,聊聊闲话。



    “你们那电影,我和我爱人也去看了,拍得真好,我都担心你不回来了呢。”



    “瞧您说的,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游子在外,怎么会有不回家的。”



    “就你小子会说话,越来越没个正形了。”



    主任笑着打趣,其实也不太理解。



    文工团和北影那么好的单位,他怎么还要回街道呢?



    不过也是人家的问题,她识趣的没多嘴问。



    “老陈快退休了,你知道的,他走后那位置板上钉钉是你的,没跑了。”



    “组织上是有考虑到你太年轻,不能胜任,好在我先他们打了包票,这些你就不用担心了。”



    说起正事,杨利民心里毫无波澜,但还是万般感谢,不管人家做还是没做。



    “话就这么多,今年还有几个月,你好好干,等到明年再回来,那可就快和我平起平坐了。”



    “您别笑话我,再过多少年我也是您手底下的兵,一时是,一直是。”



    “哈哈,有你在,我这天天儿的都乐个不停,行了行了,你也别逗我笑了,去工作吧。”



    杨利民笑着应答,转身出门到了自己岗位。



    同事们叽叽喳喳的跟他问话,有说《前夜》电影的,也有问他是不是真的快要结婚了,小道消息灵通的很。



    一下午时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街道并无什么大事,多是居民就纠纷等问题,自有人去解决,他倒也乐得清闲。



    下班后骑车回家,刚到门口,阎埠贵神神秘秘的招手。



    “小杨。”



    “怎么了三大爷?”



    “嘿,我跟你说,傻柱处对象了。”



    “啊?”



    他有点好奇,“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就刚刚,哦不是,你看怪我没说清楚。”



    阎埠贵重新组织语言。



    “是老易给他介绍了一姑娘,说带来认识认识。”



    “什么姑娘啊,就一带两娃的寡妇。”



    三大妈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一脸的鄙夷。



    杨利民大致搞清楚了,可是这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啊。



    “大妈,人长得好看吗?”



    “不怎么样,脸上还有块胎记,看着忒吓人。”



    三大妈绘声绘色讲述着八卦新闻,好像是她亲身经历的一样。



    “要说易中海这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自己又不是没儿子,还操那心干嘛?”



    “妇人之见!他这叫雪中送炭,那以后傻柱不得死心塌地?再说两人之前因为那些事儿闹得不痛快,大伙儿都不待见他们,肯定凑一窝啊,不然也没人跟他们往来。”



    老两口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杨利民站在旁边就显得很多余。



    于是撇撇嘴,推着车子回家,懒得听他们叨叨。



    傻柱屋里,也确实有一姑娘,离过婚,带两娃,脸上有块大大的胎记。



    “我男人嫌我出去丢人,把我和孩子赶了出去,我在纺织厂上班,一个月赚的,勉强能养活一家子吧。”



    好消息是她是本地的城市户口,参与了国家的分房,而且不嫌弃傻柱进去过。



    “打人不要紧,我都听说了,你不是故意的,脾气暴的我也见过,你不像不分是非黑白的,就是长的老了点。”



    在她看来,只要改过自新了,还是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可坏消息是,傻柱并不是太满意。



    “我,我这人毛病很多,而且目前啥都没有。”



    他坐着都显得有些局促,双手合拢放到桌下,用大腿夹着,身子前后摇晃,坐没个坐形。



    易中海就坐在一边,眉头紧皱。



    “小张人不错的,你考虑个什么劲儿啊?”



    “我,我不是.....”



    傻柱有苦难言,一张脸涨红了去。



    他是喜欢寡妇,但不是这样的寡妇啊。



    秦淮茹先不说,纵观剧中和傻柱有过故事的女人。



    秦京茹、冉秋叶、于海棠、包括命运已经改变的娄晓娥,那一个不是嘴上嫌弃,却恨不得把那什么都给塞进去。



    所以本质上还是见色起义。



    虽然不以相貌论人是基本礼仪,可眼前这位,他实在不敢恭维。



    对方大概也明白傻柱什么想法,低着头抿抿嘴,心情一下变得失落。



    “那,那我就先回去了。”



    再待下去也没什么必要,人起身就走,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傻柱也不拦着,任由对方离开,坐哪儿一动不动。



    “你啊你!



    ”



    易中海恨铁不成钢,忙追出去,好说歹说,差点儿没给人姑娘气哭。



    总算弄完折返回去,傻柱已经开始摆烂。



    “您老就别忙活了,反正我都这样了,成不成家也没什么关系。”



    “你都知道?那你还挑什么挑?现在是人家挑你,没有你挑人家的份!”



    他给傻柱安排相亲,想让对方早点成家立业,确实是有愧疚想弥补的意思,但更多还是想要傻柱消停些。



    “现在日子不比以前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别再那么不成熟!”



    自己现在有了儿子,组建了新家庭,秦淮茹也算得上是儿媳妇的那种,虽然不是亲的吧。



    可傻柱问题不小,但凡牵扯到自家,不死也要掉层皮。



    他实在不想折腾了。



    “我,我知道。”



    傻柱呢,要说他对秦淮茹还有什么感情,肯定还是有的,但其实不甘心的成分居多。



    当付出得不到成正比的回报,人就容易走极端。



    用时髦的话说叫攻击性舔狗。



    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已经很难再和当时一样坐下来喝着酒慢慢谈论心事。



    易中海的的“好心”傻柱不领情,终究被当长驴肝肺,两人因此不欢而散,心里都不舒服。



    .......



    中院。



    “奶,吃饭了。”



    杨利民回家后,操持着做饭以及帮着奶奶打下手、



    天色渐晚,外面夕阳斜斜洒下来,祖孙俩的晚饭充满温馨气息。



    “利民,正好这段时间你空下来,和小思的婚事,也该好好商量商量了。”



    “我没问题啊,您老看着安排就行。”



    日子清闲下来,他和李思的婚事也提上日程。



    现在距离过年已经不远,尽快落实,也算了却了老人家一桩心事。



    “成,那我和你说道说道。”



    奶奶掰起手指头分析目前的状况。



    首先他们家已经没什么亲戚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好多年都没联系。



    “你结婚,奶奶本来说给你办的热闹点,可想想这些人也联系不上。”



    “没事儿,结婚嘛,两个人事两家人的事,也没什么必要搞那么大排场,到时候还麻烦。”



    “那你是怎么想的?”



    杨利民心里已经有答桉,闻言便开口告知奶奶。



    “奶,我想到外面去办,院儿里这些人我不喜欢您是知道的,到时候他们能来我欢迎,不来最好,省得我还要招呼。”



    他早有想搬出大院儿的心思,可真要这么容易,四九城的住房问题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至于街坊邻居,除了易中海、傻柱这种,实际上还真没什么仇恨,平时不搭理,遇到什么事,表面面子还是要给的。



    “那就依着你,小思她们家应该也是这样考虑的,奶奶都答应。”



    她就这么个孙子,是唯一的亲人,肯定得好好宠着。



    杨利民心里也高兴,一顿饭下来,事情便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下工后他找打到李思,把事情一说,对方自然毫无一件意见。



    “你想办在外面就办在外面呗,反正咱们不差钱,我爸妈那边我去说。”



    又不是在农村还要大办几十桌,请个坝坝舞来跳。



    再说这年头也不兴大操大办,两家又都是开明的人,意思意思得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



    “行啊,我听你的。”



    李思点点头,无条件的相信对方。



    这让杨利民欣慰无比,忍不住吧唧了她一口。



    小两口做这种事早已经轻车熟路,她虽然还是害羞,比起之前却也要好上太多。



    亲了一阵,两人意犹未尽的分开,而后从车上下来,回到家里一起做饭吃。



    她打算提前适应婚后生活,反正今年文工团也算超额完成上面下达的指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很清闲。



    杨利民也无事,街道那边自然不需要他亲自去跑腿,每天的生活基本是到单位喝茶看报纸,或者和的大舅哥学车,帮军区的战士们排排话剧。



    不管是当初他创造的歌曲,还是后来的话剧,都被选定为官方的演出曲目,也成为一张不错的护身符。



    所以两人整天腻歪在一起,不是去裁缝店置办婚服,就是去各处看风景,日子过的羡煞旁人。



    “到时候去拍张婚纱照,做纪念。”



    “好啊,你想去就去呗。”



    郊外小河边,石头上,李思依偎着杨利民,他说什么自己都答应。



    其实现在说婚纱照也不准确,民国事情虽然就有结婚留意的概念,可到现在,大部分人其实没有这个概念和追求。



    对一般人说,婚纱照没什么用,白花钱,真需要一张就够了,拍那么多到头来还不是落灰。



    可对杨利民而言,他想留下的是自己身处于这个时代的脚步和征程。



    结婚后意味着自己的人生再次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一个以往未曾经历过的时代,自然很有纪念意义。



    “再拍张全家福,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就给挂起来。”



    “还得表起来?”



    “表!必须表,买最好的相框来表!”



    两人说笑打闹,嘻嘻哈哈的度过好几天安稳平静的日子。



    十一月的第一天,全家出动,找关系去了一家不错的照相馆留影。



    大家都穿上新缝制的衣服,杨利民一身黑色的中山装,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学生打扮,一看就是新时代进步青年。



    李思的婚服半旗袍式,带开叉,是她男人在这个时代能设计出的最大尺度。



    盘发太丑,由杨利民亲自动手给她设计了装发造型。



    到拍照那天,略施粉黛,美若天仙。



    两人先拍了一张单独的婚照,大头相机布一盖,光一闪,时间定格于郎情妾意的美好时刻。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随后是全家福,两位老人坐前面,后面依次排列岳父岳母,大舅哥也来了。



    李思和杨利民个头都好,携手站在最后面,在温馨的气氛中留下了也一张黑白照片。



    “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一晃自己的女儿就要出嫁了,当妈的那有不感慨的。



    李思陪着他母亲在一旁说话,杨利民和照相馆的人约定了取照片的时间,一家人下午吃了顿饭,几天后如期举行婚礼。



    “证明都已经打了吧?”



    “打了,您放心。”



    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是那位说的。



    杨利民可不想被人说三道四,婚事定下没多久,就带李思办了结婚证明。



    酒席虽还有几天,可现在的他们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是合法夫妻。



    只是办酒在外,多少还是让一些人不爽。



    “还办在外面,瞧给他显摆的,生怕咱们吃他一口!”



    四合院里,刘海中满脸不爽。



    他倒不是那种为一口吃的斤斤计较的人,只是越发感觉杨利民不把自己这个大爷放在眼里,心里不舒服。



    “差不多得了,人家怎么样,跟你有关系吗?”



    阎埠贵心里虽然也郁闷,但好在懂得感恩。



    他靠着杨利民日子比以前好过的多,还有什么可埋怨的。



    “那你去吗?”



    “我,我到时候再看吧,再看。”



    去外头饭店吃顿好的他肯定愿意,但总不能空手,而且外面都很坑,不一定能回本。



    “反正我是不去。”



    刘海中是有一点倔强在身上的,但话一出口就遭到鄙视。



    “你可要记得啊,说好了不去的啊,别到时候反悔,可让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