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汉:我为武帝排忧解难 >第一百四十一章 石破天惊的出手
    大汉:我为武帝排忧解难正文卷第一百四十章夫君,万望珍重“没错,我要和常虞前往大漠,自然是不方便让她与我们一齐涉险,所以想让她在此借宿一段时间。”



    “少则一月,多则数月,我们可能才能赶回来接她。”



    此去大漠,一切未知,而且即便能够顺利找到郭辰,东方朔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去办,所以恐怕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赶回。



    但是为了不让宁氏太过担心和挂念,所以东方朔便说了个少则一月的时间。



    “请先生和小公子放心,我们这里位置极为偏僻,基本上外人根本不会涉足此地,即便遇到险情,我们也必将会保夫人周全。”



    驿站之中的常驻人员虽然只有十几个,可每个都是能够以一敌十的好手,再加上驿站的地形易守难攻,而且深山之中就算遇到什么危险,或者说是人数庞大的敌人,他们也能够逃到老林之中避其锋芒。



    所以王辉也是一口应承了下来。



    “麻烦你们了。”



    说完,东方朔便站起身来,而后便看向了宁氏。



    “夫人,才将聚首,又要分别,我真是有些对不起你啊。”



    对于宁氏,东方朔心中还是有很多的亏欠的。



    宁氏之前跟着自己便是没有享受到什么福,而后自己好不容易在京都之中有了官职,却是拿着极其微薄的俸禄,这样的俸禄甚至都难以维系他们两人在京都之中的日常开支。



    后来好不容易受到了刘彻的赏识,经常能够得到很多的封赏,他却是时常不能够按时回家,经常让宁氏为他担惊受怕。



    和亲之事也好,出征闽越也罢,还有今日的即将出行大漠,他们夫妻二人现在真的是聚少离多。



    虽然宁氏是一个极其懂事贤惠的妻子,表面上也不会表现出什么异样,但东方朔还是能够发现,她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少了许多。



    “此番从大漠回来之后,一定要多陪陪她。”



    看着面前跟着自己奔波了数日,面色都有些憔悴的宁氏,东方朔不禁在心中自语道。



    “夫君是办大事的人,又怎么能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将自己困住呢,你放心吧,我会在这里等着你顺利回来的。”



    相送了一段路程,终于还是要分别。



    “多多保重。”



    “夫君,万望珍重。”



    “常虞,你们一路之上一定要多加小心。”



    “放心吧师娘。”



    东方朔和常虞终究还是驾马离开了。



    看着只剩下的一道背影,宁氏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一旁的王辉见到宁氏的这般姿态,也不知道该如何出言安慰。



    亲人爱人之间的离别他见得太多了,而且像他们这种人,其实早已是断了七情六欲,这种事已经很少能够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了。



    他现在心里想的,只是如何能让宁氏在这里待得更好一些。



    这毕竟是小公子的师娘啊。



    他可不敢照顾不周。



    ......



    身边没了宁氏,东方朔和常虞二人驾马的速度无疑是快了不少。



    他们下一站歇脚的地方是定在马尾山,那里距离此地有足足三百多里。



    两人所骑之马也不过就是一般的马匹罢了,所以这等距离之下自然是需要全力赶路,否则天黑之前恐怕都难以抵达目的地。



    “老师,我总觉得将师娘一个人留在尖山驿站是不是有点不太稳妥。”



    尖山驿站虽然是李千河的所辖之地,王辉看起来也是一个恪尽职守之人。



    可毕竟事关至亲之人,常虞觉得是万万不能有半分马虎的。



    这句话他原本早就想说了,只不过毕竟此事还是东方朔提议的,自己的判断总不能比老师还要精准吧。



    所以到现在,常虞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才问出此言。



    “放心吧,她身边自然不会只有王辉这些人的,说起来,她现在可比我们安全多了。”



    不止有王辉一众人?



    听到东方朔之言,常虞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您是说,那个人还派人跟在师娘的身边?”



    “是啊,李千河所派跟在我们身边的人可不少,他对我们两个人,还是很上心的,如若不是我在京都之中闹出的动静太大,想要让我身败名裂的人太多,我甚至都觉得李千河在京都之中的势力都能够助我安然度过此番。”



    “只不过,即便他能够助我,我也不愿那般做。”



    “因为那样做的确可以免于受到波及一时,却是会让甚至陛下在内的所有人都真正意义上开始忌惮我,从前他们只是不满我的态度和行事之风,最多也就是忌惮我的个人能力,所以即便要对我出手,也不过就是让我屈服罢了。”



    “可若是我暴露出足以在这京都之中抵御多方势力的背景,我才会遇到真正的麻烦,甚至也同样会带给李千河不小的麻烦。”



    “至少现在,我还不想这么做。”



    听完东方朔之言,常虞也是本能的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他之前也想过,所以也很清楚东方朔选择这般隐忍出逃的原因。



    现在主动去亮肌肉,彰显自己的实力,实在是有些为时过早了。



    前去匈奴国的路上,东方朔和常虞两个人再也没有遇到什么所谓的追兵了。



    这个位置已经是快要接近边境之地,那些人就算行动再快,也绝对想不到东方朔和常虞已经到了这里。



    中间歇息了三夜,东方朔和常虞终于是到了云中郡,抵达此处,也就意味着他们只差一步就要进入匈奴国境内了。



    只是到达云中郡之后,东方朔和常虞发现此处之地可谓是无比的荒乱。



    虽然此地地处偏远,可毕竟也是一郡之地,竟然人烟罕至,毫无烟火气,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看着地下之前丢弃的各种日用之物,还有一些散落的杂具,东方朔开口言道:



    “应该是匈奴人来过。”



    听到东方朔之言,常虞也点了点头,这等情形之下,必然是被贼寇劫掠了,然而郡内所辖之地,是有兵士守卫的,一般的贼寇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那就只能是匈奴人了。



    “这里是云中郡以西的小镇甸,匈奴人最喜欢拿这些地方开刀,他们虽然实力强大,却也不会贸然攻打大城,再加上之前我们刚刚在东瓯取得了大胜,想必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匈奴国,所以他们肯定是会更加收敛。”



    “没错,云中郡作为边境要塞之地,守卫的兵马还是比较强大的,匈奴人不会轻易直接攻打城墙高筑的郡城,也忌惮现在汉朝的一个实力,所以只能是拿这样的镇甸开刀。”



    匈奴人喜好争抢,迷恋战争,这是游牧民族骨子里生来就带着的,他们根本无法改变自己血液里流淌着的不安的情绪。



    “只是老师,我还是有一事不解。”



    “你是想问,既然匈奴人到此劫掠,为何这里看起来除了一片混乱,没有人迹以外,似乎并没有被抢夺走多少东西吧。”



    “是的。”



    匈奴人素来是以行过之地,寸草不生着名,他们抢夺过的村子,那可以说是除了人以外,基本上什么都不会给你剩下,便是房屋都会给你烧的一干二净。



    而看看眼下的镇甸村子,家舍基本完好无损,透过被推开的门,还能清楚的看到里面的一应器具基本上都在。



    这可完全不像是匈奴人的作风。



    “先走吧。”



    他们此番只是途经云中郡,也不会在这里歇息,所以很快就已经动身离开了。



    只是行到一处镇甸之外的小道时,突然是遇见了两个瘦弱的年轻人,观其面色蜡黄,嘴唇更是干裂,想来应该是有段时间没有进食和喝水了。



    而这两人的衣衫更是褴褛,必然是在之前匈奴人前来掠夺之时遭到了袭击。



    “且慢。”



    看着这两人见到自己和常虞驾马而来便要转身逃走,东方朔便出言叫住了他们。



    “常虞,拿点吃的喝的给他们。”



    “是。”



    常虞从马背之上取了些许干粮和一袋水,而后飞身下马,便走到了两人面前。



    “吃吧。”



    接过食物和水的两人,显得诚惶诚恐,两人对视一眼之后,惧怕还是没有胜过饥饿,从常虞的手上接过食物和水之后,两人立时便开始狼吞虎咽。



    此时的东方朔也是驾马而来,到了两人的身边。



    待两人吃的喝的差不多之后,东方朔这才开口问道:



    “你们是附近的村民?”



    “是的先生。”



    其中一个人回言道。



    东方朔听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你们村子前段时间受到了匈奴人的袭击?”



    “先生,您是怎么知道的?”



    东方朔和常虞二人的行装打扮一看就不像是这里的人,想来也是途经此地之人,他怎么能够一口道明他们村子受到了匈奴人的袭击。



    “自然是分析。”



    东方朔挥手示意两人到面前来,而后便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常虞。



    此时的常虞显然脸上的神情也是比较的疑惑,因为他也不知道东方朔后面要问些什么。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刚才所问之事东方朔还并没有回答于他。



    “分析,您是说您仅仅是通过分析便是知道我们村子之前被匈奴人袭击?”



    面前的二人面面相觑,显然是有些无法相信东方朔的这个回答。



    “是啊,不但如此,我还知道匈奴人来到这里对你们发起袭击之后,只是将你们聚集起来,却是没有对你们进行像往常一样的抢夺,因为他们此前前来只是为了寻找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为了寻找一个汉人的踪迹,我说的对吗?”



    听到东方朔的这句话,别说是面前的两人,便是一盘的常虞此时心中也是无比的疑惑。



    他与东方朔一同到此,两个人看到的面前的一切都是一样,他完全不知道东方朔为什么能够分析出来这里的村庄虽然受到了匈奴人的袭击,却是没有遭到匈奴人的掠夺,更是不知道东方朔是怎么分析出来匈奴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个人的踪迹,一个汉人的踪迹。



    等等!



    一个汉人的踪迹!



    想到这里,常虞像是勐然想起什么似的,突然睁大双眼看向了一旁的东方朔。



    而此时的东方朔,并没有去理会面前两人的目瞪口呆,只是面带微笑的看向他们,等待着他们的下言。



    “先生,您那一日是不是就在我们的村子里,所以当日便是看到了一切。”



    “是啊先生,若非如此,您怎么可能猜到这一切呢?”



    显然,两人的内心深处根本就不相信东方朔是凭借着村庄的一个现状分析出来这里之前发生过的一切的,因为那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听到两人的话语之后,东方朔只是微微摇头,而后言道:



    “我真的只是分析,罢了,先不说这个,说一说匈奴人到底是怎么向你们问言的吧。”



    时间紧迫,东方朔自然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和两个人事无巨细的解释,当下便是继续问道。



    只是其中的一个男子却是摇了摇头,而后说道:



    “那日我并不在村里,所以也没有见到匈奴人,这件事我都是后来听家里人说的,不过我好像听说,匈奴人找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子,那个人的身高不矮,身材壮硕有力,不过好像并不是我们这里的人,甚至都不是我们云中郡的人。”



    “瞎说,你那日都不在村里,知道什么啊,匈奴人那日将我们召集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在最前面站着,所以听得真切,匈奴人要找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两个人?”



    听到此人的言语,东方朔和常虞两个人皆是一惊,而后异口同声的喊道。



    “对啊,就是在找两个人,两个男子,其中一个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另一人听说是一身素衣,黑布遮面,听起来很是神秘的样子。”



    两个人?



    难道此番匈奴人所找的,不是郭辰?



    还是说,郭辰旁人在一起?



    便是东方朔,此时也不能够确定这两人之中到底有没有郭辰。



    只不过听两人所言,其中一人的描述倒很像是对郭辰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