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汉:我为武帝排忧解难 >第一百零八章 不愧是你啊曼倩!
    “仲卿,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礼。”

    走上前去,东方朔便是轻轻拍了拍卫青的肩膀,而后轻声笑道。

    此行之途,可谓是极其艰险,无论是去到会稽郡调兵,还是之后率大军亲赴东瓯,其中都是充满了凶险。

    经历过生死劫难,他们之间此时早已是心有默契。在东方朔的心中,早已是将卫青当作了自己的知己好友,亲弟弟一般的存在。

    虽说卫青要比自己年幼几岁,东方朔却是对其极其的欣赏。

    如此有天资,且品行端正,为人谦和的卫青,无愧于后世对其的高度评价。

    所以即便不为名利,不言权谋,像卫青这样的英才,东方朔都十分愿意与其成为知己好友。

    听到东方朔唤自己的字,卫青脸上微微一怔,转而便是露出了欣然的神色,而后便是点了点头,也未曾多言。

    一行之人,闲聊几句之后便是入宫而去。

    ......

    未央宫,宣室殿。

    此时的大殿之中唯有刘彻和粟恒二人位于其中,刘彻跽坐在地,双手捧着竹简,两眼目视其中,却是怎么也静不下心去看。

    “曼倩领命出行多久了。”

    也看不进去奏报,刘彻干脆将手上的竹简一放,整个身子往后一靠,便是抬头问道。

    位于刘彻身后的粟恒听到问话之后稍加思索,便是答道:

    “已有十八日了。”

    听到粟恒的回复,刘彻便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后目视殿外之处,喃喃自语道:

    “十八日,按理说即便是不能取胜而归,也总该是要传来些消息才对啊。”

    “可是他们自从在会稽成功调兵之后,便是再无了音讯,实在是让朕难以心安。”

    未经请示窦老太后和自己母亲王太后,与群臣商议,便是私自授命东方朔携自己的诏令前往会稽调兵,攻打闽越,驰援东瓯。

    此番决策可以说刘彻已然是孤注一掷,完全是出于对东方朔的信赖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若是东方朔能够取胜而归,平定闽越之乱,便是在窦老太后和群臣面前,他不仅是能够泰然处之,甚至能够一展自己的威严,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可东方朔却是迟迟没有传回消息,他现在只知道东方朔成功调兵,可对后续之事却是一无所知,完全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

    即便心中再相信东方朔的能力,他也实在是难以感到心安。

    所以这几日以来,他可谓是无心政事,所以的思绪都是集中在了闽越与东瓯的战事上。

    如若不是东方朔此前对他说过,切不可轻举妄动,一定要等候他的消息,他早就想派人快马加鞭赶到东瓯一探究竟了。

    注意到刘彻心神不宁,每日皱眉愁绪浮于脸前,粟恒也是上前安慰,躬身言道:

    “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粟恒主动发言,刘彻也是放下了自己抵在额前的手臂,而后转过头来看向他,言道:

    “但讲无妨。”

    见刘彻同意,粟恒便是施以一礼,而后言道:

    “奴虽久居宫中,几无涉足宫外之地,却也是与常侍郎见过许多次。”

    “在奴看来,常侍郎这个人虽然举止言谈之间风趣幽默,行事作风不拘于礼,可只要是做事,便几乎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

    “他既然能够在陛下的面前立下军令状,主动请求亲赴会稽调兵,平闽越之乱,心中必然是早有准备,若非如此,我相信以常侍郎的处事之风,定然是不会将这件事揽在自己的身上。”

    说到此处,粟恒便是压低了几分声音,用以只有自己和刘彻能够听到的声音继续讲道:

    “毕竟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无功而返,再被人得知,必然是会在京都之内掀起一阵滔天波澜,到那时,身为此事当于首位的他,自然是要承担失败的后果。”

    “可陛下也知道,常侍郎行事从来都是谋而后动,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行事永远是走一步看十步,留够了底牌,依奴之愚见,常侍郎此番前往东瓯必然是大胜而归,所以还请陛下沉心再作等待,奴相信前方的捷报很快便会传回京都。”

    粟恒之言,可谓是句句在理,字字都说到了要点之上。

    此番言语虽然也是刘彻心中所想,可他作为当局之人,加之这些时日以来心乱如麻,根本无法沉着应对,所以也是被其所困,无法理清这其中的思路。

    在粟恒将这一切简而言之的道明之后,刘彻自是觉得他说的在理,这才安心了几分。

    不过他人之言,终究是不能够让刘彻全然放心,几息之后,他便是侧过头来看向粟恒,而后皱眉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那你说,曼倩他就算前方战事再吃紧,却也不至于说紧急到无法派人送回消息吧,他明知道朕在京都之内得不到一点讯息。”

    刘彻其实也是明白东方朔此行前往东瓯之途到底有多艰辛,昼夜不歇长途跋涉这且不说,光是能够不持虎符,成功调会稽郡步兵一万,水军八千这就已经是让刘彻感到无比的惊讶。

    虽说在东方朔传来的信笺纸中,说明了自己在会稽行使的是雷霆之风,当着众军的面便是杀了监军牛俞立威,还训斥了一众将领。

    可正所谓事急从权,东方朔手持天子诏令,加之在那种情况下好言劝说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不管用的,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刘彻对于东方朔的行事心中是无比的赞赏。

    只要是能够成功调兵,别说是杀一个监军牛俞,便是杀了那狂傲无礼,目空一切,全然不顾天子威严的郡守陈延,郡尉,郡城,郡城守将一干全部人等,刘彻都只会是举双手赞成。

    原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刘彻心中还是无比的欣喜,认为既然已经成功调兵,还是调到了一万八千人,此番攻打闽越,驰援东瓯已经是成功了大半。

    可就在调兵之后,数日以来东方朔便是再没有传任何的消息回来,这实在是让整日待在宫中苦苦等待消息的刘彻感到难以心安,焦急如焚。

    粟恒在刘彻身边多年,刘彻便是有任何一个举止言谈之间的微动,粟恒都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这些日子他每日陪在刘彻的身边,早就看出了刘彻因何闷闷不乐,满脸的忧愁,当下便是言道:

    “陛下难道忘了常侍郎之前与您所讲的,关于大黄门公羊的事吗?”

    公羊?

    那个隐匿在自己身边,不知其究竟在为太皇太后,窦婴这些窦氏一族之人,还是在为旁人谋事的,且早已被杀的公羊?

    想到此人一直在自己身边服侍多年,自己对其也算很是信任,便是仅次于粟恒的存在。

    可此人却是心怀异心,一直隐匿在自己的身边,而且直到此人在自己的身边消失之时,刘彻都不知道其究竟是在为谁行事,即便心中也是有了怀疑的对象,却是没有极度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

    而且最为可怕的是,刘彻永远都忘不了那一日东方朔对自己的问言:

    “陛下难道觉得,您的身边就只有公羊这一个眼线吗?”

    当时听到此言的刘彻便是感到自己的脑中一震,当即吓得便是有些惊吓过度。

    要知道这样的言语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有些意想不到,虽然他作为帝王,也是很清楚宫内宫外的争斗,尤其是政治上的斗争,但是毕竟还从来没有经历过,所以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讯息之后难免是有些难以置信。

    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每日的眼下,便是有一个怀着异心,为他人谋事之人。

    若是偷传消息这也就罢了,可若是有一日,有一日受命要杀自己,那他事先不知的情况之下,岂不是无比的危险。

    一想到此,刘彻此时心中也是明白了粟恒刚才之言,心中也是反应过来他言语之中的深意。

    东方朔之所以不讲消息传回,必然是怕被人得知。

    要知道此时在这京都之中,深宫之内,知道东方朔领命前往东瓯的也只有刘彻与粟恒两人。

    可一旦派人往京都送讯,那么这其中的变数可就多了,而且完全是不可控的。

    东方朔行事多么小心的一个人,加之此事如此重要,他肯定是不会让消息走漏,所以这才一直没有派人传来消息。

    同样,刘彻也是想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在这几日之中,东方朔必然是已经遭遇了闽越的军队,甚至很有可能两军之间的战斗已经是进入到了十分紧急的阶段。

    一想到此,刘彻悬着的心便又舒缓了几分,只是抬眼之时,正欲歇息,便是听到殿外传来了通报之声。

    “陛下,中大夫庄助,公车司令公孙度,虎贲郎中卫青,常侍郎东方朔,正在殿外求见。”

    “速传他们进殿!”

    “慢着!”

    刘彻听闻通报之言已然是一屁股站起身来,脸上的激动之色更是难掩,他当下便是快步小跑似的下了台阶,口中还喊着:

    “不用你去了,朕亲自去见他们!”

    快步出殿,一望而去,刘彻便是看到了在殿外阶下等候的东方朔一行人,当下便是跑到了东方朔的身前,看着面前的众人,连连笑道:

    “好啊,好啊!”

    “朕每日苦苦相盼,终于是等到你们了,快,随朕进殿,将此行之事尽数告知于朕,朕每日都在等着这一天啊!”

    看到刘彻脸上的激动之色,众人心中也是感到几分欣慰。

    如此长途跋涉,昼夜不歇,更是经历了战场厮杀,直面生死,作为臣子领命行事,他们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怨言。

    可看到刘彻这难以抑制,且满脸至诚之色的神情,众人心中都是升起了阵阵的暖意。

    能够被帝王这般赏识礼遇,这是每一个为臣之人都会为之振奋的。

    在一旁殿阶之前守卫惊讶的面孔之下,刘彻左手紧紧地握住东方朔的手,右手牢牢的攥住公孙度的手,快步便是进入到了殿内。

    进入到殿内之后,刘彻便是让粟恒站在殿外,让所有人都不得靠近大殿。

    坐下之后,刘彻便是满脸期待之色的看向了东方朔,问道:

    “曼倩,此行如何?是否将闽越击退,守住东瓯的都城之地?”

    只见东方朔露出一脸苦涩的表情,在刘彻满眼期待的神色之中竟是连连摇头。

    看到东方朔的这副样子,刘彻当下便是心头一惊,而后额前更是浮现了阵阵的细汗。

    东方朔的这等样子,别说是刘彻,便是一旁的公孙度,庄助也是吓得不轻。

    他们虽然知道东方朔喜好玩笑之言,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东方朔竟然敢在这等问题之上与刘彻戏言,心里瞬间是为他捏了把汗。

    “回禀陛下,此番臣调会稽之兵一万八千,与东瓯都城之处将闽越军击溃,虎贲郎中卫青率大军追击溃败而逃的闽越军,共斩杀敌军两千余人,俘获敌军一千余人。”

    “此仗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胜,全凭臣提前探听其消息,而后陛下英明圣断,命臣火速出行,这才使怀狼子野心的闽越未能如愿,成功使其大败而逃,元气大伤,五年之内,再无出战之力。”

    听到东方朔此番言语,刘彻先是眉头舒展开来,而后便是没好气的看向了面前的东方朔。

    身旁的其余几人此时也是低垂着头,完全不敢去看刘彻现在的神色。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哪里敢去这般与帝王玩笑。

    说到底,谁又会嫌自己活得长,如此自寻死路呢?

    只是刘彻面对东方朔竟然敢这般惊吓自己,又是先夸赞自己,而后才说什么陛下英明圣断,丝毫没有在意。

    “轰!”

    刘彻的一拳便是捶在了东方朔的肩膀上,而后大笑道:

    “好,好啊!”

    “不愧是曼倩,朕果然是没有看错你!”

    “如此之事,也只有你东方朔一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办的如此漂亮,今日,你真是给朕带来一个天大的喜讯啊!”

    听到刘彻这句话,众人才松了一大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