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满级考古大师 >二百三十五章 居然还有冬虫夏草!
    “是花生?”



    “看着像!”



    “真的假的?”



    “西汉真的有栽培本土花生啊?”



    在场的考古工作者们,众说纷纭。



    大家都难掩震惊和兴奋的情绪。



    海昏侯墓的地理位置可是在江西!



    离着关中的长安远着呢!



    如果这个青铜器里放着的,确实是花生。



    那已经可以证明,华夏人在西汉时期,是有栽培本土花生的。



    花生的发源地,并非只有南美洲一地。



    虽然说,现在这种华夏本土花生早就已经绝迹了。



    但是这不代表就应该将其从历史上抹除!



    远在东西两端的长安和南昌,都发现了花生实物,而且是作为陪葬品存在,这足够说明,西汉时期的人,已经知道这是一种粮食,并且有意识的小范围栽培了。



    可能因为亩产量,以及品种的差异,导致这种本土花生并不足够取代主流的黍米,成为西汉人的主粮。



    可能只在少数上层贵族之间小范围的种植尝鲜。



    所以才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渐渐绝种了。



    一种新作物的推广,是没那么容易的。



    特别是在古代那种田地里产出无比重要的时期。



    像小麦这种高产作物,同样是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发现栽培的历史了,但是直到西汉才被农民小规模种植。



    直到唐代,才基本上取代了黍米,成为了北方人的主食。



    小麦如此适合人类种植食用的主粮,在华夏都经历了近千年的时间,才在北方大地普及。



    更何况花生这种不算适合的粮食。



    特别是这种本土花生,产量也许并不尽如人意。



    “是不是花生,现在还不能确定。”



    “得送到植物考古学家那边去做基因测序对比,才能知道结果。”



    孔建文稳妥的说道,为兴奋的大家降了降温。



    “不过,这个青铜器里装满了板栗、荸荠、菱角等根茎类食物,和这些放在一起的,估计肯定就是花生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五谷杂粮...”



    摸着下巴,孔建文喃喃道:“这难不成真的是个蒸馏器?”



    “用来酿造果酒、白酒的?”



    此前出土的制酒蒸馏器,最早出现在元代古墓。



    如果后期研究结果,能够证明这个器物是用来蒸馏酒的,那么蒸馏酒的历史将会直接被提早千年!



    这可是个大新闻啊!



    “去,将这套青铜器,送去给植物考古和专家组研究!”



    孔建文兴致勃勃的指挥着两个考古工作者,将这三间青铜套件,清理出来后,就放入了低氧保存柜,送出墓室,直接送进隔壁考古基地里头去。



    哪里头现在正汇聚了上百专家学者,等着给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做后续研究工作呢!



    简单安排了一下之后,聚集起来的众人,就又重新回到了工作之中,继续清理起了厨具库内的其他文物。



    很快,陈翰就再次又清理出了一个漆木盒。



    得力于这座墓曾经长时间被地下水浸泡的原因。



    墓中的漆木器,保存情况是最为完好的。



    和南越王墓里漆木器甚至木地板都全部朽坏的情况不同。



    陈翰从淤泥里清理出来的漆木盒,甚至上面的黑红色漆,都还在水的滋润下,鲜艳无比。



    这是一个抽盖盒。



    盒子上的盖子,并非是直接打开的,而是像抽屉一样,需要拉开才能看到盒内的情况。



    陈翰深吸了一口充满异香的空气,小心翼翼的拉开了盖子。



    满满一盒,有点像虫蛹,但是在蛹头处,却有一根枯木枝的东西,静静的躺在盒子中。



    “虫草?!”



    “两千年前的西汉贵族,就已经知道食用虫草了吗?!”



    陈翰高深惊呼!



    不怪他这么惊讶,实在是他手中漆盒里出土的“虫草”,从外形上看,和现代人使用的冬虫夏草实在是太像了,基本一模一样!



    这可能是江西古墓发掘中,首次发现虫草的实物!



    要知道,虫草这种东西,保存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毕竟这玩意里面包裹的是一只有丰富蛋白质的虫!



    这盒虫草能历经两千多年,还保存的如此完好,在江西考古,甚至是华夏考古历史上,应该都是首次出现!



    在我国,冬虫夏草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再3500米至5500米的高海拔地区。



    像江西这种地方,是绝对不可能出产虫草的!



    在华夏,只有高原地区,具体的说,只有青藏高原才有虫草!



    在海昏侯墓里发现虫草,那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



    那就是西汉时期海昏侯所在的海昏侯国,可能与虫草产地的贸易往来较多。



    而且海昏侯国对外文化交流也比较频繁。



    “什么?虫草?!”



    “冬虫夏草?”



    厨具库内刚平复下来的躁动,立马就又被陈翰点燃。



    根据史料,最早记载冬虫夏草的文献,见于唐朝早期的《月王药诊》。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医学古典名着。



    《月王药诊》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藏医药着作。



    记载了一千多种单药、方剂,归为寒性与热性两大类。



    其中大部分药方是基于中医药书籍中的中医学而写成的。



    可以理解为,这是一部吐蕃人通过从大唐学来的中医学知识,再结合了一部分天竺医学知识后,写就的一部藏文医书。



    作为当年立国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医书,他们自然是也记载了吐蕃本土的一些药材。



    fqxsw.org



    其中,就有记载冬虫夏草可以治疗肺部疾病!



    这是冬虫夏草的第一次实际文献记录!



    而在这之前,关于冬虫夏草,还有一个不确定的说法。



    在我国的东晋时期,东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曾记载:“员峤之山有冰蚕。”



    文中所说的员峤山,即传说中的五大仙山之一,位居渤海之东。



    这个地方肯定是传说。



    但是后来有人猜测,其所说的冰蚕,即今之冬虫夏草。



    然而,这个猜测是没有考古实物加以印证的。



    如果墓中出土的“虫草”,的确是如今人们所熟知的虫草。



    那么,这个猜测正不正确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虫草作为名贵滋补药材应用的时间将改写!



    而且远不是改写到东晋,而是西汉!



    至少在西汉时期,西汉的贵族就已经知道,有冬虫夏草这么一种滋补的药材了!



    并且通过贸易的方式,从青藏高原获得了虫草!



    数量还不少!



    光是海昏侯的这个漆盒里,就塞了满满一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