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414.工业巅峰
    “都都……喂,哥哥……大大大!大招!救!!救救救救救!”



    “……”



    听着电话里杨蜜的疯狂呼叫,许鑫满头黑线:



    “你小点声,孩子睡觉呢!”



    “在我爸那屋呢。你有啥事?我和8狗拆黑店呢。”



    “……没事了,你玩,我就和你说一声,我回酒店睡觉了。”



    “昂!我睡吧你挂了我买活TP!打!!!”



    看样子这局游戏挺激烈。



    许鑫无奈的挂断了电话。



    凭心而论,他觉得媳妇挺有时间管理大师那一套国际范的。



    该忙的时候专心致志的忙,该玩的时候天王老子来了也要等她打完这局游戏……



    最关键的是她是那种玩什么都能钻进去的玩家。



    玩个《仙剑》,各种一周目二周目的在那扣攻略。玩个DOTA,说练哪个英雄,就会一直玩。



    他自己就不行。



    玩个单机游戏,开个修改器体验完剧情就算结束。



    压根没有二周目那一说。



    打个DOTA除了前期沉迷,现如今这阶段就是靠着那几个英雄吃老本。



    新英雄的技能甚至都不清楚。



    从这方面来讲,俩人还真的是两个极端。



    睡觉前,他又翻了翻手机新闻,打算看下《阿凡达》的票房咋样了。



    可刚打开娱乐板块,就看到了一条新闻:



    “《院线方呼吁:请大家理性排队,不要打架。》”



    ??



    点进去看了下,发现是转自燕京台的时事新闻的文稿。



    《阿凡达》从6号上映以来,多地出现一票难求的状况,甚至因为排队加塞引起的矛盾冲突每天都在上演。



    这篇新闻就是专门挑了几个例子,希望大家能回归理性的。



    《阿凡达》有3个月的上映时间,不用争抢,喜欢看的影迷都能看到。大家不要急于一时……



    而其中文稿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如今寒假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有一位母亲约定了和孩子一起看电影。为了能买上票,不得不凌晨开始在电影院门口排队买票……



    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万达院线的人的一段回应。



    回应主要内容是关于“IMAX荧幕”的问题。



    他们正在抓紧时间更新设备,保证让更多的影迷可以体验到3D-IMAX的极致画面体验。



    而关于IMAX的票价是否过高的问题,也给出了回应。



    《阿凡达》3D-IMAX的票价,是120块一张。



    这价格……别说网友了。连许鑫看到这价格后都有些吃惊。



    120块一张票啊……



    普通场价格才30块、35块。



    像万达个别厅的椅子超级舒服的厅才45块钱一张票。



    IMAX竟然能卖到120……嗯?等等。



    许鑫看着发帖人的说明。



    他这张IMAX票,还不是正规座位,而是走廊通道上的“加座”!



    影院的正常座位价格普遍在150到180???



    虽然说物以稀为贵,可这价格是不是也太离谱了些?



    3D技术……



    这东西其实早在电影出现的初期就有了。真要说起来技术历史,它的出现,是1839年由英国人发明的一种立体眼镜技术。而被拿来拍电影也很早,学历史课的时候许鑫记得很清楚。



    1922年,《爱情的力量》就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



    不过那电影的片源已经丢失了,不知道内容讲述的是什么。



    但1952年的时候,美国有一部电影叫做《非洲历险记》,同样是用3D技术拍的。



    号称是:狮子在你腿边,美女在你怀里。



    这个营销口号当初吸引了许多人去电影院里观看。



    不过虽然技术出现的早,但同样也是因为技术原因,这种电影很容易让人的眼睛产生疲劳效果,观感产生不适。



    久而久之就没落了。



    而《阿凡达》这次重启了3D制作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拍摄画面却收获了一片好评……



    导演的本能告诉许鑫……接下来的时代,很有可能进入“3D”时代。



    而《阿凡达》如此火爆的原因,应该也在这里。



    身临其境的画面,《泰坦尼克号》的名导,以及从众效应……让这部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



    他现在越来越迫不及待回燕京后去观看了。



    直觉告诉自己,应该能从这部电影里收获很多的启发。



    陆陆续续翻看了一会儿关于《阿凡达》的新闻,带着一肚子猜想,房间之中陷入了一片黑暗。



    ……



    9号下午,4点。



    上影集团办公大楼前。



    薛海峰送许鑫出来后,满眼遗憾:



    “许导这次来的也太匆忙了些,晚上的饭局都摆好了。”



    “哈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张导那边还在等我,世博会也很重要嘛。”



    听到许鑫的话,薛海峰点点头:



    “那到也是,肯定是正事重要嘛。”



    “和薛总见一面不也是正事么……这顿饭算我的,等回头咱们好好搓一顿。薛总也不能总请我,也得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嘛。”



    许鑫和他寒暄了两句,最后说道:



    “那我这次回去,就和厂里提一提。能撮合成这次的合作,是离不开咱们厂的大力支持的。以后咱们的合作肯定会更紧密才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薛总这边要是有什么需要用到我出力的地方,一定是义不容辞的。”



    “一样,许导要是需要我们的话,我们也肯定会鼎力支持。朋友嘛,互相帮衬着一直往前走。”



    “哈哈~”



    “哈哈哈~”



    聊了大概半根烟的功夫,许鑫辞别了他,开着车驶离了上影集团。



    而出了大门后,他就拨通了齐雷的电话。



    “喂,齐哥,上影厂这边,我谈妥了。”



    “什么条件?”



    “他们会在追加三千万。然后剩下的钱,咱厂、银都、还有我这边来看着出。那边可以开始接触王佳卫了。”



    “……谈的这么顺利?”



    齐雷的声音里有些意外:



    “我以为他们会死揪着钱不撒手呢。”



    “那倒不至于。”



    回忆着下午和上影厂的人在会议室里聊的事情……



    其实上影厂的人很直白。



    这部戏,肯定是赔钱了。



    他们不需要赔本赚吆喝,但许导既然很看好这个故事,那我们肯定是信任许导的。



    把许鑫的面子给的足足的。



    不过,有些话也不可避免的聊了出来。



    他们希望能加深一下和自己与妻子的合作。



    多方面的那种。



    显然,许鑫这5个亿的票房以及加一起也就五千来万的成本下的投资回报比,让他们把注也压到了自己身上。



    可能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一切和许鑫、杨蜜挨着的电影,都少不得他们的影子。



    但这是已经在许鑫预料之中的事情。



    他现在不管是拍的电影,还是杨蜜演的电影,厂里肯定是要掺和的。



    银都那边也会有。



    而银都的份额,是从厂里那边走。



    上影厂走的就是双唯、逆风这边的份额了。



    多方投资,多方收益。



    说白了,还是共赢。



    这结果在许鑫看来是最圆满的。



    把这事儿说完后,齐雷那边应了一声:



    “那行,我一会儿找一趟田总,说一下这事。”



    “嗯,和田总说一下然后……这个消息看什么时候放出去比较合适。”



    “等和王佳卫那边谈妥吧。制片人这块,你和他们怎么聊的?”



    “这一块他们倒不再追求了。毕竟也得顾及到咱厂和银都的面子。”



    “那这么一看,王佳卫的自由度还挺高的。”



    “但也不能由着他胡来……”



    “嗯……那这样,我现在和田总去说这个事情,然后这几天银都的人会接触王佳卫,到时候包括咱们的人在内,肯定要凑到一起把这个事情重新说一下。投资、拍摄进度保障、制片人团队等等。一切尘埃落定,在把消息都放出去。如何?”



    “好。那到时候谈事的地方放燕京吧?我来安排地方。”



    “可以。那我这就去办?”



    “嗯,辛苦齐哥了。”



    “哈哈,这说哪去了……行,我这就去。”



    “嗯。”



    电话挂断,许鑫一边开车往汤臣一品走,一边脑子里开始思考后续的事情。



    到时候碰头的地点……



    就放到常安俱乐部吧。



    薛海峰今天在会上旁敲侧击了几次逆风的事情。



    他确实得展露一下手腕。



    然后就是这个消息该怎么样用一种合理的方式传出去。



    让圈子里的人知道,王佳卫本来和上影厂都谈崩了。但……因为有杨蜜在,上影厂、银都、和西影厂都给了杨蜜这个面子,重新坐下来谈……



    这件事的可操作性很多。



    处理好了,一方面能在影迷心里,提升杨蜜的号召力。



    另一方面还能让圈子里的人看一下,她现在的能量到底有多么“可怕”。



    然后就是如何保证片子的质量。



    其实钱反倒不是许鑫最在乎的……



    一路上,他想着后续的事情,等到了汤臣一品,把车停回去后,拖着行李箱打车赶往了机场。



    然后在临上飞机之前,他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事,给李豪发了个信息:



    “魔都这边给我安排一台奥迪吧。A6就行,低调一点。”



    李豪回复的很快:



    “没问题。”



    许鑫没在回,直接关机了。



    ……



    晚上10点钟。



    “快快快,走了走了!赶紧……爸,我俩走了啊!”



    跟做贼一样的杨蜜从父母的卧室里走出来,摘下了衣架上的羽绒服飞快的套在了身上。



    长款羽绒服,宽筒裤,绒线帽,以及最重要的口罩全都准备完毕。



    她和许鑫悄悄的出了屋。



    一路出了家门,上了车后,许鑫看了一眼时间,油门给的相当大。



    “你慢点,不着急!昨天才刚下完雪,路滑。咱安全第一。”



    副驾驶的杨蜜赶紧说道。



    许鑫点点头:



    “嗯。程哥不是给换过雪地胎了么?”



    “换了。”



    杨蜜开大了空调,顺势两只手攥住了许鑫放在档杆上的手:



    “好冷啊!”



    “水温上来就热乎了。”



    “嗯……话说咱俩好久没去电影院了呀。嘻嘻,忽然想起来咱俩刚处对象时候了。咱俩第一次看的电影是什么来着?”



    “《达芬奇密码》,汤姆汉克斯的。”



    “对对对,刚从《黄金甲》结束回来,好像也是这个时间去看的。”



    攥着老公的手,她看着马路上的霓虹闪烁,有些感怀的说道:



    “时间过的可真快呀……第一次和你亲嘴好像还在昨天一样,可现在连孩子都有了……”



    “……”



    许鑫嘴角一抽。



    无语的说道:



    “咱不是说好了么?再也不提当年了。”



    “提什么啦?我也没说过你关错了卫生间的灯呀。也没提是你先伸的舌头呀……诶诶诶……错了错了……大哥,疼!你轻点捏!”



    听着她那认输一般的求饶声,头皮发麻的许鑫这才放过她。



    同时揉了一把自己那有些发烫的脸。



    那段日子还真的是不堪回首啊。



    现在想想……属实太特么羞耻了。



    这时,一根冰凉的手指抵在了他的脸颊:



    “别害羞呀,小哥哥~谁还没点黑历史哟?你要不想聊这个,那咱俩来聊聊你当年抱着我啃了4个钟头的事情吧……诶你说咱俩当初瘾咋那么大呢……”



    “我发现……你真的挺变态的。呸!埋汰!”



    “嘻嘻嘻~”



    甩开了孩子这个“包袱”,恍忽间回到了无孩一身轻那段日子里的情侣此时此刻心头的柔情蜜意,开始荡漾在沃尔沃宽绰的车厢之中。



    一路朝着朝阳万达赶了过去。



    朝阳万达有IMAX屏幕。



    票是让大老王提前给预留好的今天最后一个午夜场。



    两口子到的时候,万达早就关门了,就剩下了直通影院的电梯还开着。



    按照道理来讲,11点05的片子,人肯定已经不多了。



    然而事实证明……他俩想多了。



    整个影院是人头攒动。



    看着就跟过年一样。



    “……好多人。”



    带着口罩,今天故意穿的朴素至极的杨蜜跨着许鑫的胳膊,惊叹的眨了眨眼:



    “这群人都不睡觉的吗?”



    “不知道……我去拿票。”



    “吃哈根达斯不?”



    “吃。香草味的。”



    “芬达?还是醒目。”



    “醒目吧。”



    这几年对许鑫的习惯了若指掌的杨蜜点点头。



    俩人迅速分开。



    很快,拿着两张票,一大桶爆米花,两杯饮料的情侣俩领到了3D眼镜,跟着队伍进了IMAX厅,坐到了属于自己的后排座位上。



    万达的爆米花还是挺好吃的。



    尤其是爆米花蘸哈根达斯。



    甜蜜加倍。



    很快,电影的LOGO出现。



    灯光暗澹。



    《阿凡达》开始了。



    而两口子统一作出了一个动作。



    就是当电影开头那一片郁郁葱葱的航拍丛林出现时,俩人同时夹着眼镜开始查看起带眼镜和肉眼看的不同来。



    “哇……质感好棒!”



    “……嗯,别和我说话了。”



    听到老公的话,杨蜜点点头:



    “好。”



    然后顺理成章的接过了他怀里的爆米花。



    这一大桶都是她自己的。



    老公之所以不让自己和他说话,其实是因为他要以导演视角看一下拍摄思路,以及一些数字拍摄技术相关的东西。



    唉……



    要么说导演这活就不是人干的。



    别人都是好好的享受电影……导演就得累死累活的把看电影当成一种学习课程。



    啧啧。



    她有些感慨。



    然后……



    “啊呜~”



    一大捧爆米花被塞到了嘴里。



    香香甜甜的。



    “呼噜噜……”



    呀,可乐喝的有点快。



    这就见底了?



    见状,她想了想……



    “哥哥……你那个还喝吗?”



    “……”



    没回应?



    那我就当你默认啦。



    悄悄的把可乐和醒目调了个位置,一口爆米花一口饮料吃的不亦乐乎。



    而看着被人从酒吧丢出来的男主角……



    啧。



    真丑。



    一点都不帅。



    还坐个轮椅……



    可在许鑫的眼里,在看到这些光影效果之下,他却看到了卡梅隆想要表达的那种文化。



    1984年出版的读物《神经漫游者》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赛博朋克。



    并且,这些光影造图有点《攻壳机动队》的影子。



    控制论么?



    翘着二郎腿,他半眯着眼,一点点的把一幕幕光影效果都记在了心里,一点点的复盘、品评着这位喊出“我是世界之王”的导演所展露出来的拍摄风格,开始默默分析着。



    至于剧情……



    他只能说囫囵着看。



    作为导演,遇到科幻题材时,他首先看的是别人怎么构建世界观,表达精神内核……或者说把某些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意义如何赋予到电影上,以及那些制作技术。



    剧情并不是他第一时间关注的点。



    而整部电影是162分钟。



    2个小时42分钟……



    很长了。



    以及考虑到3个月的放映周期……



    他还真挺期待这片子最后到底能到达怎样一种高度。



    就这样……



    2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



    而从主角杰克第一次深入到纳威人的领地那段极致的光影特效开始,许鑫的眉头就已经皱了起来。



    杨蜜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眼睛……有点干。



    不算很舒服。



    显然,这种视觉效果时间长了,会让人觉得有些疲劳。



    早知道带眼药水出来了。



    而整个电影院里,时不时的那种惊呼声就没停下来过。



    一整部电影看完,最后当灯光亮起时,杨蜜第一时间摘掉了眼镜,在那重影而模湖的演员名单下,扭头对许鑫问道:



    “感觉怎么样?”



    “……”



    2个多钟头一言不发的许鑫,在听到这话后,迟疑了大概五六秒的功夫,来了一句:



    “厉害。”



    说着,他也同样摘掉了眼镜。



    “明天我得再来看一遍具体的故事内容……你感觉怎么样?”



    “挺过瘾的。好看!就是眼镜有点酸……咱走吧?”



    “等等,我看一下演职员列表。”



    ……



    沃尔沃内。



    “怎么感觉你心情不是很好呢。”



    “感觉出来了?”



    “嗯。是觉得技术差距太大了还是怎么?”



    杨蜜有些不解。



    “嗯。”



    许鑫点点头:



    “你把衣服拉上,我抽根烟。”



    落下了车窗,点了根烟后,许鑫想了想,说道:



    “具体的故事其实我没怎么看。我主要是关注那些特效上面……它这片子和咱们之前看的《变形金刚》、《星球大战》这种差距还是挺大的。”



    “你是觉得咱们太落后了?”



    “那倒不是。落后是可以追赶的嘛……知道我刚才为什么一定要看演职员列表么?”



    “为什么?”



    “我就是在估算他的团队到底有多少人。因为他这部戏,我看过宣传时的访谈。詹姆斯卡梅隆自己说的,他这部戏的实景拍摄只占全部电影的百分之25到30。剩下的都是3D技术。甚至他运用的那些面部捕捉技术之类的,很多都是我没听说过的……”



    “正常,那是好来坞。所有电影拍摄更新迭代的技术他们肯定会先用出来……”



    杨蜜还是以为老公在对好来坞的技术心驰神往。



    但实际上并不是……



    “我不是说技术,我是在看幕后团队。而通过刚才的职员表……我保守估计了一下,他这部戏不算电脑特效制作,就说在剧组里拍摄的工作人员,应该在400到500人……要是算上后期制作,整个一电影团队的参与者,很可能要超过一千……乃至一千五百人……”



    “你在奥运会里可是几万人的调度,比这个干嘛?”



    “那不一样。”



    许鑫摇了摇头……



    其实他考虑的东西很多。



    这些人也能反映出来很多事情。



    比如投资数额的巨大。



    比如导演在片场的掌控力。



    潘多拉星球茫茫多的动植物的模型初期设计团队。



    世界观的完善。



    服化道。



    等等等等。



    一系列的东西,在许鑫心里装着,是沉甸甸的压力。



    甚至说句难听的……以前的他并不是很理解老头他们这一代导演对于国外电影……或者说直观点,对于好来坞的那种向往。



    在他这里,电影就是电影。



    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只需要去找合适的团队就可以了。



    国内做不了,就去找外国的呗。



    给你钱不就得了。



    我出钱,你设计出来我要的东西。



    但现在……看到这部电影后,他终于懂了。



    原来,吸引导演的,并不是好来坞。



    原来,吸引导演的,只有好来坞。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电影,我更愿意把它概括为电影产业链工厂的巅峰杰作之一。明白我的意思么?导演……了不起。但和这些幕后的东西比起来,导演也不是那么的了不起。”



    “……你在这套娃呢?”



    “所以说你不懂啊。”



    许鑫摇了摇头:



    “对我而言,它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在画面,而不是在故事。它的画面,让我看到了……数字技术这一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技术革新。詹姆斯卡梅隆亲自开启了这个时代……也不对,不能说他开启的。



    但最巅峰的王座上一定有他的位置。而我之所以心情不好的地方也就在这……这么说吧。你觉得你开夏利在你们村已经很了不起了,可到了大城市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车叫大奔……



    并不是说电影一定就要跟他这样、画面震撼、投资大、特效精良。电影能被称为第七艺术的闪光点就在于,哪怕只是单单人性挖掘这一方面,都足够一名导演钻研一辈子了。



    但……作为导演,看到他的片子,我感受到的那种差距实在太大了。好来坞的专业性……远超想象,你明白我的意思么?他们太专业了。是资本催生之下,金钱利益所裹挟的那种专业。



    任何一名导演在这种专业中,都可以大展所长,剧本的题材、故事的走向、基调、甚至心里的想法之类的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文化多样性太吓人了,允许承载这种文化多样性的平台也太扎实了……



    但也不是说咱们就一无是处。但……从艺术理念上,对导演的束缚,确实是小到不能再小了。詹姆斯卡梅隆这个故事的思路其实很一般,甚至你可以说他有些俗套……



    当然了,也得承认,人家之前确实是爆款频出,有这个让投资方信任的底气。但这是个先有鸡先有蛋的悖论咱们不提,就光说这部电影背后透露出的工业力量……”



    许鑫的话,特别碎。



    特别啰嗦。



    甚至有些凌乱。



    但杨蜜却在聆听。



    并且,她心里跟明镜一样,老公有点受刺激了。



    不是说崇洋媚外,向往好来坞。



    而是他……应该是看到了一些在国内可能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然后有一种不甘心又不服输,偏偏还心甘情愿承认别人做的很棒的心不甘情不愿。



    他这会儿很矛盾。



    甚至说实话……



    有些酸。



    但她可以理解。



    那是好来坞。



    电影文化的最中心。



    甚至说句没出息一些的话,别看她现在在国内好像还有点人气……但真要去闯好来坞……她和个龙套没任何区别。



    电影演员的阶级残酷性不比导演差。



    在好来坞红了,那就是世界知名演员。



    可你在天朝再红,到好来坞也只是个小豆芽菜。



    而天朝的电影圈发展也是如此。



    因为向往,所以追赶。



    可追赶的同时,又有些绝望。



    这种绝望不仅仅是文化的多样性,与束缚感的强弱。



    还是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



    连她这个演员都能感受得到,作为导演的老公自然感受的更真切一些。



    不过……



    “我们也在努力,不是么?”



    听到她的话,在那絮絮叨叨的许鑫立刻点点头:



    “当然在努力。我之前不是说了么?电影不仅仅只有技术,它的艺术性才是让人着迷的核心。但是……”



    “别但是啦。我们在努力追赶就好。你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有些东西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全行业共同努力……好来坞不就是这样么?他从来不是一个导演两个导演或者三四部电影支撑起来的。你太急了……”



    许鑫一怔……



    瞬间,理智回归。



    他愣了愣……忽然乐了。



    把烟头往外一甩,升上了车窗。



    “也对。饭要一口一口吃……大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超越嘛。不急……”



    捏紧了方向盘,他看着前方近在迟尺的史家胡同说道。



    目光闪亮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