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夏收、养殖点+10
    凌晨五点钟,手机的闹铃在耳边响起。



    蒋非伸手关掉,睁开蒙眬的睡眼,从床上爬了起来。



    拉开窗帘往外一看,东边的天空泛着鱼肚白,光线在一点一点变亮。



    蒋非打了个哈欠,汲拉着拖鞋去洗漱,今天要早起去收割稻谷,他住在家里。



    洗漱完,他从二楼走下来。



    “小非,我煮了鸡蛋面。”



    陈小梅坐在餐桌前吃早餐,指指旁边给儿子盛的一大碗面条,上面卧着两个荷包蛋。



    “嗯。”蒋非端起,三下五除二吃完。



    “喔喔喔—喔喔喔—”



    家里的公鸡时不时打鸣两声,在安静的环境里,声音清晰、响亮,能传出去好远。



    “喵~喵~”



    小猫咪在鞋架叫唤,蒋非转头看了一眼,两只昨晚又钻进他的拖鞋里睡觉了。



    它们眼睛还闭着,只是在他发出动静时,小声地“喵喵”叫。



    两只应该是嫌弃自己吵着它们睡觉了,蒋非心想。



    “小非,我弄好了,可以出发了。”陈小梅进屋说道。



    “星星还没醒,我去喊她。”



    蒋非说着,推门走了进去,声音不大地喊道:“星星,起床了,我们要出发去割禾了。”



    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呼吸均匀。



    蒋非提高了些音量:“星星,你再不起床的话,我们不等你了。”



    星星勐地从床上坐起来,眼睛半睁半闭,迷迷蒙蒙地问道:“爸爸,怎么了?”



    “起床去割禾了,还是你想留在家里睡觉?”蒋非问道。



    “我想睡觉。”星星眼睛一闭,往床上一倒,关机了。



    蒋非从房间出来,说道:“妈,我们走吧,星星说想继续睡觉,不跟我们去了。”



    “昨晚还一直跟我说,一定要喊她呢,结果喊醒了又说不去。”



    “小孩子觉沉,我起床时,喊了她十几句,她都没醒。”陈小梅笑道。



    她拎上水壶,拿过镰刀,挑起禾拐往外走:“星星这点像你,你小时候睡着也是雷打不醒的,从床上掉下来都不知道,躺在地板上睡到天亮。”



    “哈哈,这个不记得了,但我记得上小学时,买了闹钟,设了闹铃放床头,让我自己起床上学。”



    蒋非推着斗车跟在妈妈身后:“你们干活回来,发现我还躺在床上睡觉,我去到学校已经上完两节课了。”



    那时大家还没有手机,连固定电话都不是很普及,村里只有一些人家才装有固定电话。



    学校跟家长联系不方便。



    有学生没去上学,家里又没电话的,老师一般不会马上去找家长,只会在放学时,让住得近的同学帮忙问问。



    蒋非半个上午没去学校,可家里人都以为他去上学了,没人知道他还躺在床上睡觉呢。



    “你还说是闹钟坏了,没有响。”



    陈小梅笑道:“结果你爷爷说闹铃响了好久,他都听到了,闹铃停了,以为你去上学了,没想到……”



    云的色彩在不断变化,极富层次感,天空慢慢地光亮了起来。



    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偶尔夹杂着几句犬吠和人的说话声。



    太阳还没出来,割禾的人陆陆续续都下田了。



    陈小梅放下禾拐,蒋非停好斗车,两人挥舞着镰刀收割,禾苗一株一株倒下。



    藏在稻田里的蜻蜓、蚂蚱被惊起。



    蜻蜓绕着禾苗上空低飞徘回,飞来飞去,好一会儿才散去。



    蚂蚱到处蹦跶,在稻秆上跳来跳去,最后窜去了隔壁还没收割的田里。



    福寿螺的粉红色卵块在浅浅的一层田水里飘来飘去。



    蒋非穿着水鞋下的田,一只蚂蟥几次想沿着他的鞋子往上爬,都没有成功,从光滑的表面滑了下去。



    他瞧见了,弯腰捡起扔到田埂上,随手拿了块石头敲过去。



    蚂蟥,学名叫做水蛭,灰绿色,体长稍扁,乍看之下有点像圆柱体,有10个眼睛。



    有一部分水蛭吸附在人的皮肤上时,会吸取血液。



    它们的首尾都有一个吸盘,尾部的吸盘通常用来固定身体和移动,头部的吸盘用来吸血。



    而且当水蛭叮在腿上吸血时,被叮者很多时候毫无感觉,直到低头或者有人提醒才会发现。



    蒋非以前在小溪里摸鱼,没少被水蛭叮,十次有九次都不知道自己被叮上了。



    yawenku.com



    小伙伴看到提醒了,他往腿上一看,水蛭紧紧扒着自己,头部都快要钻进皮肤里了。



    然后脱下鞋子对着腿一阵拍,不能直接拍水蛭身上,也不能用手拉扯它,要不然它会愈发陷进皮肤里。



    要对着水蛭吸附的周围轻拍,等它掉下来了,伤口还要流一会儿血才会停。



    有时水蛭吸血上头了,很难从腿上拍下来,甩都甩不掉,可难搞了。



    砸死一条水蛭,蒋非顺便停下喝了几口水,回田里继续割了起来。



    “奶奶,爸爸。”



    星星走了过来,不太开心地都着嘴:“你们早上怎么不喊我呢,昨晚都说好了要喊我的。”



    “怎么没喊你?”



    蒋非直起腰说道:“明明喊你了呀,你自己说要继续睡觉的。”



    “啊?我怎么不知道?”



    星星一脸疑惑:“我说的?早上我醒了?”



    “你说的,我喊了,你可能睡懵了。”蒋非肯定地说道。



    “好吧。”



    星星在田埂上坐下,看着奶奶和爸爸割禾,伸手比划着割禾的动作,无实物表演。



    蒋非把割下来的一堆堆搂到田埂上,用干稻秆搓的绳子绑好,搬上斗车。



    “星星,跟爸爸推斗车回去了,你还没吃早餐。”蒋非朝女儿喊道。



    “好。”



    星星应了一声,又转头说道:“奶奶,我等下过来,带冰棍给你吃。”



    “嗯,奶奶等你。”陈小梅笑道。



    星星走到斗车旁边,用力吸了一口气:“禾苗好香啊!谷子也好香啊!”



    “好好闻的味道。”星星感叹道。



    “走吧。”



    蒋非推着一斗车水稻回去,把它们卸在院子里。



    “星星,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可以吗?”蒋非一边走向厨房一边问道。



    “可以。”



    星星蹲在院子里看稻谷,收割回来的禾苗上还有不少虫子停留在上面。



    她看到了一只臭屁虫在谷子上爬来爬去。



    “爸爸,有臭屁虫在爬谷子怎么办?谷子会臭臭吗?还能吃吗?”



    星星着急地跑进厨房,发出灵魂三问。



    “没事,能吃的,臭味会慢慢散去,而且谷子要脱壳,我们吃的是里面的米。”



    星星一听,放心了,又跑回院子里去看。



    禾苗上还有瓢虫、蚂蚱、扁担、螳螂……



    “一二三四五,有五个黑点点,是五星瓢虫。”



    瓢虫的红色翅膀上有黑色的点,表面光滑,亮晶晶的,颜色鲜艳。



    碧绿色的螳螂举着两把大刀在禾秆上爬行,前面的两条腿先往前爬,后面的两条腿再跟上。



    它的大刀长有密密的长刺,看起来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水稻一捆一捆地堆着,星星看到下面的稻叶动了几下。



    她伸手扒拉开禾秆一看,里面居然藏着一只小青蛙。



    “星星,吃面条了。”



    蒋非端了面条出来,放到高的凳子上,叮嘱道:“小心点,汤很烫。”



    “好。”



    星星点点头,视线没从小青蛙身上离开。



    “爸爸,这里有一只小青蛙,咦,它跳出来了。”



    蒋非往地上一看,是一只黑斑蛙,背部灰褐色,杂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黑斑纹,肚皮乳白色。



    它应该是刚由蝌蚪变成青蛙不久,还属于幼蛙,很小一只,大概只有五厘米。



    很多野生的青蛙都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黑斑蛙也是。



    “它要去哪里呢?”星星看着小青蛙在院子里跳来跳去。



    “它要去找适合青蛙生活的地方,你送它到外面的草地里去。”蒋非说道。



    星星快步追上小青蛙,伸手就要抓,在快碰到它时,忽然收回了手。



    看着青蛙背部的皮肤,她有点不敢下手。



    她转身跑进屋里,拿了两张纸巾出来,隔着纸巾抓住它。



    “小青蛙,你要快快长大哦。”



    看着它连着跳了几下,钻进草叶间,消失在视线里,星星回院子里吃了早餐。



    吃完面条,她提着一袋冰棍,爬进斗车的车斗里。



    “坐好扶稳,开车咯!”蒋非拉着斗车往稻田去。



    在路上遇到过来村里玩的小涛一家。



    小涛爸妈知道白河村的谷子熟了,特地带儿子过来看水稻收割的。



    小涛看着坐在斗车里的星星,很是羡慕,蒋非便让他也爬了上去,拉着一块走。



    跟着蒋非到了田里,小涛爸妈还下田割了一分多地的水稻,重温了一下小时候割禾的感觉。



    蒋非拉着斗车来来回回往返家里和稻田,看到田里有不少游客的身影。



    每一趟拉着斗车往稻田去,车斗里都挤满了小朋友。



    ……



    家里的一亩八分地,陈小梅和蒋非分了两天来收割,都是上午割禾,下午打谷。



    谷子只晾晒了一天,第二天就下起雨来了,淅淅沥沥地,从早到晚都没停。



    阴雨连绵了三天,村里的稻谷收割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当天空慢慢放晴,割禾的、晒谷的、踩田的、晒稻秆的,纷纷快速行动起来。



    蒋非看第二批鹌鹑苗全部稳定了下来,跟张晓莉、蒋彬和谢怡婉说了一声,准备迎接最后一批鹌鹑苗的到来。



    家里的稻谷晒干,鹌鹑苗也到了。



    把鹌鹑苗安置好,蒋非看着笼子里的它们,舒了一口气,总算全部都到了。



    他打开养殖系统的页面。



    【养殖任务:养殖12万只鹌鹑】



    【养殖奖励:鹌鹑免疫力+1,鹌鹑蛋美味+1】



    【建造鹌鹑舍(已完成)】



    【购买幼崽(已完成)(进度121173/120000)】



    第一批的鹌鹑苗损耗了12只,第二批的鹌鹑苗损耗了15只。



    加上刚到的四万零四百只,总共比十二万多了一千多只。



    在养殖系统的平衡下,这多出来的一千多只鹌鹑同样能获得养殖奖励,拥有免疫力+1和鹌鹑蛋美味+1。



    【你已完成第一个升级养殖任务,获得奖励:养殖点+5,继续加油吧!】



    【养殖十万只鹌鹑(已完成)】



    【恭喜你点亮养殖成就“养殖小有规模”,获得奖励:养殖点+5,继续加油吧!】



    【温馨提示:升级(鹌鹑养殖除外)或开启下一养殖功能,需15养殖点,想要获取更多养殖点,请继续努力哦!】



    【备注:再次升级鹌鹑养殖功能,需30养殖点,想要获取更多养殖点,请继续努力哦!】



    蒋非看着养殖系统页面上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完成第一个升级任务,获得5养殖点,点亮一个养殖成就,也获得5养殖点。



    双重惊喜!



    所以他现在拥有可使用的养殖点为10。



    一下子获得两个+5,蒋非有种自己很富有的感觉。



    待看到最后一条备注时,他清醒了一点。



    再次升级鹌鹑养殖,需要的养殖点翻倍了。



    果然,富有只是他的错觉。



    获得了10养殖点,蒋非看着笼子里的鹌鹑苗,心情特别好。



    他去鹌鹑舍一楼的仓库里,操作着机器,多配制了些鹌鹑饲料出来。



    第一批和第二批的鹌鹑吃的是仔鹑饲料,刚到的鹌鹑苗吃的是雏鹑饲料。



    配方不一样,要分开来配制。



    等它们进入产蛋期,就不用那么麻烦了,都吃产蛋饲料,一直吃,不需要再更换。



    配制好饲料,蒋非进鸡舍看了看。



    “唧唧唧—唧唧唧—”



    一走进去,他就听到了小鸡崽柔柔的叫声。



    抓起箩筐里的母鸡一看,底下是一群刚破壳的小鸡崽,有些身上的毛发还是湿漉漉的。



    蒋非转身拿了个纸箱过来,把母鸡和小鸡崽转移过去,捡出箩筐里的碎鸡蛋壳。



    孵化时放了二十三个鸡蛋,全部都孵化出来了。



    蒋非看了有些惊讶,家里每年都要孵几窝小鸡,这是第一次全部鸡蛋都孵化出来了的。



    “不错啊,给你颁发一个孵蛋小能手奖,今晚给你加餐,多吃点。”蒋非拍着母鸡的背夸道。



    “咯咯咯—”



    母鸡晃了晃身子,把小鸡崽都叫到身边来,低头在纸板上啄了几下。



    蒋非起身去给它们拿水和鸡饲料过来。



    看着母鸡和小鸡崽吃饱喝足,蒋非让它们继续住在纸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