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黑雾之王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后的准备
    “主子,陶真人在外面,求请召见。”



    “让他进来。”



    陶仲文走进乾清宫,又入了暖阁,躬身行礼:“贫道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嘉靖帝放下手里的书。



    陶仲文抬头时看见一眼,《一切神光普照,无上虚皇至真经》,书看了一半的样子。



    “这是陛下为自己挑选的入道法门?”他问。



    嘉靖帝看了一眼道书:“户部的国库,宫中的道宫、内库,一切道法朕已经大致看了一遍,想来想去,这门道法最适合朕。”



    他抬眼看向陶仲文,问他:“陶真人觉得如何?”



    “八荒四海,不及陛下胸襟,九天十地,无不在陛下眼里,陛下所选,自然是最好的。”



    嘉靖帝点点头。



    其实他心中最想修炼的不是这本《一切神光普照,无上虚皇至真经》,至于到底是哪一门,连他自己现在都不确定,更别说其他人。



    这么多年的道法看下来,不会修炼,也知道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怎么可能把自己修炼的法门告诉别人。



    寒暄之后,陶仲文开始说正事。



    “陛下,贫道有一事禀告。”



    “说吧。”



    陶仲文略显迟疑地看了一眼黄锦。



    嘉靖帝给了黄锦一个颜色,黄锦带着太监宫女,正要走出暖阁......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



    “黄公公稍等,”陶仲文忽然说,“请把殿内所有有水的东西带出去。”



    黄锦看向嘉靖帝,嘉靖帝挥了挥袖。



    黄锦低声叮嘱太监宫女:“动作快点。”



    值班太监宫女手脚麻利,行走无声,将乾清宫内所有有水的东西全部带走。



    等一切收拾好。



    “陛下,”陶仲文说,“贫道这几日反复参悟天机,天机显示,陛下确实顺利入道。”



    “是嘛。”嘉靖帝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只是——”



    “有事就说,别吞吞吐吐,晓人不当如是邪!”



    “是。只是那李长昼也成仙了。”



    “哦?”嘉靖帝点头,脸上神情闪烁,既有‘人真的可以成仙’的振奋,又有一些上位者的其他想法。



    “陛下,天机显示,李长昼要取的龙脉不止一半,而是五分之四,且此人一旦成仙,世间再无人可制,连陛下也......”



    嘉靖帝的表情眸子微微收缩。



    陶仲文又说:“贫道有一符,可在陛下龙脉脱身、佩戴金冠之后打出,将李长昼法力削弱四成,令其成仙路绝。”



    嘉靖帝站起身,双手负于身后,在暖阁内缓缓踱步沉思。



    他忽然停下脚步,半转身回头,盯着陶仲文:“取五分之四,大明气数如何?”



    “百年而亡。”



    “朕呢?”



    “入道修玄,成败不定。”



    嘉靖帝沉默不语。



    “陛下,李长昼原本就是神教的天帝,心里......难免也有做九五至尊的念头。”



    ◇



    李长昼送杨清岚回去,又监管现场,将大善殿内金佛一百六十九座,熔成一万三千余斤的黄金。



    处理好之后,他来到乾清宫,因为夏言的一句话,他有件事想让嘉靖帝帮忙。



    还没走到乾清宫宫门前,就看见黄锦领着一帮太监站在门外伺候着,远处有一名宫女正在枯枝上悬挂鹦鹉笼子。



    又是鹦鹉?



    李长昼想起之前杨清岚她们进宫遇见僵尸真菌这件事,李浅夏说她逗了一只会喊“元旦吉祥!皇后吉祥!”的鹦鹉。



    宫内养鹦鹉很正常。



    明朝是历史上封建帝王豢养动物最鼎盛的时期,京城内建有虎城、象房、豹房、鹁鸽房、鹿场、鹰房等多处饲养动物的场所。



    嘉靖帝的堂哥武宗,就在西苑建造了大名鼎鼎的豹房。



    但现在是关键时期,李长昼这时候不多心,这辈子什么时候多心?



    远远看见他,黄锦快步走来,脸上堆满讨好又不显得谦卑的笑容。



    还没走到身前,黄锦拱手弯腰笑道:“李真人!”



    “黄公公!”李长昼也拱手笑道,态度随意。



    “真人果然是得道真修,有出尘之气,不像文武百官,表面尊敬咱家,骨子里还是轻蔑。”黄锦说这话时多了一点点的真心。



    但他转眼深想,觉得恐怕不是李长昼看得起自己,而是连带着文武百官一起看不起才对。



    太监、大臣、王公贵族,在这样的人眼里,大概没什么区别。



    就像在他黄锦眼里,九品翰林院侍诏和五品各府同知,也没什么分别。



    李长昼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他有个屁的出尘之气,满脑袋都是杨清岚的脸啊、唇啊、手啊、胸啊、腰啊、腿啊之类,偶尔还会不受控制地想一下瑶池。



    大不了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知道人人平等而已。



    “陛下呢?”他看了一眼乾清宫门。



    “在见陶真人。”黄锦低声回答。



    严格意义上,任何人都不能泄露关于皇帝的事情,但也分人,看场合。



    李长昼若有所思地点头,正要开口说鹦鹉的事,忽然想起电视剧里,那些大臣们总是给太监塞礼,想着自己要不要给一些。



    换成平时,他堂堂黑雾之王、主,怎么会做这种有违社会主义接班人身份的事情?



    但此一时,彼一时。



    唐僧到了西天,见了如来,却因为没给阿傩、加叶两位尊者贿赂,取了无字经,他李长昼现在得到皇帝的帮助,马上要成仙了,也不能得罪皇帝身前的太监。



    他从兜里摸出一枚血珠——他是真的没东西能拿出手了,金银也贿赂不了黄锦,好在这东西多少他都有。



    看李长昼手伸进兜里,黄锦连忙推手道:“不可不可,咱家——”



    “黄公公,别急。这枚丹药可治百病,虽不能肉白骨,但也相差不远,还能增一年寿命。”



    黄锦推出去的手,合拢,拽住血珠,往自己袖子里塞去。



    笑着收下后,他以更低的声音说:“咱家出来之前,陶真人吩咐,将乾清宫内所有有水的东西带走,也不知为什么。”



    “这些占卜求卦的真人,就是信这些风水,不足为奇。”李长昼笑道。



    “咱家也是这么想的。”黄锦笑眯眯道。



    “对了,我家娘子喜爱鸟类,公公可做主把那只鹦鹉送我?”李长昼指着枯枝上的鹦鹉笼子。



    “只要不是陛下的雪眉和狮猫,真人想要什么,尽管拿去!”



    两人闲聊着,陶仲文从殿内走出来,看见李长昼,两人心平气和地打了一个招呼。



    目送李长昼走进乾清宫,陶仲文转头看了一眼乾清宫外的白玉凋栏、古铜仙鹤和鎏金铜鼎,一甩拂尘,飘然而去。



    进了内阁,不等李长昼行礼,嘉靖就笑道:



    “免了。李真人,替朕看看,朕选这本《一切神光普照,无上虚皇至真经》作为修行法门可合适?”



    李长昼看过内库小部分道书,这本也在内。



    “陛下有皇帝位,修炼这门道法正合适,若只求长生,修这门道法够了,如果还想要更多,我另推荐一门,《诸天诸地转灵机大道乐经》,走得难一些,成就高一点。”



    嘉靖帝听完,点点头,在他心里,李长昼推荐的这门道法却是排在第一位的。



    这不能说明陶仲文不忠心,他根本没看过内库的道书。



    李长昼看过,知道内库经文的好坏,但能像这样直言利弊,不是一味敷衍奉承,至少证明没有欺瞒。



    “陛下,大善殿里有个小妖怪,已经被我解决了,锻造金冠的材料已经集齐。”



    李长昼没说那是姚广孝。



    姚广孝生于1335年,活到现在足足205年,嘉靖帝听了,难免不会想办法先延寿——虽然做不到,以后再想长生。



    “好!辛苦真人了!”嘉靖帝兴奋道。



    金冠内的道书且不说,关系到皇帝位才是重中之重,比长生更重要。



    还是那句话,为奴为仆的长生,不要也罢。



    “还有一事,”李长昼继续说,“我想请陛下给我二十道旨意,拦截进京的修道者,陛下龙脉离体之后,万法可以加身,这些人在京师内,很可能造成危险,应该及早将这些人铲除。”



    这是夏言一句‘我向陛下请一道旨’给了李长昼思路。



    之前他想的是,人劫嘛,全杀了,都忘了嘉靖帝这位“打击一切迷信”的外挂。



    不过也有风险。



    来京师的人里,可能是修道者,也可能是玩家,他们十五个人分兵去拦截,很可能遇到成群结队的玩家,陷入危险。



    但总比对方一窝蜂涌到京城来好!



    昨天他还拿曹操劝说嘉靖帝,自己怎么会忘了曹操评价袁绍的话: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嘉靖帝对这件事自然是无条件支持。



    “除了旨意,朕还会让锦衣卫、禁军手持圣旨,三天之内,禁止一切人员进入京师,地方官员送来的书,也转交给锦衣卫送来宫里。”



    “陛下圣明。”这反应也在李长昼的预料之中。



    “另外,我想请陛下下令,让城内所有修道者,在今晚之前离开京城,违令者斩。”



    “京师内的可以,宫内的就算了。”嘉靖帝的眼神深邃。



    “也好。”李长昼不强求。



    又聊了一会儿修道经验、元宵节当天的细节,见嘉靖帝没有说陶仲文一事的打算,李长昼告辞离开,带着圣旨和鹦鹉回到紫金城外的院子里。



    “你们一人带着一道圣旨,两人一组,去京城外狙击一切高手,遇见玩家,不敌就走,时间有限,别在这些人身上浪费,先杀那些修道者。”



    “明白!”



    “这么多年,难保那些修道者找到应付圣旨的方法,如果圣旨损坏了,也立刻离开,回来拿新的,我这次要了二十道,不够再去宫里问嘉靖要。”



    “是!”



    瑶池的五名手下,碧的五名手下,两两分组,一共五组,每组带着两份圣旨,快速赶往城外,拦截赶来京师的修道者和玩家。



    “城内的怎么办?”李浅夏问。



    “我们去收拾。”李长昼回答。



    “这个时间还敢留在京师,宁杀错,不放过。”瑶池表情冰冷。



    “放心吧,”李长昼笑着安慰李浅夏,知道她怕杀错人,“嘉靖已经下令,通知京师内所有修道者,在今晚之前离开京师,不离开,那就别怪我们了。”



    李浅夏点头,她没李长昼想得那么——善良。



    经历了这多事,她也知道一味的善良,只会害人害己。



    “人劫,不只是我们四个人的劫,这些想要成仙的、心中有欲望的,都要入劫。”杨清岚气质缥缈,恍如仙女,“它因人心而起,错综复杂,每一次劫难,都是人心在作祟。”



    “这个总结好!”瑶池笑道,难得赞同她的看法。



    “这就是悟性吗?”李浅夏也感叹,“怪不得清岚每次在经历、阅历上获得的『能力』都比我高。”



    李长昼澹澹微笑,一脸骄傲,好像这话是他说的。



    “不过,”李浅夏眼珠子一转,“这话说出来,也有我的一份了!”



    “你的你的,以后我和你哥的东西,都是你的。”杨清岚敷衍着,视线投向鹦鹉,“带只鸟回来做什么?”



    “想让你看看,这是不是玩家的技能。”李长昼解释。



    “类似水女的水?”



    “嗯。”



    杨清岚如意对准鹦鹉敲了一下,飞出一本册子。



    瑶池偷偷摸摸在对李浅夏说:“以后我的也是你的。”



    “这不好吧。”李浅夏假仁假义地推辞,脸上写着:再多来一点!



    鹦鹉确实是玩家的手段之一,但在李长昼索要鹦鹉之后,对方已经从鹦鹉身上把技能撤了。



    “这些玩家也太阴险了!”要不是杨清岚就在这里,随时能翻阅脚底这块土地的信息,李浅夏都不敢洗澡了,果然还是「蜜罐世界」安全。



    ◇



    京城外。



    “铁冠子,你是见过朱元章的前辈,活了这么多年,连这点时间都等不了吗?陶真人说了,现在进京城只有死路一条,等元宵节再来!”



    “等元宵节,留给贫道的只剩元宵咯!”



    海坨山上,两名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目送一白发苍苍的老道驾云而去。



    “师兄,怎么办?这些人根本不听我们的!”



    “让他们去吧,良言难劝该死鬼!”



    铁冠子,元末明初道士,生平好带铁冠,曾进入南京皇宫,面见朱元章,试图成仙而失败。



    走了没多远,铁冠子栽落云头,活生生跌死了。



    伴随着一声口哨,米莎走出来,用拗口的夏语说:“这圣旨真是太好用了,我能感觉到这个人很厉害!”



    “快走吧,别浪费时间。”紫穗已经将铁冠子身上的储物袋拿走。



    同样的事一直持续了三天,京城内,京城外,血流成河。



    整个明朝的修道者,高手直接少了一大半,许多传承因此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