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从土木之变开始模拟天下 >第203章 老谢带的兵都是这德性
    沙井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

    天亮的时候,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大街上横七竖八的睡着累瘫的人。

    苏城走在大街上,看着这处富有蒙古特色的城市,经过昨晚一战,损毁严重,三三两两的屋顶还在冒着白烟。

    街道上一片杂乱,到处是狼藉的破败,被烧焦的尸体随处可见。

    苏城吩咐着从宣府赶来的李四:

    “写折子向陛下报喜,我军于沙井大破瓦剌部平章孛罗与鞑靼部小王子马可古儿吉思联军,攻占沙井,擒杀伪装成太上皇的男子一人,已经枭首示众。”

    李四应着,看了一眼左近的将领,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可要向陛下请功?”

    闻言,一众将领都目光灼灼的看着苏城,盼着苏城说出允准的话来。

    苏城目光扫过众将,鞑靼部与大明抗争几十年,攻下鞑靼部的王帐,也算是场大功,不过这事儿不该由这个李四提出来。

    “写折子去吧。”

    苏城说完,拂袖而去了。

    李四看着苏城的背影,一众刚才还期盼满满,现在却没有半分怨言,麻熘的跟上去的将校们,顿时就为自己刚才冒头的想法感到不值了。

    借着写折子的由头,在众位将军们面前邀点儿功,可惜这想法被苏城无情的打破了,而且这一众将军连一点儿不满的心思都没有。

    无精打采的转头,李四准备回营去写折子,就看到在一旁笑眯眯的黑娃。

    “公爷厉害吧?”

    黑娃笑眯眯的问着。

    李四闻言一愣,不过还是弯腰向黑娃行礼:

    “回定襄伯爷,公爷心思通透,咱有什么小心思,都逃不过公爷的法眼。”

    黑娃走到李四旁边,拍了拍李四的肩膀:

    “你的事儿我听文牟大人提过,昌平侯不肯用你,就是因为你心思太重,公爷不计较你心思重,你倒是挺在意结好一众将军们啊。”

    李四闻言脸色一白,不过随即就缓和过来,他看着黑娃:

    “伯爷也是聪明人,咱这点儿小心思,都被看出来了,不错,李四我也想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是吗?”

    黑娃说了一句,扬长而去了。

    李四闻言双手勐然颤抖一下,不过随即就收敛起来,慢慢向城外走去。

    ……

    苏城在沙井王帐住下,处置军务,收拢粮草,征集牛羊,准备继续向北进军,与孙勇配合,攻取黄泥洼。

    这次大战的战果有些出乎苏城的意料。

    俘虏超过万人,除了老的走不动路的,其余都被送到镇虏卫挖勐火油去了。

    缴获金银无数,起码足够支撑这次出兵所用饷银三次,而且还有结余。

    粮草堆积如山,各部头人埋在地下的粮草被挖掘出来,堆起了好几座粮食山,这次大战不但不需要从大同宣府转运粮草,而且还要转运回去一部分。

    若是任由大军消耗,这些粮草都放烂了,明军也消耗不了多少。

    牛羊就更多了。

    这几日里,苏城顿顿是烤熟的牛肉和羊肉,吃的苏城都吃不下去了。当晚大火,烧死了瓦剌兵与鞑靼兵,也烧死了数不清的牛跟羊。

    被烧死的牛羊堆满了几十辆大车,这几日的明军大营上空,一直飘扬着肉香味跟羊膻味儿。

    张勇端着一大碗羊肉汤进了营帐,放在了桌子上,笑着说了:

    “公爷,用饭了。”

    苏城放下手中的毛笔,看了张勇一眼:

    “又是羊肉,这味儿我是真吃够了,有大蒜或者洋葱吗?”

    后面跟着进来的石头把一碗切好的洋葱放在了桌子上,语气鄙夷:

    “羊肉汤你都吃够了,俺老张吃了这么多,可也没觉着够过。”

    说着,石头拿起一瓣洋葱,丢进嘴里,咯吱咯吱的吃了下去,然后端起碗,喝了一大口羊肉汤,一脸的意犹未尽。

    苏城捡起一瓣洋葱咬了一口,也喝了一口汤,问着石头:

    “派往京城报捷的兵走了多长时间了,怎么这几日不见李四,这孙子跑哪儿去了,老子把他从宣府调来可不是让他熘号的,否则老子调他干吗。”

    石头嚼着一块带筋的羊肉,含湖不清的说了:

    “走了,被黑娃子识破了身份,自己吓破了胆,弃了官职跑了。”

    “去京城的兵啊,算日子,今儿差不多该到了。”

    苏城把羊肉汤喝干净,放下碗,看着帐外三三两两,蹲着喝羊肉汤的军士,叹了口气:

    “他那江湖客的身份我早就认出来了,这个黑娃子也是,真当老子连身边是什么人都不知道。这次北上,肯定要遭遇也先的大军,普通的文士可撑不下来,就是李四这样有功夫在身的才好。”

    石头嚼着羊肉,嘿嘿笑了:

    “那你可赖不着俺,是黑娃子把人吓走的,你问他的罪去吧。老谢这孙子带的兵都是这德性,一个个的鼻孔恨不得朝天上去。”

    苏城无奈的摇了摇头:

    “走了就走了吧,这军务我就先处理着吧,让杨信把文牟,算了,还是让霍宁过来吧。”

    ……

    京城,文华殿。

    大朝会正在进行。

    朱祁玉听了户部关于军粮调派的禀报,眉头皱起,伸手打断了户部尚书沉翼的禀报。

    “沉先生调派了五万石粮食北上,宣府却只往北调集了两千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苏城北上,就没人镇得住他杨信了,连粮草都敢压下了。”

    兵部尚书于谦闪出了朝班,禀报着说了:

    “回陛下,非是杨信不往北运送粮草,实在是忠国公下了军令,命杨信拉长了运转粮草的时间间隔。”

    朱祁玉闻言一愣,把目光看向了武臣之中的丰城侯李贤,苏城下令拉长运粮间隔,这可不是小事。

    李贤熟知兵事,他出班奏报着:

    “忠国公与蒙古诸部交手颇多,鞑靼部……”

    “报……”

    大汉将军禀报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众臣的目光一下就看向了大殿外,什么事情竟然能够打断大朝会,这可是文武百官到场的大朝会。

    御座上的朱祁玉高兴起来了,他早就吩咐了,若是有沙井奏报,就不要管什么时候,迅速将捷报送入宫内,就连大朝会也不例外。

    门口侍立的小太监脚步飞快,将奏报送到了丹墀之下,兴安走下丹墀,接过奏报,转身呈给了朱祁玉。

    朱祁玉展开看了一眼,立即哈哈笑了起来,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哈哈哈,沙井大胜,忠国公苏城部于沙井大战,击溃瓦剌部与鞑靼部联军,俘虏逾万人,缴获金银无算,粮草堆积如山,根本不需要朝廷向北地输送粮草了。”

    大殿内,回响着朱祁玉得意,豪放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