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诸天武侠:张家口说书,黄蓉打赏 >第203章:去除百姓的苛捐杂税
    莫愁生了个女孩,这让江辰很是开心,一男一女在一起就是个好字。

    这次说什么这个女孩的名字江辰要自己取了,要不然给岳父取说不定在来个“江红”。

    经过一番搜寻,最后江辰给她取名为“江琴”。

    在桃花岛的时间注定不会太久。

    女儿生后的第五天他就带着穆念慈母子离开了桃花岛,前往皇宫。

    小杨过对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好奇,什么都想去了解。

    “爹,那是什么,看起来能吃的。”

    “那叫冰糖葫芦,是可以吃的。”

    江辰买了几串给她们母子,穆念慈看着他对自己儿子那么好,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这一直都是她想要的生活。

    在路上耽误一些时间,他们终于到了皇宫。

    当看到禁军对着江辰跪拜的时候,穆念慈还是感觉挺震撼的。

    进了宫,换上龙袍,让宦官给她们安排在永乐殿里,让人好生侍候。

    而江辰开始了解这段时间有没有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

    还好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个商业税的征收不是很可观,目前只收上来四成。

    对于这些顽固不想交商业税的,江辰给出的处理方案是,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再提醒,第三次警告,三次过后直接抓入监狱,这监狱可不舒服,不说吃的很糟糕,就说里面的各种体罚就让人受不了。

    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一招使出来立马那些富商没两天乖乖把税补上了。

    这税收一上来,国库就充盈了。

    国库有了钱很多事情就可以做了。

    现在他要开始减免百姓的苛捐杂税。

    早在宋朝以前,各个朝代已经有着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管理机构。《左传》中记载,夏朝有专门负责掌管农事赋役的啬夫;商朝更是出现了一系列专门管理农业的官员,比如小众人臣、小丘臣等官员,专门负责粮食的耕种、管理、生产、收割和赋税等诸多事物。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管理机构,比如使书中记载的“内史”、“少内”等;再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发展之隋唐时期,管理农业的机构有增无减,甚至也越来越重要。

    直到宋朝年间,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从地方至中央专门负责农业管理的机构。

    “掌天下人户、土地、钱谷之政令,功赋、征役之事”。

    宋朝的工部,也是一个与农业信息相关的管理机构,工部有四司,这四司之中的水部司和屯田司,前者负责水渠、河道等修理,后者负责屯田、营田、官庄的修茸问题。在这些中央农业事务管理机构之下,还有非常重要的地方管理机构。

    当然再低一级的县令、县丞等官员,所负责的农政工作就更为详细。

    然而看似严密合理的农政管理机构,却在宋朝年间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官官相护”、“豪强官员勾结”的戏码。

    在交通讯息不发达的封建王朝里,还是真正的

    “天高皇帝远”

    ,地方豪强与官员勾结,稍微在自家的土地做一下手脚,这些豪强就成了当地的富户,那些可怜的贫农只能越发的穷。

    宋朝农民的赋税主要有“田赋、各种杂税、身丁税、科率、和籴、和买”等。其中最主要的田赋,其实是宋朝承袭了唐朝中后期的税收做法,田赋每年征收两次,这也就是当时百姓口中的一年两税,只是宋朝时期所敲的田赋,与唐朝相比减轻了不少。

    现在江辰要取消百姓身上的枷锁。

    上朝的时候,江辰把这个政策提出来,立马遭到所有臣子的反对。

    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华夏封建社会,一直是以自然经济做为我国压根。农户是支撑点全部我国经济的砥柱中流。因此每每朝廷腐坏的情况下,最先逐渐严苛的便是农户,朝中大幅提升税款,造成农户叫苦不迭,迫不得已农民起义抵抗。

    朝廷最大的收入就是从百姓身上征收的苛捐杂税,现在直接取消,朝廷的财政收入大大减少,这会在后来的时候带来很多麻烦。

    听着这些臣子的各抒己见,江辰也很认真听取,他也想知道取消百姓苛捐杂税后,这个国家会有什么后果。

    半个时辰后,江辰已经了解清楚了。

    “朕的主意已定,大家无需多言,如果谁阻挡这项政策的执行,朕会严惩不贷的。”

    说完江辰就双后背后,转身离开宫殿。

    有时候做事情就要强硬手段,如果做什么事都要考虑这群老家伙,那么什么事都别想做。

    这群老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这个政策快速颁布后,大宋百姓无不欢兴鼓舞,心中别提多高兴了,那街道上犹如过节一般,大家都在歌颂皇上的盛名。

    而江辰也鼓励工商业发展。

    而对风月场所、赌坊等加重税收,基本是营收的百分五十的税,这让开这些东西的幕后势力十分苦恼。

    而江辰的铁腕手段,谁敢不交,就直接封店抓人。

    江辰早就想整顿这些藏污纳垢的地方。

    江辰还巴不得他们不交呢,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取消。

    现在东厂和锦衣卫负责抓捕,侦破案件、核查资产等工作。

    北方的失地已经恢复了,那些之前南迁的人纷纷回到原来的地方。

    而这时候有官员建议把都城搬回去。

    为什么从古至今帝王都定都在北方。

    江南物阜民丰,多姿多采,人闻人才荟萃,山色秀美,河流纵横,亘古以来,精英倍出,真可谓天府之地,众慕之國。无奈它只能为辐不可为毂。

    故而亘古至今明君也好,昏主也罢,立都于江南大邑者甚少。因为历代历朝开国盟主無一不相信風水地理,故國之大事,莫过于定都盛,風水占先,國祚绵長,此为历朝君王心主和心忌。

    南京虽龙盘虎踞,但非帝王之都。至于为什么都在北方定都,只能筒言之,再者本人识浅知陋,华夏古来至今皆称为"中原王朝"。西安、洛阳、开封、大都北京、真可谓帝王之都。

    属华夏中心,帝冑之芯,王道之地。而且历朝统治时间很长。从地利上,北可扼胡,西可安夷,东高丽原属华夏,南为海疆,古人谓之天险海隅,勿须重守,即可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