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逍遥大地主 >第六十二章 海纳百川
    那周大福、周喜财不是要挤垮陈文吗?

    好!

    他不是要置陈文于死地吗?

    那陈文就一不做二不休,跟他们斗到底!

    “知州大人也来?”

    “嗯。”

    “好,好,我知道了,我一定照做!”

    王富贵只不过是个小掌柜,见到知县都能吓得屁滚尿流,哪里见过知州!

    原本不大的一件事,此刻已经被他当成了首要大事。

    势必要将此事办妥。

    搞定了王富贵这边,陈文掐着时间,又去了一趟知州府。

    由于他出门时间太早,在王富贵这里也没呆多久。

    昨晚给了洪知州神油,估计折腾了半夜,今天不会醒的太早。

    大概快到了晌午,陈文才慢悠悠的来到了知州府门前。

    在知州府门口,停放着一辆马车。

    陈文来到的时候,车夫刚好挥鞭启程。

    “滚开!”

    那车夫看到陈文站在马车前面,一鞭子便抽了过去。

    陈文跟着张文习武多日,身手大有长进,一挑三一挑五都不是问题。

    但是,这车夫的一鞭子又快又狠。

    陈文想要闪躲之时,那鞭子已经抽在了身上,疼的陈文捂着伤口退到了墙边。

    “瞎了你的狗眼了!”

    那车夫狠狠的瞪了一眼陈文,挥鞭而去。

    陈文撸起袖子,看到手臂上出现一条血红伤口,大约半尺来长。

    他赶忙掏出酒精为自己消毒。

    那车夫的鞭子不知道抽过什么东西,即便是打马屁股,那也不干净。

    理论?

    换做旁人,陈文就找对方麻烦了,但这两马车包金镶玉,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马车。

    这里的普通人家,至少得是知县、知州起步!

    要知道,就连洪知州的马车都没有这种派头。

    跟对方理论,那就是找死。

    这口气,只能忍了。

    但陈文却记住了那车夫的模样。

    那人绝不简单,其武功之高,不下于余三刀。

    刚才如果换做是余三刀打出那一鞭,陈文都自问有几分信心能够闪过去。

    可那车夫的鞭子,太快了,陈文根本反应不过来。

    “哟,陈掌柜来了,怎么站在外面?快进来啊!老爷刚好在府内。”

    管家看到了门外的陈文,立马过来打招呼。

    陈文与对方相互施礼,弯腰的时候,露出了手臂上的鞭痕。

    “陈掌柜?你的胳膊怎么了?”

    “无妨,碰了一下。”

    “我给你请个郎中看下吧。”

    “不必不必,都是小伤而已,我来找知州大人有事相求。”

    “陈掌柜请随我来。”

    将陈文带入府内,由于有过前几次的经验,这次很轻易的便见到了洪知州。

    “哈哈哈哈,陈文!你来的太是时候了!快进来快进来!”

    洪知州在书房内,桌上摆着一副字画。

    看洪知州的样子,似乎心情非常不错。

    他拉着陈文来到桌前,指着桌上的字画。

    “陈文,你看着字写得怎么样?”

    就只是一幅字而已,陈文不懂书法,但在前世也颇有涉猎。

    字的好坏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海纳百川!青山两岸秀,月影又逢春;山河万里旧,几度换明川。写得真好,谁写的?”

    “哈哈哈,是一位大人写得。送给我的!能得到这位大人的字,是我的荣幸。好是好,但是,陈文你的神油,更好!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陈文也跟着笑了起来,“知州大人喜欢就好。”

    “哎!这里没外人,又是在我府上,不是在外面,你不用叫的那么生分,叫我一声洪叔叔吧。”

    拉近关系?

    未尝不可啊。

    看来,是印度神油的效果到位了,所以才让洪忘川这么喜欢陈文。

    “好,洪叔叔。”

    “哎,这就对了了。”

    洪忘川满脸欣喜地看着字画,又瞄了瞄自己的书房,嘟囔着,“裱起来,挂在哪里好呢?这边?不行,这边不够敞亮,陈文贤侄,你帮我看看,挂在哪里好呢,挂在哪里最醒目?”

    看起来,写下这幅字的人,身份极高。

    否则,洪忘川不可能会如此隆重、兴奋。

    只是陈文有个疑惑。

    “洪叔叔,这首诗叫《海纳百川》,但我为何没在其中领悟到海纳百川的意思呢?”

    “哎,金大人可是很有高度的,你还年轻,没读过几年书吧?如果你有学识,你一定可以领悟到的。”

    青山两岸秀,月影又逢春。这是写海写水的吗?

    陈文不觉得是。

    而且,还不够押韵,平仄不对称。

    山河万里旧,几度换明川。

    这两句就有点意思了。

    尤其是这个“山河万里旧”,这可不兴说啊!

    洪忘川饶有兴致地看着陈文,笑道:“难不成,陈文你对这诗词也有研究?”

    陈文摇头否认,笑说没有,“我哪里有研究,只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而已。什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耳熟能详的倒是能来上两句。”

    洪忘川眉头一皱,砸吧了两下嘴,“你刚才说什么?”

    “嗯?什么?”

    “你刚才说的那一串挺顺口的句子,再说一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忽然,陈文也停住了。

    看洪知州这表情,他是没听过这首诗?

    而洪忘川见陈文停住,却还催促了起来,“你继续说,说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好啊,妙啊,陈文,这你写的?是你离开家乡时写的怀乡诗词?”

    陈文愣了愣,没有答话。

    而洪忘川却拿起了纸笔,“你再说一遍,我记下来!”

    第一次被人追着问这首诗,陈文甚至都觉得有些丢人。

    不是诗句丢人,诗没问题,只是在陈文前世,这首诗连三岁小孩子都会背,已经到了有些侮辱人的地步了。

    写下来以后,洪忘川拿着与金大人的那首《海纳百川》作对比,立马舍弃了《海纳百川》。

    “好诗,好诗,陈文,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文采!”

    陈文被夸得很是尴尬,其兴致不亚于在前世捡到了一块钱上缴,被全校点名表扬。

    虽然是好事,可就是会说不出的尴尬,甚至还会觉得有些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