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范马儒生:读书变强以德服人 >第七十五章:万族战争!前往州府!
    当前:

    「知行步(未入门0/20)」

    阅道点:126

    ...

    整整一天的时间,阅道点又增加了几个。

    这算是比较快的了。

    孔武没怎么犹豫,当即便将阅道点用在了知行步上面。

    ‘叮!’

    ‘消耗二十阅道点,知行步提升至入门级别’

    「当前:知行步(入门0/40)」

    ‘叮!’

    ‘消耗...’

    「当前:知行步(小成0/80)」

    阅道点剩余:66

    一口气将知行步提升至小成级别以后。

    孔武才算是因为阅道点的数量,不得不暂时停止对知行步的提升。

    此刻,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

    似乎无需依靠消耗浩然气,便可以做到御空飞行的程度了。

    当初对付邪祟之时,登上黑山之巅,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蓄力。

    现如今,完全不用了。

    依靠着这种惊人的速度,即使遇到不可力敌的强者,也能做到全身而退的地步。

    对他来说,有了知行步,可以大大增强自身实力,是一件值得惊喜的事情。

    ......

    翌日清晨。

    县衙官驿。

    曹渊与另外两名监察院人员,正围坐在一起,讨论当下的事情。

    “曹大人,斩除邪祟时,阵亡的那两名兄弟,属下都已经安排人送回老家了,不管怎么说,好歹能够落叶归根。”

    一名青年男子缓缓说道。

    身为监察院的一员,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或许因为某个任务,他们明日便要赴死。

    所以,对那种生离死别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

    “男儿行于世,何处不为家?死在哪儿葬到哪儿,天下青山都一样。”

    曹渊唏嘘了一句。

    其余两人皆陷入沉默当中。

    顿了顿,当中一人才开口问道:“徐县令已经将人数凑齐了,曹大人,您看,我们要不要即刻赶往京城?”

    闻声,曹渊想了半晌,最终做出一个不是太让人理解的决定:

    “你们带人先行赶往京城,至于我...还要留在这里一段时间,百户大人那边,你二人无需顾虑。”

    他身份成谜,即使是在监察院中,也有着高度自由。

    那二人与曹渊待在一起的时间,也就一两个月而已,对其还不是太了解。

    但是他们听小道消息说,曹渊...

    曾经参加过万族战役。

    所谓万族战役,是指多个种族之间,集体爆发的矛盾。

    基本每隔十年,就会发生一次。

    有大有小。

    大的直接国战,小的就是边疆冲突。

    可即使再小的冲突,那也是万人乃至十万人级别的战争。

    距离国朝最近的一次万族之战,是在七年前...

    大夏调遣五十万大军,与妖族、兽人族等,在无定河边大战。

    那场战争使各方损失惨重,没有所谓的赢家。

    就此,国朝边疆,安宁至今。

    然而,从今年开始,据说各族又开始蠢蠢欲动...

    参加过万族战争的人,即使是个普通士卒,都会享受国朝的一些特殊待遇。

    很显然,曹渊并不是那种普通士卒。

    他的级别略高一些。

    倘若这个小道消息是真的,那么,曹渊的来历,必然相当惊人!

    要是他的背后靠着某位军界大佬,那更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那么在监察院里,享受着这个职位不该享受的权力,倒也可以说得通了。

    “还有,你们回去之后,切记不可暴露有关孔武的一切。”曹渊忍不住叮嘱道。

    二人顿感困惑。

    曹渊解释道:“孔武先生的命运,不该交由京城里的那些大人。”

    此话一出,二人顿时明白了。

    孔武是愿意为百姓做一些实事的读书人。

    虽然从种种地方看去,他特别符合朝廷想要寻找的那类人。

    但是,一旦将他交给朝廷,这个世间,便就少了一位为国为民的英雄了。

    他们都是贫民出身,很乐意看到这世上,多一些像是孔武那样的人。

    所以,他们瞬间便就明白了曹渊的话外之意。

    ......

    后日正午。

    监察院二人在徐海容的诚挚邀请下,于湖陵县中的一座酒楼饱餐一顿后,便开始上路。

    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六名捕快跟随。

    一路上,互相能有个照应。

    他们押往京城的六人中,便有牛云的存在。

    如今,牛云体内的邪力,已经被曹渊那强悍的气血封禁,再加上自身命不久矣,已经对他们起不到任何威胁了。

    没准此去京城路上,牛云就会一命呜呼。

    徐海容亲自送他们出城,可是却唯独不见曹渊的身影,就连官驿都没有。

    与监察院二人用食时,倒是挺他们说,曹渊因为临时接到了其它任务,已经远去。

    对于这个说法,徐海容多半是不信的。

    监察院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

    当一个任务没有完成时,是不能接其它任务的。

    至于曹渊究竟去了何处,就不是他这个小小县令,就能过问的了。

    ......

    又过两日。

    孔武也打算启程前往州府。

    渔帮的所有帮众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纷纷前来相送。

    一时间,整个孔府,顿显拥挤。

    孔武将一些生活所用的东西,包括德剑、仁刀等,都放在了玉扳指中。

    此行,他还带走了二百两黄金与七百符钱。

    只留了三百符钱,让陆沙以待不时之需。

    从齐彪与秦媚儿府上,各自搜索出了五百符钱。

    当所有东西,都准备妥当以后,他打开自己的房门,看到了整齐有序站好的数百人,顿时摇头笑道:

    “只是去一趟州府而已,又不是不回来了,何必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很显然,渔帮的人,都不愿他离开县城。

    毕竟,他现在,可是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信仰。

    在场的人中,只有陆沙心里清楚,孔武是要去做什么。

    他此去州府,一不为名利,二不为钱财,只是想为渔帮踏出一条生路。

    “先生...”

    陆沙来到孔武身前,欲言又止。

    后者笑道:“静待我凯旋即可。”

    顿了顿,他看向陶谦,语重心长道:“子让,我离开这里之后,帮中大小事物,你要多帮衬着陆沙,倘若遇到不守规矩的江湖人,只要是在咱们湖陵县的地界,不论是渔帮还是其他人,一律严惩不贷。”

    “是,先生,在下知道了。”陶谦深深作揖道。

    孔武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当然要厚报。

    “甚好,有你在陆沙身边,这湖陵县,我暂时就没有什么可挂心的事情了。”

    孔武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走向人群中。

    渔帮上下,所有帮众,自觉让开了一条道路。

    待孔武走过时,他们皆有模有样的作揖起来。

    由于不敢打扰街道上百姓们的正常生活,所以他们,只能将孔武送到府门前。

    待孔武一脚迈出门槛时,身后便传来了不少人的声音:

    “先生...”

    “先生,您要多保重。”

    “...”

    孔武洒脱一笑,背过身去,摆了摆手,道:“走了。”

    旁边,有人为他牵来一匹骏马。

    待他翻身上马的那一刻。

    身后数百人,全部深深作揖,抱拳道:“送先生!”

    此去,一别经年。

    难回首。

    唯望...

    君安康。

    锦鲤总要试着,能否跃过龙门。

    此行,也预示着孔武,即将拉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

    一场全新的大戏,逐渐上映。

    万族争雄,百家争鸣。

    无数天才,横空出世,莽昆仑。

    不世天骄,傲视古今,震寰宇。

    一位手捧抡语的读书人,便就这般,跌跌撞撞的,闯入了这浩瀚无比的仙侠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