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范马儒生:读书变强以德服人 >第六章:仁刀
    西门喆身死之事,引起满城轰动。

    无论漕帮,还是县衙那边,都派出了人手,将全城戒严。

    帮主齐彪知道这件事情时,还抱着潘蓉在床榻之上缠绵。

    随后,当即便豁然起身,大怒道:

    “查!无论是谁,找到他,将他大卸八块!”

    自己刚收了西门喆为嫡传弟子。

    结果对方就死了。

    这难道不是在打自己脸吗?

    如何能忍?

    至于潘蓉。

    明显是被这个消息吓到了。

    面色苍白的如同一张宣纸。

    西门喆大人居然死了...

    是谁所杀?

    谁又有这个胆量和能力可以杀他?

    难道是孔武?

    不!

    不可能是他!

    平日里,他就是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如何能够做出杀人的事情?

    王婆家的几条人命,如今又算上西门大人...

    难道,是有人故意针对漕帮?

    想到这儿,她心绪不宁,怀揣忧虑。

    ......

    杀死西门喆的孔武。

    此刻,正躲在城中一间早已破败并且没人居住的房宅里。

    “西门喆乃是九品武夫,而我只是耗费了一些气力,便就将他斩杀,可见,以我现在的实力,遇到八品以下的敌人,无需有什么顾虑。”

    孔武喃喃自语。

    武夫、炼气士、儒修。

    三种修炼体系中。

    论杀伐之力强盛者,还是要属武夫。

    他以十品儒修之力,越阶斩杀西门喆。

    此事若是传了出去,必然会让世人嘲笑这是无稽之谈。

    毕竟,在世人眼中看来,儒家读书人,就是不能打。

    因为儒家没有可以修炼的功法。

    他们平日里靠读书或者是书写诗词文章吸收的浩然气,也只能做到强身健体,百邪不侵的地步而已。

    然而现如今。

    读书能够获得功法与奖励的孔武,却是将儒修不能打架的这点缺陷给弥补了。

    换句话说,在湖陵县这地界,他以十品境的修为,足以做到‘同阶无敌’这四个字。

    “眼下,我急缺的,依然还是实力!”

    孔武目光坚定。

    西门喆死了。

    还差一个潘蓉。

    而且,自己杀了西门喆,已经与漕帮是属于不死不休的局面。

    眼下县城是出不去了。

    只能跟漕帮死磕到底。

    可是那齐彪,据说是八品武夫巅峰境。

    实力强悍的离谱。

    漕帮中,又有七大长老。

    各个都不容小觑。

    这种危急情形之下,唯有获得实力,才能活下去。

    想到这里。

    他将《抡语》召唤出来,便开始阅读。

    当看完最后一个字。

    脑海中便出现一段文字:

    「阅读抡语,获得仁刀(又称杀人刀)一柄」

    注:利用此刀斩杀不听你讲道理的人,可获得自身战力叠加。

    见状。

    孔武喜上眉梢。

    仁刀!

    又称杀人刀!

    借助此刀,杀人之后,就可以增加自身战力的宝刀!

    前提是,握住此刀作战,才能使战力叠加。

    而且,叠加的战力,永远会存于刀身之中,不会消失。

    毫无疑问,这是一柄,适合群体作战的宝刀!

    刹那间。

    他的面前,便出现了一柄「杀猪刀」。

    刀刃极其锋利。

    隐隐闪烁着寒光。

    且弥漫着一种凛然杀意。

    他牢牢握住眼前的仁刀。

    能够明显感觉到,这柄刀里,似乎封存着巨大的力量。

    “我是一名儒生,所谓人需为儒,从今以后,这柄仁刀,不仅为自己出鞘,更为天下百姓出鞘!唯愿世人,永不在受压迫!唯愿世人,永无我孔家兄弟遭遇的这般不公!我以此刀,斩尽魑魅魍魉,我以此刀,斩尽世间不公!”

    一时间。

    孔武似乎看清了眼前的道路。

    对未来不在迷茫。

    人需为儒。

    如今的世道。

    邪祟祸害百姓。

    江湖势力压迫百姓。

    平凡人命如草芥。

    可谓民不聊生。

    而抡语中的物理解释,正好可以用来约束世上的江湖势力。

    给他们立下规矩。

    孔武现在严重怀疑,这所谓的论语。

    其实就是当初至圣先师,给道上所立的规矩。

    只可惜,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在乎这种规矩了。

    自己身为一名儒生,理应要将这种规矩,重新套在江湖势力的身上。

    不然,今后岂能还有天下百姓的活路可言?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实力,解决掉漕帮的麻烦。

    ......

    他方才所说的那句话。

    仿佛像是立下了宏愿。

    竟敢引得漫天星辰躁动不安。

    儒家圣地中。

    那七人再一次感觉到异象。

    只是这一次,与上次不同。

    没有白气冲天而起。

    却有紫气东来的景象。

    浩荡百里不止。

    颇为壮阔。

    诸天星斗,皆随紫气闪耀。

    “这是...我儒道中人,有人立下了宏愿!”

    “宏愿?!不可思议!究竟是谁?”

    “你们猜,这个立下宏愿之人,与上次引起异象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人?”

    “如若真的是同一个人,那么我们儒家,岂有不兴之理?壮哉!”

    “...”

    不怪他们震撼。

    实在是立下宏愿这件事情,太过惊世骇俗了。

    唯有圣人之姿的儒生,在立下宏愿的时候,才会引发此等异象。

    儒家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若是想要真正成为一名圣贤。

    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孔武方才所言两个‘唯愿’,就有种类似立言的感觉。

    所谓立言,一般包含两种。

    第一,立下宏愿,解救万民。

    第二种,也是最难的一种。

    便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学说。

    类似心学、理学,又类似性善、性恶论这种。

    很显然,目前的孔武,只做到了第一种。

    至于这第二种,则是以后的事情了。

    ......

    湖陵县。

    孔武趁着夜色。

    偷偷前往城中一家贩卖书籍的店铺,拿了几本书回来。

    当然,也丢了几两银子给店家。

    如今,全城戒严

    尤其是‘孔家’,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根本不可能从家里拿书出来。

    所以只能从书铺中拿书了。

    这次,他一连拿了十几本。

    都是儒家经典。

    亦有一些散文与诗词歌赋等。

    打算彻底将自己隐藏起来。

    好好读个几天书,将自身实力提升之后,再做打算。

    拿到书以后,他便就再次来到了那个没人居住的民宅里。

    这次,他看的书籍,乃是《诗经》中的《雅》。

    不知,又将会获得什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