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科幻小说 > 人在盗墓,哪有时间写笔记 >第一章 青铜辇
    我是半路入行的。

    无门无派,无根无由。

    这些年间走南闯北,也算摸过几个大墓,小发了一笔横财,后又因故家财散尽。

    关于这门行当,您要说什么南派北派摸金发丘,这些门门道道的我不太懂。

    不过您要指一大墓,问这墓源自哪个朝代,是个什么形制,出什么明器,有什么机关,我只需往里边儿这么一钻,诶,立马便能跟您说个八九不离十。

    毕竟,我的本职专业就是干这个的,考古。

    这古时候荀子他老人家就说了:“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什么意思呢?

    用大白话说就是活着的人对待亡故的人也应该像生前一样孝敬,不能有半点马虎。

    也正是依托于这一观念,我国才形成独特的丧葬文化。

    早在原始社会氏族文化时期,人们就学会用树叶、树皮等包裹尸体并进行染色,连同其生前常用的器具一并埋入土中。

    我提一例子,山顶洞人那遗址都知道吧,这个就被认为是我国埋葬制度的萌芽。

    直到西周,开始有了在墓上封土筑坟头的习俗,而且逐渐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

    到春秋战国,族葬和邦墓、棺椁、墓祭、居丧都有了进一步的规定,并出现了俑。

    再往后秦始皇一统大国,权力的集中使墓葬变得更加富丽堂皇,秦兵马俑的出土就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例证。

    话说回来,这历朝历代墓葬形制甭管它怎么变化,有一个主题却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防盗。

    盗墓与反盗墓,可以说是墓葬史上一个永恒的课题。

    而那些明器珍宝,更是伴随着种种惊险和意外。

    咱这个故事要讲述的,就是我在半道入行后,在地底下所遭遇一些的离奇经历。

    个中真假,不必较真,各位看官且当做茶余饭后消遣谈资罢了(liao)。

    故事开始之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叫秦关,生在秦南,更具体点说是在龙岭腹地,一个叫做卧牛坪的大山沟里。

    父母双亲我没见过,自打有记忆起就是跟老爷子一块儿过活,他是从岭上把我捡回来的。

    秦老爷子懂点儿旧时候的方术,在卧牛坪一带颇有名声,他靠着给人看病挂象供我读完初中。

    打高中起我就开始自力更生,半工半读,好在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零六年的时候我考入了西北大学,就读于文化遗产学院。

    零八年八月,秦州省西京市栖凤区,在开发一个产业园的时候,意外发现一座大墓。

    在这座大墓周围还有不少略小的墓葬,根据其墓葬形制以及已经出土的部分文物线索,专家断定,这是一个西汉时期的列侯家族墓葬群。

    由于发现它时就已经遭到严重盗窃,秦州省考古研究院立即上报国家文物局,获批后,赶紧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为什么说这个呢?

    因为当时这个事情确实轰动,而且距离我们校区也不算太远,又赶上专业对口。

    我院的陈副教授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考古队的邀请,一同发掘栖凤原列侯墓。

    陈副教授欣然答应,并为我们学院申报下来三个难得的实习名额。

    而我,就是被选中的三人之一。

    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次丰富的实训经历,可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我的大学生涯也是到这里就草草结束。

    随着栖凤原列侯墓的发掘,从中出土重要文物囊括彩绘陶甲士俑、玉衣残片、陶器瓷器、金属兵器、青铜器等1800多件。

    其中编号为M8的主墓南侧车马坑中,出土了一驾六乘青铜辇,社会各界立时引发剧烈反响。

    六乘青铜辇,什么东西?

    《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一。”

    上述中的“天子驾六”指的就是这个,就是由六匹马拉的两轮马车,是皇帝才能有的最高待遇。

    一个诸侯墓当中发现六乘马车,这在礼制森严的古代社会来说,无异于是一种僭越。

    然而更让人吃惊的发现还在后头。

    经过细致清理发现,这架青铜辇车的伞盖上,还有着一幅瑰丽的平刻图案。

    图案内容表现的是一场隆重祭典,天子居上,百官朝拜。

    但在天空之上,还有一只‘烈火凤凰’,张开着双翼,盘旋叩首。

    看到这幅图案,陈教授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典故,凤凰来朝。

    考古队的专家们也一致认为,这应该是古代人们基于一种美好想象而雕刻出来的画面。

    可我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尤其是当我直视那只‘烈火凤凰’时,就简直感觉它要冲飞出来一样,唳鸣九霄!

    如果只是凭想象雕刻的,为何会刻画的如此逼真?连它身上的翎羽都历历可数。

    可要说刻这副画的工匠真见过吧,好像也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凤凰和龙一样,都只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

    思来想去我还是没忍住心底的好奇,事后用照片去打印了一份拓本。

    通过一番细致研究,还真让我窥出来几分奥秘来。

    我发现图中文武百官的站位跟天子的站位有着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不是等级层面的原因,是它的构图刻意呈现出来的一种脱节。

    然后天空上的烈火凤凰也是,整个图案乍一看不觉得什么,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越看越别扭,感觉就是用三个本不相干的部分,刻意拼凑到了一起。

    我一咬牙干脆找来一把剪刀,沿着两条‘分界线’把照片剪成了三份,然后再重新组合起来。

    这回拼出来的图案,真是令我大吃一惊。

    它赫然就是一副地图!

    而属于凤凰眼睛的那一块儿,就是在地图上标注的神秘定位!

    突如其来的发现令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心脏更是不争气的扑通狂跳。

    西汉列侯墓中出土的一架青铜辇上,竟然还隐藏着这样的奥秘!

    这地图上标注的是什么地方?

    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隐藏起来?

    还有图中活灵活现的凤凰,到底是凭空想象的还是说……

    我灼热的目光不由的落到那个神秘的标注点上。

    乍看去那是一只带火焰的眼睛,仔细看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条带火焰的‘衔尾蛇’,蛇头咬住蛇尾形成一个圆形闭环。

    说它是个圆环也不准确,因为燎起来的火焰纹路很像是眼睫毛,又给人一种这是一只眼珠子的错觉。

    而且明明只是一道刻画,可它的眼神却锐利的像是一根寒箭一样,久看之下,竟感觉心神都要被它洞穿。

    我赶紧挪开了目光,平复了两口气息,马不停蹄又直奔图书馆去。

    根据这条‘衔尾火蛇’的线索,我用了一整夜的时间,终于在堆积如山的文献中找到一则简短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