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汉芳华 >第236章 另有心思
    李陵奇道,“圣上对殿下言听计从,有何难处?”

    金不焕面有忧色,“正是因为圣上对殿下过于倚顺,才让人不安!”

    赵营平和李陵相视无语。

    武帝是什么品行,他们这些人都清楚得很。

    太子虽然是他的亲生儿子,但毕竟是储君,是一个可以取代他地位的人。

    相对于皇权,亲情从来都不是考虑的因素。

    这也是刘据一直藏在心里的隐忧。

    一个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逼反的人,到他这里怎么变成如此通情达理,毫无避讳的慈父和明君了?

    还有一点也是他一直没想到合理解释的,那就是随军职位的变化。

    南行一遭,如果说有所建树,那也绝对不是军功上的。可是这次完全不一样,督军和监军虽然只差了一个字,意义却完全不同,这是直接深入指挥军队的大权!

    不合情理!

    即使武帝老爹的转变是真的,他也不敢相信。

    所以,此次出行他便有了另一个大胆想法。

    在长安城里,他是太子,一言一行都要听从皇帝的吩咐。可是到了外面就不一样了。

    他是太子,同时也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如果武帝把他身边的人认定为“太子党”,那么后面会怎么样,他不敢想。

    此次出征,手里既然有了兵权,那就先铺铺路再说吧。

    所以,金不焕和张安世初一提起管治西域这件事,他立即就表示赞同。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安排很多人过来。

    让他们远离皇城,安全系数也会成倍增加。

    “此事只限于我们几人知晓,暂时不要对外人提起。”

    “喏!”

    四人齐声应允。

    “殿下,公孙敖,赵破奴,路德博三位将军求见!”

    刘据道,“请进!”

    公孙敖等三人继次进入,见过礼后,刘据笑道,“恭喜三位将军,不辱使命,将匈奴右大都尉部尽数歼灭!”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这分军功都有点不好意思领。

    刘据见状问道,“看来对三位将军来说,这点功劳不太够看。”

    三人忙道,“殿下言过了,末将等都是按殿下指令行事,若说功劳,首功当属太子殿下!”

    刘据哈哈大笑,“莫说本宫从未出现在战场上,就算有功,也轮不到本宫来抢!”

    几人同时大笑,路德博边笑边说道,“只是……这种仗打得有点容易,不过瘾。”

    刘据道,“征伐之事,从来都是以强凌弱,势均力敌或以寡击众之事……绝非兵家本意。”

    “殿下所言极是!”

    几人同声附和,刘据道,“几位将军若是觉得不过瘾,咱们马上就往大宛走,到时候会有好仗打。”

    路德博眼睛一亮,“何时出发?”

    刘据:“现在!”

    “现在……?”

    几人都抬眼向他看来。

    刘据没有说假话,他的龙首大船没做片刻停留,乘着夜色直接开走了。

    经此一事,西域诸国都已知晓匈奴一万人马被太子殿下不费一兵一卒,全部设计杀掉时,都主动大开国门,送钱送物资,超级积极。

    随着水路行军的速度越来越快,河面上的浮尸也越来越多。

    刘据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李广利率领的四万人马,沿途不断有人殒命,越往前行,浮尸越多。

    刘据的心情越发沉重,不断地催促加快速度。

    如果不是考虑以后的事情,他恨不得早早地飞到李广利身边,制止他不长脑子的军事行动。

    二十天后,当他的船队到达葱领河和于阗河交汇处时,终于看到了“活着的”汉军。

    李广利带着四万大军长途跋涉,终于来到疏勒河末端,捐毒国治所衍敦谷,准备带着所剩不多的“残兵”上岸时,遇到了“不明武装”的强力阻拦。

    四万人坚持到最后不到一万人,有战斗力的绝对不超过五千,所以面对来历不明的抵抗,李广利几乎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主动攻击,便退回到疏勒河到。

    退回不代表他放弃,他要做的首先是搞清楚对手是谁,在哪里能搞到粮食。

    他在河面上飘了十几天,也没搞清楚究竟是谁不让他上岸。情形已经非常紧急,再不上岸找军粮,他的手下不用打仗,自己就完蛋了。

    “太子怎么还不到?”

    这个时候他想到身后还有一个太子了。

    副将劝解道:“将军,此时我军仍未有所建树,无法面对太子殿下!”

    李广利气道,“成就是不成,不成就是不成,有什么见不得面的?”

    “要不……咱们往回迎迎?”

    “这个……好吧!既然弟兄们都有这样的想法,本将军便听从你们的意见。”

    副将暗自将他鄙视了十几遍。

    想回头就明说,还需要别人摆台阶吗?

    见到李广利,刘据气就不打一处来,厉声喝问,“李广利,你可以本宫是什么人吗?”

    李广利哪能不知道他是谁?扑通一声跪倒,痛哭道,“殿下,末将……难啊!”

    “你求功心切,想通过战功来弥补你家兄过错对吗?”

    刘据早就猜到了他的小心思。

    李广利一边干嚎一说道,“正是如此!殿下,末将不敢耽搁啊!”

    刘据冷冷道,“四万变一万,另外三万人哪里去了?”

    李广利哭得更加伤心,“末将日夜为他们祈祷,他们人人为我大汉捐躯,必将名留清史!”

    刘据也懒得再跟他白费口舌,问道,“阻拦你上岸的人是谁,查清了吗?”

    李广利尴尬道,“那些人来无影去踪,末将……不认识!”

    来无影去无踪?

    刘据可不相信这种鬼话,低声道,“带路!”

    李广利一愣,“现在?怕是晚了吧?”

    刘据:“晚了?什么意思?”

    李广利道,“时间太晚,强盗晚上不出来。”

    刘据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看你的意思,我大汉行军,还不能打扰他的好梦了是吗?”

    李广利咧嘴道,“末将……不知!”

    趁没人的时候不正好上岸吗?为什么偏要等他们知道了,过来阻拦时再通知呢?

    刘据觉得大大不妥,回头把裴历和独孤宏叫过来低声道,“想办法上岸,查查那些人。”

    裴历和独孤宏领命离去。

    李广利被太子训斥一通,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但是他又无可奈何,毕竟事情没办好,没有任何可以服人的说辞。

    裴历和独孤宏很快回来禀报,所谓的强盗只是休循国和捐毒国派出来的士兵,受了大宛国的请求,阻挠汉军上岸。

    但是,他们可以阻止李广利,却挡不住裴历和独孤宏这样的江湖豪客。

    两人上岸后很轻易地就捉住了几个舌头,然后顺藤摸瓜杀进老剿,直接把首将的人头带了回来。

    当李广利看到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时,神色轻松起来。

    “殿下手下能人众多,末将若有裴将军和独孤将军这样的奇才,此时怕已在贵山城饮酒吃肉了。”

    他虽然对裴历和独孤宏赞赏有加,可是两人根本不拿正看眼看他,闹了个大红脸,自觉没趣,便闭口不言了。

    刘据对他这种到处找理由推脱责任的作法也极为不耻,转向金不焕问道,“任文和李禹到哪里了?”

    金不焕道,“已在疏勒国界岸候命。”

    刘据道,“传令给他们,弃船上岸,从疏勒国过去,把那两个小国番号收回来。”

    李广利听得一惊,抬头看向众人,发现所有人都神色如常,不由得大感疑惑。

    人生地不熟的,上岸就能把人家国家给灭了?

    他不了解是很正常的事,任文也好,李禹也罢,他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可能知道其底细?

    任文和李禹本来还打算在车师后国多留些时日,借机修理一下乌糜老头儿,顺便还可以和女神乌金卓玛沟通一下感情。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太子竟然连夜动身,开船离港,把他们两个人扔下不管了。

    那怎么可以?!

    天大的事也大不过跟在太子身边建功立业啊!

    任文没有丝毫犹豫,带上人马直接追了上来。

    他这种说走就走的风格,反而让心意已经有所动摇的乌金卓玛刮目相看。

    遇事果决,想留就留,想走就走,绝不拖泥带水,这不正是她心中的理想男人吗?

    虽然……年纪有点小!

    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随即,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在任文和李禹留书离开的当晚,她便带上行囊骑上骏马,和几个随从一道沿河追了上去。

    而任文和李禹只顾着追赶太子,完全没有注意到士兵中多了几个陌生面孔,其中一个更是让任文心心念念的女神,女扮男装的乌金卓玛!

    直到接到太子令谕,弃船上岸,准备发动长途奔袭清点人数时,他们才发现不对。

    很自然,乌金卓玛被他们单独请到了帅帐里。

    “你们男儿能做的事,我们女儿家也能做到!”

    乌金卓玛对任文和李禹老气横秋的指责满不在乎,一副我愿意怎样就怎样,谁也管不着的无赖模样。

    无奈之下,两人只能妥协,但是有一个硬性条件不能商量,那就是乌金卓玛必须时刻呆在两人的视线之中,不许离开半步。

    乌金卓玛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这样的安排正合她的心意。

    他们手下的杂牌军中有一百多人是车师后国的人,保护她自然不成问题,留在两位年轻主将身边,还能更好地了解和观察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李禹和任文没有时间想那么多,既然人已经来了,保证她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剩下的事情就是看如何执行太子殿下的指令了。

    “文哥,收回那两个小国的国号非常容易,我觉得先把疏勒国灭了更方便。”

    任文点点头,“我也觉得这样合适!”

    于是,两位主将取得一致意见之后,他们便带着凶神恶煞的手下扑向疏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