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衡华 >第三百一十三章 老而不死是為賊
    季广纯拎着凌天仇,左右各扛一个人来到回廊。



    伏衡华现身。



    “悟空道兄,这三人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的确是个难题。



    已经把人击败,按照斗剑规矩,应该放走。



    可凌天仇身上有离卦传承,虽然只有一点皮毛,但伏衡华还是希望能榨出一些东西来。



    “先留着,等他醒来再说。”



    衡华划出三道符,锁住三人泥丸宫。



    趁季广纯练剑时,伏衡华悄然施展天魔秘法,引动天邪剑气。



    天清转天邪,肆意澎湃的邪念在屋内涌动。三洞真环同时发威,三尊道人虚影手捏道印,合力将邪气拘禁,确保屋外的季广纯不会发觉。



    伏衡华手持天邪剑气,对凌天仇眉心一指:“去!”



    天魔斩念剑灌入大脑。诡秘、邪异的剑气拟化七圣迷天幻境,拉扯凌天仇意识在幻境内,一点点回朔生平过往。



    凌天仇是凌家遗孤在南洲长大的新生代,母亲是赤渊道派一位女弟子。



    他儿时记忆,便是在赤渊道派长大。父亲经常耳提面命,讲述自家在东洲的过往,以及和韦、鲍、程三家的仇恨。



    通过幻境,伏衡华一点点观察赤渊道派,了解南洲风情。



    南洲以符道闻名,神洲面积远逊东来,且分为三大板块。赤渊道派举派迁徙后,在右大陆扎根。他们施展“移山之法”,依循赤渊道法排布万山,把右大陆重新构成一具人体山河图。以此,维系赤渊山法根基。



    而左、中两座大陆的修真界倾轧混乱,以魔道势力为主。



    在南洲,同样有“魔帝”的说法。但比起东域的玄明魔帝,南洲的三大魔帝保持神州时代的含金量,境界等同仙人。



    三魔帝下有魔君三十三位,每一位都有劫仙境界。



    凌天仇记忆对左中两座大陆记忆不多。他只在筑基后,和一些同门去那边历练过一次。其他时间,都在赤渊道派统治的右大陆。在零碎记忆中,那两处大陆皆是民不聊生,修士作威作福的景象。



    伏衡华一点点观看他的生平。



    凌家被赤渊道派收留,处境待遇都很不错。在一位觉醒天通慧心的族人帮助下,赤渊道派彻底完成离卦推演,融入自家道法体系。



    可惜,赤渊道派到底传承不断。神州遗留的防备手段依旧生效。在凌天仇泥丸宫,有一道赤元丹心印,防备外人窥探赤渊道法。



    伏衡华虽然极力施展天魔秘法,但也无法穿过防备,无从窥探赤渊道派解读的“离卦”,连凌天仇的行功路线都无法解析。



    他只能从凌天仇生平得知,赤渊道派将离卦彻底融入自家道法。与原本传承的半本“混元金章”融合,将山、火两系道法兼容。



    山为守势,为修行根本。赤渊派在外行道,有山医命相卜五术傍身。山为其首。乃修身锻体,长生问道的根本之秘。



    火法为攻,乃杀伐之术。因为山法借助地脉灵力,在离开赤渊领地后,弟子们失去大地支持,战力削减三成,不得不利用火法弥补战力的削弱。



    本来这种融合模式颇为不便,但凌家遗孤带着扶风仙宫部分遗产。其中就有一篇脱胎《混元金章》的口诀。是当年八代宫主往金圣宫观摩无字碑所悟。



    fqxsw.org



    结合这篇口诀,凌家遗孤成为传功长老,目前已帮赤渊道派完成一世天书。



    “祖婆婆陵寝的那只碑?”



    伏衡华心中一动。



    “我是不是也该找机会去那里瞧一瞧?”



    凌天仇记忆继续涌现,但都是一些琐碎事。



    索性,伏衡华又对旁边二人施展天魔秘法,也开始挖掘他们的记忆。



    此二人乃凌家家生子。



    父母当年为保护凌家三位遗孤而死在逃亡路上。后来凌家安顿妥当,使用修真家族秘传的方式,将兄弟二人创造出来。



    除却他们外,凌家其余的仆从甚至嫡系族人,也通过这种方式诞生。



    “藏精封元吗?”



    这样的血脉传承方式,伏家也有。



    原理很简单,对一部分族人进行生命精华的保存。等到安全地方后,将生命之种封入灵脉,即可重新繁衍一批族人。



    伏衡华跳过这一段,继续往后看。



    这俩凌家护卫的生平很单调。除了修炼就是修炼。在修行到筑基后,被送到凌天仇身边,然后三人一起渡海。



    此行除却为祖上报仇外,三人还有另一个目的。



    将伏家的巽卦献给赤渊道派。



    伏衡华冷笑:“已经投入他派,纵然曾是扶风六氏的第一家,如今也没资格再执掌扶风道统了。”



    转念一想,伏衡华思忖:巽卦也好,八极书也罢,我伏家也要争一争。



    八极书是现存天书中,最契合伏家河洛之法的。



    望着三人,伏衡华双手掐诀,吐出一缕本命真元。



    和以往施展的造化真元不同。这一道真元是他在体内孕养三十年而成。



    落于室内,花瓶枯枝立时生长新芽。



    一枚枚诡异魔纹打入本命真元,以天魔秘法炼成造化道胎。随后,八卦炉自道胎下方升起。



    熊熊烈火中,道胎凝成三枚黑紫色魔种。



    “去!”



    屈指一弹,三颗魔种分别投入三人体内,流转周身后分别藏入人中、尾闾以及涌泉三穴。



    这些位置重要且私密,一般人根本不会往这三处地方去检查。当年伏衡华针对韦兴宇便是用这种手法。赌韦家金丹修士的神识不会去看韦兴宇的脚底和裤裆。而随着天魔异气扎根,结合造化之气与穴窍融合,会帮助对方修行。直到某一刻,天魔异气凝成魔种,吞噬对方一身精血。



    当然,伏衡华改良后秘术没有那种杀伤力,只具备监视和窥探功法的用途。而如今的伏衡华施展,他能确保区区一个初入金丹的杨岱,绝然发觉不了自己的手段。



    “毕竟,我为遮掩魔种,又损耗三十年寿元。专门用邪道的‘遮阴无影法’来隐藏魔种痕迹。”



    看着三个昏迷中的人,伏衡华暗暗想着:也是你们的福气。有我这枚造化魔种,未来遇见生死危机时,还能救你们一命。



    造化魔种扎根生机,只要不死就能一直存在。而在生死关头,可以化魔种为生机,为他们留下最后一口气。



    同时,伏衡华能感知魔种方位。如果来得及,还能赶过去收尸。



    衡华继续观看三人记忆。



    直到他在一个仆人的记忆中,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伏天耳?”



    那是伏家一位修炼“天耳灵通”的异人,和伏天仓同辈,出自白榆堂。他生来双耳奇异,能听到十里之外的动静。故被称作“天耳”。这种天赋来自他的母亲,并非伏家传承的血脉天赋。



    “他不是死了吗?”



    伏衡华记得,他在六十年前延圣龙王掀起的妖潮中,和老爹、母亲、大哥他们一样,都已经死亡。



    但在这个仆人的记忆中,他们从南洲往海上行走时,曾在海口见到过伏天耳。



    再联想自己的那个猜测,伏衡华隐有所悟。



    “假死?而且伏家可能并非一人?”



    伏衡华全力催动天邪剑气,重新回朔三人记忆,一点点观测。



    最终,反倒是伏衡华精神支撑不住,不得不停下来。



    只看到伏天耳,没找到其他人。但如果猜测是真的,伏家的确有人去了南洲。而且,大哥可能还活着。



    伏衡华出门望天,观测夜空之中的群星。



    伏天耳也好,伏宣和也好,本命星辰皆已消失。



    纵然伏衡华以慧眼观测,也看不到半点虚假痕迹。



    “在伏家,能瞒过我的观星术。除非十七叔、祖父以及太叔公亲自出手。祖父……不可能。”



    伏宣和可是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怎么舍得让伏宣和假死?



    “以十七叔的性格,也干不来这种假死留后路的事。”



    思来想去,伏衡华怀疑对象只能落在大长老身上。



    加上凌家这件事,伏衡华索性提笔给大长老送去一封信。



    提醒凌家对巽卦的窥探,也不着痕迹提及,自己貌似见过大哥和伏天耳在天央活动。



    ……



    伏瑞应站在凤桐岛最高峰,看着伏家蒸蒸日上,心中好不满足。



    “水月银的流水线已经完工。接下来可以插手金精产业,跟白玱那边打价格战。



    “龙血的三号样品已经完成,可以试着寻人尝试。



    “还有灵舟。程家、鲍家终于开始松口,四船的剩下两艘,有望拿到手了。”



    这时,他接到伏衡华传书。



    看到后,他脸上笑容散去。



    “看到伏天耳和伏宣和?你小子诈我呢?”



    老者喃喃自语:“不过这小子敢如此开口,想必知道了一些什么。凌家,南洲。莫非伏家的人在那边被察觉了?”



    想到凌家可能会迁怒伏家的那几个孩子,老者不免有些担忧。



    “看来,必须早点告诉凌天仇,把我们从当年那件事中摘出来。必要时,还能反敲他们一笔。”



    取来笔墨,他对伏衡华回了一张字条。



    “无须担忧,凌家若登门,老夫有办法应对。你可设法让他们正大光明来拜访。若他们不肯来,就让他们去风门岛。那里,有老夫帮他们保管的东西。”



    伏衡华看到回信,心生诧异。



    因为风门岛路途遥远,于是伏衡华特意往太极宝界送去一张字条,让目前就在风门岛上的伏平道帮忙查看。



    伏平道目前已经得到伏家九剑之中的两仪剑。



    他在岛上寻觅一周,时不时与伏衡华交流。最终在一处隐秘山洞看到一片坟茔。



    “凌天月之墓。”



    “凌轩明之墓。”



    “凌轩空之墓。”



    ……



    密密麻麻的坟茔在幽暗空间摆满,伏平道心惊肉跳,连忙给伏衡华传讯。



    墓?



    凌家的墓?



    显然,韦、鲍、程三家不会好心为凌家建墓。



    而肯如此做的人,自然只有大长老了。



    “当年凌家灭门时,大长老就想到凌家可能会有遗孤。早就准备好卖人情,把伏家摘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