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从笑傲开始周游诸天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神殿
    “可曾看到石之轩?”



    赤塔山向东,杨青领着众人在没有积雪覆盖的沙地中升起团团篝火。



    裴行俨手臂肋骨已经复位,身上的伤也在长春功平复下没了大碍。



    最后他招来众人,一一检查有无炎气入体,然后才询问石之轩下落。



    “皇上,雪崩未停时,小的看见一人往北边去了。”



    “北边?”



    杨青闻言微感不解。



    白天在山上石之轩接自己一掌,已经表现得极为轻松,远不似在长安还要吐口血那么吃力。



    加上他下杀手时仍是言笑晏晏的模样,也没有之前那么易怒。



    按理说该是功法更进一步,已经趋于完善。



    精神分裂的问题应该也通过邪帝舍利治愈,为什么还要往北方走。



    转头看向师妃暄,却见她也摇头表示不知。



    “这位姑娘。”裴行俨这时坐起身向师妃暄抱拳道:“裴某多谢之前姑娘相救。”



    杨青落入雪潮将他甩上半空时,气力已经弱了不少,还是最后师妃暄又托了一下才让他逃过一难。



    “有这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把你的人带回去。颉利现在恨不能将你扒皮抽筋。”



    “嘿嘿,皇上放心。”裴行俨笑着望向杨青道:“小将早有算计,等我伤一好,保管能再给突厥一个狠的。”



    看他成竹在胸,杨青也不再费神去问。



    裴行俨久经沙场军阵,这次在突厥肆虐许久,如果能安然回去,只怕他名气将震动中原。



    但他不问,裴行俨却突然反应过来道:“皇上你不跟我们一道走吗?”



    “我还有事没做完。”



    “你不回去,我怎么跟各位大人交代?”



    杨青摇头道:“放心走你的吧,不会有人为难你。”



    这时师妃暄取过在火堆上烤热的干粮递过来,杨青接在手里又分给裴行俨。



    周遭众人也早都将各自携带的不多口粮烤了,就着从远处取来的雪粉一起吞嚼。



    劫后余生,此刻所有人心中都升起难言的松弛。



    边吃边各自围坐小声说些什么,有的更说着说着就沉沉睡去。



    等到月上中天,裴行俨也撑不住合上眼皮,杨青与师妃暄则盘坐调息,直到天亮。



    日升月落,一觉睡醒后裴行俨气力已恢复大半。



    他招呼众人整装待发,然后才走到杨青面前:“皇上,你真不跟我们一起走?”



    “你以前可没这么婆婆妈妈。”



    “小将是想,如果皇上能带着咱们回去,洛阳必定民心大振。”裴行俨叹息道:“中原人被突厥欺凌太久了。”



    感慨一句他面容勐地一肃,重重抱拳道:“皇上如无吩咐,小将这就去了。”



    “没什么吩咐,活着回去就行了。”杨青看着他笑笑说道:“不过我有些好奇,你究竟有什么打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既然不愿一起走,那这等机密你就别问了。”裴行俨傲娇说完,随即又谄笑道:



    “不过小将还有一事得问问皇上,听说您前次去长安,不知跟李世民有没有交情?”



    杨青闻言心中一动问道:“你该不是想从晋阳回洛阳?”



    “正是。”裴行俨点头道:“所谓有始有终。小将把人从那儿带出来,就要再从那儿回去。”



    “出其不意。”



    “皇上放心,此招虽然凶险,但我早已算过日子。只要时机恰当,保管颉利反应不过来。”说着他又皱眉道:



    “只是现下不知李世民有没有收回晋阳,若他守关,我就不知道能不能冲过去。”



    杨青想了想,接着取下腰间青竹剑交给裴行俨:“李世民何时收回晋阳现在我也说不准,不过想来不会太久。



    来日他若阻路,你就把这剑交给他。”



    “这……管用?”



    王世充在时,洛阳与长安可谓水火不容。裴行俨也不知杨青在长安做过什么,仅凭一把剑就可让李世民放行。



    “啪!”



    抬手在他后脑勺拍了一记,杨青转身向北而行,再不回头。



    伸手在脑后挠了挠,裴行俨抬头见杨青已与师妃暄一道走远,只能放声喊道:“皇上保重,早些回来!”



    话音落下时两人身影已消失在远方平原上。



    反身回到队伍中,他高举杨青佩剑喝道:“派人去联络先前分兵的兄弟,剩下的跟我回去,杀人!抢马!”



    ……



    两边分开,杨青与师妃暄向北走不多远,就见道旁一棵雪松被人从中噼成两片。



    一半仍在雪地中伫立,另一半则倒落地面,直指北方。



    师妃暄上前轻拂断树截面,触手光滑如镜,毫无斧凿痕迹。



    她回头与杨青对视一眼,点头说道:“这一定是石之轩留下的,他在给我们指路?”



    “这也不难理解。”杨青回道:“在山上他或许是因为时机太妙,才顺势出手。我死了也就算了,如果没死当然还要去找他。



    他也不想躲着我。”



    “那他为何不在山下等等看。”



    “这就要问他了。”杨青摇头道:“或许是想找一处满意的战场,也可能他只是单纯想去北边看看。”



    师妃暄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她没说昨日杨青抛下她独自上山的事,杨青也没提在落雪中得她相助。



    如此两人沉默行进,直到第九天午后一股狂暴冷风南下,他又在积雪厚处挖出雪坑,封上洞口静待狂风过去。



    一路时不时就能见到石之轩留下的痕迹,无一例外都是指向北方。



    杨青心中隐隐有预感,等他再与石之轩相遇时,距离自己破空而去大概也就不远了。



    这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此刻他盘坐在雪坑内,气海中九阳星辰火焰升腾。



    但除了星辰核心位置,其余颜色却不再是从前的艳红,而是澹金。



    能够以此催发火铃印,又或者功法本身威力增强还是其次,更关键的是如今九阳真气已经可以由神念催动,对周遭灵气产生影响。



    以无形斩无形,是他对斩破天痕,破碎虚空的设想。



    只是之前试过各种办法都不能由己身影响周遭灵气,唯一例外的惊雷印,则好像是因为印诀凭空生成,原理难以捉摸。



    而现在当他运转九阳星辰,四下灵气一旦投进星辰中,再散出体外也都带上火焰颜色,可以为他驱使。



    任意变作形状,在神念范围内犹如多出无数手脚。



    不过一旦超出神念范围,又或他转运别的功法,则灵气立时恢复原状,不再听他使唤。



    而且大概是真气刚刚生出异变的原因,他现在收拢灵气的速度还过于漫长。



    少量的灵气即便形成利剑,因为虚浮不实,斩出的威力也远远比不上他手握长剑。



    对付普通人或许足够用,但对付石之轩肯定不行。



    因此现在他看似盘坐调息,其实就是在不断熟悉新的变化。



    以期短时间内可以形成战力,甚至直接承载他的意志,成为真正的无形之剑。



    “杨兄。”



    正沉浸在神念,真气与灵气的交汇中,杨青忽听身侧师妃暄开口。



    睁眼看去,只见四周雪墙竟已经开始缓缓融化。



    灵气本身没有属性,但在他这半天不住操控下,周遭大片范围的灵气都已挂上了九阳真气的火焰特性。



    他沉浸太深,一时也难免疏忽。



    收起九阳真气,换做葵花真气伸手在周围一拂,将要融化的积雪立即又凝结成冰。



    “你在赤塔山一行,功力似乎又有进益。”



    耳听上方狂风过境,杨青也不否认,点点头说道:“的确有进步,而且再见石之轩时,或许就会有个结果了。”



    师妃暄目光微微一凝,转而问道:“我们已向北走了近十天,此刻也不知身在何处。”



    这些天两人深入北地保守估计也走了四千里以上,按照后世来算,应该已经到了沙俄中部。



    但如今沙俄这个国家还不存在。



    想了想,杨青只能模湖说道:“按照之前的速度,再走二十天的话,我们大概就要到北方极地了。”



    “北方极地?”师妃暄不解道:“那是什么地方,天边吗?”



    “也可以这么说。”



    他们多日少有交流,此时左右闲着,杨青也就挑些好理解的后世之事说给她听。



    待听到与天圆地方完全相悖的解释时,师妃暄也惊奇了许久。



    好在她心境剔透,细细听完后也就坦然接受。



    “很难想象大唐这样强盛的王朝,也会有衰落的一天。”



    聊了一阵,说到历史问题时她也不免感慨。



    “你的剑心,算是白修了。”



    师妃暄坦然笑道:“在山上时我从不去想这些问题,但在尘世行走久了,也难免会有不同心思。”



    杨青点头道:“王朝更迭,世人罔替,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千百年来,少有改变的只有我们脚下的土地,头顶的天空,人都是一样的。”



    “如果让你来做皇帝呢?”



    “也是一样。”杨青嗤笑一声:“一代明君易得,代代明君难有。况且即便是圣人坐上皇位,而且他永生不死,也早晚难逃被人推下去的结局。”



    师妃暄闻言沉默一阵,过了良久才叹息道:“的确如此。”



    到了这儿两人都不再说话,又回复各自调息的状态。



    寒风接连刮了四天,等他们再次破洞而出时,上方已经满覆一人多高的积雪。



    他离开洛阳时还是腊月初,而现在算算日子,新年都过去了。



    再次踏上向北的路,杨青本以为有风雪覆盖,石之轩大概率不会再留下标记。



    然而只走了不到百里,沿途又开始有断续线索出现。



    有时候是指向北方的雪堆,有时候是断裂的树枝,冻硬的北地动物尸体或者鱼。



    因为他一路刻意放出气机,石之轩像是已经确认了他还没死,所以不断留下标记引他向北。



    与师妃暄一道再走几日,两人干粮终于耗尽。



    杨青也开始捕猎一些动物备做干粮。



    师妃暄开始对肉类还有些排斥,但后来也不得不接受。



    毕竟慈航静斋虽与佛门渊源颇深,但终究不是尼姑庵。



    对于荤腥禁止不禁止的,这里也没其他人知道,只要自己心中能放下就好。



    如此又走十来天,两人将无数山岭雪林抛在身后,也在途中见过许多形貌怪异的土着人,以及坐落在冰雪中的石头堡垒。



    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和特色穿着,不仅师妃暄看得新奇,杨青也觉得新鲜。



    而面对单衣薄衫,踏雪无痕的二人,碰巧偶遇的当地人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有的当做神来参拜,有的当做鬼怪戒备。



    最奇特的是,两人有一天路过一座城堡时,远远被外侧城墙上的人看见。



    不过一阵,竟有一队握斧持枪,搭弓上箭的骑兵追了出来。



    这些人穿着各异,有的皮甲加身,有的只草草围着动物皮毛,更有的甚至光着上身,口中呼喊不停。



    杨青估摸着现在跟他们说“哈拉哨”也不见得能听懂,索性挥袖扬起漫天飞雪阻路,随即飘然离去。



    直到过了二十天以后,面前再次被无尽平原占据。



    而到了此时,天地已经一片昏暗,再也没有太阳升起。



    杨青神念扫过层层积雪,只见下面坚冰颜色蔚蓝,犹如晶莹的宝石一般。



    而更下方,则是暗沉的海水。



    师妃暄眼见前方雪地中出现一抹黑点,飘身上前才发现是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尸体,转头看向杨青道:



    “这是什么?”



    杨青目光一扫,已认出那正是一只企鹅的尸体。



    与后世北极企鹅因猎杀灭绝不同,此时这里还生存着许多名为“大海雀”的北极生物。



    大海雀与后世企鹅外形几乎等同,成年体长近三尺。



    “这个就是大海雀,也叫企鹅。”



    师妃暄闻言点头,默默在心中记下。



    她目光在茫茫无际的雪原扫过,接着又问道:“这就是北方极地了吧?”



    “不错。”杨青挥袖将脚下积雪扫开,露出蓝色冰面:“现在我们脚下,已是凝结成冰的大海,可以说是真的到了天边了。”



    “原来这里的天,永远都是黑的。”



    “并非如此,只有冬天才会这样。”



    正说着话,他感应中熟悉的气机一闪即逝,杨青立时一拉师妃暄奔向前方。



    奔行不久,视野中左侧忽然耸起一排高约百多丈的层叠冰山。



    而在冰山之巅,星空之下,石之轩仰头望天,静静闭目,嘴角的微笑分外舒适闲逸:



    雅文吧



    “我等你很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