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从天后演唱会开始出道 >第两百三十九章:《神女劈观》
    华夏艺术研究学院。



    国内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



    此刻。



    戏曲届的艺术家们齐聚一堂,正准备商讨戏曲的现状与推广方案。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国内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重视,书法、国画、中医、中华礼仪文化甚至汉服,近年来都受到一定的关注。



    偏偏戏曲艺术,却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华夏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阿三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在很长的时期里,被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引导民众向善,其内容反映出一定时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前人们爱在街头巷尾、戏园里聚众看戏,鼎盛时期甚至营造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随着时代变化,中华传统节日、时令节气与庙会集会意识的淡薄,导致戏曲演出土壤开始减少。



    加上受商业价值不足的影响,戏曲艺人经济收入严重降低,很多戏曲演员迫于生活压力,都是边演出边务农维持生计的。



    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老师知道,三日不练观众就能看出来。



    技艺不精就是戏曲衰落的开始。



    然后戏曲演员经济收入微薄,导致艺术家纷纷改行以及传承人数骤减。



    再加上戏曲“口传心授”传播方式太传统,与当代传媒社会传播方式现代化有矛盾,戏曲传承人推广方式、方法大有不足。



    戏曲和曲艺的黄金时代,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没落。



    院长韩中毅对此现象非常痛心。



    他一直致力于推广戏曲,坚持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喜欢戏曲,一种人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戏曲。



    “不是戏曲落后于时代,而是还有太多人没有发现戏曲独特的魅力。”



    “戏曲并不是必死的艺术,它还有回圜的余地!”



    “各位都是戏曲届的名角,大家集思广益,看一下有没有好的戏曲推广方法?”



    秦腔传承人徐秦提议道:“要不联合电视台,再出几个以戏曲艺术为主的综艺节目怎么样?”



    韩中毅摇头,“以戏曲为主题的综艺,我们已经推出过不少了,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戏曲作为华夏文化瑰宝,需要一定的欣赏门槛,戏曲表演在综艺中的展示,并不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戏曲的表现形式。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更加关注流行音乐,戏曲作为流行艺术的时代早已过去,很少人能够欣赏其魅力。



    “你们要想的办法,是怎么能让观众可以坐下来,用心欣赏戏曲。”



    “华语乐坛,有流行天王顾城。”



    京剧传承人周川叹了口气。



    “要是我们戏曲届,也能塑造这样一个戏曲届的现象级明星就好了。”



    “既然没有,那我们就自己造几个出来!”



    一直沉默不语的京剧小花王芸突然插话。



    “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时代元素,创作一些更符合市场的作品出来,让大众的视线重回戏曲!”



    粤剧传承人胡杨叹了口气:“办法是个好办法,问题是谁有这样的创作能力?”



    较于流行歌曲,戏曲本身所具备的难度、完善性与文雅性特征,都是具有演出创作难度的。



    韩中毅:“王芸,你接着讲!”



    王芸点头,“我们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跟流行乐坛合作引流。”



    “比如邀请顾城创作几首含有戏曲元素的作品,然后让专业的戏曲演员演唱,这样一来,戏曲的热度不就来了吗?”



    以顾城的实力与人气,王芸觉得



    从这两个月来,顾城创作那首《悟空》惊艳国民之后,戏曲风的歌曲开始在网络走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网友还是喜欢戏曲腔调的。



    “不行!”



    徐秦一口否决。



    “戏腔确实有热度!但是红了又怎样?这些歌曲只是戏腔,连戏歌都算不上,网友也就一时好奇,热度下去后,网友很快就会被其他新鲜事物取代。”



    徐秦并不很看好戏腔。



    网络上所谓的古风戏腔太不专业,在音乐生眼里连假声都不算,大多都是捏着嗓子唱的。



    这些在徐秦看来,这些不入流的戏腔侮辱了戏曲。



    韩中毅却并如此认为。



    他并不是在传统的“科班”出身,而是在家中受父亲和一些启蒙老师的教导,这导致他对艺术和京剧追求更为自由和开放。



    文化和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不断传承然后变化和发展的,加入时代的元素,也是几百年戏曲文化不断演进的必然之路。



    “我觉得可以试试!”



    “跨界、融合什么的要是改变的好,戏曲艺术就能焕发生机。”



    “即使杂糅的不好,艺术也会排异,最后这种形式自然也就无法长远。”



    “再退一步说,现在戏曲的娱乐化倾向,是为了让群众更加关注戏曲文化。”



    “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不管你们想再推出高雅的还是传统的,不还是你们说了算了么?”



    韩中毅拍板决定。



    “就这么决定!我亲自去找顾城,让他帮忙创作一首流行戏曲作品!”



    ……



    “让我创作一首以戏曲为主题的作品?”



    顾城接到电话的时候震惊不已。



    韩中毅是谁?



    华夏艺术研究院的院长!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大人物找他不为别的,居然是找他创作戏曲作品!



    顾城实在不解,忍不住道:“韩校长,我确实创作了几首融入戏曲主题的作品,也取得了一点成就。”



    “但我只是对戏曲比较感兴趣,并不是专科出身,你们怎么会想到,要邀请我来创作一首戏曲作品呢?”



    韩中毅叹了一口气。



    “传统戏曲作为华夏文化瑰宝,有非常宝贵的艺术价值,但其受众似乎一直多为中老年群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一直是一个难题,就像很多人所看见的那样,很难让传统戏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传播开来。”



    “我们也一直试图改变现状,上综艺、下乡免费演出,但效果都不理想。”



    “我们自己也试图创作,只不过再怎么创新,写出来的作品也基本脱离不了传统,并没有办法迎合主流市场。”



    “作为华夏艺术研究院的院长,实在不忍看着戏曲一直没落下去,所以才想找到你,试着让传统艺术与流行结合,为戏曲寻找一条新的传播之路。”



    顾城不由沉默了。



    我国自古看重节日的喜庆气氛,所以在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之时,唱大戏可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



    各种戏曲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群众广叫好。



    顾城小的时候,甚至见过有人把戏班子请到自己家族单演。



    可现在呢。



    购物、聚餐、看电影,哪个选择不比看戏来得容易和洋气?



    看着华夏传承了上千年、曾经盛极一时的戏曲艺术,因为不契合时代衰落至此,顾城也十分痛心!



    他希望华夏在进步的路上,不要丢掉只属于华夏的东西,更希望戏曲不会因为不契合时代而没落!



    戏曲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没有吸引力吗?



    顾城完全不这么认为。



    戏曲并没有明珠蒙尘,只是缺一种年轻化的讲故事的方式。



    对于年轻人来说,了解戏曲还欠缺一点兴趣、一点动机、一点入行的指引。



    前世的《神女劈观》就是最好的例子!



    《神女劈观》由国家一级演员杨扬演唱的戏曲,同时也是游戏《原神》中的角色“云堇”所创作的戏曲。



    作为2.4版本剧情中的一个过场动画,它给人带来的惊喜程度超乎所有玩家的想象。



    其角色与戏曲文化的结合,更是点燃了华夏传统文化出海的“第一把火”,不仅在国外掀起了“国粹热”,还在国内刮起了“二创风”。



    因为《神女劈观》的爆火,带动了大众对于戏曲的兴趣,这段由杨扬老师献声的唱段PV如同一支“穿云箭”,引得国内戏曲界的众多艺术家“来相见”。



    由原神的角度来看,《神女劈观》的走红本来只是米哈游借戏曲元素,弘扬一下华夏传统戏曲文化而已,结果却掀起了国内戏曲百家争鸣的现象。



    借用原神老玩家的一句话来说:“这场面,别说开服老玩家了,就算是玩了20年网游的骨灰级玩家,也没有见过呀”。



    所以顾城没有过多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韩校长,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



    “我可以给你们写一首戏曲元素的作品。”



    “这真的太好了!”



    韩中毅大喜,立马追问道:“不知道这首歌是用什么戏曲风格?”



    顾城大声笑了,“韩院长,这首作品几乎适用于国内大部分的戏曲版本!”



    韩中毅倒吸一口气。



    “你确定?”



    “非常确定!不论是京剧、粤剧、秦腔还是梅花戏等等,基本都适用!”



    顾城又补充了一句。



    “但是这首歌都门槛有些高,必须要专业的艺术家才够得着!”



    “门槛高完全不是问题!”



    韩中毅立马表示。



    “只要你的作品真如你所说,我会请最好的戏曲艺术家来演唱!而且酬劳也一定让你脑子!”



    “韩校长这话就见外了!”



    顾城直接打断他。



    “承蒙你看得起我,让我有机会为华夏传统艺术的传播尽一份心意,所以这首作品我不会收取任何的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