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在摄政王怀里撒个娇 >第一百零二章 沙洲雪灾
    这日,大理寺内。

    谢广元专程来找陆莫寒,面对这样的谣言,想必他也早有耳闻,问道:“陆大人,沙洲雪灾的谣言这件事情,你打算如何处理?”

    “自然是找到散播谣言之人,在大理寺好好审问一番。”

    “若是谣言便罢了,可若这件事情真的会发生,你当如何?”

    “治理雪灾、水患这样的事情,周尚书可谓是一把好手,你不如去大牢内亲自问问他?”

    听着陆莫寒这般说,显然谢广元明白他的意思。对周尚书而言,这一次是个大好将功补过的机会,他答应过周姝柔,待到时机成熟一定会把她的父亲救出来。

    而且,周姝柔也曾在他面前有意无意的提起雪灾这件事情,即使没有这个谣言,谢广元对这件事情已然信了七分。

    如今……他已是信了十分。

    最重要的是,如何向元帝去解释沙洲雪灾的事情,需要一个合适的人。

    陆莫寒拍了拍谢广元的肩膀道:“既是谣言,也是天机。只要那个人,他可算的天命,陛下自然也就信了。”

    看着陆莫寒信誓旦旦的模样,谢广元明白,他心中早已有了盘算,自己那些担忧看来是多余的了。

    这段时日,陆莫寒开始屯粮修建破庙,一旦雪灾爆发,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也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一切,都已经在陆莫寒的掌控之中。

    元国四十八年,冬月。

    京城下起了第一场大雪,从子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天亮,也未曾有半分要停的意思。

    秦玉儿捂在热乎的软塌上,根本不想起身,她睁着眼眸望着头顶的帐幔,心中不禁感叹。已经一年了,她重活一世一年了。那一天,也是下了一宿的白雪。

    好似这一场雪在提醒着她,前世她经历的那段黑暗和苦痛的日子,不可以忘记。

    她一步步扳倒了曾经残害过她的人,都说瑞雪兆丰年,是不是意味着,她从此以后,便可怡然自得的好好生活了。

    青竹从外面进屋,在门口抖落身上还未融化的雪花后,去沐室给秦玉儿打了盆热水端至秦玉儿软塌旁的木架上道:“小姐,该起床了。”

    秦玉儿反而把自己捂着更严实了,将被褥全都卷在自己身上,像一个圆滚滚的球一般,她撒娇般的摇了摇头道:“太冷了,我不想起。”

    “小姐,您别忘了,今日驻守边关的程将军回京,说是要宴请四品以上官职人员以及家眷,小姐也受邀在列,可别误了时辰,叫人家说我们秦府大小姐不懂规矩礼数。”

    听了青竹的话,秦玉儿不情愿的坐起身子,将被褥披在自己身后,仍旧将自己包裹的严实,随即吩咐道:“多加几个炭火,这屋子怎么这般冷。”

    话落,秦玉儿还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喷嚏,颇有一副感染了风寒的迹象。

    青竹担忧的忙拿了一个暖手炉过来递给秦玉儿道:“小姐,您可别感染了风寒,如今萧神医不在府中,外头那些庸医开的药方,可得喝十天半月才能好。”

    看着青竹关切焦急的神情,秦玉儿心头暖暖的,嘴角不由自主的勾起一抹温暖的笑容。她如今觉得好幸福,好知足。

    自从进入了冬日以后,陆莫寒整日忙忙碌碌的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萧枫南也因为能算得天命被元帝时常召见,这次沙洲雪灾的事情,起先因萧枫南散布谣言被收监,谁知第二日,沙洲就下起了暴雪,元帝也重视了起来,并亲自召见了萧枫南。

    发现萧枫南不仅会观天象,也可知天命,听闻还医术高超,元帝一高兴直接封萧枫南为正五品钦天监。

    沙洲暴雪毕竟是天灾,陆莫寒提前能预防的事情已然都做好了准备。

    朝堂之上,元帝想派人亲赴沙洲,替江南沙洲的百姓修缮房屋,沙洲那一片,暴雪已经没入大腿部,百姓们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满朝百官自然没人愿意前往。

    元帝坐在龙椅上,看下底下一片鸦雀无声,脸上怒色尽现。

    谢广元环视了一周,见没人站出来,想自己亲自请命而去。谁料,陆莫寒率先站了出来,也一袭玄色官服,衣领处绣着赤火之纹,银丝串联而成的细链在领间穿梭,露出里面层叠的衣衫,同色锦缎系于外袍之上,赤红的绶带缀着同色的玛瑙,俊朗迷人。

    他朝着元帝拱手行礼道:“陛下,微臣愿意领命前往救灾。”

    元帝沉思了一瞬,后开口问道:“陆爱卿可有良策?”

    “微臣没有,但……微臣斗胆想陛下举荐一个人。”

    “谁?”

    “罪臣周学海。”

    一时之间,原本安静的朝堂开始议论纷纷。

    周学海是有才能的,原本他才是最有资格做工部尚书之人,却没曾想这个位置被齐松廉抢占了,最后,因着他横竖是个文官,元帝便让他在礼部任职。

    也恰恰是因为进了礼部,才有了后面被人陷害入狱的事情。

    元帝良久未曾开口,所有人都觉得陆莫寒触碰到了皇帝的逆鳞。周学海是因为参与党争,被元帝亲自定下的罪,即使许多人明知他是被冤枉的,却仍旧无人替他说情。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若是替他说情,不是革职便是入狱,官场上的人最重要的是懂得明哲保身。

    此时,谢广元作为皇帝的侄子,也适时的站出来道:“陛下,臣认为陆大人说的在理,沙洲雪灾连道路都淹没了,罪臣周学海曾治理过雪灾,最能够清楚和了解此次赈灾中,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能够应对暴雪天气会发生哪些极端的事情。若是盲目的派从未治理过的人去,恐怕会适得其反。”

    元帝又何尝不知道周学海是最佳人选,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皇帝不可能拉下面子,更不可能因为自己的错误判决去承认自己的错误。

    而现在,陆莫寒和谢广元都主动给了他一个台阶下,既能为百姓做点事情,也能借此机会让他将功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