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在三国能网购 >第八十五章 退守樊城
    “主公,还请传唤诸将!”

    “左右,速速传诸将前来议事。”

    少顷。

    文武齐聚一堂。

    诸葛亮开始有条不紊地发布着军令:

    “关将军,你领两千军士前往白河上游埋伏,每个军士必须携带一条布袋,装入沙土,遏住白河之水,待明日三更后,听见下游人喊马嘶,便取出沙袋放出白河之水,到时你可乘势顺水追杀。”

    “关羽领命!”

    “张将军,你引两千军士到博陵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为缓和,曹军被淹之后,必从博陵渡口奔逃,是时你可趁势攻杀。”

    “张飞领命!”

    “子龙将军,你引四千军士分为四队,你亲自领一队埋伏于新野东门,其余三队分别布于西、南、北三门。

    曹操入城之后,必会入民居内安歇,我已令糜芳在房梁屋顶上布满硫磺、硝炭。

    明日黄昏,曹军在城中造饭时,必起大风,你但见风起,就命四门将士一同往城内射入火箭。

    待城中大火冲天之时,令西、南、北三门将士摇旗呐喊助威,作围攻声势,只留东门放曹军出走,是时子龙你自引军于东门外从后追击。”

    “赵云领命!”

    “关平、刘封听令,你二人率两千军士,一半执红旗,一半执青旗,于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埋伏。

    曹军败军奔来时,红旗军走在左,青旗军走在右,各自摇旗鼓噪,曹军必生疑惑,不敢出兵,定会往白河方向撤军,是时你二人率军追杀,将曹军赶至博陵渡。”

    “关平领命!”

    “刘封领命!”

    一旁,苏毅听着有滋有味,听诸葛亮排兵布阵,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此计甚妙。”刘备不禁赞道。

    随后,他看向诸将:“各位将军,速速按孔明安排,各自点齐兵马,分头行事,不得有误!”

    “诺!”

    众将抱拳领命,退出堂外。

    此时,苏毅发现,诸葛亮的眉头仍旧深锁,他不禁开口问道:“孔明,可是心中还有忧虑?”

    “明日之战曹军必败,但也只能为我等争取撤军的时间,并不能撼动曹操的五十万大军,新野终究还是得放弃。”诸葛亮轻微摇摇头,叹道。

    刘备忽然起身来到堂外,他面色沉重,喃喃自语道:

    “明日大战过后,新野恐怕就会变成一片废墟,城里的十八万百姓可怎么办?我们把他们的房子都烧毁了,百姓们可就无处容身啊!”

    听到刘备这么说,苏毅心头一沉。

    如果带着大批百姓行军,速度就会慢如蜗牛。

    不仅如此,军士还需要承担起维持秩序、保护百姓的任务,这就使得本来薄弱的力量变得更加分散。

    尤其是曹操的军队多为北方铁骑,进军神速。

    如果携带百姓一同行军,势必很快就会被曹军追上,届时危矣。

    不行!

    得想个办法让刘备打消携带百姓逃亡的想法。

    苏毅的脑袋飞速运转着,忽然,他眼睛一亮,想到一个好点子:

    “主公,可将粮草、金钱分发给新野百姓,让他们迁移到别的郡县去。如此,我军既能在城中设伏曹军,百姓也可有一个新的着落,不至于流离失所。”

    “怀恒说得极是,此为两全之策也。”徐庶附和道。

    “甚好,甚好!该当如此。”刘备点点头,转身回到堂内,沉声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立刻去办。”

    刘备顿了顿,快速说道:“怀恒、孔明、元直,我们四人分别前往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四门张榜,再命士卒挨家挨户晓谕居民,速度要快。”

    说完,刘备转身就欲离开。

    苏毅也是如此,想着尽快将此事告之百姓。

    不过,诸葛亮却是停在原地,他轻叹一声:“主公,怀恒,还请止步!”

    苏毅停下脚步,疑惑地望向诸葛亮。

    刘备也是面带不解:“孔明,还有何事?”

    诸葛亮看向刘备,脸上露出一副复杂的表情:

    “既然要用火计,新野免不得就要被烧毁,我已提前命人传晓百姓,可是,百姓却不愿意。

    百姓说:‘刘皇叔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只有跟着刘皇叔,我们才能有好日子过。’”

    听到这,苏毅顿时目瞪口呆。

    他只是想着,如何才能让刘备打消携带百姓的念头。

    可却没曾想到,是新野百姓不愿意离开刘备。

    按诸葛亮这一番话,新野百姓已经是跟定了刘备。

    治理新野七年,竟能如此深得民心,让百姓不顾危险也要追随,想到此处,苏毅不禁感到有些震惊。

    “民心可依!好啊!好啊!”刘备面带动容,声音里充斥着欣慰:“我要带新野百姓一起走!”

    罢了,那就携带百姓一块走。

    代价就是很容易被曹军快速追上。

    不过,假如刘备没有带着百姓逃亡,那他也就不是真正的刘备了。

    ……

    ……

    翌日黄昏。

    樊城。

    城楼。

    数杆青色大旗静静地垂着,气氛显得有些肃穆。

    “曹军现在应该已经进入新野,正在埋锅造饭。”苏毅望着新野的方向,目光深沉。

    “也不知此战能否获胜?”刘备面带些许紧张之色。

    诸葛亮微微一笑,笃定道:“只待大风起,入城的曹军就要吃些苦头了。”

    刘备望向诸葛亮,问道:

    “大风,何时才能起?万一今夜无风,又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语。

    下一瞬间。

    阵阵呼啸声响起。

    城楼上的青色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起风了!”苏毅盯着飘扬的旗帜,脱口而出。

    诸葛亮熟谙天文气象,由此可见一斑。

    简直就是一个人形版的天气预报。

    不愧是当代牛人,什么都懂,苏毅心头不禁暗叹道。

    “接下来,只需静等前线传回捷报即可。”诸葛亮轻摇羽扇,徐徐说道。

    “如此,我便安心了。”刘备长出了一口气。

    可是,苏毅的心却松不下来。

    此战的胜利,只能拖延一点时间,并不能解决当前的困境。

    过不了多久,曹军又会攻到樊城。

    “主公,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安顿好百姓,我等需加派人手,加快速度才是。”望着城下排成长队的百姓,苏毅的心愈发焦急。

    “只是,樊城的军士数量已然不多,只有等云长他们领军归来,人手才会充裕一些。”刘备轻叹一声,无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