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秦:开局剑逼祖龙退位! >第111章:众将起矛!大秦风骨一直在!
    八千大雪龙骑军好似白雪过境。

    入咸阳!

    咸阳落雪,百姓齐声道:“恭迎将军凯旋。”

    只是此刻在大雪龙骑军阵前的刺客十一却是面色淡然。

    只见他目光缓缓落在了咸阳城外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此地等候的武通侯王贲身上。

    沉声道:“王将军,陛下有令,燕国皇子燕珣与大秦叛党张不启押入天牢。”

    “到时候会由我们浮水房安排人手收押。”

    “至于此地的两千燕国降卒,还请王将军带回大营关押,待到陛下归来之后,子午门问斩!”

    此话一出,身为武通侯的王贲赶忙拱手于身前。

    高声道:“是!”

    看到这一幕的咸阳百姓无不是面露惊骇之色。

    他们自然是认得王贲,清楚此人不仅仅官拜武通侯,更是手握十余万咸阳驻军的实权将领。

    曾有一则传言在咸阳城内传播而出。

    说日后的庙堂之上,文官之首毋庸置疑便是那已是官拜上卿,即将拜相的蒙毅。

    而武将第一人,自然而然便是这位曾为大秦新帝而举兵造反的武通侯王贲。

    就是如此一位朝中顶尖权臣,此时却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将领如此恭敬。

    实在是让在场的咸阳百姓摸不着头脑。

    唯有王贲自己知道眼前之人在新帝赵祁眼中地位。

    要知道浮水房乃是新帝赵祁一手创立的隐秘组织,其行动职能与先前赵高麾下的罗网相当。

    只不过相较于赵高的罗网来说,浮水房当中的高手要更多,再加上是大秦新帝亲手建立,故此有着诸多特权。

    但凡是需要浮水房执行的任务,必然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何等重臣,只要是被浮水房找上门寻求帮助,无论如此都必须恭敬以待,尽最大能力协助浮水房做事。

    眼前这位身着黑袍的刺客十一乃是大秦新帝赵祁钦点的管理浮水房的第一人。

    其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

    只不过这件事极为秘辛,关于浮水房的一切消息都被这位年轻天子刻意雪藏。

    故此在民间并无浮水房的半点消息传出。

    更何况浮水房做事极为干净,丝毫不会留下马脚。

    就如同先前在咸阳城内趁着月色诛杀燕国残党,做事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即便是那客栈之中的主事的,都看不出丝毫的端倪。

    刺客十一说完这些过后,又是伸出手指了指此刻大军最后方的数十辆马车。

    对着武通侯王贲沉声道:“王将军,这些马车之内坐着的皆是我们此番战死的袍泽。”

    “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想必不用在下多说什么了吧。”

    此话一出,王贲先是一震,旋即大手一挥,对着左右两侧的咸阳驻军高声道:“还愣着干嘛,还不将这些战死的袍泽给抬出来!”

    有了王贲的一声令下,不计其数的咸阳驻军将士涌向大军后方的那数十辆马车。

    而其中又有一批咸阳驻军则是朝着已经沦为俘虏的两千燕国残党冲了过去。

    虽说人人心中皆是裹挟着无穷的怒意。

    但是他们很清楚,对方既然已经沦为降卒,那么在没有将军的命令的情况之下,不得对这些燕国残党出手。

    看着一个个身负重伤,鲜血横流的将士的尸体从马车之上被抬下来。

    在场围观的众多咸阳百姓皆是纷纷后退几步,无不是倒吸一口凉气。

    当看到每一位将士的尸体之上,皆是正面受伤而亡之时。

    无论是咸阳百姓,还是在场的咸阳驻军将士皆是心头一颤。

    足足三千二百七十一具尸体。

    全部皆是正面受到致命伤而亡。

    无一位将士背部有着伤口。

    “这......”

    看到这一幕的武通侯王贲也是浑身颤抖。

    身为曾率军攻伐各国的大秦将领,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代表着这群将士们在死之前,人人皆是做冲锋状!

    宁可杀敌于阵前。

    也绝不当那背弃袍泽之人!

    三千两百七十一位将士,无一人是孬种!

    “我大秦,谢过诸位!”

    “铿锵!”

    武通侯王贲深吸一口气,一只手将腰间悬配着的战刀高高举起。

    战刀在日头的照射之下,竟满是寒芒。

    伴随着王贲的拔刀出鞘,周遭的十余万咸阳驻军将士们同样是将手中的刀枪剑戟高举过头顶。

    只听见王贲朗声道:“谁人言我大秦自一统过后,便已无往日雄风?”

    “如今陛下出征在外,麾下将士人人悍不畏死,皆是面北背南而亡!”

    “我大秦有此陛下,有此悍将,当兴!”

    话音落下,只见这位曾一人在春秋国战当中出尽了风头的老者半跪在地上。

    不知道是说给周遭的将士们听。

    还是说给此时隐藏在咸阳百姓当中的六国探子听。

    此刻众人只听到这位老将高喊着两个字。

    “起矛!”

    水天共一色!

    天地皆寒气!

    这一刻,在这咸阳城外,足足十万余将士齐声高诵战歌。

    今日过后,大秦风骨何在?

    一直在!

    ......

    咸阳百姓当中,数位身着麻布衣衫的中年人看着城外那浩浩荡荡起矛的架势。

    没来由地倒吸一口凉气。

    自从大秦在始皇帝的带领之下问鼎春秋国战以来。

    再也难以见到十余万将士皆起矛的场景。

    他们这些从春秋国战之中依靠一些手段侥幸逃过一劫的春秋六国残党此时皆是感觉到了一股肃穆之气。

    此时此刻,他们这些躲在暗处谋划复国的六国残党方才明白一个道理。

    大秦终究还是大秦。

    还是那个若是平息战戈,能够还天下昌平的大秦。

    还是那个若是战戈声起,依旧能够重塑春秋国战的大秦!

    大秦从不曾没落。

    它仅是在等一个人。

    等一个能够让大秦彻彻底底恢复往日雄风之人。

    现如今。

    它等到了。

    新帝赵祁!

    “当年大秦铁骑马踏六国,世人皆传言踩断了春秋六国的脊梁。”

    “但何人可知我赵国忍辱负重三十余载,只为有朝一日能够让世人知晓。”

    “我赵国的脊梁一直在!”

    人群中,一位须发皆白的年迈老者一只手紧紧握住那根已是腐朽的拐杖。

    拐杖落地。

    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