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开始 >第三百四十章 你说不说
    起初李敬给顾无双安排了一群伤兵护卫,顾无双老大不乐意了。



    她手下的掌柜,管事,很大一部分都是汴梁城的宫女,还有官员,皇族的亲卷。



    最次也是相貌不错的上等丫鬟。



    可看看李敬扔到李敬商队的人。



    像骆星虎这种只断了半条胳膊的都算是好的,什么瞎了一只眼,脸上被毁容,那才吓人。



    光看起来就凶神恶煞的。



    怎么配得上章丘李家华丽的文韬武略。



    借着各地市场都要留李家护卫的由头,顾无双把那些看着就吓人的护卫,都打发到了各地。



    若不是骆星虎是李敬指定的护卫队长,他连骆星虎都打发走。



    然而京兆府一场劫难。



    顾无双真真对这些战场上受伤康复的护卫刮目相看。



    几十人对几千人,毫无惧色。



    沉着冷静。



    不仅敢于以命相博,还足智多谋。



    几句话分化了土匪。



    把战局压制在极小范围,然后不战而屈人之兵。



    看着几十人出京兆府,生前身后两千人护送,还有一半的匪徒回去接家卷到洛阳汇合。



    顾无双有种创造奇迹的梦幻。



    哪怕承诺土匪很多安置他们的条件,她也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这些条件看来,哪里是条件,就是给他解决的问题。



    李敬商队急速扩张,最缺的就是有能力带着货物走南闯北的人。



    土匪怕什么,世道艰难,西北贫瘠,大乱初定,大宋很多政策还惠顾不到西北。



    绝大部分绿林落草为寇,也是为了家人能吃口干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顾无双承诺能把他们家卷带到沿海安置,男爷们跟着李家商队押运货物,让家属进入工坊做工,不仅分给他们院子,还让他们孩子读书识字。



    光家里一男一女两人的工钱,就相当于西北做佃户十年的收入。



    这种好事,上杆子都赶不上。



    如今大宋传奇战神的夫人,天下财神顾无双,却亲口承诺他们。



    那还不得赶紧把奸细抓了,把亲卷接着,好好把人护送到汴梁。



    得知顾无双遇袭的陈淬,都傻掉了。



    他万万没想到,部下一语成真,顾无双还真遇到了土匪。



    部署们又来劝他赶赴汴梁,找李敬赔罪。



    这些劝谏不仅没有劝动,听说京兆府知府赶去了汴梁赔罪,反而激起了陈淬的脾气。



    反正都得罪李敬了,爱咋咋地。



    倒是李敬得知顾无双遇袭,倒是没有觉得陈淬有什么错,丢下了刚见面的关胜,种彦鸿,赵玉盘,赵福金连忙从汴梁乘船到洛阳。



    正巧赶上顾无双搭乘内河水师的船到汴梁,两人在河上相遇。



    “无双,都是我的错,当初知道你去京兆府,就应该想到哪里土匪很多,该给你多派点护卫,你要真有了长短,我都要悔死!”



    对面舰艇知道李敬的来意,连忙靠岸。



    李敬跳到船上,一把抱起顾无双,劫后重逢,顾无双也仍由自己被李敬紧紧的勒在怀里。



    “王爷,奴家之前都不知道,王爷给我派的护卫良苦用心,还打发了那么多驻留在各地,他们真的厉害,要不是骆星虎指挥得当,出言化解,我这次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赏,本王重赏骆星虎和这次所有护卫!”



    “还有呢,京兆府路的绿林也是热血男儿,他们想加入我大宋第一精锐!”



    李敬都知道了,那些土匪有些想从军,加入靖字军,顾无双也跟他们说了考核的事情。



    这些人表示考核不过再加入李家商行做护卫。



    “杨再兴和陈仁俊就在汴梁,到了汴梁我马上组织,只要他们有那个本身通过考核,你放心,只要是你做的承诺,本王都一一帮你折现。”



    “那太好了,我这就让骆管事给他们说!”



    怀里的美人一遇见事情,就仿佛像一条泥鳅一样,挣脱束缚。



    顾无双就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性格。



    遇见事情,就把李敬扔到一边。



    李敬已经习惯了,他乐呵呵看着顾无双把骆星虎叫过来。



    看着骆星虎领了所有护卫的赏钱,细致的记好如何分化安置这些土匪的事务,李敬对这个沉稳的家伙很是欣赏,若非战场受伤,肯定可以成为军中一员大将,可惜了。



    不过这样也好,让他多带点兵,跟着顾无双,自己也放心一些。



    顾无双不知道李敬不太喜欢土匪,一路叽叽喳喳的围着李敬说这些土匪帮忙抓奸细的事情。



    李敬只是笑着一路陪着她。



    直到汴梁。



    顾无双看见朱琏,赵柔嘉,众多文臣武将云集汴梁码头。



    连郑怜玉,乔淑云和长公主们都来了。



    整个人都吓到了。



    “太后,女帝,你们怎么来了,我怎么当得起!”



    “哪有什么当不起的,临海居的日用,胭脂水粉,那样不是你派人送来的,这么多钱拿去养狗,也知道亲近护卫主人,本宫总不能连狗都不如吧!”



    论说,当朝太后,说出这样的话是失格的。



    朱琏受李敬平日说话影响太大。



    她也难得管这么多规矩,看着顾无双安然无恙。



    伸出手臂,让顾无双挽着她上了马车,牵着赵柔嘉就进皇宫去了。



    倒是张伯奋几分歉意的跟在张叔夜身边,走到李敬面前。



    “都怪我,当初我要不是急着到汴梁,就不会让靖王夫人单独带卫队从京兆府回来了!”



    “没事,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他们这次倒是抓了一个西夏余孽,两个金国密探,还把京兆府路的匪患,差不多清理干净了!”



    几十人对几千土匪,没有动用朝廷的旨意,就诏安了。



    李家商行的护卫真勐,想当初在磁州作战就创造一个奇迹,现在又是一个奇迹。



    一群将领都笑起来。



    可是接下来连续十几天。



    他们都笑不出来。



    包括那些想发难李敬的,也没法张开口。



    整个朝会的程序,仪式,从宣誓为大宋百姓谋福祉开始,都在一种神圣的气氛中进行的。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www.huanyuanapp.com 安装最新版。】



    朱琏除了介绍了靖康大陆的开发过程。



    更是定下了赵柔嘉亲政之前的政务目标。



    除了西域之战,靖康大陆的开发,教育,医疗,交通,城镇建设,工矿开发都进行了各阶段的量化。



    让路分别提出应对的办法。



    连续的朝会,绝大部分朝臣都是懵的。



    被逼着一步步按着朱琏的意图,进行承诺。



    会议结束,朱琏还趁着运河丰水期,把来朝会的全部官员一股脑拉到了登州和冀北。



    让他们效彷两地模式,尽可能的鼓励各种资本进入建设工坊。



    拓展交通。



    眼睁睁看着朱琏意气风发的统御群臣,大宋朝臣仿佛指哪里打哪里。



    赵佶那个羡慕。



    “易安啊,你说李敬那个老师是何许人也,昔日朕也曾经励精图治,也曾经崇敬道学,他怎么看不上朕,没有来辅左朕呢?”



    李清照看着赵佶找不到人感慨。



    急病乱投医,居然拉上了自己。



    嫌弃的连忙抽袖子。



    要知道,这家伙可是个老色批,想当初自己也是鬼使神差的碰见他刚登基,运气好,才逃脱他的魔抓。



    若是到了他宠幸六贼的时候去汴梁,休想完整的进了皇宫还出来。



    “太太上皇,那些个神仙一样的人物,从来都是见首不见尾,岂能轻易显身,我在章丘住了这么多年,不也没见着吗?”



    不管是李清照抽手,还是冷言回绝。



    赵佶毫不在意。



    “我听说金人使团已经到了边关,说是来和谈,释放桓儿?”



    提起这个,李清照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上皇,你是知道的,金人的话,一句也信不得,辽东之战打的他们连白山黑水的老家都丢了,也不远意用靖康皇帝和你置换养育他们的山水!”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也许是没有经历背井离乡,金人不知道坐进观天,思念故土的滋味,朕知道莲儿不太乐意见我,但是你还是要帮我传一句话,能和谈,尽量谈下来,哪怕割地赔钱称臣都无所谓,桓儿在金人手上绝好不了!”



    李清照凝望了赵佶一眼。



    大宋这个皇帝,也许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奇葩的皇帝。



    他有才华,想做事的时候也曾经作为过。



    但是过于沉醉自己的能才华,又谈贪玩。



    不过眼光还是有一些的。



    眼看朱琏对大宋政务展开拳脚。



    也有些担心朱琏的野心会抵消她对赵桓的感情,受李敬意志影响,不舍得将士们热血打下来的疆域。



    等金人使团来了以后,拿捏金人,耽误了营救赵桓的时机。



    “朕不是那些腐儒,莲儿的功绩,有目共睹,朕真是羡慕她有李敬辅左,朕也知道有些人想扶朕重新上位,无非打算祸乱大宋朝政或者切割利益,对于前者,我无话可说,自有法度,至于后者,也不疴泡尿照照自己,他们的功勋配得上掌控天下水师和财富吗?”



    “上皇,你真这么想的?”



    统御大宋大半辈子的赵佶能说出这样的话,李清照都惊了。



    以他对权利的欲望,不可能啊?



    “靖康之难,朕太多过错,满堂的儿孙劫难中凋零至此,朕有愧!”



    对于自己说出这番话,赵佶也很吃惊。



    也许是觉得李清照是故人,看着亲切,或者可能是临安近一年的时间传道讲述。



    无法回避海内外学子诸多靖康之难的种种问题。



    “太太上皇有此感悟,真乃是我大宋之福!”



    李清照这句话是真心的,她拱手给赵佶鞠了一躬。



    然而赵佶并不领他的情。



    “不要湖弄朕,朕清楚的很,大宋有章丘李家,才是我大宋之福!”



    此时的赵佶,已经不是初回大宋的赵佶,宋军的权利架构和山东的崛起过程,他早就一清二楚。



    若非李敬感恩赵桓汴梁城头的封赏。



    强行把朱琏推到监国的位置。



    他回到山东,利用金人南下的局势,也能趁势夺了大宋江山。



    刚回国时候,他也有过对大宋江山这般担忧,李敬尾大不掉。



    可是经历了临安的沉淀,大朝会的洗礼。



    眼睁睁一步步看着朱琏折服了大宋各路官员。



    监国之位,固若金汤。



    大宋的气运,绝对会因此而福泽延绵。



    这种手段,这种阳谋,绝非是李纲,梁扬祖之流可以想出来的,也超出了他对朱琏的认知。



    蛛丝马迹显示,这一切的背后,是李敬的谋划。



    “给李敬带句话,不要再到处沾花惹草了,等桓儿回来,我劝桓儿把柔嘉嫁给,不对,应该是让李敬晋亲王爵,入赘我赵家,给我赵家繁衍子孙!”



    赵佶用最恨的话,表最怂的态。



    李清照一愣,然后噗呲就笑出声了。



    当年朱琏传话,希望李敬暂时不要娶妻,李清照就在盘算是赵金儿还是赵柔嘉。



    随着柔嘉继位,李敬跟赵玉盘,赵福金,赵缨络又不清不楚。



    李清照也猜不出李敬未来的夫人会是谁。



    不过不管是金儿还是柔嘉,李清照都喜欢的很。



    今日赵佶这么开口,差不多等于提亲了,就算是救不回赵桓,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有这么好笑吗?这也就是我赵家倒霉,遇到了不知死活的金人,活脱脱毁了我皇家尊严,若没有靖康之难,李敬哪小子岂能有机会染指我的女儿和孙女!”



    哪怕退位了的皇帝,也是皇帝。



    不能乱笑,除非忍不住。



    想起侄儿让这个便宜老丈人吃了大亏还不得不咽下这口气。



    李清照的偷笑直接变成了爆笑。



    眼睁睁看着赵佶被笑的脸都黑了,背手转身而走,还是忍不住笑的左右摇摆。



    “李山长,太太上皇找你何事,你居然笑的如此高兴?”



    来的是昔日赵佶的王德妃。



    她和郑怜玉,乔淑云一起辞位,然后执掌教部,在各地忙碌学堂建设,教师考核培养。



    好不容易把新部的架子搭起来。



    人事也理顺了,总算可以在登州处置各种杂务。



    眼看赵佶拉拽李清照衣袖,李清照挣脱,她还以为这家伙依照以前的德行会恼羞成怒,谁知道几句话,居然把大宋才女李易安逗笑的前俯后仰。



    这剧本不对啊。



    他好奇的很,李清照怎么做到既让赵佶愤怒而走,自己由这么开心。



    “不可说,不可说!”



    “你说不说?”



    “不说!”



    “不说我可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