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开始 >第二百七十九章 壮哉
    倭马亚王朝被推翻后,阿布·阿拔斯·萨法赫建立了阿拔斯王朝,这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王朝。



    这个王朝被宋人称为黑衣大食。



    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伦·拉希德和马蒙统治时期更达到了顶峰。



    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经济、贸易和文化繁荣,在鼎盛时,阿拔斯王朝的疆域西起摩洛哥、东接印度、北抵高加索、南至撒哈拉沙漠,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



    历史上最强的黑衣大食,碰撞了鼎盛的大唐。



    于是有了怛罗斯之战。



    从双方战略态势来看,黑衣大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对优势。



    艾布·***率领的刚刚平定布哈拉和粟特的叛乱的得胜之师,正是士气高涨、跃跃欲试的巅峰时刻。



    十万精锐碰上了碰上了劳师远征的高仙芝部三万安西都护府守军,其中唐军两万,番兵一万。



    诡异的是,获胜的黑衣大食也是惨胜,说自己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俘虏,击毙唐军五万多人。



    打败东方文明的彪炳战绩,极大的提振了国内的士气,让整个中亚地区各族信奉***教



    除此之外没有对两国朝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然后在之后的几年间,阿拔斯派遣到大唐的使臣多达17批次,最多的一年竟然有四批次。



    仿佛此战的健儿以寡击众,不顾生死,用生命捍卫了华夏的尊严。



    虽死犹荣。



    昔日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华夏传承的火焰,从唐交接到大宋。



    相比之下的黑衣大食也好不了多少,王朝尤在,控制地由整个西亚缩小成为只剩下的巴格达地区。



    论说李敬已经在波斯湾两岸的港口洗劫了大量的沙班塔尔港口。



    一边在北岸打着塞柱尔王国,一边在南岸洗劫大食分裂的诸个势力。



    占据了十多个港口。



    缴获的马匹,黄金,回程都装不下了。



    李清照,陈卓,陈过庭,黄灿等人却搞不懂李敬非得派兵逆水新船,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去打什么巴格达。



    我大宋新帝登基在即。



    你还想不想回去。



    宋军这大炮一响,震的当地人如同真神降临。



    战局发展比战前策划都顺利。



    打仗犹如看网络小说,一个爆红了,跟煮了螃蟹一样,就贯穿了娱乐文的开局,铺垫,高潮。



    武器,训练,都有代差,打仗像是欺负小孩。



    你这哪里是来打仗,就是来进货的。



    黑衣大食这么多年的沉淀,就算是抢的完,你能运走吗?



    这些马儿真的很漂亮。



    骑上去也威风八面还听话。



    太占地方。



    船上寸土寸金。



    长途运输要储备草料,粮食,还要防止他们生病。



    把十万多万扶桑,安南,高丽的仆从军全部倾倒在这里,也装不了五万马匹回去。



    “大长公主,作为靖字军记功官,眼看着新帝都快登基了,你还纵容着李敬这么打下去?”



    西亚的仰光实在太毒了,知道靖字军不敢瞒报战果,也不会私吞战果。



    有两个妹妹带着帽子,头巾,盯着仆从军和将士。



    赵玉盘日头毒的时候,都躲在了船舱里。



    早晚带着一群女官看过了,心里就踏实了。



    “你是李敬的姑姑,李敬毫无顾忌的性格,不是您纵容的吗?”



    沙漠的日头太毒,李清照也怕自己晒黑以后无法恢复。



    打下城池,赵明诚也主动带着稷下学宫的学子上岸。



    搜罗当地文献,资料,金石,记录当地风土人情。



    赵明诚很喜欢这里有些石刻,李敬光让拉着大量注辇的工匠回到燕京建设新都城怎么行。



    一些神庙的石刻也被赵明诚让人切割下来,抬着上了船,为了不挤占马匹位置,只是运到马六甲中转。



    李清照哪里知道李敬心里那点小算盘。



    即便后世外国人不认,蒙古部落也是东方文明的组成部分。



    成吉思汗的孙子孛儿只斤·旭烈兀,屠戮巴格达,毁灭了木速蛮(***教徒)的所有城市,打倒了所有木速蛮君王家族,不分敌友,未经亲族商议就消灭了哈里发”为由起兵南下。



    从巴格达一路打到耶路撒冷,这是东方文明的辉煌。



    为了不让自己轻易的获得马匹,如今蒙古部落在金人的屠刀下裹挟,西迁。



    李敬都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再出一个成吉思汗。



    还成吉思汗的孙子。



    他只恨时间太少,带着廓耳国,安南,扶桑和高丽军匆忙拿下巴格达以后,他必须要启程返航了,红海沿岸的城市,这次是打不到了。



    已经接到了赵佶获释,赵构跟着宗帅到登州的消息。



    眼下大军已经在郭尔国和大宋商人的带领下进入了幼发拉底河。



    大军水路两岸,并肩前行。



    箭在弦上,不能不发。



    至于红海沿岸,是没有时间继续了。



    李敬在考虑是不是留下两条舰船和水师陆战队,把红海打下来之后,组织人力挖条沟沟。



    反正这批马匹一次性运不完,还要组织大舰队航行第二次。



    第二次他想来或许也要等到猴年马月。



    要重现旭烈兀的辉煌,遥遥无期。



    好在巴格达没有让李敬失望。



    黑衣大食的首领哈里发在第一发炮弹砸向城墙时候就望风而降了。



    反正他们已经是塞柱尔的傀儡了,干脆任由宋军和古尔国的军队受刮着黑衣大食的财富和典籍,马匹。



    跟随周围分裂的黑衣大食首领一起。



    远航大宋,等着大宋新帝册封王位。



    “哎呀,终于返航了,你说啊,明明到手的黄灿灿的金子,我怎么一点不激动!”



    感觉不激动的不止是黄灿,陈过庭。



    连远航的水师陆战队,靖字军士卒也对黄金免疫了。



    都知道发财了。



    可眼下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从大食弄到金币比金子还多。



    起大宋的金元就这些金币的铸造水平,还不如融了。



    “我看你就是不知足,跟着李敬来这么一趟西洋,儿孙几辈子的衣食都不愁了!”



    赵缨络看着陈过庭和黄灿在哪里斗嘴,笑的一口白牙都藏不住。



    李敬给她说了。



    回到泉州,送她一个自己当初买下的茶园。



    其实她这趟赏功的金银,也能买下一个不小的茶园,李敬倒是建议她买点人,跟属下女官去搞个绸缎庄。



    回想起这家伙说这话的时候,娇羞中又带着满足。



    这让看在眼里的李清照十分无语。



    家里二十多个侍女都是大宋数得着的美人。



    还去招惹什么长公主。



    一个一个再一个。



    以后谁敢嫁到李家做大妇。



    本来想找李敬说说,不能再去招惹公主了。



    到了李敬跟前,却生生把话咽了下去。



    “敬儿,你姑父希望把这些经书都打包回到大宋,翻译跟他说,这里的经书都是宝贝!”



    巴格达储藏的典籍包罗万象。



    如蒙元大军那样往河里倒,染的河水都黑了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再说,哈里发由大宋新帝钦赐,经书成为大宋典籍。



    对于东方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



    “我已经让安南军协助了,只不过水师返航,最重要的是马匹,黄金,已经腾出了两条驳船装载这些东西!“



    “不够,你姑父喜欢的东西太多,我们来一趟西洋太不容易!”



    李敬摇头,没办法了。



    除了稷下学宫的学子,水师陆战队和靖字厢军都要驻留三分之一。



    守着大量缴获的一些财货。



    等着舰队返回大宋第二次前往西洋。



    “缴获的马匹太多,吃食就是大问题,科伦坡也好,马六甲也好,天气炎热湿润,而没有储备,都不适合中转,实在没法子,至少五万匹马必须要中转!”



    “你也是,明明吃不下这么多,偏偏要去打什么巴格达!”



    辽东训练的骑兵,都在眼睁睁望着西洋,等着马匹。



    李清照也知道,未来西域征战,马匹缺口大得很。



    这些马这么漂亮,回去就是解燃眉之急的。



    嗔怪的看了李敬一眼,就去找赵明诚了。



    终于返航了。



    会宁舰和几条新船只拖拽少量满载金银和马匹的驳船直航大宋。



    舰队其他蒸汽舰艇,将会带着大批驳船,分批次中转缴获的财货。



    至于那些个仆从军,李敬也丢了两万靖字军和水师陆战营带着他们去红海沿岸继续祸祸剩下的沙班塔尔港口。



    “这趟又抓了十多个西洋各部的首领和国主,加上原来的南洋六国,西洋十多国,东洋主动赶来的国主,还有金狗皇帝完颜吴乞买,辽国皇帝天祚帝,我大宋新帝登基,从未有过这般万国朝贺,壮哉!”



    开口的梁扬祖最近很沉默,李敬也没有给他安排事务。



    随着战事深入,大宋那边回报金狗把周宁抓了。



    梁扬祖就懵逼了。



    因为李敬找到他,希望他能作为大宋政治改良的替代者。



    金人抓了周宁,可是大宋百姓参政,监督官服行政的步伐不能停止。



    从幼发拉底河打到巴格达,一路跟着李敬,李敬一路给他讲述政治,律法,重重改良背后的意义。



    梁扬祖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起初朱琏说要让他和李纲,周宁等人轮相。



    他以为只是让他北上的噱头。



    山东势力勐将如云,干臣也很多。



    自己最多能成为李纲巡游各地以后,右相的替代者。



    可如今,替代周宁所提倡的变革之路,替周宁继续走下去,那是左相的位置。



    不是临时的轮相和替代者。



    是真正替皇后开拓政局,流传千古的位置。



    李敬开始讲述的时候,他还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觉得自己未必可以胜任。



    当李敬把前后讲透彻以后。



    梁扬祖甚至怀疑,周宁就是李敬推出来的傀儡。



    李敬之所以没有挽着袖子自己上场,是因为他很明白,军权比左相的位置更加重要。



    特别是此番西洋之战以后。



    集天下财富奉养大宋,乃是大宋百姓的福祉,是华夏族复兴的正确举措。



    有了朱琏这样贤明的皇后,有了李敬这种能文能武的将领。



    他还犹豫什么?



    自己不仅替梁家在爷孙宰相之后,创造父子宰相的奇迹。



    还要做大宋最贤明的宰相。



    每天李敬零碎的讲,他就在一边记录,然后思考。



    直到三条蒸汽舰艇推着十几条商船返航,梁扬祖看着苍茫大海,依旧心潮澎湃。



    “壮哉,都说大宋文化鼎盛,武备松弛,连辽国西夏都打不过,跟着李副使下西洋的时候何曾想过,我大宋军仅用五万多靖字军精锐,就毫发无伤的打遍西洋无敌手!”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



    此番西洋一路征战,连战连捷,靖字军各部和水师逼着仆从军作战。



    犹如闲庭信步,完全没有昔日河东之战时候对抗完颜宗望那样紧张。



    陈过庭也感慨万千。



    “现在谈打遍天下无敌手还为时太早,靖康皇帝在金狗手上,西域还是硬骨头,此番弄到了马匹,这些马儿恐怕还没有到大宋,宗帅就要张罗对西夏之战,然后远征西域。救回我靖康皇帝,别看辽东之战打的轻松,西域没有水师助力,重炮和粮草运输困难,不好打!”



    “有道理,金人去年看似不堪一击,放弃了辽东,白山黑水和燕云,其实在西面励精图治,也不知道太上皇回到大宋,会不会跟娘娘添乱!”



    需要参加新帝登基的重臣,稷下学宫学子统统第一批直航返回大宋。



    都聚集在会宁号上,喝着茶七嘴八舌的议论。



    李敬在一边听着也没有说话。



    他现在轻松的很的,这批朝臣和稷下学宫的学子跟随西洋这趟。



    眼看着仆从军的残忍,对朝廷武将,军队的看法脱胎换骨了。



    大宋不可一日无强军。



    他们甚至插话大宋商人对于此战之后,继续向西拓展大宋商路的讨论,



    北上红海之后,沿着商路继续北进,哪里还有更多的国家,在那些地方,大宋的瓷器,丝绸,茶叶比黄金,白银更有价值,只要有宋军护航,甚至折道紧绕过紧挨着红海那片大陆。



    他们有信心替大宋卖出更多的货物,换回更多金银,缴纳关税,支撑更加强大的宋军与金狗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