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开始 >第二百七十四章 这刀子太锋利
    李敬没在登州,赵金儿这个禁军都统看着人越来越多临海居。



    心里空荡荡的。



    哪怕她的哥哥和父皇都回来了。



    每每见面,两人都露出讨好的笑容。



    都说她运气好,躲过了靖康之难。



    言语间都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口口声声,赵家自己人掌握兵权,睡觉也能安心,提都没提,在二龙山,自己险死还生,还在马车和床上足足躺了三个多月。



    她有些害怕。



    父皇和九哥都是尝过执掌权利甜头的人。



    真要是跟皇嫂和柔嘉冲突。



    自己能对他们任何一人下手吗?



    心中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赵金儿最近总是望着大海发呆。



    她有些思念二郎山下那个凶狠狠对她的那张臭脸。



    至少有李敬在,她不用做任何抉择。



    乖乖的顺从就好了。



    “金儿,这么冷的天,在这里发什么呆?”



    海边的冬日阳光虽然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可是北风依旧带着浓浓的寒意。



    乔淑云不止一次看见赵金儿在海边坐着,眺望远方。



    “云姨,你说,父皇会甘心做个优哉游哉的太上皇吗?”



    靖康初年,赵佶临危禅位,在扬州就对议和一事指手画脚,靖康一年,赵佶赵桓二帝争取,搞的军国糜烂。



    眼下赵佶回来了,赵桓还没有回来。



    赵柔嘉奉诏登基。



    她才十岁。



    尽管太上皇口头上承诺朱琏监国。



    或者更多是把朱琏看做干日常杂活的。



    “金儿,我给你说,别想太多,不管是太上皇也好,康王也罢,到了这登州翻不起什么浪花,他们已经失去了掌权的基石,别看娘娘没有动川陕四路的官位,枢密院也没有派人去解除张俊等康王所部的兵权,只要他们敢动,等着他们的就是死路!”



    乔淑云看着赵金儿的眼神仿佛会说话。



    在告诉她,作为大宋的禁军首领,你是娘娘和李敬信任的人,你要稳住。



    “现在不是六贼当权的朝廷了,不管是李纲还是宗泽,都以靖康皇帝旨意为圣旨,柔嘉登基,也会全力辅左赵柔嘉,太上皇也好,康王也罢,根本没有执政的根基,能跟着他们走的,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



    “太妃娘娘,你不肯原谅父皇了吗?”



    “不存在原谅,正如太上皇失去了执政的根基,我跟他也失去了在一起的情感,有李敬帮我办起来的复兴报,我下半辈子不用靠任何人!”



    复兴报用了几十个女官,很大部分都是赵氏皇族的女人。



    这些人大部分在河东之战失去了亲人。



    复兴报没有盈利之前,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依附着皇后和李敬,等着输血。



    如今不一样了。



    能赚钱了,乔淑云给给她们赏功,底气很足。



    赵金儿情况不一样,禁军的军费是朱琏拨发的。



    论说禁军应该义无反顾的站在朱琏这边。



    可是真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难道自己还要对父兄下手。



    “对了,你最近有没有留意朱慎妃?”



    “怎么啦?”



    朱慎妃是皇后的堂妹,两人关系极好。



    没有朱琏的应允或者暗示,赵金儿不敢监控朱慎妃。



    “最近各地来的稿件很多,其中不少是拥护赵瑾继位的,我怀疑无风不起浪!”



    春江水暖鸭先知。



    复兴报掌控了天下喉舌。



    自然不少人想借助这个地方发声。



    赵佶到了复兴报不止五次了,每次都赖着很长时间不走。



    乔淑云几次都暗示属下编修,一律把此类稿件扣下,不得让任何人接触。



    可是她担心这件事临海居和各地上书有心人是有默契的。



    “宗帅知道这件事吗?”



    “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去了辽东,督促检查各军训练去了!”



    赵金儿也知道宗泽很急。



    现在平定了国内大部分地方,也派遣了很多山东官员去各地铺排周宁的新政。



    他又把目光投向了西夏。



    希望有生之年,哪怕不能带兵指向西域,也要拿下西夏。



    眼下最缺的就是骑兵。



    韩世忠,关胜,种彦鸿都在辽东。



    李敬也把杨再兴派去了辽东,协助许崇训练骑兵。



    岳飞,李敬,两路精锐的主将都没在,甚至靖字军的记功官赵玉盘也在西洋,宗泽放心不下。



    说来也怪,这些稿件都是这两天忽然多起来。



    不得不让乔淑云多了几个心眼。



    “娘娘知道吗?”



    “还不知道,要知道,让赵瑾登基的声音,最早就是李纲喊出来的!”



    “你是想让我留心慎妃娘娘?”



    在赵瑾和赵柔嘉之间,赵金儿是毫不犹豫站队柔嘉的。



    首先,都是公主。



    其次,赵柔嘉在宋军精锐中的声望,不是赵瑾能比的。



    再说,李敬亲口询问赵柔嘉是否愿意做皇帝,在获得赵柔嘉的肯定以后,他一定会做。



    赵金儿不认为朱慎妃能翻起什么浪花。



    “临海居不止是李纲希望赵瑾皇子继位,有些人不动则以,一动就是逼宫,不管是娘娘和柔嘉公主的护卫,金儿,你要多长几个心眼!”



    现在说这些,无凭无据的,朱琏知道又能怎么办?



    本来周宁被金人掳掠,山东试点转为全国覆盖的政治改良就陷入了困局。



    乔淑云想起登基的地点是汴梁,心里不由的一股忧虑。



    她虽然不想侍奉赵佶,可是也不愿意赵佶自己去找死。



    作为大宋的喉舌的复兴报主编,她太明白了。



    朱琏登基以后,李敬极力在报纸上渲染民贵君轻,大宋朝廷的存在要为百姓谋福祉。



    倘若赵佶,赵构逆水行舟,触碰的不止是军心了。



    简直就是对李敬忠于大宋的一种挑衅。



    乔淑云提醒赵金儿的时候,她还并不在意。



    只是部署下去对太上和康王的别院加以保护。



    哪里知道,晚上就得到了报告。



    朱慎妃密见太上皇。



    她见太上皇能有什么事情,赵金儿麻爪了。



    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不是该给朱琏汇报或者给乔淑云商量。



    皇兄传位已经在临闾关和宗泽被大军见证,军士手里的银元,都是未来大宋女皇的信物,这朱慎妃奔着找死去不要把父皇拉下水啊。



    心绪不宁的赵金儿,连忙把种彦鸿的堂妹,张公裕的孙女,派到了赵柔嘉身边。



    自己亲自去跟着朱琏,决定如果朱慎妃再去联络临海居的朝臣或者其他人,她在对朱琏开口。



    谁知道朱慎妃还没动,朱胜非回来了。



    他是带着二十多个西洋国主回来的。



    广南东路,福建路的船只全部调集到南洋,协助运输缴获以及各国的进贡的贡品。



    运到登州的拖驳商船,足足三百多条。



    整个登州都欢腾起来。



    什么叫天朝上国。



    什么叫万邦来朝。



    从此以后,西洋这二十多个国主,都在一一等着我大宋皇后娘娘册封。



    如果我大宋皇后说一个不字。



    他们只能另选国主接任王位。



    “父皇,李敬如此霸道?敢坏人家国统传承?”



    赵构听闻以后惊呆了,他知道注辇,甘罗几个国家都不小,真宗时候还派人来大宋朝觐。



    如今竟然好几个国家的国都都被端了。



    李敬敢端了人家国都,废了人家国主。



    说不定就敢废大宋君主。



    赵佶也皱着眉头。



    不错,宋金之战全靠着山东一隅之力,自己能重获自由,李敬是功勋之臣。



    可这刀子太锋利,能杀敌,也能伤自己。



    在满城欢庆的时候,赵佶笑不出来。



    “辛苦朱卿家了!”



    大半个大宋都在扩大熬硝产业,枢密院仍然喊硝石不够用。



    此行西洋,却运回了六船硝石。



    更多的是棉纱,布匹,还有一些马匹。



    这都是大宋急需的东西。



    登州几个工坊可以日夜开工,为我大宋戍边的战士缝制棉衣了。



    我大宋健儿不用挨冻受饿了。



    拿到缴获清单的朱琏已经不在意黄金白银了,反而对于整船的印度香米,棉线,布匹欣喜万分。



    尽管知道李敬用南洋棉花暖我大宋之策。



    亲自登船看见这些东西,证实了此等方略的可行,笑容在脸上一天都没有散去。



    倒是回到临海居以后。



    赵氏父子找到她,让她叫上李纲和朱胜非。



    “皇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汴梁陷落,我母妃以及康王妃生死未卜,这份痛楚已经很难过了,李敬怎可可以强加于他国,这跟我大宋列祖列宗一向威服天下的做法相左!”



    “莲儿,战端一开,生灵涂炭,别说西洋诸国死伤,就我大宋健儿也会有无数捐躯沙场!”



    赵佶和赵构的话,仿佛质问朱琏,却让李纲陷入沉思,太上皇和康王不是说不理会朝政吗?



    此次南下西洋,受李敬影响很大的朱胜非忍不住嗤笑起来。



    明明是胜仗,明明扬我国威,不问我军伤亡,居然就被这对父子如此解读。



    



    怪不得李敬有意无意鄙视康王没有获胜的强大内心。



    太上皇如此惶恐,也难怪大宋有靖康之难。



    更难怪赵构面对敌人,望风而逃。



    “太上皇,康王所言差也,此战乃是沙班塔尔势力联合西洋诸国扣押我大宋商船所致,是别人开启的战端,我大宋被迫还击。李敬乃我宋军传奇战神,靖字军精锐和我大宋海军纵横西洋,所向无敌,攻破诸多国家国都,海军以及靖字军精锐不伤不死一人!”



    朱胜非骄傲的表情,顿时让朱琏,李纲等人表情错愕。



    赵构对这个叛臣本来就没有好感,此刻顿时勃然大怒。



    “胡扯,怎么可能攻陷这么多国家国都,俘虏这么多国主,不伤一人,朱胜非敢出欺君之言?”



    朱胜非也毛了,我投奔朱琏还不是因为你太废。



    昔日苗刘之变,我苦心周旋护你性命。



    如今你恩将仇报,反而想用欺君置我于死地。



    “要是康王来打,以您的统御之力,当然不可能,别忘了,李副使是我大宋传奇战神,算无遗策,出征时候,携带了十万高丽和扶桑的仆从军,又在安南征集了五万仆从军!”



    仆从军,又是这套。



    没忍住的李纲噗嗤一声,也跟着笑起来。



    他太熟悉南洋这帮猴子了,个子不高,那个相当狠辣,不过他们渴慕成为大宋子民,倒是可用。



    朱琏也见过象兵,怕自己笑的不雅,拂袖掩住口鼻。



    赵佶和赵构顿时愣住了。



    完全没有想过让人去替靖字军大宋官兵去死这种打法。



    万一被仆从军反噬这么办?



    “可是李敬也不能坏人家国统啊!”



    朱琏和李纲对望一眼,总算是明白了,他们怕李敬了。



    尤其是赵构。



    眼里流出的那份惊愕,仿佛担心李敬回来他会朝不保夕。



    “康王所言差也,李副使曾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倘若蒸汽舰艇,尖船利炮是西洋诸国或者沙班塔尔势力所有,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开向我大宋,瓜分我大宋疆域,终结我大宋朝廷,奴役我大宋百姓!”



    大航海的时代到来了。



    各国的距离随着蒸汽舰艇拉进,彼此的实力也因为这种拉进开始碰撞。



    庆幸是大宋领先了一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臣深以为然!”



    昔日自己臣子,在自己退位以后另投别人,还站出来怼自己,赵构鼻子都气歪了。



    看见赵构和赵佶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



    朱琏连忙开口打圆场。



    “太上皇,康王,稍安勿躁,这里有份李副使前些日子带回来的上书,你们看过就明白了!”



    赵佶和赵构结果了李敬的上书。



    对用南洋之稻米养宋,西洋之布匹暖宋这样的做法露出了惊骇的表情。



    要知道,昔日赵佶在位时,不管是南洋国家,还是西洋国家的朝觐,大宋总是以数倍,十倍的还礼回馈。



    李敬此番受刮番属国补贴大宋的做法,打的不是他赵佶一个人的脸。



    赵氏列祖列宗的脸都啪啪作响。



    “皇嫂,李敬此策,可否得到你的应允?”



    “金人来势汹汹,你皇嫂带着女儿流落山东,身无分文,全靠着李敬打劫了东洋,南洋各国,才有底气对抗金人,要不我连军饷,军粮都凑不够,拿什么迎回二圣!”



    赵佶尴尬了,他也知道自己回来是因为宋金之战金人大败。



    此番指责李敬,纯粹是吃饭砸锅。



    沉闷了半天的李纲,终于下定了决心。



    “太上皇,微臣记得您答应过不过问朝政,一切由娘娘做主!”



    “李纲放肆,此乃是我赵氏皇族之间分歧之争论,怎么能算是过问朝臣,请问你们的朝堂又在哪里?”



    “哪你们让我和朱胜非来干什么!”



    赵构明知道李纲是个硬骨头,还是恶狠狠的顶上去。



    要是李纲他都压不住,等李敬宗泽回来,他更没有话语权了。



    “那是信得过你,汝不愿意旁观我大宋皇室争论,尽可以离开!”



    “休想,康王别忘了你是伪帝罪臣,皇后胸襟宽怀,念在汝乃是官家血亲兄弟而不追究,不等于你有资格质问监国娘娘!”



    看着李纲对自己怒目而视,赵构单膝就给朱琏跪下了。



    “皇嫂,李敬四面树敌,万一这些藩属国如金人一般骤然暴起,定然如我大宋复仇大金,臣弟今日乃是为我大宋未来谏言,为大宋命运延续献策,若皇嫂不喜,臣弟不言就是!”



    因为李纲老是跟李敬作对,赵金儿非常不喜欢李纲。



    也不知道李敬为什么非要留下李纲。



    此番在朱琏身边看见这一幕。



    不得不敬重李纲。



    难得他在太上皇,康王联手逼迫下,跟朱胜非一起护住皇后。



    不过赵构这番谏言,用心险恶,看见赵佶显然有些意动。



    朱胜非再次站了出来。



    “康王所言,不无道理,李副使曾经说过,落后就挨打。大宋朝堂也好,皇族也罢,传承的是华夏族领先世界的文明,从来都是我大宋男儿一汉当五胡,什么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样的话都说出来,就不配成为华夏正统,如此朝廷,不勉励自醒,不时刻自律,汴梁城破,被金人毒打这顿打,算是白挨了!”



    什么叫不保持大宋领先和无敌于天下,就不配成为华夏正统。



    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之言。



    真以为我大宋不杀士大夫?



    “放肆!”



    “来人啊!”



    赵氏父子原地爆炸,赵佶气的连忙抚慰自己胸口,赵构一脸潮红人都跳起来。



    朱琏暗骂李敬那个口无遮拦的,把朱胜非都教坏了,这话即便有道理,能当着太上说吗?



    看着朱胜非不切一顾的样子,翘起的嘴角鄙夷的看着赵构。



    朱胜非此番回到登州,非常意外两人的出现,也根本不知道宗泽因为金狗的计谋把他们带回来的缘由,只是觉得此二人不该在此。



    再说,朱胜非自问无愧赵构。



    当初为了保你,我孤身入叛军都不怕,怕你喊来人。



    你和太上皇都过时了。



    与之相反,皇后任用贤明,麾下关胜,种彦鸿,李敬,韩世忠,宗泽等勐将如云,战无不胜。



    周宁,黄灿,李芘,李光,李纲,李清照等独具才能的贤明忠直也得以重用。



    蒸汽舰艇带着火炮这样的神器显世。



    朝廷政治改良利国利民,百废待兴。



    娘娘朱琏才是我大宋旷世明主。



    岂能不辨是非。



    朱胜非此举简直亮瞎了李纲眼睛,这就是我大宋朝臣的楷模啊。



    昔日在临安朝中,怎没有如此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