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开始 >第二百六十三章 难道是李敬
    李敬的两个小妾,分别为李敬生下两个儿子。



    都是母子平安。



    临海居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份喜气。



    有太后,皇后亲自守着产婆接生的殊荣。



    子凭父贵,乔海的别院堆满了朝廷,官员,还有船厂等雇员,商人们的礼物。



    亏得李远和李敏带着人疏离一下礼物,单反认为过于贵重的,统统退了。



    逢年过节时候李敬是有过交代的,靖字军将领和水师将领的礼物,一律不得超过五块金元价值。



    顾无双和乔清澜商量以后,把所有朝臣礼物也限定在这个价值以内。



    若是推脱不过的,都会以超出礼物价值本身的礼物。



    这让皇后很尴尬!



    本来国库的东西都是李敬从河东,几个国都和会宁府弄回来了。



    她挑了一批首饰和孩童的金银童挂件分给太后,太妃等人送给顾无双和乔清澜。



    结果顾无双让人从自己商铺拉出来一大车的胭脂水分,布料,绸缎,小巧的剪刀等女红用具挨着每家回礼。



    “你们两个丫头怎么这么固执,今天这一车车回礼搞得整个临海居都在笑话本宫!”



    这两年山东的赋税收上来以后,全部返还在各地修筑,架桥,补贴农用以及村民自保,皇宫几乎一切的开支都是李敬弄回来。



    太后,太妃都没有积蓄。



    一群女人都心虚的很。



    如今感觉被打脸。



    回礼收的那个尴尬。



    “娘娘,我们之间这份共患难的交情,不要在乎这份世俗之礼。将军走之前有家规,不得借红白喜事宴请收取下属,同僚的礼物,就连关将军托夫人送来的礼物,我也回礼了!”



    “这个李敬,他送人东西时候到是大方的很!”



    “娘娘,这军队要拉上战场的,与敌搏杀靠的是真本事,提拔属官也不能靠着个人好恶,远近亲疏,将军也是没法子!”



    别看乔清澜家并不富裕,骨子里清高的很。



    以前司空见惯了水师以及船厂那些个贪官贪得无厌。



    李敬这个做法她第一个赞同。



    赏无可赏,就连李敬封王,也是人家自己战功打下来的,论说就算不拿下会宁府,不协助大军收复烟云十六州,就是李敬河东之战,灭南洋六国,收高丽的功劳也够他封王。



    朱琏浓浓的叹息一声。



    如今吃李敬的,住李敬建筑的临海居,李敬搞的皇家银行,让她有足够的钱,她都不知道怎么感谢这个臣子。



    大宋封爵都是宗亲或是开过功勋才能封爵的,北宋在历史上有循国公赵承庆,荣国公钱忱等等。



    并不能世袭。



    她就是想封赏这两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办。



    “娘娘,两个孩子有你和太后守着出世,就是天大的福气,日后长成,也希望能得到娘娘的照看!”



    倒是顾无双有些理解朱琏的心情。



    此番孩子生的惊天动地,半个大宋朝堂都惊动了。



    她玲珑八面的母亲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本来命就是人家救的,到了山东,跟进了蜜罐一样,李家从来不嫌弃顾无双残败之身,也不在意是纳妾而不是娶妻。



    不仅把自己产业交给顾无双打理,让允许她们维持顾家的产业。



    这种信任,是一份沉甸甸的感情。



    反复交代自己,好好伺候李敬,帮李敬看好他的产业。



    “你还真是个可人儿,我听说当初种彦鸿救了你,把你塞给李敬,你还不乐意?”



    顾无双这么一提醒,朱琏也发觉自己太心急了,偿还李敬的人情,来日方长。



    这两孩子还小,长大些如有些作为,可以一并赏了。



    反正已经欠了这么多了,债多不愁。



    真还不能把李敬当成一般的臣子,把账算的那么清楚。



    怀中抱着孩子,想起昔日恩州初见李敬,顾无双一脸的娇羞。



    “奴家命好,将军人善,能为娘娘效力,李家的造化!”



    舒展了眉头的朱琏伸出手,从顾无双手里接过孩子。



    忽然想起这两个孩子的出世,临海居都是喜气洋洋的。



    比太上留下的嫔妃生皇子还高兴。



    她也不想介怀了。



    正当她还在逗弄两个孩子,询问奶妈,婆子的安排。



    李纲来了。



    习惯性的黑着一张脸。



    朱琏都不用猜,就知道他是来找自己的,还知道如果事情不急,李纲也不会找到这里来。



    “娘娘,金人要求何谈!”



    “金人也不是第一次要求何谈了,可他们没有释放官家的诚意和举措啊!”



    “娘娘,是这样的,金人此番带话给边关将士,愿意释放官家,并且派出了使者护送太上皇回到大宋,等两国达成契约,就地释放!”



    “金人这是什么意思?”



    谈判本事好事,看见李纲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朱琏又不缺心眼,当然察觉其中必有问题。



    李纲当然没有明说,官家北狩,皇后被迫监国。



    太上皇赵佶一旦回来,从法理上就应该还朝决策。



    朱琏主持的朝廷,就不存在了。



    如果当了几十年皇帝的赵佶还朝,朱琏争都没法跟他争。



    “娘娘,李敬从吴孝民口中知道了部分完颜宗望昔日在边梁部署的暗棋,发书信让刘琦派兵捉拿的时候,金人早就逃遁了,昔日太上皇和官家之争,其中不乏金人的影子!”



    “你是说完颜宗望故技重施,企图挑起本宫和太上争斗,从中渔利?”



    眼看着朱琏明白了,李纲继续说。



    “金人给边关将士传话,说太上皇不日抵达大宋疆域,微臣怀疑此刻已经到了!”



    此刻的朱琏表面上不露声色,心里真的是慌了。



    自己这个公公什么德行,她比谁都清楚。



    贪玩,不甘寂寞,识人不明,急功近利,昏聩透顶还贪念权势。



    登州还有他昔日的几个没有太大恶的爪牙。



    对了,还有赵构。



    赵构若是得知赵佶还朝,肯定第一个退位请罪。



    失去了监国的正当法理,又面对善于控制权术的太上皇,自己怎么斗的过?



    没有了权利,自己拿什么去营救官家。



    按照李纲所言,完颜宗望绝不是单纯的把赵佶放回来,浪费这颗好棋子,一定会设法联络赵构,帮赵佶聚拢部署,此计真的好歹毒。



    “娘娘,要不急诏李敬回来吧!”



    没听错?



    一向跟李敬不对付的李纲居然让自己急招李敬。



    本来还有些发慌的朱琏顿时乐了。



    想起李敬眼中只有官家的圣旨,一副混不吝的性格,把国家民族利益看的比天大。



    他才不会买太上皇的账。



    心里安心很多。



    她一抬头,巧了,又见红翎信使,高喊着捷报,骑着马过了临海居大门禁戒处,一路冲向临海居主楼。



    “李右相不要着急,金人来何谈是好事,说明官家回归有望,无非见招拆招而已!”



    “娘娘,当务之急还是要肃清太上皇昔日党羽,把他们发配到辽东,高丽,扶桑,甚至南洋去,最好是没有水师配合,他回都回不来的地方,还有金儿公主作为禁军统领,不一定敢违背太上的意志,娘娘可以召回种彦鸿或者岳飞........”



    朱琏笑了笑,指着海边报捷的信使。



    “有李敬在,他还把陈仁俊留在登州代他宣抚使职责,护卫登州,李相放心!”



    听见捷报声音回望的李纲也笑了起来,认为自己有些多虑了。



    金狗要是派使者到了登州,按李敬的风格,靖字军才不管其中有没有太上皇在,先关他们几十天禁闭隔离起来,非必要不得外出,外人只进不出。



    什么招都不好使。



    两人赶到临海居主楼,这才知道,西洋大捷。



    大宋水师在西洋断了沙班塔尔重要的节点港口,缴获数百商船和大量物资,香料,珍珠,黄金,白银,宝石。



    xiashuba.com



    然后挥师注辇国,手下安南,扶桑,高丽仆从军一脸袭击注辇国十七处港口。



    朱罗王朝被迫立刻释放了扣押的宋人船只,人质。



    委托他们向大宋最尊贵的皇后娘娘表达敬意。



    愿意向大宋称臣,今年随大宋水师返航派出使者团朝觐。



    不过李敬根本没有同意,也没有表态。



    只是稷下学宫把战报整理出来,随着战利品一起送回来了。



    “好大的珍珠,怎么会这么多?”



    郑太后她们也刚从李纲口中得知,赵佶回来了。



    恶心的不行。



    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还不如不回来。



    不过这份不愉快,很快被船上运来的珍珠,宝石,金银冲澹了。



    “还真是发财了,李敬这小子,居然用当地的市场价格折合珍珠,宝石给水师,靖字军士卒赏功,登州城和山东的军属们都乐疯了!”



    物以稀为贵,西洋常见的宝石,象牙,香料,珍珠到了登州,就是好宝贝。



    虽然登州也产珍珠,但是个头真的跟西洋和南洋的珍珠没法比。



    红宝石,蓝宝石晶莹剔透,看起来就很爱人。



    李纲都没想到,自己也得到了一大盒子珍珠和宝石。



    临海居主楼上的女官们人人有份,一个个惊喜的抱着盒子嘴都合不拢。



    去年朱琏和几个太后太妃已经得到李敬从南洋缴获的珍珠,见怪不怪了,不过这此送来这么大个头的宝石,也让她们很高兴。



    赵柔嘉双手抱着宝石的盒子笑的合不拢嘴,围着李敬送来的几根象牙转。



    “哇偶,这么大的象牙,能做多少象牙快子啊!”



    这年代的竹快制作工艺不行。



    木快子也不好看。



    上次征战南洋,李敬给赵柔嘉弄了几双象牙快子。



    赵柔嘉喜欢的很,如今看见李敬又送来几十根象牙,以为又是做快子的。



    “你快子够用了,这么大的象牙,珍藏起来,等燕京修建新皇宫,做凋刻装饰!”



    仿佛在故意显摆,也仿佛为了安稳人心。



    水师官兵甚至把金银都运到了临海居,让朱琏过目,女官登记以后,才拉回铸币厂。



    “这些珍珠,宝石,香料,珊瑚,放到市面上可以卖大钱,李敬要是再在西洋捞上这么几笔,我辽东骑兵纵横大漠的军费就不愁了!”



    宋朝开国以来,对辽,对吐蕃,对西夏,对金,一直战事不断。



    军费就像是无底洞,历代皇帝无不为之伤脑筋。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每一场大战背后的账单,都能让皇帝熄灭征战大一统的想法。



    从来没人想过,战争还能赚钱。



    李纲望着运来的金银,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出现了。



    那些刚从临安投奔官员们目瞪口呆。



    “何侍郎,这是李副使送你的!”



    跟扬邦乂一样,何铸也是赵佶政和年间的进士,后来去王宫教学。



    赵构在临安设立朝廷,无人可用,广泛的召集这样的教习做官。



    或者中央,或者地方,委以重任。



    他在中书省还没有混到如鱼得水的地步,在临安跟着隆右太后就一起北上了。



    李敬给朱琏举荐,让他去刑部任职,主持桉件审理。



    主要还是因为历史上此人主审岳飞桉件。



    精忠报国四个刺字刺痛了他,知道这件事就是个莫须有以后,跟秦桧据理力争,对赵构直言向谏,用身家性命担保岳飞的忠诚。



    最后被秦桧排挤,被赵构厌恶。



    此人大是大非面前,却能坚守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份良知,断然脱离秦桧阵营,成为仁人志士。



    李敬倒是觉得他配得上执掌大宋律法。



    随着平叛进程,周宁和张数夜在外面张罗变法,刑部的事情又耽误不得。



    朱琏得到李敬的推荐,果断的给他在官衔上加了一个左字。



    刑部尚书张数夜没在登州的时候由他主持刑部日常事务,对大宋所有桉件的复核和复查。



    山东势力的官员很多都身兼数职,吏员严重不够,忙的何铸眼晕。



    若非是回别院赶上了,何铸都没空跟百姓,官员们一起庆贺西洋大捷。



    “谢过娘娘,谢过李副使!”



    至今何铸都没想通,自己没有跟随朱胜非一起北上,临安俘虏和北上的很多人都被贬官外放。



    自己却平步青云。



    连升五品。



    皇后娘娘不可能平白无故重用自己。



    究竟谁是自己的贵人。



    双手忐忑的接过装满珍珠宝石的盒子,心里滴咕!



    难道是李敬?



    自己跟他没什么往来啊。



    当时他见隆裕太后时候,自己就在身边,他连看都没多看自己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