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一百七十七章 磨砺(1)
    大明其实并不缺能臣干吏,亦不缺敢为社稷而死之辈,怎奈‘党争’二字,却叫官场变成了大染缸,叫天下失去了秩序,身处这等环境之下,渐渐的,一些人心死了,开始跟着和光同尘了。



    想要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明,并非是简单的开源节流,解决大明财政危机,另一个根本所在,就是在人上。



    大明的文官群体,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并不能简单的去用,非黑即白去定义,毕竟人性是复杂的。



    《仙木奇缘》



    山西那边的事情,想要得到有效解决,还需些时间去走流程,崇祯皇帝心里并不希望,刘鸿训留守山西,有任何官面上的质疑。



    刘鸿训是有能力的,有治国之才,然性格有些刚正不阿,不擅权术算计,就时下朝堂风气,并不适合待在朝中。



    恰恰是派到地方上去任职,或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也就是刘鸿训这个人,并不在意个人荣辱。”



    看着李邦华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轻叹一声,“但凡是换一个人,即便曾被受牵连免职流放,但曾经是那般的高位,现在却要屈就一地巡抚,恐此事亦不少说通。”



    刘鸿训就任山西巡抚一职,若是能顺利推进下去,对崇祯皇帝的整体谋划,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整顿山西官场。



    恢复山西秩序。



    设立赈灾行署。



    能将这些方针落实下来,那山西就不会再乱下去,这为后续平叛流贼,减轻陕西方面压力,试行所谋的一些新政,都夯筑了一些基础。



    不过山西若能变好,那对整个平叛流贼的局势,却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毕竟山陕紧挨着。



    一个是全国性的。



    一个是地方性的。



    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讲,刘鸿训就任山西巡抚,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这也叫崇祯皇帝坚定决心,必须叫此事尽快落成。



    “皇爷,直隶和山东两地,所设的赈灾行署,呈递了几封奏疏。”王德化捧着奏疏,走进东暖阁,作揖行礼道。



    “呈上来。”



    崇祯皇帝言简意赅道。



    近期所出风波不少,叫崇祯皇帝很忙,虽心中对赈灾行署很重视,但有些事情吧,还需倚重的大臣来办好。



    “袁卿这边,所取得的成效,还是够大的嘛。”



    接连看过几封奏疏,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受灾的那些府县,都先后募集不少的赈灾吏员,这给官府赈灾,减轻不少压力。



    这一点,反倒是卢卿落了下风。



    对了,王伴伴,先前内厂这边,派人去找的人,都找到了没有?”



    说着,崇祯皇帝想起一件事情,看向王承恩就询问起来。



    身为一国之君,要处理的政务很多,要谋划的事情诸多。



    崇祯皇帝不可能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某件事情上。



    “皇爷,都找到了。”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几人,皆已护送到大名府,并交于卢巡抚调教。



    皇爷先前所讲之言,是奴婢在内厂所选可靠之辈,陈述于卢巡抚的,期间没有出现任何差池。”



    “嗯,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点头应道,随后将手里的奏疏放下,想了想,伸手对王承恩说道:“以后两地赈灾行署,再呈递奏疏的话,要第一时间呈上来。”



    “喏!”



    王承恩当即应道。



    身处这等混乱秩序下,想要改变一些走势,叫大明不那般继续堕落,就必须要去做些什么。



    培养人才,是崇祯皇帝明确的谋划部署。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方以智,陈子龙,夏允彝这些人也好。



    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这些人也罢。



    都算是被崇祯皇帝聚拢到一起了。



    直隶和山东两地,所筹建的地方性赈灾行署,就像是一座淬钢的高炉,在一次次的赈灾之中,包括预防灾害降临,要做的诸多基础建设,就是锻打磨砺他们的过程,谁能承受住这些,真正能有所改变,那崇祯皇帝就会将他们简拔起来,哪怕这个过程会慢一些,但所处的位置,绝对是位卑权重,且极其重要的存在。



    “该做的事情,朕都做了。”



    崇祯皇帝轻呼一声,澹笑道:“机会摆到他们面前了,是否真的想晋升上来,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相比较于阎应元这些人,对李岩、牛金星这帮人,崇祯皇帝还是保留着警惕性的,毕竟都是跟随流寇造反的家伙。



    若是能调教出来,那就调教出来。



    若是调教不出来,那就秘密处决。



    李自成这个造反头子,都被转移到辽东境内,就算牛金星这些人,确实有些本事,但自己不能用,崇祯皇帝为何要留下隐患。



    ……



    “从今日起,你们几人,负责登记造册的筹备事宜。”



    卢象升神情严肃,看向牛金星、李岩这些人,正色道:“通过这些时日的赈灾,本抚发现不少府县治下,存在比较严重的藏匿人口的迹象。



    并且在这过程中,还发现有不少的冤假错桉,想要将这些问题解决,就必须从源头进行解决。



    不要小看你们要做的差事,虽说过程很是枯燥,但却是稳定地方秩序的根本,是后续组织这些人手,在直隶治下各府县,筹建水利设施,整修驰道的关键。”



    “学生等明白!”



    李岩、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等人,当即作揖行礼道。



    能待在直隶巡抚身边,去做这些繁琐的事宜,且直隶巡抚还这般重视,对待他们来讲,肯定是会好好做的。



    先前的他们,所处的境遇是黑暗的,是没有活路的,只能浑浑噩噩的活着,可现在却有一个能晋升的机会,那他们必然是要好好表现的。



    “都下去忙吧。”



    卢象升摆手道:“等你们都忙完手头事宜,本抚再明确谁来担任吏长,领导着你们做好此等要务。”



    “喏!”



    李岩、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等人,眸中皆闪烁着精芒,齐声应道。



    相比较于小小的吏长,并非是他们所想争的。



    他们真正想争的,其实是天子所亲言特设的赈灾行署,毕竟能在地方赈灾做出成效,那肯定能在赈灾行署,呈递御前的奏疏中,对他们提及一二,哪怕只是一言,都有可能叫他们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