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枫落栈桥,跃上云霄 >23 思念
    寒冬腊月,京都刚下了一场小雪。

    凌牧之的家书和送往朝堂的奏报差不多同时抵京。

    晚间凌曜看到他爹送来的三封信,有一封没署名,他心念一动,竟觉得有点无端端的心跳,立刻拆了开来。他抽出信笺,随着信笺而落的,是几簇花瓣,他连忙把信封里的东西全倒出来,一看,是几朵已经干枯了的花朵。他展开信笺,冷南枫一手秀丽的小楷呈现在眼前:“今冬宁州家里的腊梅花开得到处都是,送几朵与你闻香。冬已至春未远,诸事安好,勿念!枫。”凌曜把这简短的三言两语念了不下十遍,恨不得把每个字都抠出来揉进眼里,腊梅花已经干了,却依然能闻到淡淡的香,他探手从怀里拿出张帕子,把这些干枯的花朵包好,再放回荷包里贴身收好,这帕子还是冷南枫给他裹伤口用的。

    凌牧之的信里,把查到南郡铸币局钱币的事跟他细说了一遍,并嘱咐他见到冷南枫时探探口风。凌曜便在心里打着鼓,看他老爹这意思莫不是自己要去余杭了,瞬间觉得这糟心的雨雪天气都明媚得要开出雪花了。

    邵平看着他主子这乐呵样,着实惊奇,最近这三个月,几乎就没见他那么开心的笑过。

    “邵平,把这封信亲手送到庆王手里,不要让任何人见到你进庆王府。”凌曜把信递给邵平。

    余杭的奏报在朝堂上炸出了不小的水花。

    虽然张维已经尽量把重点都放在了清剿倭贼这件事上,但朝堂上的关注点却还是在那缴获的数目不小的银钱上。户部年年捉襟见肘,尚书和侍郎天天琢磨的就是如何找钱花,这下好了,余杭一个小小的倭贼山寨而已,就屯了那么多的钱,让国库颜面何在。

    但太后显然十分满意,看来凌牧之果然靠得住。当即就在朝堂上商议给宁州水师增加炮舰火器一事,由于凌牧之的奏报里提及时间紧迫,并且这冬末由于风浪较少是倭贼比较猖獗的时期,太后当庭就下令兵部立刻督办。

    下朝后,王茂林回到文华殿,让人把洪奚找来,屏退了左右。洪奚刚把门关好,王茂林一盏茶就摔了过来,吓得洪奚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杨寻是死了么?他干什么去了?”王茂林咬着牙的问。

    “冬至之后他传了信来,说是见到李浮生了,也确定银钱都被李浮生妥善的收藏着,他这才往京都赶,现下应该快到京了。”洪奚趴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收好了!这就是他们收好了!收好了还怎么让凌牧之给端掉的?”王茂林找这笔钱找了三个月了,可现如今却突然没了,这不能不让他暴怒。

    “姐……姐夫,息怒,好歹这钱也没丢啊。冷槐山死都不说的钱,咱不也找到了吗。”

    “你个蠢材!你以为冷槐山不说的就这些?这二十万贯本来该是一百万两!你知不知道!”王茂林实在忍不住了,一脚狠狠的踹在洪奚身上。

    猗兰殿里,太后拨弄着手里的手炉,神色愉悦的看着王茂林:“阁老,这次余杭的三位大员行事果然快速,赶着岁末给皇上送了份儿大礼,哀家想听听阁老的意见,该如何赏赐他们。”

    王茂林想了想,回:“太后爱惜人才,犒赏也是应该的。只是……微臣是这么想的,东南沿海那么多年的匪患,余杭巡抚和宁州水师多年来清剿得断断续续,食君俸禄,这本来就是他们该办的事儿,朝廷压的紧一些他们就快速一些,朝廷态度好一些,他们又懒政。这些地方官员大抵如此,不如不封不赏,把宁州水师要的炮舰火器送抵,就已经是奖赏了,国库现下并不充盈,还等着将军们再接再厉呢。”

    太后微微的笑了一笑,“阁老说的也是,但也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这两个营就各赏银五千两,从缴获的银两中抽走就行。就这么着吧,明天早朝的时候,阁老把刚才的意思跟各位朝臣知会一下,就拟旨吧。”

    隔日早朝,王茂林把内阁的意见跟各位朝臣宣读了一遍,兵部也快速的配备好了宁州水师的火器补给。王茂林提议太后,派神机营提督内臣汪晋和副将马良胥前往宁州。王茂林刚说完,只见难得上一回朝的庆王轻声咳了一声,站了出来提议;“秉太后,这押运火器和银两的事情,一路上不容闪失,也危险。汪大人内臣监军,还是留营比较妥当,不如交给神机营指挥使亲自来督办更为稳妥。”

    庆王的建议和太后心思妥妥的不谋而合,于是凌曜当庭领旨准备前往余杭。

    下朝后凌曜几乎是立刻就回了营。

    这三个月来,阮从皓今天是头一次见他这么神情愉悦,于是拿眼神问了问邵平,邵平同样用眼神回了个“我不知道。”凌曜走过去猛拍了一下阮从皓的肩,“得了得了,别眉来眼去了。”

    “谁眉来眼去了?”

    “你俩!”凌曜往椅子上一靠,双脚架在桌上,“从皓,收拾收拾,后天出发。”

    “去哪儿?”阮从皓睁大了眼睛问。

    “余杭。”凌曜的眼里全是笑。

    “嘿,我说呢咋今天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心情好成这样。”

    “你麻利儿了从营里挑两百个士兵,都得是身手和技术过硬的,这次是去宁州大营当火器教习的。抓紧时间咱还能赶上到余杭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