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胤天下 >【第五十六章 琐事】
    机缘巧合很大程度上不是,也不应该是生命中的常态;大势所趋才应该,才是任何生命轨迹中的必由之路。

    但生命总是充满了奇迹与巧合,正是这些奇迹与巧合才能锻造出更加伟大的生命和未来!

    对于世代生活在燕西村的百姓们而言,他们就经历了这样一场由机缘巧合所铸造出来的生命奇迹。

    六月十六日,一个平常的日子。除了天色有些晦暗难明外,并没有任何不同。气温还是该死的炎热,虽然没有炙烤得人恨不得脱掉全部衣裳的阳光,但也感受不到一丝凉爽的风。

    蔡公权像往常那样起了个大早,天还灰蒙蒙的,他便穿着青衣小褂在家里的院子里练了一趟拳,出身透汗就洗漱更衣。吃罢早饭就带着人开始巡视整个燕西村。

    他的巡视路线很固定,骑着那匹已经快八岁口齿的战马,晃晃悠悠地出门先往村南小河边走。沿着小河一路向西,到了醴侯别院,见着陈管事正在门口指使着仆役洒扫,便上前打了声招呼。

    “陈老忙着呢!”

    陈管事抬头瞅见蔡公权,先又喝骂了几句某个做事不认真的仆役,然后快步过来,抱拳拱手道:“还不是每日里要忙活的事务……蔡官人,不知前几日我央求你的那件事……”

    蔡公权一拍脑门,尴尬笑道:“哎呀,陈老恕罪,我还真是忘了……待会儿回去就遣人去办……”说到这里,他俯下身子,靠近陈老低声道:“醴侯,还在别院发火?”

    陈管事苦着张脸,摇头叹道:“唉,可不是么,春秋两税都有亏空,可官上这次要捐纳的数目有点大啊!”

    蔡公权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前几日醴侯夫人来燕西村盘账,没过两日,醴侯就亲自从府城赶了过来,当时洪族长、洪里正还有他都亲自去将醴侯迎回别院。醴侯的封地在燕西村这么多年,除了自己封地上的事外,从不过问别的,不像其他县的封地,动辄有公爷、侯爷的家仆仗势欺人的恶事传出,相较之下,这个醴侯还算是个不错的人。

    只是这次,慈眉善目的醴侯也对他们没啥好脸色,必要的客套后就将陈管事叫进书房一顿臭骂。晚些时候就有风声从醴侯别院传出,说是这次醴侯是过来催账的,原因是官上搞了个什么捐纳,要醴侯这些贵族出一大笔钱。

    蔡公权不知道“一大笔钱”是什么概念,但细打听之下才大致了解,年底官上就要兴兵,但军费不足,所以让贵族也要捐纳。

    难怪这两年徭役这么多,府城还不给钱,敢情是要兴兵了。

    有了这个认知的蔡公权颇有些紧张,同时也对醴侯报以无比的同情。

    朝廷兴兵这种大事,他一个村保长自然不能评论什么,同样也不需要他额外捐纳,但这些贵族却不能不出钱,谁让他们是朝廷封赏的贵族呢!

    想到贵族老爷们也没个消停日子,蔡公权顿时觉得醴侯别院门口的那两尊代表身份的石狮子也不是那么气派了。

    再瞎聊几句,陪着长吁短叹一阵,蔡公权又带着人往村里走,路过斜跨街的时候还从高家院子路过,见门还是关着的,门梁上的灯笼还没掀开纱罩,便知高小三还没回家,心里一边惦记着前几日托高小三出售的玉观音到底卖出去没有,一边悠哉地往村北走。

    路过槐树街时,见着洪里正也在,不过他现在很忙,一个粗矮健硕的妇人正瘫倒在地上,拽着他的裤腿不住哭嚎:“爹啊娘啊,那个杀千刀的又欺负你闺女啊,老洪家就没个好人啊……”

    面对撒泼打滚的妇人,洪琪舜只能无奈地哄劝:“三婶,老叔到底拿了多少钱去关扑啊?要不我去给你拿回来?”

    “那杀千刀的拿了我的银镯子啊,那可是我娘留给我的唯一念想啊……”妇人一边哭嚎一边扒着洪琪舜的裤子,都快扯下来了。

    蔡公权赶紧往路边的小巷子里拐,生怕让洪琪舜看见,非得拉着他一起评断这事儿---家长里短的事最是烦人,偏向谁都不好,还是先走为上。

    拐过小巷子到了村东头的老莫家,就见村南茅屋的林老正蹲坐在老莫家门口的踏脚石上,嘴里叼着个旱烟斗,脚边放着个鱼篓,正与老莫头在闲聊着什么,他们见蔡公权骑着马过来,立即站了起来,弯腰作揖。

    蔡公权骑了半天也有点累了,于是下马走过来问老莫头要碗水,老莫头赶紧进屋打水。

    “林老康健,这么大早就去渔场回来了?”蔡公权看见鱼篓还是湿漉漉的,便随口问道。

    “谢官人夸奖,这不醴侯来了嘛,所以打早给送尾鱼过去……”林老谦虚地说。

    老莫头端出水来,蔡公权捧着碗,一边吸溜一边道:“你家那个司郎君可还好?”

    “不敢当官人郎君的称呼,成哥儿还好,上午还去地里锄了杂草。”

    “你家耀先不是在涞州县说书么,让成哥儿去城里的食肆打些杂事不也在地里刨食强?!”

    说起自己的儿子,林老就气不打一处来,但都是家里事,不便拿出来说,便道:“那小畜生任他去吧,懒得理他……说起成哥儿,有个事还想麻烦官人。”

    蔡公权将吸溜的碗放下,随口道:“你且说来听听。”

    林老搓着手,道:“这不成哥儿年纪也不小了,我寻思着给他寻门亲,听说老媪村那边有户人家的闺女不错,就是从外地来,户籍的事……”

    一听这事,蔡公权打着哈哈道:“哦,这事儿啊,等胤哥儿和羽哥儿回来再说吧……哎,易哥儿是今天应考吧?也不知这次能不能考上。”

    林老一听就知道没点好处很难让蔡公权松口,便压下这事儿,顺口回道:“似乎是今日吧,都是娃娃们的造化。”

    蔡公权准备骑上马继续巡视,就见老莫头欲言又止的样子,喝了人家一碗水,不让人说话不太好,答不答应可以另说嘛。

    “莫老有事?”

    老莫头犹豫了下,拱手道:“那个,蔡官人,我家小四去应官上的差,把家里那匹驮马带走了,后天,乡下地里还有几亩地……”

    蔡公权知道他想说什么,抿着嘴道:“这样吧,你晌午去家里牵匹骡子吧,先把地里的事忙完……下次记得应官上的差事要报备一下。”

    老莫头赶紧点头,连连称谢。

    蔡公权跨上马,继续往北巡视,心里却是骂翻了天:要不是那几亩地是我家的,我才懒得理你有马没马……话说回来,同样是几亩地,怎么林建就一个半残废帮忙就能耕作完呢?难道真是那些新农具的功劳?不行,改明儿得让张铁匠再帮我搞一套,别再老是去府城教那些商户了。

    走到村北时,天色已经大亮,但天空还是阴沉晦暗不明,站在洪氏祠堂的台阶上,远远眺望一下,燕山顶上已经是阴云密布,正从北边滚滚压来。

    “怕是又有一场大雨啊!”蔡公权咂吧了下嘴,忽而又奇怪地嘟囔道:“什么情况?老媪村走水了?”

    几注浓重的黑烟从老媪村方向升起,与黑云交缠在一起,不仔细看还真不显眼。

    黑烟越来越多,蔡公权的心突地抽搐起来,他脑中像是炸开了浆糊,乱成一团。

    似乎是过了很久,但好像又才一瞬,蔡公权突然张大嘴巴,从嗓子里突然蹦出几个不成声线的字眼:“狼,狼烟,是狼烟!”

    旁边坐着休息的随从奇怪地看着自家官人,脑子还没太转过来,就见蔡公权像被踩了尾巴的狗,突然从台阶上蹦了起来,满脸扭曲到狰狞恐怖,用歇斯底里的嗓子嘶喊:“铜锣,敲铜锣!敌袭!!!”

    ……

    蔡公权走后,林老挑着背篓往村北的洪家走。到了洪老七那间小院里,也不敲门,直接推门进去,就见满脸病容的洪家姑正在院子边上的灶台忙活,洪老七就坐在院中的石桌前吸溜着早饭。

    洪老七见林老进来,也没起身,直接扭头对自己婆姨喊了一句:“加个碗,林老来咧。”

    洪家姑赶紧拿了陶碗出来,对林老不失礼地行了个福,咳嗽了几声,又返回灶台忙碌。

    林老也不客气,直接坐下来从陶罐里舀出一碗汤水,就着桌上烙好的饼子吃起来,边吃边踢了一下脚边放着的背篓,嘴里含糊地说:“……刚打上来的两条鱼,拿去炖了给婆姨补补……看着天气转暖,好像气色也好了些。”

    洪老七嘴里嚼着个饼子,也没那么多客套,低低“唔”了一声,擦掉嘴边的渣子,提起背篓就送进灶台。

    洪林两家虽称不上通家之好,但穿堂过户妻子不避,已经算是莫逆之交。所以两家人现在根本不用避讳什么,反正互相帮衬着,日子能过下去就成。

    洪老七从灶台里出来,又坐在石桌前啃着饼子,道:“成哥儿的事,跟蔡官人说了没?”

    “说了,不过看着他想给易哥儿面子。”

    洪老七咂吧了下嘴,偏着头道:“也是,易哥儿怎么说也是读书人咧……啧,你家小子没读书那命,在县城还算能成?”

    林老就着汤吸溜两口,犹豫着道:“兴许能成,岚妮儿跟成哥儿都去了县城帮衬他那个‘德先社’,咦,不是让二壮也去呢么?二壮呢?”

    洪老七点点头,道:“老祖病重,我让二壮跟着他叔去看看了。”

    “哦”了一句,林老也没再说什么。

    ……

    自从王易等人去了府城,林耀先就几乎没在燕西村待过,而是一直往涞州县跑,趁着之前跟杨敬元跑运输练出来的一点点面皮,加上那张越来越顺溜的嘴皮子,倒也在涞州县的说书界混的有点模样。前几日更是捎信回来,说是在涞州县的翠云楼搞了个“德先社”,准备立字号。这事不管在燕西村还是涞州县可都是一件稀罕事,据说还有点小成就了。

    对于儿子自己闯出来的事业,林老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欢喜的。与郑晓岚和司成商量了几句,反正现在田里不忙,渔场现下他一个人也能操持,耀先一个人在涞州县打拼不容易,便让他两人去看看能不能搭把手。

    对此郑晓岚和司成自然同意,两人前两日就出发了。

    至于洪家老祖,自从月前那场寿宴之后,这个老寿星的生命之火似乎快烧尽了,整日里都躺在祖宅里微弱喘息。这两日天气闷热,更是让这个老寿星难受到呼吸都快不可闻的地步,偶尔睁眼醒来,也是望着天边喃喃自语,细不可闻地说:“下雨咯,北边,要下雨咯……”好几次,洪家人听了这话跑到外面直朝北边看,可啥也看不出来。

    直到今天鸡打鸣的时候,洪家老祖忽然来的精神,连说话的嗓门也大了几分,直嚷嚷着要吃馍馍,还要吃烙饼和肉汤,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将近百岁的老人来说,实在是不应该吃的东西。可老祖却不依,甚至自己下了地,要往灶台跑。

    这可吓坏了洪家人,赶紧请了村里唯一的郎中,也是洪家人。洪郎中看了老祖那红润的脸色和嚷嚷着要吃食的言语,很是古怪地把洪族长拉进书房里细说了一会儿。洪族长从书房里出来,就命人赶紧准备一切老祖想吃的东西,同时叫人偷偷去准备白蜡烛、白皤之类的东西。

    这下很多人都反应过来,这估摸着就是“回光返照”吧?

    于是洪家正房里的人一下就忙碌起来。

    不过这事还没法大操大办,人家老祖还在屋里吃烙饼喝肉汤呢,现在就闹的人尽皆知,洪家脸上也不好看。有的“回光返照”只能维持一小会儿,有的怕是能维持好几天,所以洪家现下也只能偷摸的将各房的子侄辈先叫过来,万一有个什么动静,也好有个支应,至于各房的长辈就不用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