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争魏 >第六百四十三章 忠孝
    沙漠汗终究不愿违背拓跋力微的意志,选择沉默。



    但库贤却步步紧逼。



    “可汗是鲜卑人可汗,太子已化为汉人,得汉人之妖法,诸部大人皆震恐不已,有脱离之心,但顾念可汗恩义,所以不忍离去,一旦太子继位,只恐分崩离析,拓跋悉鹿有草原之风,雄健过人,一向得诸部大人敬重,请可汗立之!”



    十几个部落大人一起跪请。



    很多部落其实不愿意汉化,仇视中原。



    汉化意味着集权,兵权、财权等各种权力都要收归沙漠汗手中。



    这些高高在上的部主们再也不可能这么快活,当然不愿答应。



    人都在站在自己立场上考虑问题。



    更何况这些部主不全是鲜卑人。



    不会为了鲜卑的振兴而贡献自己。



    自古改、革都是千难万难,沙漠汗手上没有人马,这是他最大的软肋。



    库贤现在翅膀硬了,纠集这些人向拓跋力微逼宫。



    意思是你不废沙漠汗,大家一拍两散。



    如果是二十年前的拓跋力微,想都不会想,定会当场拔刀。



    但现在拓跋力微已经九十岁了,人老了,会趋于保守,火气也就不如当年。



    眼下东西对峙,群狼虎视眈眈。



    拓跋力微不愿内部分裂,一旦分裂,意味着灭亡。



    而且他对沙漠汗的急躁也早有不满之意。



    沙漠汗劝不动他,他也劝不回沙漠汗。



    拓跋力微沉吟许久才幽幽道:“不可容者,便当除之。”



    某种程度上,拓跋力微这个可汗与司马昭的地位十分相似,司马昭要向士族门阀妥协,拓跋力微也要向各部落大人妥协。



    库贤等人大喜,“可汗英明!”



    拓跋悉鹿拓跋绰也纷纷大喜,沙漠汗倒了,太子之位就是他们的。



    而此时的沙漠汗却仍然无动于衷。



    梁昉急道:“太子与乌桓王势同水火,悉鹿一向有取太子而代之之心,太子既然不愿举兵,当随在下速归大秦,以避眼前之祸!”



    沙漠汗无动于衷,“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可不亡。我虽非汉人,却颇知忠孝,今我投秦,乃分裂鲜卑之举,宁死不为也!”



    “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晏子不死君难,太子何必执迷不悟?”梁昉忽然有种异常荒谬的感觉。



    司马氏为了夺权无所不用其极,中原的士族门阀哪一个不是鲜廉寡耻?



    从汉末以来,袁氏、王氏就相继祸乱天下。



    司马氏更是登峰造极,当街弑君,形同将汉魏以来的忠义仁孝狠狠踩在地上。



    而眼前的这个鲜卑人,却仿佛一个真正的士人一般。



    “晏子不死君难,我当死国难!”沙漠汗脸上挤出笑容。



    梁昉深深拱手一礼,其实来之前,卫瓘已经知道沙漠汗必然不肯避祸入秦。



    他若愿意借秦国之力,也不至于会有今天。



    “太子既然决心已定,不妨把令郎送入大秦,以免遭受池鱼之殃。”梁昉纯粹是一番好意。



    “不必了,我们草原人不会赶尽杀绝。”



    ……



    寒风、草原、骑兵!



    淮北春暖花开,草原上却仍旧寒风呼啸。



    这个冬天尤为漫长。



    雪地里的草芽已经破土而出,在寒风中顽强生长。



    不过转眼就被铁蹄践踏成草泥。



    那是一万多匹战马,在草原上漫延成一条弧线,仿佛一把巨大镰刀,挥向狼居青山。



    山下帐篷一眼望不到尽头。



    斩断狼居青山就是斩断代郡与草原的联系。



    拓跋鲜卑将被封锁在阴山之南。



    黑压压的骑兵顺着西北风而下。



    数万乌桓骑兵仓促迎敌,他们的男人女人老人纷纷跨上羸弱的战马,挽起弓箭,拔出长刀。



    但秦军铁骑没有给他们施展勇武的机会,仿佛一阵狂风扫过,乌桓人纷纷落马,跌落在血泊之中。



    然后秦军散开,如同一片乌云笼罩整个狼居青山,并且包围了他们的城池。



    黑色的盔甲宛如洪荒中奔出的凶兽。



    暗红的大旗仿佛鲜血染成。



    秦!



    一个杀气腾腾的汉字在狼居青山下肆意飘动。



    马隆骑在一匹高大的火龙骢上,火龙骢乃青海龙驹,此马出自西海龙心岛,是西域汗血马的后代,神骏非常,乃秦王所赐。



    非亲信大将不得乘此龙驹。



    战场上的敌人早已溃不成军,但凡手持兵器者,都会被秦军铁骑毫不留情的碾压。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秦军犹如烈焰,乌桓人的反抗只会助长烈焰之势。



    斩杀千余人后,剩下的人终于接受现实。



    “此土已归大秦所有,尔等皆为大秦奴隶!”宣义郎们用鲜卑话高声呼喊。



    草原上不需要仁慈。



    胜者为王,败者为奴,胜者有权决定败者的一切。



    乌桓人比秦军更了解这套规则,草原不会赶尽杀绝,人活着总会有用。



    但若是逃走,没人知道能不能活过三天,狼群、马贼、饥寒……



    总有一种方式能要他们的性命。



    俘虏们干脆一个个跪伏在地,蜷缩成一团。



    这场大胜太顺利了。



    库贤领着万余精锐正在代郡,留下来的骑兵怎么也不会想到太原敢在此时出兵,千里奔袭横扫狼居青山。



    太原刚刚还被近十万大军围攻。



    “此战至少俘虏七万人,牛羊驼马三十万头!都督总算不负秦王之托也!”部将王延无比兴奋。



    凭此军功,他也能再进一级,成为鹰扬郎将。



    漫山遍野全是俘虏。



    马隆只是轻轻一笑,“破此弱旅,不足为功。”



    “以都督之才,当助秦王一统天下,司马昭当年赦免都督,不过为博取仁义之名,当街弑君,旷古未有,何必与他们顾念忠义?天下一统,才是最大的忠孝仁义!”王延劝道。



    马隆莞尔一笑,“人无信不立,晋王只要活一日,某便遵守诺言一日。”



    “司马昭春秋正盛……都督若是如此,只恐落于人后。”



    “无妨,中土不能用兵,可为秦王一扫大漠!”



    “都督,兴城有五千鲜卑精骑来援!”斥候飞奔来报。



    接着另一个斥候飞奔而来,“宁城有一万步骑正倍道而来!”



    拓跋力微虽然把这片草场赏赐给库贤,但绝没有放松对此地的控制。



    马隆拨转马头,“来的正好!”